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9926000000008

第8章 心理健康问题篇(1)

什么是心理失常与心理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不要把心理失常(病态心理)和心理正常(常态心理)绝对地截然分开,认为二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心理失常与心理正常的界线

这里所谓的常态与病态,以及把严重的病态心理(心理疾病)说成是“变态”,它们之间只不过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罢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界限很细微。西方有位心理健康专家说得好:“有许多人在他的一生当中,时而越过这个界限,成为变态者;时而又返回去,恢复为常态者。”

如果把正常心理比喻为一个体积适量的皮球,那么,心理失常只不过是它的膨胀或缩小。比如说,在心理正常的人当中,会不会有人也有“心理危机”的状态呢?有的,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例如,当他们的生存遭遇到威胁的时候,也会做出一定的防卫性反应,这个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就会处在“危机”的状态中。

不过,正常人和失常者在心理症状的表现程序上不大一样。可以说,二者的区别也仅仅是在这里。例如,正常人因高烧而意识模糊的时候,也会产生种种幻觉;而严重的病态心理者,则是在意识清醒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幻觉。因此,病态心理只不过是常态心理的“反常”现象,在症状的表现上有所不同罢了。这样看来,就完全没有必要对心理失常的表现感到可怕或者可耻。同样的,也绝不应该讥笑或者鄙视有失常心理表现的人。

二、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

那么,什么是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国外有的学者提出,心理疾病患者一般具有下面这10种疾病性的症状(或者说“特征”):(1)记忆力衰退;(2)注意力不集中;(3)缺乏自信心;(4)过多的内疚自责;(5)悲观厌世;(6)忧虑;(7)逃避;(8)失眠;(9)烦闷;(10)惧怕。

这10条症状,往往会使一些人产生恐惧感。他们对照检查后,发现自己可能有10条症状中的某几项,于是疑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理疾病”。朋友们千万不要做这样的“自我诊断”,因为心理健康这门学科,最忌讳的就是自己轻率地给自己下结论。因为心理疾病绝不可自我诊断,自我诊断是危险的!自己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终日,没病也会有病。

另外,自我诊断是无根据的,没必要的。因为,首先,疾病的特征,并不等于疾病本身。症状只是疾病的征兆、信号,而不就是疾病。比如说,你能说“烦闷”是一种“疾病”吗?你顶多只能说它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症状或表现特征。医院里只有内科、神经科、脑系科……而没有“烦闷科”,“烦闷”只是一种症状罢了。

其次,既然病症不等于是疾病,那么,这10条症状和心理疾病就不能等同看待,不能画等号。因为即使是一个心理完全正常的人,他也可能会身受这10条当中的某一条或某几条病症的折磨而痛苦。比如说,可能长期失眠、一时烦闷、有时惧怕、偶尔忧虑等。

当然,如果有人真的完全具备了这10条病症,而且旷日持久,继续了很多年,越来越重,那就得引起重视。因为他很可能真的得了心理疾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必过分地神经紧张。心理疾病症状和心理疾病并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但是不必讳言,它们之间也有关联,那就是“涓涓不塞,将成江河”。

如果你不把症状放在心里,忽视它可能导引心理疾病的产生,那你就不会重视讲究心理健康,这样,就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地发展恶化下去,说不定迟早有一天,从量变演成质变,当真罹致心理疾病。这是不能不提醒青年朋友们当心的。

如何区分失常心理与正常心理?

如果你问一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专家:怎样区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还是失常的?我想他也许会沉吟良久,一时回答不出来。这是什么缘故呢?

主要是因为正常与失常、常态与病态(以至“变态”)是很难绝对地划分清楚的。你要想确定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属于失常状态,就得首先要确定一个“常态标准”。可是迄今还没有这样一个公认为最标准的衡量“标准”。

目前,确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属于常态,通常有3种方法:

一、推断方法

这是一种根据自己主观上的认识、经验,确定与判断常态或病态的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不可靠。

比如,一般人认为,青年人每天睡眠应该不少于8小时。可是有些青年人,长期来养成睡眠7小时的习惯,对他的身心健康并无不良的影响。你能说每天睡7个小时的人是反常吗?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男青年对他的妻子说:“我看咱们班上的同学(他俩上大学时是同班同学),除了你我,其他人脾气都有些古怪,有时候,我发现你也有些古怪。”

其实,说这句话的这个男青年,倒是恐怕多少有些“古怪”了,怪就怪在他以自己的脾气、性格等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过去同班同学的心理品质。他把凡是和他的心理特性不同的人,都看成是“古怪”或“病态”。

二、常态分配方法

很多所谓的“心理失常”,在失去常态的人当中,固然显示得特别强烈,但是,在常态人当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考试成绩不理想,人人都会感到沮丧、难过,而心理失常的人的悲伤、痛苦则过分强烈,甚至往往没完没了,以至引起心理疾病。

常态分配曲线图是两头小、中间大。在这张曲线图里,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型”的,他们的常态特性和常态趋向,从理论上讲不多不少、不大不小,居适宜的中位;但实际上则是偏多一些、偏大一些。而处在常态分配曲线两端的人,则比较少,他们或者是不健康的心理失常,或者是健康的心理失常,也就是说,他们的常态特性或趋向,不是特别多就是特别少。但是,属于两端的所谓的失常、病态,也只是相对而言,在程度上可以分为轻微失常的、较重失常的和严重失常的等。因为在中间和两端之间,又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级差。

三、病因检验方法

这种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是着眼于心理失常的原因。心理失常的原因,通常认为有2种:生理上的原因和心理上的原因。

生理上的原因查找起来,相对地比较容易。例如,由于脑震荡等外伤,而造成记忆力丧失或减退,等等。但是,由心理上的原因所形成的心理失常,查找起来却比较困难,甚至往往查不出病因。由于心因性的心理失常比较难于判断、确定,所以医治起来比较困难、棘手。

心因性病因的检验方法,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可以预期,随着现代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有新的突破,给由心理上的原因造成心理失常的人带来福音。

心理疾病是怎样产生的?

人们通常认为招致心理疾病的原因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影响3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这3种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而且心理疾病又往往是由这3种因素当中的2种以上的因素所促成的,很少是由单一因素所致病的。这是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因素是属于主观上的原因,而社会影响因素则是客观上的原因,也可以说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一、内因

对于心理疾病说来,内因一般是要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的,身心两方面和体质上的原因,通过外界客观的社会影响方面(比如,政治、经济、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电视、电影、广播、书刊、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工具)的诱发作为导火线,才会表现为种种矛盾、冲突、纠葛或问题。因此,这3种造成心理疾病病源的因素,就又可以归类为2大原因:体质原因和诱发原因。

“体质原因”指个人体质对某些心理疾病有较高的易感性。它是一种潜在的、主观的因素,它的病因可能由于遗传因子,也可能是在一个人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所形成的,或者是由于不良的家庭及社会背景等原因所形成的。例如,由于在既往的童年时期,曾遭受过心理上的沉重打击、挫折或创伤,以致神经功能比较脆弱,因而往往会导致以后的成年时期难以应付现实的压力与刺激,于是就会形成心理疾病。体质原因是基本的、主观内在的远因。

二、外因

一般地说,心理疾病并非天生的,除少数人是由于天生的身体缺陷而导致心理疾病之外,大部分是和周围的社会环境有关。因此,我们在看待心理疾病时,不要过分夸大遗传的作用。

实践证明,个人的经历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远比遗传本能要大得多。比如,法国的社会学家J·鲁斯朗在一篇报告中写道:当代西方青年的情绪特点是绝望和对未来丧失信心。他说,社会问题调查资料表明:在被调查的青年人当中,有40%的人感到自己被排除在社会大门之外;22%的人感到自己身受社会的剥削;15%的人感到自己孤立无援。而16~22岁的青年中,大多数人都不想建立未来的计划,没有什么理想和抱负,因为他们在失业、现代化战争、生态灾难和政治压力面前感到恐惧。

鲁斯朗的报告又谈到:金融危机、失业对青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心理恶果,失业使青年们产生悲观、失望和对未来丧失信心等恶劣情绪;而这些情绪又由于大众信息传播手段的蔓延,把失业描绘为注定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而得到加强。

鲁斯朗的这份调查研究报告,清楚地说明了当代西方青年的种种“心理疾病”的根子,是来源于社会与环境的压力,而不是来自什么个体遗传本能因素。

“诱发原因”指引起心理疾病的直接压力,或心理创伤事故。例如,亲属的死亡、经济破产、意外损失或伤害、身患严重疾病,以至发现罹致不治之症、家庭的失调或破裂,以及其他突发性的不幸事件“大难临头”式的突然降临,等等。诱发原因是客观外在的近因、导火线性质的致病原因。

三、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

那么,体质原因和诱发原因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生活事实证明,二者经常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当然,二者中任何一种原因,从理论上说,都足以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不过实际上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里比较少见。心理疾病在西方现代社会被称为“现代病”、“社会病”。在西方,绝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生活作用于脆弱的个体所引起的。

那么,是不是上述这样一些原因,可以使每个“不幸的”遭受者,都会“毫不例外”地必然要发生心理疾病呢?生活实践表明,绝非如此。大多数人都是具有能够接受打击、适应环境和应付事变的充分能力的。因而对一般人说来,上面讲的各种因素,并不足以直接地引起心理疾病。可是对于心理疾病感受性较高的人来说,任何具有“诱发”作用的事件(刺激),往往都足以构成“病因”。这一点后面再谈。

心理疾病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人们产生心理疾病时,大都有一个从浅到深、从轻到重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若是了解到它的发展过程,就会有助于判断心理疾病患者究竟“病”到了什么程度,然后,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心理疾病大体上有如下3个发展阶段:

一、初期阶段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主要表现是,接受身体的内部或外部刺激后,会直接地、甚至是立即地产生“反应性”(也可以叫做“应答性”)变化。例如,惊叫、否认、不予理睬、心悸、血压升高等现象。属于这一阶段的“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如下一些情况:

(1)有的“患者”自我解嘲。他们的行动往往好似无意识地、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做的;甚至会“自欺欺人”式地为自己的行动辩解,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合理化的、理想化的。例如,自己干了一件蠢事,当别人批评或劝阻他的时候,他反倒振振有词地说“你不懂!”“你外行!”……

(2)也有的“患者”转移目标。他们往往用另外一种虚假的情感来代替、掩饰他的真实情感。例如,情感失败时,就用回忆对方的全部“缺点”来冲淡对对方的感情。

总之,心理疾病刚刚发作的时期,他们会给自己寻找排泄心理阻塞的出路,寻找逃躲心理遭受风暴冲击的避风港。

二、中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不适应性的变化。心理疾病的先兆,越来越显著了。他们一般会表现出如下一些情况:

(1)情绪反应强烈。例如,恐惧、焦虑、愤怒、抑郁、内疚、羞愧、怨恨、委屈,甚至有癔症性反应、妄想症反应、强迫性反应和疑病性反应等。

(2)行为变化强烈。例如,肌肉紧张、颤动、口吃、用手敲桌子、失眠、拼命地抽烟或喝酒等。

(3)生理变化强烈。例如,厌食、口干、胸闷、干咳、心跳过速、心区疼痛、脸颊潮红、多尿、尿急、多汗、月经不调、乳汁减少等。

三、后期阶段

这是真正的疾病阶段。在这个时期,患者随着来自身体内外刺激的强度、时间频度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人格特点的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的精神症状,严重的会轻生自杀。像这样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应该向精神病医生和变态心理学专家求助。至于心理健康学只能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发,帮助一些心理疾病初期“患者”,防止症状恶化到后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