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9672300000053

第53章 请谁做央视评论员(2)

2.各版如何设置

每天拥有三个评论版,即社论版(代表报社的立场和观点)、个论版(代表专栏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众论版(代表网民和读者的立场和观点)。星期天还有评论周刊。南都时评虽然是一个提供观点的平台,所谓“议题不设先见以问解时代风向,观点不求党同而赏洞见精深”,但是,所有的三个版面的文章都要求大体上认同时评的基本理念——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其中,社论版的价值要求最严格,因为这是代表报社立场和观点的,个论和众论要求相对宽松,可以刊发本报并不认同但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言论,因为“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3.如何寻找好写手

他们认为,对于一名报社评论部成员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能否识文和识人——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够写出好文章。同时,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相当的见识,以赢得作者的认可和尊重;要有新闻理想,要有胆识和勇气,敢于在尺度上突破。他们强调,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没什么比理想和勇气更重要了。

在这个所谓的“公民写作”时代,职业的时评写手充斥着整个时评界,这些职业时评写手大多对中国的历史转型并没有系统的认识,而多是以知识的碎片为工具,论证的角度、过程与结论,也因此往往难有独特价值。所以,和南都时评理念相吻合的作者,应该是那些对中国百年转型有着系统认识,并对转型的三大内容(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有着专业知识的人,比如具有系统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与知识分子,以及具备丰富阅历感知的经验主义媒体人。这其中高度关注时事的人,便是南都时评需要的作者。

他们对作者作了细分:第一类是专家,如秋风,他们是各方面的专家,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是南都倚重的中坚力量;第二类是媒体从业人员,如长平,他们是国内媒体从业人员中的佼佼者,对新闻评论最熟悉、对热点新闻最敏感,拥有完整的知识架构与成体系的评说工具,是最贴近南都时评理念的作者;第三类是海外学人,如林达,他们是旅居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经历和学养让其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海外资料,对新闻事件有着不同于国内的全新视角;第四类是网络写手和专栏作家,如十年砍柴,他们的特点是视角新颖、文笔流畅,往往举重若轻,玩弄文字于股掌之上,给严肃的评论版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

因为尝过南都时评的美味,所以我完全认同他们的理念,深深折服他们的操作。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对“时评”过敏,但中文无论叫评论还是时评,电视台和南都关注的都是Current Affairs;即便是社论,也不过就是编辑部观点,也可以跟台外的高人合作,不要动不动就用“一言倾社稷”来吓唬自己或逼着自己以高头讲章训导观众。

取乎上得乎中,作为大众媒体,要想追上甚至超越同为大众媒体的凤凰卫视,必须向貌似都市小报实为精英大报的南都看齐。

别的不再饶舌,单说说究竟请什么样的人做电视评论员。

到底请谁

无论专职还是兼职、电话连线还是专访,标准很简单——会表达的理念人:深入思考公共问题、愿意面对电视观众、能以清晰有力的表达跟公众沟通,可以是陈独秀、胡适那样的大学教授,也可以是王小波那样的独立学者,还可以是鲁迅那样的公务员。

请他们通过电视做评论,不是出让讲台,而是提升电视。文人论政自有舞台,真知灼见古今未绝,未必总在高处喧哗,但他们往往在最有影响的地方发声。个人网站、思想博客、门户网站、新锐报刊,人们通过各种新旧媒体追寻着、放大着他们的声音。

与那些优秀知识分子为伍,也是在提升电视人的境界。电视台自己的记者、编辑当然可能有成为一流至少入流的评论员的潜质,但他们更可能成为优秀的Presenter或Anchorman。纯然成长于电视的Commentator高手,全球罕见,即便如CBS《60分钟》(60 Minutes)的华莱士,他应该算出镜记者(Correspondent),他的同事安迪·鲁尼,接近Commentator,是专栏作家出身,BBC《安德鲁·马尔秀》(Andrew Marr Show)的安德鲁·马尔,在担任BBC政治编辑(Political Editor)之前做过《苏格兰人报》、《独立报》的记者、编辑,为《观察家报》、《经济学家》写过专栏。电视的评论时代来了吗?不管它,只知道自从2002年《南方都市报》在全国第一家开辟日报的时评版以来,时评已经日盛一日。如果观众在电视上听到更多原创、理性、温暖的声音,那电视可能又获得了一次一再丧失的更新话语方式的良机。

居高声不远,还需借秋风。电视要请的评论员应该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他们能帮助电视为观众提供新闻的增值服务:新闻为何发生?会如何发展?国外的状况如何?历史的情形怎样?我们可以如何评价?又可以怎样行动?

比如秋风(姚中秋):2007年8月他就预言中国经济要进入衰退,那时候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说物价是结构性上涨,中国很快就会挺过去;不幸被他言中。他翻译了《哈耶克传》、主持翻译了《奥地利学派译丛》,他可以用文字和演讲跟出租车司机谈经济学,冷门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还可以聊出租车市场的权力关系。

评论员应该有他这样的独立、冷静和远见。

比如秦晖:正牌的学者,清华的教授,也是“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史学为体、思想为用,对中国历史和当今转型期特征有深刻的体察和清晰的概括,温家宝引用过他的“黄宗羲定律”;前不久他又提出关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尺蠖效应说。

评论员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概括。

比如于建嵘:他研究敏感的群体事件、家庭宗教等等问题,戏称自己是“江湖学派”,其实,多年行走乡村和企业调查的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主任。在中国,研究政治的多,但国内外公认的学者极少,他和香港的李连江都算一个。

评论员应该有他一样的理性和激情。

比如吴思:做过中学的团支书,当过生产队队长,还曾是《农民日报》的记者,当然,他出名是因为发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进退游戏——潜规则、中国历史上的生存游戏——血酬定律,如今是《炎黄春秋》的常务副社长。他很关心电视,在出版《潜规则》之前,每周四的下午经常和李大同、展江、于丹到《新闻调查》的办公室跟编辑记者座谈,或漫议时局或策划节目。

评论员要有他这样的历史眼光和现实关切。

比如熊培云:你看他好敏感,“躲猫猫”事件一曝光,马上评:“就像去年流行的‘我是来打酱油的’、‘我是来做俯卧撑的’一样,无以数计的网民继续用自己‘被磨碎了的激烈’、‘琐碎的怀疑’与‘诙谐的日常反抗’,来表达自己对某一具体的公共事件或者公共话题的关心……公众期待有第三方的独立调查介入,期待真相不能‘躲猫猫’,不能像李荞明一样被人蒙上眼睛,然后被撞到了墙上,夭折了生命。”

《南方周末》的评论版,经常请他评论一周的国内外评论;《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也曾请他代笔。他是著名网站《思想国》的“国王”,是南开大学主讲新闻评论的副教授。他曾留学巴黎,但永远关注乡土。

评论员应该像他一样识时务。

比如姬十三:有读者这样评价他的科学文章,“文字这么清新,讲解这么明了,角度这么有趣,啊呀呀,简直可以当得上两个字的当今最高评价:闷骚!”他为好多报刊写科普文章,但不喜欢“科普”这个词,觉得像高高在上的布道一般,他认为自己是在与人分享科学之美。他可不是业余发烧友,头上顶着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头衔,他创办的“科学松鼠会”迅速蹿红,靠的就是“用轻松通俗的方式剥开科学的坚硬外壳”的理念和专业的修养。前不久,他被《南方人物周刊》推举为“青年领袖”。

评论员应该有他这样的趣味表达。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