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9860700000045

第45章 坚持整体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是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近年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开发人才,推动工业强省的同时,始终把农村人才的开发配置放在重要位置,围绕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农业繁荣和农民增收。近三年来,我们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人社系统如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服务的新路子。

一、积极开发配置农村人才资源,强化人才支撑

(一)全面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形成人才开发导向。农村实用人才是突破传统的学历、资历评价的新型人才。在贫困落后的广大农村,他们能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养得起,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为了盘活农村人才资源,树立重视人才、科学发展的观念,先后制定了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启动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打破资格限制,创新评审方法,使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获得了职称。截至目前,全省共评出农村实用人才8537人,其中:高级210人,中级433人,助理2202人,员级5692人。这些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富有地方特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如通渭的农民国画师陈怀璧、庆阳的剪纸师曹永琴等。农村职称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科技兴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繁荣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坚持从人才储备的高度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2003年以来,每年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从事“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工作,累计已达19200人,同时出台了后续管理政策,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实行就近就地安置。2009年、2010年连续考试选拔20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和到乡镇卫生院、基层兽医站工作。2009年经省政府研究同意,拿出2亿多元为民办实事,行政安置3838名农村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就业。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农村,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既有效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又扩展了农村人才总量,优化了人才结构,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加强农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加强农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在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确定的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中,专门纳入了做大做强马铃薯、玉米、葡萄、啤酒大麦、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及加工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在从全省65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中选拔产生的943名领军人才中,农业方面的领军人才占20%以上。农业专项人才配置计划和农业领军人才队伍选拔,对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层次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升农民技能

我省是农业大省,但因自然条件差,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省,输转富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始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不断做大做强,劳务收入普遍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已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一)大力实施劳务培训工程,切实增强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增强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增加劳务收入的重点,狠抓“四个突出”,积极构建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方办学的培训机制。一是突出资源整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农民工培训项目在县区一级进行整合。二是突出资金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意见,2009年全省共投入3000多万元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三是突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省内外高等院校、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择优认定了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明显的培训基地。四是突出培训实效。紧盯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和项目定向培训。2008-2009年,全省累计开展农民工培训450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28万人。四是实施14万农民技能培训民生实事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实施方案,对12万名农村“两后生”开展2年至3年的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对2万名农民开展3个月左右的家政服务、保安、牛肉拉面师等短期技能培训。

(二)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构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了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逐步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劳务中介组织建设。制定完善了劳务中介机构登记办法和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积极鼓励和支持创办集技能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为一体的劳务中介机构。三是加快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贯通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村级劳务专管员队伍。

(三)全面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工程,不断扩大甘肃劳务的影响力。一是因地制宜打造优势工种。陆续打造了“天水白娃娃家政服务员”、“羲皇故里建筑工”、“河州牛肉拉面”、“庄浪梯田人”、“礼贤妹”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劳务品牌。目前,我省已形成劳务品牌44个,涉及从业人员100多万人。二是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2005年以来,我们联合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在乌鲁木齐市先后召开两届甘肃省优秀务工人员表彰会;今年又在深圳、杭州、天津召开甘肃省优秀务工人员表彰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力提升了甘肃劳务的影响力。

(四)积极实施回乡创业工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发挥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支持农村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回乡创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提供政策扶持。2009年报请省政府出台了引导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健全了回乡创业的工作机制。二是树立创业典型。2002年以来,连续召开五届返乡创业带头人表彰会议,对621名优秀创业带头人进行表彰奖励,推荐146人参加了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组织开展了全省回乡创业带头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三是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法律和市场营销、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截至2009年底,全省已有回乡创业人员22.3万人。

三、加快推进新农保试点,为农村人力资源提供保障

近年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覆盖范围由小到大,待遇水平由低到高,保障能力由弱到强,正在逐步实现由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激发农村人才的创造和创新活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008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将现任建制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文书纳入参保范围。缴费满3年、年满60周岁以上的离任村干部按月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截至目前,全省5.2万名村干部已有5.1万参加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08%。2009年5月,省政府下发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将征地时年满16周岁、征地量在20%~80%的部分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征地量在80%以上的全部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按月享受养老金。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669名被征地农民参保。2009年10月,省政府下发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行办法,开展首批10个县的新农保试点工作。今年,又启动了藏族群众聚居区9个县市和第二批15个县市区新农保试点工作,我省新农保试点已覆盖34个县市区,涉及556.9万农业人口,占全省统计口径农业人口的27.62%。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坚持把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来抓,着力增加种养业的收入,大幅度提高稳定转移就业的比重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技能,稳定农民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必须加快推进新农保试点,加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全省人社系统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一是继续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对获得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补贴,并将农民工纳入评审范围。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技能培训,创新输转方式,提高输转质量和劳务收入,积极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三是以国扶县和省扶县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力争“十二五”末新农保覆盖率达到90%,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