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9939600000011

第11章 亚洲(10)

小娱乐宫、会客厅和浴室是古塞尔.阿姆拉城堡建筑中仅存下来的几处建筑,绝大部分都已化为废墟。这些建筑墙体是用方石砌成的,厚重而又牢固。房顶有的呈半球形,也有的拱顶呈圆筒形。建筑内部的墙壁满是绘画,拱顶也装饰着绘画,绘画的题材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当年宫廷中的日常生活、想像中的动物等。浴室的半球形拱顶上绘有天体星图,这些星图描绘得极为精确,肉眼是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的。

十一、柬埔寨

吴哥遗迹群

吴哥遗迹群,位于柬埔寨暹粒省金边湖的北侧。吴哥作为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首都长达7个世纪之久(公元9~15世纪),因此遗留下来许多历史古迹,共计有600多处,分布在方圆60平方千米的丛林中。吴哥古迹主要是指建于公元9~13世纪的精美浮雕、壁画和气势宏伟的石构建筑。它既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人类灿烂古代文明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迹之一。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遗迹群作为文化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全城共有城门5座,其中4座在每一边城墙的正中间,高20米,一尊四面神像矗立在城门顶上。另一座是“胜利门”,直通王宫。每座城门外都有一座大桥,每座桥的两侧都有宽15米,2米高的石雕人像。石雕人手持巨蟒,蟒身便是桥栏,均是跪坐姿势。

位于吴哥城中心的巴扬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建在石砌台基上,共有50多座石塔。16座相连的宝塔是巴扬寺的核心部分,中央一座高45米。塔尖都雕有微笑的四面佛像,雕刻布满塔身。在塔基四周的内外回廊壁上有浮雕,浮雕题材取自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人物刻画得非常逼真,形态各异,堪称高棉雕刻艺术中少见的精品。

吴哥窟方圆40平方千米左右,包括十多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及数十组建筑遗迹。圣塔是其中最主要的建筑,建在寺庙中心三层台基上,其中四尖塔位于第二层台基四角。另一65米高的尖塔在第三层台基正中央高高耸立着。五塔排列整齐,错落有致。远望如莲花蓓蕾,挺立于丛林之巅。

十二、韩 国

庆州石窟庵和佛国寺

庆州石窟庵和佛国寺坐落在韩国东部庆尚北道的庆州市,距首都汉城东南280千米。在韩国的这两个宗教中心,保存着大量的宗教建筑和雕像等遗物,价值极高。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庆州石窟庵和佛国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石窟庵是韩国著名的古迹,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吐含山东侧海拔700余米的半山腰。石窟庵建于新罗景德王十年(公元751年),据说这是新罗大臣金大城为他的父母修建的灵庙。它是一座在由自然巨石凿成的石窟内建成的佛寺,因此古时候又被叫做石佛寺。石窟呈圆形,直径为6.85米,里面有一尊用白色花岗岩雕刻的释迦像,高3.48米,坐在莲台上。周围石壁上的四大天王像、半耳像、菩萨像、帝释天像、十一面观音像、罗汉像等雕像,高3.3米,幅宽3.48米。佛像雕工精巧、造型端庄、线条流利,是新罗文化的杰出代表。壁上的小龛还刻有形象逼真、雕工细腻的诸位菩萨的小像。而金刚力士、八部神将等则雕刻在石窟庵的人口处。从石窟庵眺望苍郁的东海,可以欣赏到美丽壮观的日出。

佛国寺背依吐含山,坐北朝南。一片茂密的树林扎根在寺庙的入口处,山门上写着“吐含山佛国寺”六个大金字。寺院内包括70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两座很高的双层石坛并排矗立在寺门内。石坛的对面驾有石桥,一面为白云桥、青龙桥,另一面是七宝桥、莲花桥。桥下曾有九品莲池,可惜未能保存至今。

石墙是佛国寺富有特色的建筑之一。石墙上下垂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空间,以便在狭小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广阔的佛教世界,其整体造型显得优雅、稳重、谐调。

海印寺大藏经版木及版库

海印寺为韩国著名三大佛寺之一,是朝鲜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著名的大藏经版木及版库就保存在海印寺内,这些对于考证韩国佛教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海印寺大藏经版木及版库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海印寺,在新罗衰庄王(公元802年)时,为禅教南北两宗本山。它由顺应、利贞两位大师所建。后屡遭火灾,除瞳千支柱和石塔外,大部分被烧毁。李朝末期,得以重建。重建后的建筑包括一柱门、凤凰门、脱解门、九光楼、大寂光殿、冥府殿、法宝殿等。

法宝殿内藏有一部高丽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236~1251年)所刻的佛教典籍《高丽藏》。这部被誉为韩国国宝的典籍,共包括木雕印板8.125万块,因而又称《八万大藏经》。

历史上,高丽王朝的统治者试图借助佛法之力抵抗外族的入侵,于是在1101~1187年间雕刻成了大藏经版。1232年,高丽王国遭到蒙古军队的入侵,其藏在八公山符仁寺的经版,也在这次战争中毁于一旦。为了抵抗外敌,高丽王国又于1236年再次雕刻经版,雕刻工作历时15年,于1251年完工。这套经版先是由江华岛城外的大藏经版库收藏,后又陆续转移到江华岛上的禅源寺及汉城的友天寺。最后,在1398年,经版转到海印寺。

水原的华城

位于韩国西北部京畿道南部的水原的华城,是朝鲜古代城墙建筑中最杰出的代表。华城距今韩国的首都汉城以南40千米左右。它以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及巧妙合理的设施布局而著称,素有“城堡之花”之美誉。1997年,水原的华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水原原称“水源”,1271年改称“水原”。其城墙是1776~1800年崇周王时代修建的,这里是古代汉城的防卫四镇之一。城墙最早称为“华城”。是当时崇周王的临时住所。水原城墙的设计和施工都十分巧妙,城堡的城墙约有6千米长,共设有四座城门,每座城门都装备有炮台。城墙的东门是长永门,有1座烽火台、2道水闸、3间哨房、4条小过道和5个枪眼。城墙的南门是泊道门,由石头筑成,呈拱形,其上建有一座两层的木质堡垒。西门是华西奥门,也星拱形,门上也建有一座堡垒。城墙东部的山谷里有巴克汉门,在偏僻或是荒废的地方建有暗门,平时用树木掩护起来,战时则是一条秘密的通道。

水原周围的防御工事十分坚固。城墙可以用来抵御长矛、弓箭、步枪、大炮的攻击;城堡中有48个军事设施,其布局既巧妙又合理,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的进攻,被称为当时世界上设计最科学的城堡,烽火台既可以保护行宫,保卫城堡,又可以侦察敌情,在情况危急时,可以用烽火向附近地区传递隋报。

水原华城这些设施和建筑至今仍保存着,城中心有关修筑城堡的资料记录也保留着。

宗庙

宗庙位于汉城市中心,坐落在市民公园深处,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东面,是一组花园式建筑。宗庙内修建了各种祭坛,主要用于祭祀已故国君和王后的神位,宗教气氛十分浓厚。宗殿的建筑也十分庄重简朴,对研究古代的宗教文化和宗教建筑艺术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宗庙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宗庙的首建者是朝鲜王朝。1392年,高丽王朝武将李成柱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王位,第二年建立朝鲜王朝。1395年,在王宫东侧建造宗庙以祭祀先王神位,这便是宗庙的雏形。1421年,世宗国王修建了永宁殿,用来安放太祖之前的四代祖先的牌位。

宗庙中最主要的建筑便是宗殿和永宁殿,另外,还有用于国王祭祀仪式的斋室,以及安放朝鲜王朝82位开国功臣牌位的功臣堂和典祀厅。另设有乐工堂、香大厅。南神门是宗庙的正门,过了南神门,便是一个巨大的石铺月台。宗庙的主殿就在月台上,宗殿中央设有太室,两侧为翼室。

宗殿的屋顶横向延伸,支撑屋顶的是依规则排列的暗红色柱子,再加上宽阔的月台以及砖砌而成的神灵之路,使宗殿成了一座正方形的围墙,显得异常简朴、庄重。

宗庙中的祭祀活动是按儒教形式进行的,这种祭祀在朝鲜王朝时期属于国家祭礼中的最高规格,其重要程度不亚于社稷坛的祭祀,届时国王将会率领太子及文武百官参加仪式。直到今天,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宗庙里还会举行从古代传统沿袭下来的祭祀仪式。仪式上将会有乐曲和舞蹈表演。

昌德宫

昌德宫,又名东宫,位于韩国首都汉城,有“韩国故宫”之称。昌德宫是李朝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它完美地融合了中韩两国的建筑风格,技艺高超,有许多珍贵文物珍藏其中。昌德宫美丽壮观,不仅反映了韩国古代的高超技艺,而且极具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是世界文化的奇丽瑰宝。1997年,昌德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百济王国、高丽王国以及新罗王朝、高丽王朝都曾定都汉城,因此汉城有多朝宫殿,并被称为“皇宫之城”,昌德宫、昌庆宫和景福宫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始建于1405年的昌德宫曾毁于壬辰之乱。161 1年,人们重建昌德宫并将其作为王宫。宫内大多是中国式建筑。一进正门就可以看见帝王处理朝政的仁政殿,这是昌德宫最重要的建筑,雄伟壮观,十分豪华。仁政殿于1804年经改建而成,殿内设有帝王宝座,殿前铺有花岗石,三面环廊。王妃的寝宫乐善斋在殿后的东南部,这是一座典型的韩式木制建筑,里面陈列着王服、王冠以及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王室使用过的马车、轿子以及末代国王的汽车则摆放在院内。

十三、老 挝

琅勃拉邦古城

琅勃拉邦古城,又称“銮佛邦”,坐落于老挝北部的湄公河与琅勃拉邦省南康河交汇处的半岛上。琅勃拉邦作为老挝的都城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14世纪起至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前,它一直是老挝的都城。今天,它成为琅勃拉邦省的省会。琅勃拉邦素有“千寺之城”的美称,因为它是老挝最主要的佛教圣地之一,寺内有许多古老的寺院和宝塔,其中包括建筑精美的香通寺、金色尖顶的普西塔。另外庄严宏大的五陵和金碧辉煌的王宫也是重要的历史古迹。1995年,联合国教科组织把琅勃拉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琅勃拉邦是“勃拉邦佛之都”的意思。高1.3米的勃拉邦佛是一尊金佛,传说13世纪柬埔寨国王将金佛作为将公主嫁给老挝国王的嫁妆。从那时起,琅勃拉人将金佛视为“王国的保护神”,此金佛在市内一座古塔中陈列着。

琅勃拉城中30多座寺庙中最著名的一座是香通古庙。古庙建筑风格独特,庙中的大殿雄伟壮丽,佛塔精致入微,雕刻精细,镶嵌物也非常精美。

普西山坐落于城市中心,这是一座372米高的山峰,“普西”意即“光辉祥瑞”。普西塔就修建在山顶上。每3小时塔上的鼓击一次,鼓声低沉深厚,震彻市区。站在山顶,全市景色尽收眼底,庄严宏大的五陵也坐落在山顶上,山下是富丽堂皇的王宫。

十四、黎巴嫩

巴勒贝克

贝克,意思是“城”,“巴勒贝克”意为“太阳城”,这个名字从公元前2000多年前开始使用,一直沿袭至今。巴勒贝克坐落在距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约90千米处,位于黎巴嫩贝卡谷地外黎巴嫩的山麓之上,海拔约为1160米。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罗马时代的神庙,让今日的罗马古城都为之汗颜。

1984年,巴勒贝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前2000多年,腓尼基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勒的庙宇,此庙宇因此得名“巴勒贝克”。

罗马帝国时代,皇帝奥古斯都征召2万名奴隶,在腓尼基神庙原址上继续扩建。此后,又经2~3个世纪的增修,今日可见的神庙群才正式形成,气势恢宏,甚是壮观。万神之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爱神维纳斯在此供奉着,朱庇特是由巴勒的名字改成的。

约修建于公元150年的巴卡斯庙,在朱庇特庙左边,酒神巴卡斯被供奉在庙中,巴卡斯像旁边有一大酒窖,四周墙壁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谷物、蔬菜和酒壶构成的图案。据说当年来此祭拜的人们跳舞唱歌之后,在此聚集。

爱神维纳斯庙位于巴卡斯神庙前,是公元245年修建的。据说古代青年男女在酒神庙畅饮后,便欢聚在这里。如今的维纳斯庙基本上已经倒塌,而原先它是一座圆形建筑。

此外在通向贝鲁特的道路边有一个古采石场。那里有一块石料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石料”。那块石料长21.5米,高4.2米,厚4.8米,重约2000吨,本打算是建造神殿用的。

比布鲁斯

比布鲁斯,位于黎巴嫩沿海地区,坐落在距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北约40千米的地方。比布鲁斯城是在公元前2800年由迦南人修建而成的,是黎巴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曾经有着与古埃及文明一样灿烂辉煌的青铜器时代文化。1989年,比布鲁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