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直系教头冯国璋
9931500000002

第2章 坎坷英雄路(1)

艰难的家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战火纷纷、民不聊生的乱世中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中国。在这些英雄之中,有一位被尊称为“冯诗经”的英雄,他就是著名的北洋将领、直系军阀教头、代理大总统冯国璋。

成年后的冯国璋,虽然有着显赫的功绩以及令人仰慕的地位,但是年少时的他,却有着一个十分艰难的家世。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我们的这位英雄,走过了一条十分坎坷不平的成长道路。

1859年1月7日,正是中国大地上****不堪的时候,直隶(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县城北的西诗经村里,在一户贫寒人家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冯国璋,字华符。据说,这个男孩降生时,哭声特别响亮。当时,在场有位能掐会算的老先生就说,这个孩子不简单,要么一世荣华,要么一世孤苦。果然,五十八年后,冯国璋在北京宣誓就任代理大总统。而在这之前,他也尝遍了各种人间苦难,让人不禁觉得他的生命似乎在冥冥中早已注定。

我们都知道,成名后的冯国璋被尊称为“冯诗经”。对于这个美誉,冯国璋本人也是十分喜欢。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十分文雅的别名呢?这还得从中国近代官场名人的一件趣事说起。

在中国近代官场上,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官员,人们一般喜欢用他们的籍贯或者出生地名称,来作为他们的称呼。之所以这样做,既是为了尊敬,也是为了表明地以人为贵,哪里出了名人,哪里就跟着名扬天下了。于是,李鸿章就被尊称为“李合肥”,张之洞被誉为“张南皮”,袁世凯则被称作“袁项城”。很明显,合肥、南皮和项城,便是这三位清末民初达官贵人的冢乡。

相应地,在冯国璋出名以后,他也被人尊称为“冯河间”,因为他的祖籍便是直隶省河间府。河间这个地方,其实自从战国时期起,就十分有名。

那时,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河间“置都军城”,河间因此成了东西交通的要道。北宋年间,从河间通过的御道,也就是专供皇帝行驶的道路,由原来的东西向改成了南北向,因此河间的地理方位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河间依旧是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关口。

实际上,河间真正有名的并不是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是这里出了不少的名人,称得上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从春秋时期与管仲交好的鲍叔牙到汉代著名的“毛诗”传人毛苌,从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到金元名医刘完素,都是河间名人之中的佼佼者。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到了冯国璋功成名就的时候,人们便依照习惯,尊称他为“冯河间”。河间人也因为又出了一个当世的英雄,而十分自豪!

不过,相对于“冯河间”这个尊称来说,冯国璋本人和那些真正与他关系近乎的朋友、同僚,却更喜欢“冯诗经”这个别名。大家知道,冯国璋虽然是河间人,但是他更具体的籍贯确实在河间的西诗经村。也因此,成名后的冯国璋才被人们尊称为“冯诗经”。但是,这不禁让人觉得十分奇怪:像前面说的李鸿章、张之洞和袁世凯等人,都是以自己家乡的州县名称作为别名,可是冯国璋为什么却更喜欢以一个村庄的名称作别名呢?

一般的解释是,冯国璋的家乡意识很浓,他更加喜爱自己的出生地西诗经村。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理由就是,冯国璋是以西诗经村为荣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冯国璋出生的西诗经村,可不是一个哪里都有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小是小,但是绝对的“名见经传”。我们都知道,《诗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属于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的经书。这部经书在注释和流传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毛诗学派。

而冯国璋出生的西诗经村,就是汉代毛诗学派大师毛亨的侄子毛苌曾经著述和讲学的地方。

实际上,西诗经村和相邻的东诗经村最开始就叫西村和东村。之所以改成现在这个名字,就跟毛苌到这里来讲学有关。

在毛苌生活的年代,有一位十分爱好学问的地方侯王,他就是河间献王刘德。这个刘德,按照史书的评价,是一个“历节治身,爱古博雅”的人,这一点让毛苌非常敬慕。于是,他就来到河间,在刘德府上做了一个“诗博士”,也就是熟稔诗经的博士。

对于博古通今的毛苌,刘德自然也是十分器重。因此,他就在西村和东村附近给毛苌专门修建了一座“君子馆”,让他专心讲授《诗经》。当地的老百姓见来了一位经学大师,都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君子馆”来求学。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为了纪念毛苌,当地的人们便把西村和东村改成了西诗经村和东诗经村。

既然自己的出生地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冯国璋自然也就引以为荣了。他喜欢“冯诗经”这个别名,也就相当的顺理成章。除此之外,冯国璋之所以更加喜欢“冯诗经”这个别名,还跟东、西诗经村是块风水宝地有关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当年毛苌来到这里之后,曾经和好友一起在附近游玩。突然,他看见了很大一片稀疏的树林,从远处看去似乎像生长在一个盆地里,而走近了看却又像生长在一个土丘之上。看到这个景象,颇懂风水的毛苌不禁赞叹这是一块“绝好之地”,还对好友说这里是古沙龙盘踞之所,有朝一日必有龙飞于天。于是,这块“风水宝地”便被当地人称作了“黄龙湾”。

让人觉得十分有趣的是,很多很多年后,冯国璋的远祖迁到了诗经村,而黄龙湾不知从何时起也成了冯家的祖坟所在地。一生相信风水迷信的冯国璋,自然也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他甚至在临死前,还专门叮嘱家人一定要把自己安葬在这块坟地里。在他看来,这必将给自己的后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其实,还在冯国璋生前,就有人说冯国璋之所以能够位居人臣,乃至当上代理大总统,全都是靠着这块风水宝地的庇佑。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冯国璋在世时,才会对诗经村充满了一股浓浓的眷念之情,他更喜欢“冯诗经”

这个别名也就很自然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好奇,冯国璋的祖先是什么时候搬到西诗经村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对冯家的家谱做一番考究了。按照百家姓的来源,冯国璋的冯姓其实是来源于周朝时的毕姓。这位远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个儿子,叫做“高”。后来,周武王姬发推翻商朝统治,建立了周朝,便把“高”分封在了“毕”这个地方,因此公子高也就成了“毕公高”。

那么,这个毕姓怎么演变成冯姓的呢?原来,毕公高有一个后代叫做毕万,他在西周时期的晋国当大夫。当时,晋国的统治者叫做晋献公,他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君主。晋献公在位期间,晋国国力强盛,一连灭掉了周围的好多小诸侯国。而毕万也由于在这些兼并战争中功勋卓著,因此便被晋献公赐封在了魏。

毕万有一个后代,跟着父亲一起,被封为了“华侯”。这个华侯有一个孙子叫做“长卿”,他的采邑,也就是供养他的地方叫做冯城,位于今天河南荥阳市的西面。于是,从那时起这一支毕姓的人便改成了冯姓,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了这个姓。

至于诗经村中的冯氏一族,也就是冯国璋的祖先,则大概是在明朝永乐年问从江苏、安徽等地迁过来的。这个说法,依据的是《冯氏壹支家谱》。

这本书是在冯国璋功成名就之后编写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显出冯氏一族的显赫地位。不过,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在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编写这个家谱的时候,只能从迁入诗经村的第三代祖先冯禄作为这一支的始祖了。

从这个家谱可以看得出来,冯禄到冯国璋之间将近四百五十年的历史之中,冯家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冯国璋的祖先之中,最有名的便是九世祖三兄弟。兄弟三人中的大哥名叫冯大任,担任过武德骑尉;二哥叫做冯清任,做过廪贡生。至于老三,也就是冯国璋的曾高祖名叫冯克任,则是一个太学生。

在这位曾高祖的严格家教下,冯国璋的曾祖冯敬修做过贡修生,祖父冯丕振也是太学生。可以说,冯国璋这一支算得上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这样的一个家族,自然也就成了诗经村中的名门望族。实际上,冯家在诗经村不仅名望高,而且也是最富有的家族。据说,在冯国璋的祖父也就是冯丕振那一代,冯家就已经成了诗经村的首富。当时,冯家拥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冯家大院。这个大院又分成东西南北西院,其中正西院住着冯从善一家,正东院住着冯志桥一家,正北院住着冯响平一家,而冯国璋的祖父冯丕振一家则住在正南院。

这四兄弟不仅住着“豪宅”,而且有着不少的田地。最富有的是冯从善和冯响平,各自有着六七百亩的田地;冯丕振稍微差些,有三百亩地。就连最差的冯志桥家里面,也有二百亩田地。这样的家财,别说是在小小的村子里,就算是在河间乃至河北,都算得上是大户人家。

如此大的一个家族,自然十分注重后代的教育和培养。不然的话,家族一旦后继无人,再大的家财也会被很快坐吃山空。冯家的祖先是通过读书获取的功名利禄,因此冯家的长辈在后代的求学上十分用心,都希望家族的书香能更加浓郁。

然而,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符合理想的。本来,冯丕振的儿子,也就是冯国璋的父亲冯春棠曾是一个锐意进取、一心想要通过勤奋攻读飞黄腾达的年轻人。但是,性格十分暴躁的他,却在一次岁试的考场上闯了祸:当时,一个调皮的考生故意污损了他的试卷,眼见自己的辛勤成果被人糟蹋,冯丕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和这个考生在考场上打了起来,闹得整个考场都无法继续考试。主考一怒之下,干脆将冯丕振开除了功名。从此以后,冯丕振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四处闯祸,成了让冯家人头疼的一个族人。不仅如此,冯丕振很快就发了疯,加上不善经营,于是冯丕振这一支很快就衰落了。到了冯国璋出生的时候,冯丕振一家的家境可以说是十分艰难的!

不过,幸运的是,冯丕振找了一个贤妻良母做妻子。也正是靠着这位贤妻良母的维持,冯丕振一家才挺过了难关,慢慢发展起来。她就是冯国璋的母亲孙钗。

孙钗是河间十里铺人,父亲名叫孙申如。孙申如家里也曾经十分富有,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只不过,孙钗嫁到冯家的时候,孙家也有些破落了。

尽管如此,孙家大小姐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教,是一个十分称职的贤内助。

她见丈夫对于科举灰心失意,曾经努力地规劝,想让他能振作起来。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这样做是徒劳的。面对整天只知道喝酒解愁、日渐消沉的丈夫,孙钗只好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这个时候,她从小学得的一手好针线活起了大作用。正是靠着辛勤的纺织和刺绣,加上勤俭节约,孙钗硬是没有让自己的孩子们因为经济原因而荒废学业。可以说,冯国璋后来的文武双全,跟这位伟大母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孙钗一共给冯丕振养育了四个儿子。其中,老大名叫冯佩璋,曾于1877年获得了“恩贡考充八旗官学教习”的功名。本来,他是可以继续上进的,但是家庭经济状况日渐败落,因此作为老大的他只好常年经营戏班赚钱。老二名叫冯蕴璋,1873年考取了拔贡,后来当上了侯选州判。老三名叫冯琥璋,曾是文痒生,后来在家乡开馆授业。老四就是冯国璋,小名四儿,成名后熟人都称他为“四哥”。

小时候的冯国璋,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聪明孩子。由于出生书香世家,因此他五岁便在父母的教导下,开始读书识字了。打下一定的基础之后,七岁的冯国璋进入了诗经村的一家私塾就学。在那里,他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对于这些课程,年幼的冯国璋掌握起来一点都不吃力。于是,没过多久,私塾老师便允许他正式进入四书五经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中国四书五经是科举考试的必学课程,学习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不过,天生聪慧的冯国璋却并没有被这些课程难倒。在私塾学习的五年时间里,他基本上能够将四书五经中的主要篇章背诵下来,而且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私塾老师十分高兴。他很有远见地对冯国璋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不简单,是走仕途的好料子。

听到老师对冯国璋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冯丕振和孙钗自然也很开心。他们意识到,应该要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经过商量之后,他们把冯国璋送到了其外公家所在地三十里铺的一家更大的书院——毛公书院就读。

实际上,冯丕振和孙钗之所以要这样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时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窘迫了,灾荒年的时候甚至都无法自给。就算是年景好的时候,冯国璋的学业也是靠着本村的亲戚朋友资助,更别说碰到天灾人祸了。但是,冯国璋是块读书的料子,又不能因此而耽误。无奈之下,夫妻两人才决定向冯国璋的外公求助,让外公孙申如帮助他完成学业、考取功名。

在前面我们曾说,冯国璋的外公孙申如本来是一个财主,但是冯家衰落的时候孙家也逐渐衰败下来。尽管如此,孙申如面对女儿女婿的请求,还是一口答应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亲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家里的境况要比女儿家略微好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孙申如十分喜爱聪慧的外孙冯国璋。在这位老人眼中,冯国璋的确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