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无声的课外老师:社会交往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9928900000001

第1章 社会交往之自我篇(1)

想要扩大交往,怎么办?

有调查发现,当前90%以上的中学生,交往的范围都比较广,他们的友谊感正在迅速地发展着。这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也符合当今开放型社会的需要。但是与此相反,还有少数中小学生,因种种原因,至今交往的范围还过于狭小。这些青少年朋友也为此而烦恼,但烦恼于事无补。

不仅如此,在广大的学生朋友们当中,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交往范围狭小的一些问题。由于交往范围狭小,他们往往缺乏交往的经验,以至于有时候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或者一改变交往环境就陷入孤独状态,这十分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发展。那怎样才能改变交往范围狭小的现状呢?

一、找出原因

交往范围过于狭小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怕羞,据调查,大约有40%的美国人、60%的日本人存在着羞怯现象,其中女孩居多,但男孩也不少。二是由于自卑,有的因成绩不好,有的因兴趣、爱好不广,不喜言谈;有的因家庭条件不如人,有的甚至因生理上有某种所谓缺陷,总感到低人一等,登不了“大雅之堂”。三是自尊心过强。孤高自傲,不屑与人交往。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二、提高认识

交往范围过于狭小,对于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在当今社会人们活动的社会性、人的交际层面和人们交往的频率,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比拟的。这种开放性的社会形态,给青少年的思想素质、知识积累和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我们交友范围狭小、孤陋寡闻,那么怎么能适应今天社会的需要,怎么能争取到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呢?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努力解放自我、奋起直追。

社会交往之自我篇三、树立自信

交往过于狭小的核心是缺乏自信。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自信,要学会发现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要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要懂得,每个人都在变化,都能变化,因此,要努力冲破束缚,克服怯懦,摆脱依赖,勇敢地抓住每一个发展自己的良机去“重塑自我”。当然,对于一些自尊心过强的同学来说,那就是克服“孤芳自赏”的弱点,多多欣赏别人的长处,尽快融合到集体中来。

四、勇于实践

我们要在提高认识、树立自信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寻找机会,在实践中努力锻炼自己。比如,自己单独到亲戚、同学家转转,鼓足勇气主动与他们交谈。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不要怕说错话或做出不适当的举止。有目的地去扩大交友范围,有意识地接近那些脾气不怎么相投、志趣不那么相合的同学,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取长补短,增益自身。

总之,只要我们在交往中,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谅解去护理,用原则去培植,那么,在我们的周围,必将盛开成片的友谊之花。孤僻、不合群,怎么办?

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型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具有这种个性的人猜疑心较强,办事喜欢独来独往,但也免不了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因此,孤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孤僻的人缺乏同学、朋友之间的欢乐与友谊,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很苦闷、压抑、沮丧,感受不到人世间的温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容易消沉、颓废、不合群,缺乏群体的支持,忧心忡忡,易出现恐怖心理。这种消极情绪长期困扰,不但影响学习,而且损伤身体。

孤僻的性格一般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际能力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而造成的,如耻笑、埋怨、训斥,自主性受到伤害,便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那么如何克服孤僻呢?

一、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和他人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敞开闭锁的心扉,追求人生的乐趣,摆脱孤僻的缠绕;另一方面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孤僻者一般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自恃比别人强,总想着自己的优点、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命不凡,认为不值得和别人交往;有的倾向于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人,交往中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从而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保护着脆弱的自尊心。

二、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

我们平时可看一些有关交往的书,学习交往技巧。同时多参加正当、良好的交往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望。在每一次交往中都会有所收获,丰富知识经验,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获得了友谊,愉悦了身心,便会重树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长此以往,就会喜欢交往,喜欢结群,变得随和了。可以从先结交一个性格开朗、志趣高雅的朋友开始,处处跟着他学,并请他多多提携。

三、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议你尝试以下几种做法以提高自信:

① 重新审视自我。在一张纸的左面列出自己的优点和强项,右面列出弱点和不足,不假思索地尽情罗列,然后再归类整理。此时,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平时没有太留意过的长处,而且优点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缺点的数量。

② 适时地进行自我激励。卢梭曾经说过:“我不比别人更好,但我就是我。”当我确实不如别人时,我会对自己说:“我会抓紧锻炼自我,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③ 必要的时候应该放弃。与他人不必要的比较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应该放弃,百分之百的完美主义标准应该放弃。

④ 培养某方面兴趣。在自己的优点、专长、兴趣中,找一样(刚刚开始时,一样就够了)来加以特别培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有了专长,就有机会做主角,自然会神采飞扬。

⑤ 肯定自己的能力。每天找出三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不要把“成功”看成很大的事,成功可以是顺利跟医生约了治疗时间,上学交通一路畅顺,完成的作业没出一次错等。一日至少顺利地做了三件事,又怎能说“一事无成”、“一无是处”呢?

⑥ 计算已做妥的事。计算自己做妥的事而不是检讨自己还有多少件事没有做。人还没做的事永远多过已做妥的事,如果老想着这个没做,那个没做,便会越想越沮丧,真的会觉得自己能力低,无效率,大为失意。

四、改掉交往中胆小的毛病

首先,要时时想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堂堂正正的人,自己和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可不必“未曾开言矮三分”。人各有优势,通过交往,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只要你有了信心,胆子会壮的。其次,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即把主动和别人说一次话,或主动邀请别人做一件事,当做一次胜仗来看待。你可以这样暗示自己,我主动与你交往,即使你不理我,我也算取胜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旦你经常品尝到“胜利”的滋味,你的胆怯心理就会逐渐被克服。

总之,要面对现实,主动和别人交往,树立信心,增强自尊,这样会体会到与人交往是一件平常的、正常的事。多一分自信,孤僻就会减少一分。不懂宽容他人,怎么办?

有不少青少年朋友,常常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闹得脸红脖子粗。这种缺乏宽容的态度,不利于同学间的和睦相处,不利于人际间的正常交往。我们从小要养成宽宏大量、胸怀宽广的美德。

当然要想获得宽容,也离不开共赢观与换位观的树立。共赢观简单来讲,就像一句广告语中所说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对过度竞争观的否定,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我们需要宽容同学,宽容自己在竞争中的对手。林肯总统曾经对竞争对手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了议员的不满,有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不是正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总统的话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而换位观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进行角色的转换。同学的交往若产生了摩擦,应当把自己和对方所处的位置关系交换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他的思维方式或思考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当你本来想发怒的时候,通过换位思考,你的情绪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当你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通过换位思考,你会真切地理解他此时此地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你也会变得宽容。不会安慰别人,怎么办?

当朋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给你说过……”。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人得到安慰,还会使对方更加伤心。因此,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

一、要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安慰人的时候,听比说要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和伶牙俐齿。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聆听时,还要感同身受,让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和安慰。还要允许对方哭泣。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而掉泪则是疗伤的一种过程。所以,请别急着拿面巾纸给对方,只要让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二、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时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安慰者往往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三、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帮助对方找到应该走的路。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同时可以为对方打几通电话,联结人脉;也可以找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或是干脆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平静地寻找自己的答案。当他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你的陪伴。交往中经常害羞,怎么办?

在人际交往中要轻松活泼,举止大方,要有坦率直爽的言行。但有的同学在与人交往中,特别是与陌生人或与许多人在一起交往时,总会胆怯或害羞。一碰到人,话未说出口,脸已绯红,这样一来就语无伦次,自己也不知说些什么了,更谈不上什么成功的人际交往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害羞的交往心理呢?一般我们有以下方法:

一、要增强自信力

让“我总会战胜它”的声音永在你的心中荡漾,这样,你就不会因失败而气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古希腊大演说家赫拉克利特小时候口吃,同陌生人不敢讲话,后来经过刻苦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演说雄才。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而且短处可以向它的反面转化。我们千万不要被自己的短处所紧箍。

二、要多多争取锻炼的机会

开始的时候可以拣容易的做,如可先在班级里的小组内或熟人的范围里多发言,在家人和老同学面前大声朗诵和唱歌,以培养自己对怕羞心理的抵抗力。然后再争取与陌生人交往。这样再逐步扩大范围,增加难度。

三、表情要自然,情绪要真实

脸要露笑容,这样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如。此外,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喜悦厌恶等都不要加以掩饰。一个经常压抑和掩饰的人,会被人视为虚伪、冷漠,又有谁会愿意同一座“冰”山交朋友呢?

四、要学会意念控制

每当我们到一个生疏的地方与陌生人交往,在感到害羞、紧张时,要暗示自己镇静下来,提醒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它,就把面前的陌生人当做自己的熟人,这样,害羞的心理就能减少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