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9672600000050

第50章 流言作为畸形的舆论传播(1)

流言传播自古有之,从“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周公“避位居东”时算起,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如今它借助手机、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产生的影响有待于我们去重新认识。因此,研究流言现象,寻找调节、扼制流言传播的措施,是一切善良、正直的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传播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职责。

第一节流言是舆论大战中的“常规武器”

流言和人一样,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也是一种复杂造物的结果,来自历史,影响历史,更阐释历史。“流言”在中国自古有之。受流言伤害的,历代都有,士人因此而遭殃的,更是屡见不鲜。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汩罗;贾谊遭诽谤,贬谪长沙,郁闷悲伤而亡;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屈死于风波亭……古往今来,受害于流言者何其之多。

一、流言是不明信息的传播

从古至今,流言一直困扰着人类。从文字起源上来看,流言和谣言并无截然的区别。在《辞源》中,“流言”被解释为:(1)散布没有根据的话(动词);(2)带有诽谤性质的话。“谣言”则被解释为:(1)民间流传评议时政的歌谣;(2)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很难确切知道谣言产生的真正源头,且流言与谣言常相伴相生,相互转化,所以二者也往往难以区分。同时,翻译界一般未将流言和谣言区分,译书中的“谣言”均译为“流言”。有人认为,流言不等于谣言。流言有自然产生的,也有人为制造的,但大多与一定的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但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般把流言与谣言不加区别地加以对待。

有人说,流言是政坛竞选的“常规武器”,商业成败的“轻重砝码”,个人隐私的“一扇天窗”,神话传说的“原始素材”。也有人说,流言是人们相互联络的信号,谋取生存的手段,抨击时政的工具,表达心愿的尝试。有人认为,流言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剂良药。也有人认为,流言是一种有害、恶劣和可恶的东西。可见,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人们会对流言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心理学家的眼里,流言与疾病具有某种相似性:疾病症状显示一个人的身体条件,而流言则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流言研究的奠基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认为,“流言之所以能流传,是因为流言能对事物作出某些解释,能从某种角度满足个人欲望,消除心理不稳定造成的紧张感。流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正说明了每个角落都有人的欲望存在。”

对流言的研究始于二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传播学家、传播社会学家都曾对流言进行过严肃而深入的探讨。

卡尔·G.莱格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提出,只要人们有“好奇心和探听新闻的愿望”,“一般”的流言就足以流传。流言是一种防卫机制,是人们寻求发泄不安和敌意的表现。它是通过投射过程进行的,即人们把存在于体内的无法克制的欲望及感情归咎于外部力量,以减轻因不安造成的心理压力,给自己以安慰。

传播学家费斯廷格则运用他的认知失调理论对流言进行解释:流言是调和不协调认知的一种尝试。认知失调会使个人心理上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觉,进而会形成一种压力,迫使人们想方设法来减轻或解除失调状况,使认知结构平衡协调。因此,为了保持认知平衡协调、消除心理上的不愉快或压力,一些个体便会回避、改变一些不利信息,增加、制造、传播一些有利的但常常是虚假的信息。

英国社会学家塔莫茨·希布塔尼在他的著作《即席创造的新闻》中认为,流言由认识活动和交流活动两部分组成,是一种集体性的传播行为。流言具有一种与优胜劣汰相似的过程,最适当的流言会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当一个集团力求统一意见时,人们会首先排除理由最不充分、可能性最小的流言,而让“最聪明”的流言传播开来。

社会心理学家特纳和基朗认为,制造和散布流言是为了使某种行为正当化,或者是为了使某些集团性态度或集体行为合理化。通常,在每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或社会暴动发起前都有流言出现。如陈涉吴广起义前散布:“大楚兴,陈胜王。”东汉黄巾起义时盛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面临危机的人们同在特殊的交流氛围里会失去冷静,缺乏判断,积极接受“似乎”是对危机状况正当、合理的解释。

荣格运用还原理论与方法对幻想型流言进行了研究,认为幻想型流言强调的是集团的而非个人的欲望和情绪,而这种集团的欲望和情绪就潜藏在自古以来的观念(或者说是原型)之中。所谓原型,就是潜在于每个人的个性中并作为文化遗产而无意识地继承下来的内在的东西。它是神话、民间故事和传说屡屡表现的主题,也是流言的产生和传播的原动力。比如当今空中飞碟的流言,就反映了人类试图超越自然力量的原始愿望;在世界大战中,大规模屠杀和强奸的流言,也是人类原始的潜意识的反映。

日本传播学者冈田直之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流言是在一般性信息大量泛滥、实质性信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被生产出来的特殊消费品。在信息社会里流言也不只是环境闭塞、消息不灵的产物,还是信息传播高度集中化、垄断化、粗疏化造成的特殊信息严重缺乏的“私生子”。因此,纵使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流言仍然是不能忽视的信息源,并且很难将它从人类社会中抹去。

而对于流言的概念,学者们却一直未能给出明确的界定,仔细梳理历年流言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基本上是从两种角度去考察流言的。一是看信息的真伪性,倾向于把流言定义为虚假的、错误的、未经证实的一种讯息。另一种是从人们是否相信来加以界定。

我们认为,要对流言作出科学的界说,进而揭示其本质,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流言作综合、全面的考察。首先,流言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一种现象。其次,流言的制造、散布和传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部分人的特殊用意,满足一些人的特殊需要。再次,流言传播最重要的特征是不明性,即来源不明、真假不明。又次,流言是为解决集团性问题提供的一种对策性证据,但肯定是一种偏离一般规范、值得怀疑的证据;最后,在现代社会,流言不只属于口头交流的范畴,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也常常成为流言的帮凶。

总之,所谓流言,是凭借多种方式传播的、能引起人们兴趣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来源、真假)不明的信息。

二、流言的五种特征

1.目的性

人是依照一定的目的进行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不论是流言的制造,还是流言的传播和利用,都是基于一定的集团或个人的目的的。只不过在传播流言之前,有的人明确地认清了自己的目的,而有的人还没有认清而已。没有无目的的流言,就像没有无目的的传播活动一样。1988年,在菲律宾群岛流传着一则鱼肚子里发现人体器官的流言。这种鱼叫拉普拉普鱼,是当地人饭桌上的常见菜肴,它是以菲律宾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12月20日那一天,有两艘船在他们生活的附近海域相撞,有2500到3600名乘客掉入大海之中。流言随后兴起,说一位家庭主妇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人的手指,紧接着有人说发现了耳朵、甚至是男性生殖器。而这则流言涉及的经济因素是当地两大行会——肉店老板和鱼店老板——为争夺市场霸权而进行的残酷竞争。

2.不明性

罗斯诺和费恩说:“流言是一种以未经证实的信息为中心构成的交流。”彼德森和盖斯特也认为,“流言是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未经证实就意味着其来源不明、真假不明。所以人们倾向于把流言当做一种虚假的信息。的确,在现实生活里,几乎每个人都为流言扩散之快、渗透力之强而感到无比惊奇,但没有一个人会为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精确性而喝彩。流言是对暧昧状况的似乎符合情理的解释。在“非典”肆虐期间,很多地方流传放鞭炮、挂艾叶、喝绿豆汤就可以有效防治“非典”,从表面上看,中国自古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邪,而艾叶和绿豆又是解毒之物,然而,这正是流言制造者、散布者利用人们的认知缺陷和恐慌心理所作出的看似合理的解释。因为其来源很难查证,而缺乏相关知识的人也不能对其真实性进行很好的判断,这就导致了这些流言的大面积传播。

3.讹传性

流言无根,没人知道它的起点,同样也很难推知它的终点。流言是一个添枝加叶、以耳代目、以讹传讹、愈传愈假、愈传愈奇的恶性循环过程。在SARS传播期间,湖南省衡阳县流传关市镇源江村农民贺涤成家里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小孩生下来就会说话,并告诉大家在当天也就是农历立夏这天早晨6点之前熬一些绿豆汤,喝下去就可以防治“非典”。说完这几句话,小孩就死了。等到问讯赶来调查的镇干部和县电视台同志来到农民贺涤成家后,发现事实的真相让人啼笑皆非——原来是贺的母亲在5日晚上12点左右接到了外嫁到隔壁金兰镇的孙女的电话,其孙女在电话里说,听说外地流传着一个神秘婴儿的故事,要家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闻听此事的贺涤成赶忙半夜上门告诉了自己的几个族亲。而这些族亲们又一传十,十传百地进一步将此事扩散开来。最终,以讹传讹地变为贺家生了一个神奇的女婴……

4.扩散性

流言的传播是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形态、呈几何级数迅速扩散、传播开来的。罗斯诺和费恩曾说过:“流言的传播与人类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在神经系统内部传递信息的原理基本相似。”一旦刺激集中在神经干,就会以极快的速度传到末梢神经的末端。但流言并不是像神经兴奋传导那样属于单向性,它实际上是双向性和扩张性的,其信息沟通往往伴随着信息交换和信息夸张。至于流言的扩散速度,虽比不上电化学变化的速度,但它也是快得惊人的。就拿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情况来说,近90%的美国人在事发后45分钟内就已知晓,而且大多数人并不是通过新闻媒介而是通过人际传播得知的。流言的扩散不像滴在纸上的墨汁或油点慢慢地向周围渗透、扩展,它是一颗突然落地的炸弹,随着一声巨响弹片飞快地洒向四面八方。

5.情绪性

流言的编造、传递和扩散不是靠逻辑分析和理性劝服,而是靠情绪的渲染和煽动。如果说人类的潜在情绪是一座防卫森严的火药库,那么具有相同情绪性的流言就是飞进火药库里的火花,它会在极短的时间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费斯廷格和卡特赖特曾有相近的看法,他们认为,情绪性欲求和价值是使流言迅速扩散的一种催化剂。对于接受者来说,悲观者乐于接受焦虑的流言,乐观者乐于接受希望的流言,情绪波动者对引起不安的流言较为敏感,心存不满者对分裂性流言较有兴趣。但正如英国作家H.H.芒罗所说:我们每个人“对于别人散播有关自己的不良流言,总是深恶痛绝,而对于人们散播有关别人的流言,却总是欣喜万分”。人真是一个受情绪支配的社会动物。对于传播者来说,他们也都乐意编造、传播和利用同他们情绪性欲求相投合、相接近的流言。前些年在一些国家喧嚣一时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可以说就是情绪性流言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