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谁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吸引、凝聚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实施,进一步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阶段。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全省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就是通过更好实施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等战略,进一步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我省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保证。
(一)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理论认为,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资源开发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人才资源开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最终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我省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两高一资”企业和低成本劳动力拉动,但这些因素现在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转变。
(二)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人才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构建人才支撑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帮助每个人都能成才、每个人都能成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促和谐,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才资源开发需要着力加强的重要方面。当前,收入分配、就业创业、人才保障等问题比较突出,既影响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也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建设人才支撑体系,不断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干事创业的环境,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推动包括人才在内的社会各成员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是破解人才瓶颈难题的迫切要求。经过多年开发,我省人才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长,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趋合理,但与我省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人才瓶颈问题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全省专业技术人才60余万人,而在地方的49万人中,高级职称的只有3.2万人,仅占6%。二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匹配度低。70%以上的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广大县乡、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三是人才支撑作用不强。据调研,目前我省重大项目建设仅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就达到11.7万人。由于缺乏项目规划、产品包装、酒店管理和涉外导游人才,致使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二、坚持创新理念推进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深刻理解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思想,树立人才工作新理念,科学谋划和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一)牢固树立依托项目开发人才资源的理念。项目不仅是发展的载体,而且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载体。紧紧依托项目来开发集聚人才,既有利于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的具体化、实质化,也有利于增强人才开发的针对性和牵引力,实现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双赢。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联系服务重点项目的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切实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围绕全省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瞄准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重点项目,谋划并组织实施一批专项人才工程,不断强化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牢固树立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人才经济。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主要特点是能持续、可循环。人才循环从静态角度讲,作为个体的人才越用会越聪明,作为整体的人才越用会越多。从动态角度讲,人才既有流出也有流入;人才流出但人才智力成果流入;人才先流出再流入。正是在循环使用中,人才资源的价值不断提升、活力充分迸发。树立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于改善欠发达地区人才“马太效应”、发挥人才比较优势具有特殊意义。要自觉融入人才循环经济,坚持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积极推动人才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合作开发与共享。
(三)牢固树立人才统筹发展的理念。一是统筹城乡人才发展。一方面,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城乡人力资源对流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畅通渠道,确保城市人才下得去、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二是统筹自有人才和引进人才发展。坚持自主开发培养与引才引智并举,充分利用省内省外、国内国外多种人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搭建人才战略平台,不断强化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引智百千万工程”,力争通过引进一个优秀人才或团队,带动一个产业或重点学科、完成一个重大项目、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三是统筹体制内外人才发展。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和服务,引导激励他们为改革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三、坚持抓主抓重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抓规划,形成人才优先开发导向。坚持人才优先、使用为本,深入实施《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加快落实15个专项人才配置计划和18项保障措施,形成重大项目重点保证、优势产业优先支持,区域发展全面跟进的对接机制。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贯彻落实《纲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科技等规划,编制符合本地实际的人才发展规划,在发展战略目标、重要政策、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等方面充分体现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努力做到人才总量同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产业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人才成长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
二是抓队伍,提供广泛的人才智力支持。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全面加强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做好专家、博士后、留学人员和领军人才四项高层次人才工作。研究制定领军人才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动态管理,进行重点培养和使用。扩大实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制度,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急需特殊高层次人才。优化管理服务,切实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和留学人员创业园打造成创新人才孵化基地。认真落实全省技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深化技工院校改革,调整院校布局,扩大招生规模,强化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实施好省委省政府14万农民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加强人才的战略储备,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实现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好今年省委省政府高校毕业生就业民生工程,选拔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兽医站工作。
三是抓改革,健全充满活力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人才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要围绕构建人才支撑体系,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要按照“两个轮子”协调运转的要求,在依法加强公务员管理的同时,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全面推行聘用制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分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健全面向全社会各类人才的评价机制。
四是抓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认真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研究制定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努力让各类人才用当其时、各得其所、才尽其用。完善定期联系和跟踪服务制度,解决人才的实际困难,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事迹,不断增强对各类人才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积极打造高效便捷统一的人才服务平台,以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主干,加强和改进人事代理、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培训、素质测评等人才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