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到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转为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由1950年4月的1美元折合42000元旧人民币,调至1952年12月的1美元折合26170元旧人民币,这次升值是由于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的需要。经济政策统一后的新中国,物价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美国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刺激了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另外,为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保证外汇安全,大量进口战略物资,也使人民币的升值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的汇率政策是“进出口兼顾”,升值幅度控制在一个比较平衡的范围以内。
总之,这一时期的外汇制度以国家集中管理为主,用于调整对外贸易,制定汇率的主要依据是物价水平。
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3~1972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保持了长期稳定。由于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物价不再有大的起伏,而进出口贸易被国有对外贸易机构垄断,采用进口高关税的方式来补贴出口亏损,所以汇率也就失去了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作用。从国外看,在这个时期,西方各国之间的汇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人民币汇率在原定汇率基础上也基本保持了稳定,只是在个别国家货币公开贬值或升值时才作相应调整。
三、人民币被严重高估阶段(1973~1980年)
1971年8月,美国禁止各国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从1973年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期,西方主要工业国的汇率频繁而且大幅度地变动。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为了避免受到西方国际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相对稳定,促进外贸正常健康发展,人民币开始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即选用与我国外贸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放入“货币篮子”,再根据“篮子”中的货币浮动情况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用哪些货币,多少货币,其调节权重多少都由国家统一掌握。从事实来看,美元、日元、英镑、西德马克、瑞士法郎等在中国的货币篮子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由于选用货币和权重的变动,该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频繁,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调整了61次之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1971年、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以后美元汇率又持续下浮,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1979年达到1.49人民币/美元的水平,汇率高估现象不断趋向严重。
整体来看,这种制度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而这种中庸兼顾的方式也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及减少汇兑风险。不过,由于这种权重的调整客观依据不足,没有理论证明,带有一定的主观臆断色彩,从而使汇率水平的合理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况且,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严重背离,人民币对内贬值,但对外不跌反升,汇率日益失去了其经济杠杆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矛盾。
四、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时期(1981~1984年)
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严重高估的人民币汇率极大地破坏了出口贸易的正常运转,一度出现出口赔钱,进口反而赚钱的怪诞现象。为了改变这种尴尬局面,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外贸体制,包括打破外贸垄断经营、建立外贸企业自我运行机制、改革进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消除价格和汇率扭曲等。为了扩大进口,刺激对外经贸企业的积极性,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也就是对外贸易单位和出口生产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而国家按一定比例拨发给他们相应外汇留成。同时,从1981年1月1日起,规定贸易内部结算价按照1978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2.53人民币/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润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2.8人民币/美元。这实际上是使人民币贬值50%。而对外,官方汇率仍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制度,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以及侨汇结算。
实质上,人民币汇率就正式分为了两种,一种是使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内部结算价。这一时期,由于贸易内部结算价的实施,中国的外汇储备开始稳步上升,国际收支明显好转。
五、人民币不断贬值阶段(1985~1994年)
实行内部结算价,虽然有其促进出口,增加外汇的优点,但对非贸易性外汇收入是一个损害,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外贸的亏损度,在对外经济中陷入被动。另外,由于两种汇率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混乱、出口换汇成本较高,而且国内物价上涨,内部结算价却没有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相应调整,使得外贸亏损扩大,财政补贴增加,所以内部结算价注定是一个过渡政策。
从1985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内部结算价,贸易结算和非贸易外汇兑换统一应用官方汇率计算。不过,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的高估,以及内部贸易结算价的取消,使得出口变得日趋艰难,为了支持出口,调节国际收支,人民币汇价不断调低。1985年1月1日至10月1日由2.80人民币/美元逐步调整到3.20人民币/美元;1986年7月5日调至3.70人民币/美元;1990年11月17日调至5.22人民币/美元。这期间人民币汇率的下调,主要是依据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上升的变化。
一方面为了鼓励出口,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外贸改革,推行承包制,逐步取消财政补贴,从1988年起中国增加了外汇留成比例,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形成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调剂市场汇率日益成为补偿出口亏损、促进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1991年以后,由于前几次大幅调低人民币汇率对国民经济和物价影响较大,企业难以承受,所以人民币汇率开始做些小额的下调,1992年1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下调至1美元合5.8860元人民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出口企业和民间外汇储量逐步增加,外汇调剂市场和黑市开始活跃起来,最高时甚至达到1美元兑换10元人民币的高价,这和官方报价相比,出现了严重偏差。为了增加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整肃外汇市场,中国政府于1994年1月1日宣布外汇汇率并轨,并实施强制结汇制度,此后人民币与美元间的汇价变为1美元合8.70元人民币。
六、人民币小额升值阶段(1994~2009年)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后,将官方汇率向市场调剂汇率靠拢,改双轨制为单一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此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关系就成为了决定汇率的重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的干预不再通过行政手段,而是以平等的会员身份参与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买卖,向外汇市场吞吐外汇,以保证基准汇率的形成符合国内经济的需要和保持各银行之间挂牌汇率的基本一致和稳定。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是黄金,这种典型的超主权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不约而同地使用,也再次证明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随着纸币和银行券的逐渐应用,黄金渐渐退出了人类商品交易的第一线,转而退居幕后进行调控。在近现代史上,伴随着大英帝国崛起,由英格兰银行独家发行的代表英国国家权利的英镑就是纸币中的佼佼者,它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带有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后美国渐渐崛起,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美元为了争夺更多经济话语权,向老霸主英镑发出了一次次的挑战,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货币王朝。那么,这些主权货币,凭借什么成为全球硬通货,它们如何从中受益,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衰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