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规划”——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中期(如三五年)计划。它与一般“计划”相比,一是内容不同,“规划”的内容属全局性的部署,“计划”是实施“规划”的具体方案;二是时间不同,“规划”是较长一个时期的科学展望,“计划”一般是全年或半年的;三是要求不同,前者定方案、定规模,富于理想、展望远景,后者定指标、定时限、定任务、定措施,富于现实性,具有强烈的约束力与紧迫感;四是“计划”既服从于“规划”,又对“规划”起修改、补充和完善作用。
(4)“工作要点”——通常在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尚未正式出台(如年初需等上级机关的“计划”)之前,先拿出一个“工作要点”发给下级,待正式的计划出台后,“工作要点”的使命即告完结,所以人们也称它为“准计划”。它与一般“计划”的不同点主要是:内容是工作的主要方面,不像“计划”要兼顾各方;内容是工作的重要之点,比较原则,不像“计划”兼顾一般,比较具体;内容表述十分扼要,一般千八百字、一两千字,不像“计划”往往要万八千字。
(5)“安排”——是针对短时间(如周、月、季度)内的工作所提出的工作计划,“计划”是制订“安排”的母体,“安排”是“计划”的分解与消化。
88.有的单位在安排一年工作计划时,既不叫“计划”,也不称“工作要点”,而是叫“意见”,这样确定文种准确吗?
【解答】不准确。新《条例》规定,“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具体地说,意见这一文种面对的是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新”“大”“难”问题,对此,不但要进行分析、提出看法,而且要有解决的措施。作为一个单位、地区的工作,既含有“新”“大”“难”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常规性方面的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的计划安排称“意见”显然不妥,还是应叫“计划”为宜。
89.把属于新闻的文种都叫做“公文”对吗?
【解答】不对。因为它们不直接体现公文的根本属性,如“令行禁止”的强制性,体现政治权力关系的权威性以及严密的程式性。
90.“告示”是公文文种吗?
【解答】不是。是自造的所谓公文文种。
91.地方上的人事任免、干部调动可以使用“任免令”“调令”吗?
【解答】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通常用“令”任免正部级以上或副部长级的干部,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人事任免变动,一般不用“令”,而是由“决定” “通知”代行之。所谓“调令”,它只是机关工作中的一种常用语,其含义不是让你使用“令”来调动干部。至于使用什么文种合适,那要由“隶属”“职权”等来决定。
92.“计划”“规划”与“纲要”都是单独的公文文种,它们可以放在一起组合使用吗?
近一个时期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制定的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几乎都叫“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还有2006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既有“计划”又有“纲要”。对这些情况如何看待?
【解答】“计划”“规划”“纲要”“方案”“安排”“设想”,都是计划体公文的文种,作为文种,只能单独使用,绝不能加以重叠组合。但是,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里的“规划”“计划”已非属公文文种的专用名词,它指的是“谋划”的意思,反映的是工作手段,非指公文属性,它的公文属性是“纲要”,与公文文种中的“规划”“计划”无缘。
93.怎样理解我国诸多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使用公告而非通告发布相关事项的提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例,该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公司成立后,应当进行公告”;第一百零五条规定: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四十五日以前就前款事项作出公告”;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公司发行新股募足股款后,必须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第七章是公司的合并、分立,其中规定公司合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公司分立“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这些规定能否表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均可使用“公告”?
【解答】我们先看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对“公告”是如何规定的:“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这里,一个“重要”、一个“法定”,再加之适用范围的“国内外”,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它不是地方一些主管部门为了一般事项,特别是需要周知有关内容,可以随便乱用的。然后,我们再看看一些经济管理法规中对“公告”是怎样表述的。这些法规中当提到“公告”时,并没有在这两个字上加注引号.这是非同寻常的一笔。由于未加注引号,说明这里的“公告”不具有公文专用名称的含义,也就是说与“公告”文种的使用不发生直接关系,它的实际含义是“公开告知”,是一种发布形式,至于用什么文种来“公开告知”那就要看你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和具有多么大的职权。如果是省市以上的高级机关,可使用“公告”,否则只能使用“通告”或“通知”,断然不可乱用“公告”。特别是工商部门,不论级别高低,也不讲大事小事,千篇一律以“公告”发布,这是极需纠正的。
94.“决定”可以用来发布规章制度吗?
【解答】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废止往往要采用“决定”这一文种。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2004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决定》等。但“决定”不可充当发布的法规、规章的载体,能担当这种载体的,要么是“令”,要么是“通知”。
95.命名性的表彰先进,是用“通报”,还是用“决定”?
【解答】以使用“决定”为宜。如2012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作出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的决定。它是“命名性”的表彰,要向一批工程、众多先进模范个人授予某某(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公仆”“杰出青年”“模范党员”“人民功臣”等)荣誉称号,从内容上看它涉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活动,属于重要事项,因此,为了更充分体现这一活动的庄重性,应使用“决定”来发布。“通报”虽然也具有命名表彰性的功能,但它与“表彰性决定”的不同点,在于它所表彰的人或事大都是刚刚发生的,而且又多系某一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其庄重性显然也不如“决定”。
96.同属指示性内容,为什么有时使用
“通知”,而有时又使用“通报”?
【解答】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指导性通报”与“指示性通知”的关系。这两个具体文种都是上级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均有指示性。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所针对的问题条件不一样:前者所针对的是一些单位、地方共有的问题;后者所针对的多是当前某一突发事件、某一典型问题。
97.同属奖惩事宜,为什么有时使用“命令”,而有时又使用“决定”“通报”?
【解答】“命令”“决定”和“通报”是机关使用的主要公文文种,其中“命令”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使用,“决定”和“通报”为党政公文共用的文种。按照公文法规的规定,“命令”“决定”和“通报”三个文种都具有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功能,正因为如此,在实践中经常被人们错用或混用,以致影响了公文效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公文文种使用的规范化。那么,对于这三个文种究竟应当如何正确使用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1〕1号)的规定,对于“命令”“决定”“通报”三个文种用于奖惩时的区分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和职权,根据奖惩的性质、种类、级别以及公示范围等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相应的文种。这就是说,对于这三个文种的使用,要考虑发文机关的级别、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等诸多方面因素,切不可随意而为。例如,命令文种,我国宪法对发布命令有严格的权限规定,通常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才有权发布命令,具有很强的指挥性和权威性。即使是县级人民政府,一般也只有在遇到特大突发事件时,才使用命令。对于决定和通报,从表面上看,两者都可用于较为重要的表扬或批评事项,都起到较大的教育和导向作用,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决定所涉及的内容更为重要和严肃,发文机关级别也通常较高,影响力也大,能在更广泛范围内起到教育和导向作用;而通报所涉及的内容事项往往不是很突出,影响也不是很大,只是在较大范围内一般性地号召大家学习或告诫大家引为借鉴。此外,对于决定和通报两个文种,还可以从发文目的的角度加以区别,亦即如果发文是为了使受文者大致了解情况,则可使用“决定”,其正文部分对有关事件或情况的介绍往往较为概括;但如果发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受文者学习和借鉴,则应以使用通报为宜,在正文部分将有关事件或情况详尽具体地予以载明。
98.同属人事任免事宜,为什么有时使用“命令”,有时使用“决定”,而有时又使用“通知”?
【解答】关键是看被任免人员的级别。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的高级干部,通常是使用“任免令”;地方上的人事任免,则往往是由“决定”“通知”代行之。至于人事任免“决定”与“通知”的使用,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看严肃程度。首先是任免的领导同志的级别。一般行政单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任免重要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可以用决定,而对于一般人员的人事变动安排用通知即可。其次是看任免的缘由。当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负责同志犯有严重错误必须立即免去职务时,或某同志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中表现特别突出需要破格提拔时,用决定较为合适。也就是说,重大的或需要说明理由的人事任免事项宜用决定,不需要说明理由的或一般的、正常的人事任免应用通知。二是看管理权限。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和二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人事任免权在当地人事组织部门。这种单位在发布不属于自己管辖权限的领导同志的人事任免事项时就只能用通知,将人事组织部门的任免结果公之于下属单位,文中还要加上任免依据,例如,“经××批准”等。
99.向归口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是否也应使用“请示”?
【解答】归口问题是一种授权管理,被授权的机关要代行上级机关主管职权,属于“奉命行事”,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业务关系有所不同。如农委对各农村乡镇、区政府对各街道办事处、商委对各大商场以及市委工交工委对各交通、工业单位的党委等。用一种形象的说法,归口管理属于“不是婆婆的婆婆”。向这样的归口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以使用“请示”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