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洛肯
后现代主义类似一个法力无边的魔头,它的最大爱好就是颠覆与解构。颠覆一切既有的强势,解构一切既有的权威。其中一大对象就是悲剧与崇高,虽然,那表达方式也不是刻意的、专题专用的。然而,仅仅这样一个魔头,原本不该是悲剧与崇高的对手,细细反思,那背后当有更为深广的动力与原因,并且,解构与颠覆之后又当如何,也是无可回避的话题。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一、悲剧与崇高:曾经的价值辉煌
西方戏剧史、文学史乃至审美思想史上,有两个光彩照人的主题,一是悲剧,一是崇高。虽是两个主题,却又是一对孪生兄弟。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因为有崇高充溢其间;崇高之所以为崇高,又因为有悲剧体征其外。悲剧与崇高之间,有必然性作联结,于是原来的双峰并峙,就成就了一段历史的辉煌。
说是一段辉煌,也不尽然。因为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三大悲剧家出现。他们的那些经典悲剧,几乎囊括了后世西方戏剧中的一切悲剧要素,并且在那样的时空条件下,对这些要素给予了最好的编排,最伟大的结构与最充分的演绎。而在它们的价值体系中,崇高显然占据着一个特殊的重要位置,其最为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如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进入中世纪,尤其是500年黑暗时期,情况变了,悲剧不在,崇高也不在。然而,在那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中,依然有丰厚的背景性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基督代人类背负十字架的精神,或许也可以认做一种特殊的崇高品征的宗教性体现。而这样的体现,只有在同质性的文化氛围与特定的传统与语境下,才有可能发生与崛起,才可能由逻辑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
悲剧与崇高的历史最高表现,是在文艺复兴年代,以后一发而不可收,直到启蒙运动,直到浪漫主义大潮的狂飙骤起,直到德国古典哲学,直到马克思与尼采。马克思赞美悲剧,但立论基础已与它的传统有别;尼采未必那么赞美悲剧,他的超人理想,却更近乎于崇高,甚至连崇高都不足表达那力度与内涵,那实在是有类于上帝的崇高。虽然他的名著之一,题目就是《悲剧的诞生》。上帝死了,超人来了!悲剧固有,崇高更多。
最能代表西方近代以来的悲剧与悲剧性著作的,我以为首推《哈姆雷特》;同类小说作品中,我以为首推《安娜·卡列尼娜》。虽然,在它们周围或前后,还有众多的悲剧或悲剧性名著名作,但这两部作品,显然更具有悲剧本色与崇高品性。
这里评论几句《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高不可及的伟大悲剧。与它的前人比,它是空前的,与它的后人比,它又是绝后的。这不是说,后来人的作品就永远达不到它的高度了,而是说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境遇,那样的文化条件与审美感觉中,它已经成为历史的唯一。仿佛古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并非现代人不能再造它们,而是它们作为历史的表征符号已无可替代。
《哈姆雷特》自是西方古典悲剧的极品。这不但表现在它的悲剧意识上,而且表现在它的悲剧题材里,还表现在它的悲剧结构上,更表现在它的悲剧内涵上。
这是一部充满各种矛盾的戏剧,而这些矛盾事关重大,纷繁缠绕,日趋日烈,决然无解。单从《哈姆雷特》的角度理解,已有六大冲突线路向着死亡延伸奔走,而哪怕是其中最为弱势的一个线路,也必将导致主人公的死亡与那精神的迸发与光耀。
第一种冲突,显然是哈姆雷特与他叔父的冲突。他叔父既是他的杀父死敌,又是他的继父;既是阴谋篡位的叛逆,又是他最亲爱的母亲的后夫。单这一种冲突,就足以让哈姆雷特陷入万劫不复的悲剧深渊之中。
然而,还有第二种冲突。那就是他和他母亲的冲突,他无比挚爱自己的母亲,然而他的母亲又是如此地让他失望与绝望。他的母亲竟然变成了杀害他父王的凶手的妻子,也因此由一位伟大的国母瞬息蜕化为事实上恶逆的同伙。他爱她,他又恨她;他爱她,却又无法真正爱她;他恨她,却又无可奈何。以至于他要仰天长啸:软弱呀,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悲情与悲剧,实在是我们人类无法承受也无可解脱的。
然而,还有第三种冲突,即哈姆雷特与恋人的冲突。她的存在,无疑是他情感上最大的满足与幸福。可惊可怖的是,他恋人的父亲恰恰是他叔父的第一号帮凶。他既然对谋杀篡位夺母的叔父无比仇恨,对这丑恶凶残阴险诡异的帮凶,自然是必欲杀之而后快。然而,杀死这帮凶也就等于杀死了他的恋人与爱情。非但如此,他不但果真杀死了他们之间的“爱”,而且为着复仇的大目标,他还要坚决拒绝他们之间的爱,这又构成了新的“伤害”与“虐杀”。其直接后果,就是他恋人的绝望与死亡。那后果的后果,就是他无法独自苟活与生存。
然而,还有第四种冲突,这就是他与他未来妻兄的冲突。他的妻兄,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又是他的朋友,而且绝对不是一位坏人。然而,他杀死了人家的父亲,又“逼”死了人家的妹妹,他还要和人家刀光剑影,决死较量。这样的冲突,无可解脱,无可回避,亦无可共在。中国人所谓“不共戴天”者,当是最好的注解。于是两个盖世的勇士,双双死于对方的剑下。
然而,还有第五种冲突,就是他与他父亲亡灵的冲突。一方面,正是他父亲的亡灵向他诉说了那一段惊天阴谋,另一方面,那又毕竟是亡灵的昭示呀!他应该信他,他愿意信他,但他又不能信他,无法信他,他本当不用任何说服就可以自己说服自己,然而事实却是,即使有一万个人在说服他,他还会疑窦丛生。请问,亡灵的昭示与梦的昭示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反过来说,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梦境,就去报复,就去诉诸武力,就去改朝换代,就去让那些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万缕千丝的人们一个个死于非命吗?这样的内心冲突,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煎熬着我们主人公的已经困苦不堪的心灵。于是他反复悲愤彷徨,自言自语:存在或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
单单上述五种冲突,已经足够甚至超负荷于一部伟大的悲剧了,然而,还没完呢!还有这位可爱可怜可悲的王子与他自己的矛盾呢!他贵为人之子,有着几乎所有人类可能具备的优点与长处,他博学,他智慧,他勇敢,他真诚,他俊美,他有才情,他有爱心,他才华出众,他技艺惊人,然而——请读者朋友原谅我使用这许多的然而吧——他又兼具人类身上可能存在的诸多弱点与不足,他犹豫,他彷徨,他软弱,他不自信,他首鼠两端,他仇恨,他抱怨,他疯狂,他痛苦,他粗暴,他任性,他指天画地,他泪流不止;他明知这一切似乎都不可能,却执意要从中找一个可能出来。他本当伟大的,却变成了渺小;他本当坚强的,却变成了怯懦;他本当快乐无边的,却变成了痛苦无期;他本当无比自信,无所畏惧的,却变成了畏首畏尾,不知所云;他本当正正堂堂成为父王当然的继承者,却变成了杀父仇敌的后续的儿子!如此等等,怎一个“死”字了得!
这样的悲剧情节可以说达到无以复加的境地,而它代表的历史境地与文化追求,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那个时代的巨大旗帜!这旗帜上面,分明写着一个巨大的“人”字。人与这一切角力,并在这角力中发现自己,崇高自己,辉煌自己。
中国的悲剧历史也很悠久,然而用这样的范式去衡量,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不表明,中国的传统悲剧就该低三下四,只能证明中国的悲剧艺术,悲剧审美,悲剧价值乃至悲剧文化,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中国古典悲剧,更喜欢结局的大团圆。再悲再苦,也要团圆,悲死苦死,也要团圆。人间不能团圆,鬼魂也要团圆,化蝶也要团圆;今世不要团圆,来世也要团圆;最喜欢善有善报,最推崇三生有幸。故,我们中国式悲剧,更多地不是表现在结局上,而是表现在过程上。中国的悲剧甚至可以称之为“在路上”的悲剧,它尽可以命名为过程悲剧,或者苦情戏的。情悲意苦,多少正义,寓于其中。其价值表达,也不以崇高为目标,而是以良善为底板,以正义为追求,以人伦物理为基本价值判断。
如果非要用西方的悲剧与崇高来衡量的话,那么符合这标准,且做得同样出色,同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就是令我们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的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它虽然是产生在中国文化,中国语境,中国情致下的文学作品,但与《哈姆雷特》、《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巨著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二、破碎与无奈,现代艺术的一种文化表达
然而,悲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崇高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虽然现实中还有悲剧,也有崇高,但二者之间不再具有那样的“必然性”联结了。在先前的时代,不悲剧就不能崇高,不崇高也不足以称之为悲剧。用鲁迅先生的话表述,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它有价值,毁灭了才更可悲;因为它价值伟大,毁灭了才成为大悲剧;又因为它虽然毁灭了,但那精神是长青而不死的,价值是永恒而不灭的,所以才崇高。
但是,做到这些,或者说达到这样的历史契机,并非随心所欲的,亦非亘古长存的。它至少需要以下四个内在性构因作条件:
一、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内在冲突各方的巨大张力;
三、主人公的伟大追求与无比激情;
四、异乎寻常的爆炸性毁灭性结局。
然而,这些条件随着世势变迁,世情演化,一个一个地被弱化,被消解,终于显得若有若无,或有或无,有因无果,有气无力,以至于就其本来面貌与本真意义而言,已经不复存在了。
首先,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已然不复昔日的形态。关注点也有的,但不再那么热烈而持久;焦点也有的,但不再那么恒长与极端。文艺复兴时期,中心话题就是——人。人既是内容,也是形式;既是主题,也是主体;一切文化与社会旋律,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人”展开。启蒙运动时期,中心是理性,核心理念则是人权与自由,再加上平等与民主等文化要素。哲学家作形而上学想,研究它;文学家形象表达、表现它;政治家谈论它;革命者推动它;人民亲近它;社会欢迎它。法国《大百科全书》在知识上丰富它;新兴的科学与技术在理念与实践上,支持它。最平和的表达方式,如英国的洛克,骨子里也是一派革命情怀;最尖锐的表达方式,如法国的卢梭,更带有战斗精神;最深刻的表达方式,如德国的康德,又具有颠覆性品质;一言以蔽之,所谓:“不自由,毋宁死!”这等境界,自可直通悲剧的艺术殿堂。
还有中国的五四运动,主题就是德、赛二先生,即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中国古来缺少这样的资源。儒学时代进入末世,尤其反对这样的理性与文化。虽然有了辛亥革命,却抵不住袁世凯一流人的烂污,偷窃与破坏。于是积弊积害,积怨积怒,积风积雨,终于爆发,给了中国传统与社会一个新的震撼性主题与狂飙式旋律。
这样的社会与历史结构,渐渐变了,而且是从根脉上变了。就西方而言,自由原来是社会的主题,这主题实现了;民主也曾是社会的主题,这主题也实现了;性爱原本是禁区,这禁区也被打破了;自由婚姻原本不可能,后来不但成为可能,而且远远超出了当初哪怕是最大胆最极端的思想家的任何一种设计、推论与想象。于是,主题,没了。
由于主题的消解,发自社会深层的种种冲突的巨大张力,亦随之慢慢消解。这消解或者有形有色,或者无声无味,也许就在人们不再关注,失去关注,厌烦关注的庸庸碌碌之中,就潜移默化成为现实。
我们试想一下,安娜·卡列尼娜,她的全部追求,从头说到尾,不过是自主爱情罢了。然而,那时代不允许,那社会不允许,那信仰不允许,那习俗不允许,那文化不允许,于是多少压力,集于一念,汇于一身。然而,她是对的,于是对峙的双方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固然不是大战场上百万军队的死命冲杀,也不是山摇地动巨大自然灾难的骤来袭来,而是一种内在性矛盾的冲撞与角斗,且是黑格尔所谓好人与好人之间的内在性冲撞与角斗,是她内心世界的两种信念,两种追求,两种精神的内在冲撞与角斗,其最终结果,是她以特别惨烈的方式毁灭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个就是悲剧与崇高。
但这样的张力,在现代主义条件下,行行在在,尽行消解。安娜·卡列尼娜的后人们,完全没有了反恋爱自由的强大压力,也没有任何反对婚外恋的魔咒般的桎梏了。人的情感完全自由了,你想爱谁,尽管爱谁,唯一的成功条件在于人家也要爱你。就算人家并不爱你,你只管去爱人家,只要不曾影响到别人的生活与平静,绝不会成为社会的笑料,也不会成为个人的耻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