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游戏竞技流光,忆我的黑客生涯。
98600000001

第1章 初识黑客

1996年,我第一次接触电脑。 我对她一见钟情,只用一个瞬间就迷恋上了这个方头方脑的家伙。

这种迷恋从1996年持续到2002年,可以说整整6年的时间我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她身上。 我称电脑为她,是因为在那段时间,只有她才是我的情人。

96-98年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脑,每次上机都要跑很远到我一个朋友家里去上。我看见蓝天白云,神经就会变得亢奋,直到进入windows,心情还是会激动不已。

那时候每次就算是什么也不干,纯粹把win95的文件夹翻来翻去也会觉得好玩。我现在对那段时间最大的遗憾就是人家让我学五笔,我没有好好学,现在居然忘光了,导致现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微软拼音把我的叙述激情折磨得微软了。

时光流逝得很快,改变我后来命运的网络终于触到了我的生活。

1998年,是我第一次上网。我一个初中同学的哥哥带我去我们那里的电信局玩,终于让我接触到了因特网。在之前我就听说过因特网,但是一直不知道具体是怎么玩的。

那天同学的哥哥给我们演示了收发电子邮件、参加新闻组(安注新闻组:因为这篇文字是针对所有朋友的,所以有些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的术语我都会用我的理解尽可能通俗地解释一下,此类解释一律用安注某某某来表示,知道的朋友可以跳过这段不必看。所谓新闻组,现在中国的网络应用中似乎已经比较少见了。就是大家在同一个服务器上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讨论问题,发布消息。以前比较有名的有常州奔腾、济南万千等等。)玩了MUD和BBS等,让我觉得很神奇。(安注MUD及BBS:也叫做泥巴,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的前身,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使用图像来游戏,那个时候的带宽不可能进行图像传送,只能用文字界面来表现。同样BBS也不像现在这样能有很多多媒体的应用,那时候的BBS还是用telnet方式登陆的,也有一些专门的程序登陆。)在98年,上网对于初中的我来说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要去电信局,十五块钱一个小时,网速还极其慢。

这种情况一直到1999年,才有所改变。99年,我考上了我们那里算是不错的一所高中。

我所在的高中那时候就开始提倡教育与世界接轨,组了校园网,还从外边拉了条专线给内网接入。我终于有了比较便捷的上网条件。 我关于黑客的记忆就从这里开始。

在我开始我的叙述之前,我想我该尽我所能澄清一下关于黑客的种种概念。我记得在我刚混入那个圈子的时候,国人似乎就已经开始混淆关于黑客的概念。曾经出现过各种奇怪的称谓,黑客,红客,白客,蓝客等等。

但是我要说的是,在我心目中,其他的大部分概念都不过只是垃圾或者炒作罢了。在我的理解中,黑客的核心概念是自由,与政治无关的那种自由。 还有追求自由,追求超越。 所谓的爱国主义的所谓的红客,绝大部分不过是一群小P孩上演的闹剧。

我印象中经典意义的黑客形象是这样的: 他到你家,敲敲门,发现你家门没有关,于是给你留了个信,提醒你关上;路过你家花园,发现篱笆有个漏洞,于是告诉你一下,或者索性顺手给你补上。 当然,也可能顺便进去休息一下:)

你曾经遇见过的种种,比如email,qq等等被盗了,那些和真正的黑客无关。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偷,而且还是很不入流的那种蹩脚货色。

和很多98、99年间成长起来,混迹于当时网络安全圈子的小孩一样,我最初的兴趣也来自于聊天室。 我记得我第一次上的聊天室是常州的信息港里面的聊天室。但是不过没多久,就觉得很没意思,因为常州是个小城市,人实在太少了。

接着我开始混迹于碧聊和南京城市聊天,很多个不眠之夜过去了。 习惯了踢与被踢的我,慢慢发现有些人不是聊管,居然也能踢人。这让当时的我感觉很是神奇。

有个晚上,有人告诉我,他们用的是黑客工具。 那个瞬间,黑客工具四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 从那个夜晚开始,我用搜索引擎狠狠地搜了好多个夜晚。 在看了无数个关于黑客的网站之后,终于算是有点明白是什么回事了。

原来他们和聊天室的服务器在同一网段,然后用监听获取其他用户的ip。 接着就用一些低级的攻击工具,比如iphacker之类的东西攻击其他用户。 一般利用的都是些win98的低级漏洞。

这些东西我很快就搞明白了,在搞明白的过程中,我遇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