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的《祝福》说起
王俊一、对《祝福》的信仰反思
今天,我们来讨论知识分子与信仰的问题,我们的讨论将把我们引向责任伦理的思考。
很显然,知识分子与信仰是一个非常大、也非常抽象的题目,直接去讲它的话,不是很好讲,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副标题:从鲁迅的《祝福》说起。可是,为什么要从《祝福》说起呢?是不是《祝福》直接关涉到了信仰问题?不完全是这样。之所以选择《祝福》,一方面在于大家对它都很熟悉,因为这篇文章曾被选入了中学课本;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可以从《祝福》当中引出我们需要谈论的问题。
从《祝福》这篇小说来看,它讲述的是一个旧中国的下层妇女祥林嫂的悲惨人生。祥林嫂卑贱地出生,屈辱地生活,然后悲惨地死去。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她自己有没有遇到或思考过这个问题?她能否回答这个问题?谁能替她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祝福》中的一个细节。
如果比较留心的话,我们会注意到,在祥林嫂去世之前,她曾遇到小说中的那个第一人称的“我”,问过“我”一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如果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祥林嫂是遇到了那些问题的,并且,在她死去之前,这可能是她最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是一无所有了。但是,谁能告诉她问题的答案呢?在落后的鲁镇,可能没有人能承担起这个任务或使命,因此,祥林嫂选择了一个在外地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我”。希望“我”能回答她的问题,但是我们看看“我”是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看到,“我”的回答是,“也许有罢,——我想。”“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很显然,文章中的那个“我”并没有很好地回答祥林嫂的终极追问。如果我们喜欢思考的话,我们可能会想到,祥林嫂真的非常悲惨,这种悲惨不仅在于她此生的痛苦和屈辱,更在于她对彼岸的绝望。我们可以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时候一定是非常绝望与恐惧的,因为她是完全被抛弃了的,她曾经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她以后的道路是漆黑无光的。
从《祝福》的叙述来看,“我”只是祥林嫂悲惨人生的见证人和记录者,对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来说,“我”似乎是完全无辜的,甚至不仅是无辜的,“我”对祥林嫂的悲悯和同情似乎还表明了“我”的高尚。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换句话说,对于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我”需不需要负责任?如果需要的话,需要负什么责任呢?
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我”是需要负责任的,这从“我”在祥林嫂死去后的不安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文中的“我”只是感到不安,只是想赶快逃离那个是非之地,他并没有想到他自己是不是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文中的“我”从其良心的不安中隐隐感受到的责任,但到底是什么责任,他是不能回答的,同样,作为文章的作者,鲁迅也是不能回答的。因为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并且是启蒙知识分子。
那么,文中的“我”到底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他应该负的是信仰上的责任。因为他是被指定回答祥林嫂关于信仰问题的人,但是他没有回答或不能回答,他没有或者不能断送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所以,在祥林嫂死去之后,“我”会感到不安。“我”的这种不安不是因为“我”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直接造就者,也不仅是我富有同情心的表现,而是在于“我”没有或没能给予她拯救的希望,让她失去了最后的希望稻草。因为她认为“我”是唯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且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我”的回答上,但是,“我”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我”辜负了她对“我”的信任,也抹掉了她最后的希望。
但是,“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甚至也没有思考过信仰问题,“我”只是一个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所以,“我”只是感到“不安”,但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责任。所以,除了不安之外,“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我”信仰的缺失,因而“我”不可能反思到信仰的深度。
二、对知识分子责任的信仰反思
通过对《祝福》做一种信仰的反思,我们提出了信仰的责任问题。如果不是从信仰的层面考虑的话,《祝福》中的“我”可以不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因为他并没有做什么损害祥林嫂利益和尊严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对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可贵的同情。在此意义上,“我”是个“好人”,甚至是个“高尚”的人,或者说,有“高尚思想的”人。在非信仰的层面上讲,对“我”的指责似乎是没有道理的和不近情理的。但是,从信仰的层面来看,“我”的这些悲悯和同情还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冷漠的,因为在信仰的层面上,我们不仅需要同情,还需要爱。
当然,知识分子也是有爱的,但他们爱的不是具体,而是抽象,或者说,他们的爱指向的不是具体的对象,而是普遍的理念,就像爱默生所说的,“我爱人类,但我不爱人群。”为什么这样?因为人类是抽象的,人群是具体的,人类不会伤害爱他的人,人群却总会让爱他的人很受伤。人群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豪猪,一旦接近,就会被它们身上的刺所刺伤。知识分子的爱是非常纯粹的爱,是一种避免受伤、逃避受伤或拒绝受伤的爱。因此,他们不愿投入到具体的爱的行为当中去,他们只愿意把需要行动变成需要思考,他们爱思考,爱思考中的对象,但害怕被思考的对象。在遇到具体的爱的困境的时候,知识分子一般都是选择回避,就像《祝福》中的“我”一样,在遇到麻烦时,他考虑的是赶快离开。
信仰的爱和知识分子的爱不一样,信仰的爱是特里莎修女所说的“爱到受伤”。具体的爱都是很受伤的,所以西方人用玫瑰来代表爱情,因为玫瑰是有刺的,会让爱者受伤。信仰的爱是爱的行动,或者说是爱行动,它是一种直接的爱。
与信仰的爱相比,知识分子的爱往往显得怯懦,他们的爱是不行动的爱,是精神之爱,或者说,是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也有它的优点,只要不触及行动,它总是安全的、理想的、完美的、纯粹的,它不会直接地伤害别人,它是一种只对自己负责任的爱,或者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爱。
回到责任问题。我们说,在知识的层面上论证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是非常困难的,证明对他人的无限责任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责任的论证上,近代以来的主流论证是一种契约式的论证,既把责任看做基于生存需要的相互让步,是人基于生存知识上的彼此约定,比如,霍布斯的契约论。在《利维坦》中,霍布斯提出了一种“人对人像狼一样”的自然状态,由于这种状态让每个人都无法生存,故此他们彼此让步和相互约定,限制彼此的权利和自由,规定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就近代以来的责任理论来看,这种基于生存需要之上的责任是一种有限责任和消极的责任,同摩西律法一样,它规定的是“你不要做”。
说到摩西律法,我们可能会想到律法主义。的确,近代以来的知识传统似乎就是律法主义的复活,对于律法主义者来说,只要遵守了律法,他的义务就完成了,也就是说,律法主义者的义务就是对律法的义务,近代以来的知识传统也是如此,只要遵守了契约,他的责任就尽到了。
很显然,知识分子的责任观是一种基于知识的责任观,他们接受的是一种有限责任和消极责任,或者说,他们所接受的只是人的责任,即人赋予自己的责任,因此,这种责任是有限的,也是可变动的。但信仰的责任则不一样,它的责任不是人赋予自己的,而是上帝要求每个人的,它不是一种对律法的责任,而是一种对上帝的责任,因此,它是一种无限责任,是一种不需要做知识论证的责任。正因如此,在知识分子那儿,责任不是自明的,而是需要论证的,但在信仰者那儿,它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它不是知识,而是上帝的爱,或者说,是出于爱的绝对命令。
与律法主义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信仰主义不把上帝的诫命看做纯粹的禁令,而是看做恩典,看做爱,上帝颁布诫命的方式不是权威,而是爱,因此,律法的基础不是理性,而是情感,是上帝之普遍的爱的情感。受这种爱的情感的驱使,信仰者的行为不是出自理性,而是源于信仰的不假思索的爱,因此,它是积极的,是不怕受伤甚至甘愿受伤的,是利他的,是自我牺牲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人受苦是对我的最大伤害”。
这就是信仰层次的责任,它是对知识分子责任的信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