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和孩子分清界限
9914800000002

第2章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误区(1)

1.1 培养“乖”孩子

乖,是我们父母对孩子最高的赞美——因为孩子听话、顺从、合人心意。乖,是听话、不乱来,引伸开来就是干父母喜欢的事情,不惹父母生气;再进一步讲就是不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总是别出心裁,不要冒风险,不要干出格的事情,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创新,不要与众不同,不要个性鲜明……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语道破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按着父母的话做。这样是对孩子好,让孩子少走弯路。所以,父母一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会说:“你要乖,要听话!”如果孩子还是不听话,就会责骂甚至大打出手。

由于“乖”孩子的思想已成定势,什么都要听父母……听老师的,行为也不越界,所以孩子长大了之后胆小怕事、惧怕竞争、依赖父母。

4岁的倩倩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有一次,老师让他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彩纸叠三个纸青蛙。回到家后,爸爸还在电脑前忙工作,妈妈在厨房忙做饭,倩倩不敢和忙工作的爸爸说,也不敢和正在做饭的妈妈说,怕他们说没时间。吃过晚饭,要睡觉了,她却一直不肯回自己的房间。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爸爸训斥她。倩倩哭了:“老师说,要你们帮我做纸青蛙。”听了倩倩的回答,爸爸愣了一下,看看墙上的钟,说:“现在到哪去买彩纸?明天再说。”倩倩想争辩一下,说邻居张爷爷家有,却没敢说。

就这样,倩倩的纸工作业并没有完成。她怕老师说她没完成作业,怎么也不肯睡觉。最后,还是妈妈答应,第二天和她一起到幼儿园向老师解释,她才安心地睡了。

没想到,第二天妈妈单位临时安排她出差,她把倩倩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上午10时左右,妈妈在出差的车上,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倩倩没到幼儿园。妈妈忙给爸爸打电话。中午,焦急万分的妈妈终于接到爸爸电话,说倩倩找到了。

原来,她怕老师批评她没完成作业,所以没敢进幼儿园,就在不远处的一个街心花园里哭呢。妈妈这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孩子很乖,可就是太听话了……”

倩倩原本并不是这样的,两三岁的时候,她非常好奇,也喜欢冒险,但每当她要淘气或和大人辩驳时,妈妈就会骂她,说她不听话,爸爸甚至还打过她两巴掌。慢慢地,在父母的管束下,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这也简单,完全按大人的意志行事就行了。

如此一来,大人们是喜欢了,可是,孩子因此也添了毛病:遇事没有主见,独立性差,胆小怕事;什么都要父母陪伴,听爸爸妈妈的话。

这种“听话”的孩子,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提不出来或不敢提出来,说东他往东,说西就向西,就算心里不满意,也会适应、服从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对长辈,无论是对还是错,都不敢与之辩论。

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自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这样“听话”的孩子,有的是遵从、礼貌、是对赞美的追求,有的是遇事不敢说出自己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被扭曲,被父母教育出了一种“奴性”的心理。

这样的孩子,不由令人想到猎鹰。猎人捕到鹰后,不给它吃,不给它喝,在它反抗时,就打它的头,“扇”掉它的野性和傲气,直到最后,它屈服了,顺从了,由搏击长空的鹰,变成了捕兔的猎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是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时代。孩子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生存发展、进行竞争,需要的是什么?光是顺从听话就能适应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吗?我们的父母该是对“培养乖孩子”这种陈旧教育观念进行变革的时候了。

此时,有的父母就要问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即不循规蹈矩,又不做什么过分的事呢?”

1.不听话决不是什么坏事

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乖、不听话,长大就更不好管了。所以,父母觉得孩子一旦不听话就是大事,非要孩子听自己的,照着自己的话去做。

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3岁幼儿不反抗,就不能算是正常的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更加会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除了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

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则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后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2.听话与不听话“相结合”

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控制力等各方面还都不成熟,自然需要父母的教导和指引。但父母不能把这种指导简单地认为就是照着自己的话做。孩子虽小,但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所以当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时,先问问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如果合理,就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不合理,再告诉他那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这多麻烦啊,直接呵斥一下,立马就听话了。”但长期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不听话,只能把孩子变成一个没有主见、依赖心强的人,虽然和孩子解释有时会比较麻烦,但为了孩子的发展,这种麻烦还是值得的。

3.从调皮捣蛋开始

嬉戏玩耍、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家长无权泯灭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的权利。在一定的场合,强调纪律性是必要的;而在另一些场合,则不妨让孩子尽情地玩耍打闹。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孩子们随意去唱去说。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孩子自由自在的天性。”

在调皮捣蛋中,孩子能锻炼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主见、胆识、使性格变得生动活泼。调皮捣蛋的孩子,总免不了磕磕碰碰,出点事故或者造成一些麻烦,一些爱鼓捣的孩子还常常会把器具搞坏,对此父母、老师要宽容谅解,因势利导,而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应呵斥打骂。

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兼存的,宽容孩子的调皮捣蛋尽管可能带来一点负面后果,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当然,调皮捣蛋也要有个度,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出格。否则,父母就是在纵容孩子犯错。父母、老师还应时常给孩子以注意安全的提醒,防范出现大的事故。

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这与他们从小思维行为受限有很大关系。孩子的“听话”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

这些就有赖于父母以身作则。当孩子不听话、出鬼主意时,父母要和他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自己的、做爸爸妈妈的乖宝宝。

1.2 培养“天才”儿童

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但对“天才”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解还成问题。天才本指天生具有某一方面的天分,优于普通人的能力。

由于在较早时期,天才就已在智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优秀,因此,就特别容易使父母盲目地跟风,盲目地把孩子作为“培养天才”的实验对象,不但劳神费钱,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而且,不少父母凭孩子的一两次优秀表现,就认定孩子是“天才”、“神童”,将来一定大有作为,于是施加给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压力,如上特长班、进少年班等,进行强化训练,希望因此挖掘出孩子的天赋,实现自己一厢情愿的梦想。

在培养“天才儿童”的心理驱使下,孩子背负了更多的包袱,失去了童年的快乐;父母则产生了育儿焦虑,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科学事实证明,“天才”显然只属于少数人而不可能惠顾于芸芸众生,指望孩子都成为“天才儿童”或许只能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罢了。

关心孩子的智能发展并非不妥,然而父母的关注点应该有所变化了。与其只盯着孩子要学什么、怎样学更聪明、是否够得上“天才儿童”,还不如多设法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优势与劣势以及如何培养与激发孩子的潜能等,从而针对孩子发展做出适合孩子的计划,而不要人云亦云。专家指出:

(1)智力超常的孩子只是少数。

(2)孩子完整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3)人的一生都是发展机会,不必过于偏重早期发展。

这就说明,父母不应盲目地培养“天才”、“神童”。

在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神童”、“天才”这些字眼一次又一次被人们提起。想必《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故事是这样的:

北宋王安石写过《伤仲永》一文,“神童”方仲永小时候异常聪明,几岁时就能做出绝妙的诗。但他的父亲没有针对儿子的特殊情况,及时给予应有的教育培养,而是把孩子当成“摇钱树”,带着他到处表演做诗,从中赚取钱财。结果,他长大后“泯然众人矣”,没有逃脱“10岁神童,15岁才子,20岁成庸人”的厄运。

近几年,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这种现象。其实,神童也好,天才也好,本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他们反映的是一些人的天资比较好,明显地在某一方面超出人的一般水平,然后这些人在这个基础上,勤奋地学习、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成绩、成功。

谁都知道,就像天底下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一样,人的天资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天资再聪明的人,如果从小没人和他说话,他也会连话都不会说。

所以,天资和天才不是一回事。那么,要不要培养人的天资呢?当然要。但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出发点一定要对:一是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孩子的快乐成长。否则,让孩子成为天才,最后只会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父母。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地发掘孩子的天资?

1.多关心观察孩子

在观察和了解的过程中,看孩子有哪些方面的特长、优势。比如,孩子喜欢说话,爱唱歌,或是总拿着笔画画。这样父母就可以有根据地为孩子提供特长培养,而不是盲目地为他安排。

2.多创造让孩子演练和展示各类才能的机会

比如鼓励孩子多参加班里的才艺表演,多让孩子参加轻松开心的夏令营活动,多给孩子创造各类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让他在众人面前更有信心;二来也能通过展示来发掘孩子的潜力。一定要记住,不管孩子的表现是好还是坏,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鼓励、鼓励再鼓励。

3.多和孩子聊天,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想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就要多和孩子聊天,通过聊天增加沟通,增进和孩子的感情。在聊天的过程中,要以朋友的身份循循善诱地进行,而不是以父母的姿态高高在上,盘问孩子,只有以朋友的态度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

可以说,具有天才素质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功。而所谓的成功者,更不一定都是天才。那些流传世上的论述“培养天才儿童”之类的书籍,其实都是不切实际之谈,因为根本不可能按照一种蓝本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克隆成“天才”或推向“成功”。

身为父母,应该从眼下做起,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爱好,为他们创造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环境,不错过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样即便不是天资聪颖的孩子最后也会走向成功。

1.3 重养育轻教育

许多父母节衣缩食,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有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父母表示,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孩子的日常起居,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有三成左右的父母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能坚持每天与孩子沟通谈心。

有些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和应酬,很少有机会照顾孩子,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心里难免愧疚,就把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作为补偿,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而精神上却常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不但没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反而养成骄纵的性格,导致孩子追求生活享受,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善于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在的父母一直未能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到今天也没有摆正家庭教育的位置。家庭教育的氛围离社会经济发展差太远。父母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怎么样,读书成绩好不好,长大以后能不能“赚大钱”,能不能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