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隋炀帝艳史
972100000073

第73章 九曲池水饰娱情 神憔悴鉴形失语 (1)

第三十七回九曲池水饰娱情 神憔悴鉴形失语 (1)

诗曰:

世事忌到头,到头光景恶;月落影渐昏,花飞红自薄。国家残败时,气运自箫索;雉鸣升鼎耳,龙流殿角。莫言草木微,衰荣系强弱;国事一差池,乾坤便无托。任他铁石人,到此也错愕;寄语治世君,盛时当斟酌。

话说炀帝正看吴绛仙诗句、忽背后一人夺去、急回头看时,却是萧后。忙问道:“御妻为何悄悄走来,叫朕吃一惊!”萧后道:“妻走来,何尝悄悄,还是陛下用心在诗上,不曾看见。”炀帝笑道:“诗虽然看到,实不曾用心。”萧后也将诗细细看了,说道:“陛下好意赐他双果,他到将这怨词来侮慢陛下,还只管思想这贱婢怎么?”炀帝道:“不是侮慢,其中有个缘故。”就将黄门马急摇散双果的话对萧后说。萧后道:“侮慢也罢,不侮慢也罢,只要陛下当得起,妾不管这些闲事。今日乃工巳佳辰,杜宝学士制成水饰图经十五卷,皆备水中之事,并献高衮所造水饰七十二种,皆以木人为之。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罗绮,装以金碧,内有暗机,尽能运动如生。其馀禽兽鱼鸟,无一件不穷极天人之巧。

妾已陈设在九曲池中,欲请陛下去游览一番,不期陛下又思吴绛仙,未有闲心肠去行乐。”炀帝笑道:“御妻专会取笑,怎见得朕没心肠?”遂同萧后上辇,竟望九曲池来,到了池边,只见众官人内相,早将许多水饰,都排列得齐齐整整。原来那水饰,用十二只方船装载,一船一船,次第而排。船上木人,或傍山、或临水、或据磐石、或居宫殿,装成七十二般故事。船一移动,则木人笙箫弦管齐齐奏乐,皆成美曲。或为百戏,轮枪舞剑,百般跳跃,与生人无异。又有妓船十二只,杂於水饰船中,亦皆木人制成,专司行酒。每一船一木妓擎杯,立於船头;又一木妓执壶斟酒於傍;又一木妓撑船於稍后;又二木妓荡桨於中央,围绕送酒,循环奉觞。每到客位前,便停船不去,献上酒来,候客饮乾,方才移动。酒若不完,终不肯去。机械悉在水中,绝看不见。真个是穷神入圣,十分巧妙之极。有诗为证:

木鸢飞去争言巧,鸭杓能回尽道奇;何似池头陈水饰,神工鬼斧夺天机?

炀帝细细看了,满心欢喜道:“世间如何有这等巧人?真夺天地造化矣!”遂叫移酒席到池边、同萧后并坐而观。只见那水饰一船一船的流将过去,都装扮著一桩桩、一件件近水的故事,共有七十二般,其实巧妙。你道是哪七十二般?

第一乃神龟负八卦出河,授於伏羲。

第二乃黄龙负图出河。

第三乃玄龟衔符出洛水。

第四乃鲈鱼衔录图翠妫之水,并授皇帝。

第五乃黄帝齐於玄扈,凤鸟降於河上。

第六乃丹甲灵龟御书出洛,授於苍颉。

第七乃赤龙载图出河,授於尧。

第八乃龙鸟御甲文出河,授於舜。

第九乃尧与舜游河,值五老人。

第十乃尧见四子於汾水之阳。

第十一乃舜渔於雷泽,陶於河滨。

第十二乃黄龙负黄符玺图出河,授於舜。

第十三乃舜与百工相和而歌,鱼跃於水。

第十四乃白面长人而鱼身,捧河图授禹,舞而入河。

第十五乃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

第十六乃禹凿龙门。

第十七乃禹过江,黄龙负舟。

第十八乃玄夷苍水使者,授禹山海经。

第十九乃禹遇两神女於泉上。

第二十乃黄鱼双跃,化为黑玉赤文。

第二十一乃姜源於河滨履巨人之迹。

第二十二乃弃后稷於寒冰之上,鸟以翼覆之。

第二十三乃文王坐灵沼於鱼跃。

第二十四乃太子发渡河,赤文白鱼跃入王舟。

第二十五乃武王渡孟津,操黄钺以麾阳侯之波。

第二十六乃成王举舜礼荣光幕河。

第二十七乃穆天子奏钧天乐於玄池。

第二十八乃猎於澡津获貉白狐。

第二十九乃觞西王母於瑶池之上。

第三十乃过九江鼋鼍为梁。

第三十一乃涤修国献昭王青凤丹鹄,饮於洛溪。

第三十二乃王子晋吹笙於伊水,凤皇降。

第三十三乃秦始皇入海见海神。

第三十四乃汉高祖隐芒砀山泽,上有紫云。

第三十五乃武帝泛楼船於汾河。

第三十六乃游昆明池,去大鱼之钩。

第三十七乃游洛水,神上明珠及龙髓。

第三十八乃汉桓帝游河,值青牛自河而出。

第三十九乃曹瞒浴谯水击水蛟。

第四十乃魏文帝兴师,临河不济。

第四十一乃乃杜预造河桥成,晋武帝临会,举酒劝预。

第四十二乃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第四十三乃仙人酌醴泉之水。

第四十四乃金人乘金船。

第四十五乃苍文玄龟御书出洛。

第四十六乃青龙负书由河,并献於周公。

第四十七乃吕望钓蟠溪得玉璜文。

第四十八乃钓汴溪获大鲤鱼,腹中得兵铃。

第四十九乃齐桓公问愚公名。

第五十乃楚王渡江得萍实。

第五十一乃秦昭王宴於河曲。

第五十二乃金人捧水心剑造之。

第五十三乃吴大帝临钓台望乔玄。

第五十四乃刘备迟马跳槽溪。

第五十五乃周瑜赤壁破曹瞒。

第五十六乃澹台子羽过江、两龙负舟。

第五十七乃甾丘欣与水神战。

第五十八周处斩蛟。

第五十九乃屈原遇渔父。

第六十乃卞随投颍水。

第六十一乃许由洗耳。

第六十二乃赵简子值津吏女。

第六十三乃孔子值洛河女子。

第六十四乃秋胡妻赴水。

第六十五乃孔愉放龟。

第六十六乃庄惠观鱼。

第六十七乃郑弘樵径还凤。

第六十八乃赵炳张盖过江。

第六十九乃阳谷女子浴日。

第七十乃屈原沉汨罗水。

第七十一乃巨灵开山。

第七十二乃长鲸吞舟。

各船中歌舞递作,又有许多妓船不住往来献酒。炀帝赏玩良久,十分畅快,因说道:“帝王之福,朕与御妻亦享尽矣!”萧后道:“但保得两京无恙,方可谓之全福。”炀帝道:“朕为天子一十二年,朝朝罗绮,夜夜笙歌,若无厚福,安能如此?谅这些鼠窃群盗,安能摇动金瓯?”正说未了,忽东京越王杨侗近侍哭拜於地。炀帝忙问道:“赵信,你到此何干?”赵信奏道:“东京亡在旦夕,越王殿下遣奴婢潜身逃遁来奏知万岁爷。”炀帝道:“东京兵马既多,钱粮又广,即有李密窥伺,平之亦易,为何这等紧急?”赵信奏道:“万岁爷有所不知,若单李密,也还易为,不幸近日兵权皆左仆射王世充执掌。王世充为人奸险,外虽矫饰,内实有阴谋篡逆之心。凡百所为,皆出其意,越王殿下,惟拱手听从,毫不能自主,进退实为狼狈。故遣奴婢奏知万岁爷,伏望早发良臣,前去救援,犹可瓦全万一。

若弃而不理,为李密所夺,定为王世充所有矣!”炀帝道:“朕江都富贵,享之不尽,何必定要东京?既如此危亡,可置之度外勿问矣!”赵信奏道:“先皇爷创业艰难,如何舍得?还须发兵救援为上。”炀帝道:“得失自有天数,岂汝小人所知?”赵信不敢再奏,只得磕一个头退将下来。炀帝想一想,又叫住说道:“我且问你,西苑中近来风景何如?”赵信道:“万岁爷不问,奴婢也不敢奏闻。西苑自圣驾东游,内中台榭荒凉,园林寂寞,朱户生尘,绿苔绕砌,十分冷落萧条,无复当时佳丽矣!”炀帝道:“湖海中鱼鸟想犹如故?”赵信道:“馀者如故,只有万岁昔年放生的那个大鲤鱼,二月内,一日风雨骤至,雷电交加,忽化为一条五色金龙,飞上天去,在半空中盘旋不已。京城内外,人皆看见。”炀帝惊讶道:“那鱼毕竟成龙而去,大奇!大奇!”萧后道:“游北海时,妾见他头上有个角字,便有几分疑心,故劝陛下射他,不料天生神物,人力必不能害。”炀帝又问道:“花木一定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