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隋炀帝艳史
972100000001

第1章 文帝带酒幸宫妃 独孤后梦龙生子 (1)

古君天下以艳称者,无如汉武唐玄,一以伤悼之赋;一以长恨之歌,至今令人神往固也。虽然,君天下者,何求弗得而沾沾於协律之弟,杨氏之儿哉。倘少君方士之术不灵,有若新垣平者,则欷丰抑两君,必将憔悴以死。曾五石粟田舍翁之不若,而乌乎称艳。是知,问艳於四时,要不在於溽暑严寒也;徵艳於卉草,要不在於苍松劲柏也;乞艳於姿华,要不在於遽除戚施也;故有惊称艳;喜而称艳;异而称艳;犹有妒而称艳者。夫事所共快事,共快每恨先我而为之则有妒。虽志不合於古,先为淫为荒。然不妨於我身而偶一为之,则有异。种种媚人,种种合趣。种种万补之奇,种种无道学气;无措大气;亦无儿女子气;并无天子气者。则孰非可惊可喜,而称艳者乎!试问古今来,孰有如隋之炀帝者?试问炀帝之何以艳称?请君读炀帝之艳史。

笑痴子书於咄咄居

第一回文帝带酒幸宫妃 独孤后梦龙生子 (1)

词曰:

试问水归何处,无明彻夜东流。滔滔不管古今愁;浪花如喷雪,新月似银钩。暗想当年富贵,挂锦帆直至扬州。风流人去几千秋,两行金线柳,依旧缆扁舟。

诗曰: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於今腐草为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寺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御街行路客,行路悲春风。野老几代人,犹耕炀帝宫。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千里河烟直,青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炀帝行宫泗水滨,数株弱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柳塘风起日西斜,竹浦风回雁弄沙;炀帝春游古城在,坏宫芳草满人家。

莺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旋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下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这几首诗词,不道那茅茨土阶,唐虞的事业;不问那胼手胝足,夏禹的生涯;也不管好吊民伐罪,汤武的公案;也不理那龙争虎斗,秦汉的是非。想著那肉林酒海,虽受用而近粗,若论那骊山烽火,纵欢娱而亦俗。单表那风流天子,将一座锦绣江山,只为著两堤杨柳丧尽,把一所金汤社稷,都因那几只龙舟看完。一十三年富贵,换了百千万载臭名。毕竟谁是谁非,始末俱在,请略道一二。

话说自炎汉失祚以来,后边继三国而起者,乃是晋、宋、齐、梁、陈、隋,称为六朝。你道那六朝是谁?

第一朝晋帝,复姓司马,名炎。乃是魏臣司马懿之孙,篡魏为帝。在位二十五年,相传一十五帝,共历一百五十六年天下。

第二朝宋帝,姓刘名裕,乃是彭城人。原卖履为业,后篡晋为帝,在位三年,相传八帝,共历六十年天下。

第三朝齐帝,姓萧名道成。乃是汉萧何二十四代玄孙,篡宋为帝,在位四年,相传七帝,共历二十四年天下。

第四朝梁帝,姓萧名衍,乃是兰陵人。篡齐为帝,在位四十八年,相传四帝,共历五十四年天下。

第五朝陈帝,姓陈名霸先,乃是吴与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篡梁为帝,在位三年,相传五帝,共历三十二年天下。

第六朝隋文帝,姓杨名坚。小字叫做那罗延,乃弘农华阴人。原是汉杨震第八代玄孙,篡北周为帝,在位二十四年,相传四帝,共历三十八年天下。

六朝通共历过三百六十年天下。原来这六朝,虽然各有国号,绍袭正统,名为天子,其实天下微弱,偏安宫泾左,叫做南朝。中原一带地方,到被汉主刘渊、赵主石勒、秦主符坚、燕主慕容庾、魏主跖跋诸胡人占了,叫做北朝。此时天下刀兵,朝更夕变,南朝也是主弱臣强,递相篡夺;北朝也是主弱臣强,递相篡夺。南朝传位至陈后主在位时,北朝魏恭帝已被家宰宇文觉篡袭了大位,改国号为周。隋文帝的父亲杨忠,原是魏臣,后因天下归了周主,他也就随便改做了周家臣子。屡次有功,周主封他为隋国公。后来杨忠死了,文帝就袭封父亲的旧爵,执掌朝政。文帝为人性情猜忌,好任智术,到周宣帝传位与周天元皇帝的时节,文帝见他骄侈昏暴,遂有阴谋天下之心。

行政务为宽大,凡是苛酷之政,尽行革去,中外俱大悦服。至大象三年,天无暴殂,宣帝见天下大势已归文帝,遂下诏逊居别宫,奉皇帝玺绶,禅位于文帝。文帝也不让三让再的推辞,竟即了大位,国仍号隋,改年号为开皇元年,北方遂尔安定。此时江南的风俗渐荡,人人喜的是风流,爱的是词赋。那陈后主,也不管天下败亡百姓愁苦,高筑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外则与君臣饮酒赋诗,内则与宠妃张丽华歌《玉树后庭花》诸曲,日夜淫纵,以图快乐。哪晓得繁华不是常享之物,国家非行乐之场。一旦被隋文帝探知此等光景,遂遣高、杨素、韩擒虎、贺若弼诸将,分道下了江南,灭了陈国。将后主封为长城公。此时天下才并南北二朝,合为一统。后史官有计赞文帝之功。诗云:三百年间王气销,中原大半让胡苗;文皇功业今何在?并却南朝与北朝。

文帝既平了江南,四海来归,八方称庆,天下无事。高登大宝,遂册夫人独狐氏为皇后,立长男杨勇为太子,进封杨素为越国公。其馀臣僚,俱照功升赏,不在话下。

却说那独孤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最是贤能。突厥与中国交市时,有明珠一箧,价位八百万两,幽州一个总管叫做阴寿,瞒著文帝,私自劝独孤后买,独孤后说道:“当今天下初定,戎狄屡屡寇边,将士劳苦,若买此珠,何不以八百万银子,分赐这些有功士卒,也见得朝廷的恩惠。妾处深宫,要珠何用?”后来文帝知道,甚是敬他。又有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文帝因他是独孤后姑娘的儿子,遂要免死。独孤后说道:“王法无亲,妾家亲戚,陛下那里管得许多。”竟把长仁问了死罪。故此文帝更加悦服,凡他说的话,行的事,都与文帝相合。只是性儿天生成的妒忌,后宫中虽有的是宫妃彩女,花一团、锦一簇,文帝只落得好看,哪一个得能够与他宠幸?文帝设朝时,独孤后必与他并辇而进,直送至阁门才住,只等文帝事毕退朝,依旧并辇回宫,寝也是一处,宴也是一处,时刻不离。文帝虽是欢喜他,只因拘束太紧,也觉有些不自在。

不期一日,独孤后有孕在身,将及分娩,却要移居后宫,只得对文帝说道:“妾赖陛下福荫,怀孕在身,已经十月满足,恐旦夕临盆,有触圣躬,今欲退居后掖,以便分娩,不知圣意允否?”文帝闻言,满心欢喜,说道:“育麟在即,最宜安养调护,御妻之言是也,安有不从之理。但原早产真龙,实社稷之庆也。”独孤后遂命左右移居后宫。文帝因得了这一个空儿,遂带了两三个小内相,私自到各宫闲耍。出了椒房,转过绣闼,在鹊楼前,步了一回,又到临芳殿上,立了半晌。见那些才子世妇,婕妤贵嫔,妍媸作队,老少成行,虽都是锦装绣裹,玉映金围,然承恩不在貌,桃花嫌红,李花在白。看过多时,再无一人当意,心下颇觉不畅。遂信著步儿,又走到仁寿宫来。也是天缘凑巧,只见一个少年宫女,在那里卷珠帘。见了文帝来,慌忙把钩儿放下,似垂柳般磕了一个头,走将起来,低了眼,斜倚著锦屏风站住。文帝走近前,仔细一看,只见那宫女生得花容月貌,百媚千娇,真个是:笑春风三尺花,骄白雪一团玉;痴疑秋水为神,瘦认梨云是骨。碧月充作明,轻烟剪成罗谷;不须淡抹浓描,别是内家装束。

文帝见了这个宫女,不觉心窝里乱蓬蓬痒将起来。忍不住问道:“你是几时进宫的,怎么再不见承应?”那宫女见文帝问他,不敢不应,因答道:“贱婢乃尉迟回的孙女,一入宫,即蒙娘娘发在此处,不许擅自出入,故未曾承应皇爷。”文帝笑道:“你知娘娘不许你出入,为著甚么?今日娘娘不在,便擅自出入也不妨。”你想女子到了宫中,那一个不望宠幸,况尉迟氏又是个伶俐女子,见文帝亲口调他,怎不招揽。便于眉目之间,做许多动情的娇态,引得个文帝,拴不住心猿,系不定意马。遂走近前,将手挽住说道:“早是今日相遇,若教错过,岂不辜负了这样美貌!”正说话间,只见近侍们请回宫吃晚膳,文帝道:“此间不吃,更到何处?”不多时,排上宴来,文帝就叫尉迟女侍立在面前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