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这是因为远方不可触及,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是不久之后,诗人在另一座远方的城市拉萨所同样经验到的生命情感:孤独,以及孤独中的一无所有。如同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关系——没有关系的关系,彼此的漠然,对漠然的漠然。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这是一个奇怪而激烈的语句,石头并不需要我们的归还,石头也并不曾给予我们什么,石头是冥顽的,石头是漠然的,石头即是石头,石头本来与我不相干,我与石头本来无涉,为何却要把石头还给石头?那是让石头回到它自身,回到自身的漠然与不相干,与世界的不相干,与任何来自人类的雄辩的真理不相干。那是石头归于它自身的孤独,借用并且颠倒海德格尔对孤寂的思考,石头的孤寂远远超出人类的孤寂,草原上的石头铭刻着如此久远和荒凉的孤寂,让我们回到自身的孤独与世界的漠然,正是因为石头的漠然无视我们,我们才第一次触感到自己的孤独。
尽管诗人后来期待石头长出血和七姐妹,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期待,如同策兰祈祷石头的开花。诗人深深知道:他所有的其实只有孤独,孤独就是在一无所有中滋生出来的唯一所有之物。
一个孤独者,这是海子当时生命情感的唯一状态,这就是最后的抒情,唯一的抒情。当代诗歌写作中,似乎只有海子如此触及了生命自身内在恻痛的孤独,这是来自血液里的孤独和痛恻:这是“不能触摸的血”——很久以来,我一直很难理解这个句子,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触及自身生命的血:血的触及,那是皮肤的裂开,那是生命的伤口暴露的时刻,才可能触及,这是最为痛切的疼痛,而孤独,就是如此之深的触切。这是在孤独面对孤独的时刻,一个孤独的旅行者面对一座雨水中的孤城,两者的面对,这是诗歌面对世界,诗歌在孤独中唯一的发生,如同世界在孤独中与我们照面,世界在孤独的雨水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孤独带来了这微光,是孤独中的泪水照亮了世界与诗人的孤独。这是自己的血,只有在孤独的疼痛才可能被触摸到。海子在文论中也反复说到抒情是血,抒情是烈火,孤独的抒情就是把血暴露出来。
在现代汉诗写作中,那是穆旦绝望地在热带丛林中挣扎的时刻,那是王家新在词语中独自反向的时刻……一定还有不少诗人如此沉痛地触及了自身生命的孤独,海子诗歌的质地是因为他内在生命质地的纯粹——那是他触及了生命本身无比孤独的痛苦。
孤独,是海子诗歌中的玉和石头,因此孤独无法承受之时,也是这玉破碎之际,这石头沉默之时。孤独,也是海子诗歌由黑夜的黑暗所铸就的王冠!当然这是失败的王的王冠,是无头的王者的孤独。
“让胜利的胜利”,这个语句的句法可能来自《圣经》,这卓越的“让与”如同神谕:如同基督所言,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诗歌的语句带来最为致命的区分:诗人自己属于荒凉的草原,希望自己归属于戈壁上唯一生长的青稞,或者归属于那自在天然的石头,而与人类的真理区隔开来,孤独正是这区隔的疼痛。
唯一的孤独,这是诗人作为孤独的唯一者以及世界本身之孤独,是诗人的孤独与世界的孤独通过抒情而相连。海子诗歌的意义就在于建立了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这是来自他自己与孤独的唯一性关系。而当前汉语诗歌还并没有多少诗人建立与世界本身的关系,就在于没有进入个体孤独的绝对经验之中。这与青春和中年的年龄,与抒情和叙事等等没有关系,而仅仅是看这个诗人是否建立了与世界的关联感。海子通过孤独的独一经验,在德令哈,这个草原戈壁上的孤城,让诗歌的语词发生了。放眼望去,似乎自己与这座孤城一道全然被遗弃,生命是如此微茫,似乎世界的尽头就在德令哈,似乎生命来到了他的终点,如何不让人不穷途而痛哭?
海子是通过个体孤独的痛苦建立起了个体与世界的关联。“孤独(gūdú)”与“无助(wúzhù)”:汉语以它美丽而微妙的韵脚与叠韵,为诗歌确立起内在召唤的音调行进的法则。
在孤独中,生命会呼喊,这呼喊就转变为抒情。语言在呼喊中来临,这一次,诗人呼喊什么呢?这是对姐姐的呼喊,为什么是呼喊姐姐?这是因为与姐姐的关系是一种血缘的关系,是一种亲密的关联,是本源上的亲密关联?
但是,这里的“姐姐”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姐姐,或者姐妹,而是一个在“血”和“石头”的相关又不相干的关系中,是在孤独的呼喊中发生的关联。这是在呼喊之中来临的“姐姐”,而且“她”在人类之外,既然后面写道:“我不关心人类”,显然“姐姐”就不属于人类,那她属于什么样的种类?
“姐姐”或者“姐妹”,在海子诗歌中属于什么样独特的生命存在?是电影形象中的草原小姐妹?还是“四姐妹”——风吹向她们,似乎要把海子自己和对她们的爱一道吹破的凡俗恋人们?或者是“秘密的女神”?或者是“晚霞的姐妹”?或者是“朝霞与晚霞的姐妹”(见《黎明和黄昏》,这是1989年3月14号海子去世之前再次修改的最后几首诗歌之一),或者是最后诗歌《黑夜的献诗》中的“黑夜的女儿”?
“姐姐”——这是被召唤者,她是在诗意的召唤中的到来者,而诗人无疑是召唤者,姐姐是一个还在到来的女性形象,她将在孤独的召唤方式中到来。为什么是姐姐?这还不是姐妹,就是年龄要比诗人大一些的姐姐,“姐姐”在中国文化中是半个母亲?扮演着半个情人的暧昧角色?是某种既亲密又不得不分离的“亲人”?姐姐与弟弟在相关于母亲给予生命的亲感上,都是分离者,他和她都要与母体分开,因而姐弟构成分开之后的亲密关联,一种最为洁净的伦理关系,如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分析安提戈涅与他哥哥的关系时所言,如同莱维纳斯分析爱欲的现象学时所思的。但是,诗歌在这里所召唤的“姐姐”似乎还并不存在,她仅仅存在于召唤之中,从这首诗歌的第一个词和第一个句子,到最后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以及最后的一个词“你”,都是指向“姐姐”的,是姐姐打开了诗歌,也引领着诗歌,诗歌的节奏以及诗歌召唤的语调,是由这个被召唤的姐姐所引发的。为什么是姐姐?这与中国传统文人以及汉语诗歌本身在情调上的发生有何关联?其实对“姐姐”的召唤一直是传统诗歌最为隐秘的感发动机:中国传统文人说到底爱的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妻子,而是爱着有着亲近感但是又不得不分离开来的姐姐,比如有着亲密如同姐妹关系的妓女。
这也是为什么陈寅恪先生晚年要为柳如是写传,以为妓女不属于任何的亲属关系,也打破了社会的分类,一个被离弃者,一个从属于诗歌和艺术的独特族类,一个异类。海子在他1987年11月14日的《日记》中已经说到他诗歌中的女性是“白天的边界之外的异境,……那样的可望不可即。这样她们就悸动如地平线和阴影。”犹如传统戏曲中把一般的年轻女子都称做姐姐,比如《牡丹亭》的杜丽娘也是被称做和召唤为姐姐的;如同中国诗歌超越人世的目光走向了天空的月亮和月光,古典诗歌中所歌咏的月光和清辉,是对月亮旁边光晕或者色晕的清幽的迷恋,既不是水中月也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月亮普遍有着色晕光环的清辉,是对一种纯洁的想望和召唤。“姐姐”,是汉语的她者,是诗歌所要召唤的她者。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诗歌只是召唤那个一无所有的“空空”,这也是“天空的一无所有!”或者仅仅是继续地打开与走向远方:“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因此,姐妹或者姐姐这个被呼喊者,其实是一个道路的指引者,一个在生命尽头的等待或者接纳者,海子自认为自己已经走向生命的尽头,以及人类的尽头了——“人类犹如灰烬”,只有穷途的哀悼和哀哭!
在对“一无所有”的肯定中,海子成为一个生命的无余者:对一无所有的这个“无”的拥抱,使自己成为无余者。因为他已经进入了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海子诗歌的语言来自于这孤独的痛苦,这对个体孤独的哀悼,这与所谓的青春期写作、与所谓的中年写作没有关系。诗歌之为诗歌,一直在生命的触痛中生发出快乐而激发写作的激情,这是任何优秀的诗人在任何时刻都要保持的基本品质。只要你在写作,只要你还能写作,你一定是在这个内在的自身痛恻之中触及自身,或者不可能触及自身而痛苦,这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以及诗歌风格的改变而减少。孤独一直是诗歌内在的质地,相反,如果你丧失了这个质地,你就无法写作,你也写不出好诗。中年或者老年写作,其实仅仅是这个来自生命气血之痛恻的进一步提炼,再次的变调,而痛恻并不会消失!海子诗歌的意义就在于他一直在这个血的痛恻中写作,这才有他后期诗歌中桃花的意象,经书之为劈开的幻象,才有花朵之为伤口的暗示,等等。
为什么是姐妹?其实一旦触及血,也当然会触及姐妹,因为弟弟与姐妹的关系,也是在血之中的关系,姐妹是与自己在血中的私密关联。以血来书写诗歌的亲切之感,这是一个真正中国诗人的孤独,这是汉语与身体深深契合的触动,汉语本身的发生就与身体性密切相关。“姐姐”是对汉语的她者——在汉语语言之外,来到诗歌语言之中的——一个她者的发现,因此,她不属于人类。那是气血转换为召唤,转换为对语言中她者的召唤,诗歌语言即是在召唤中出场,语言是在对远方的去往中,以及被远方所召唤中发生!这里,是在对姐姐的召唤中发生,那是唇齿相依的语词。
这个含着泪水的轻柔的召唤,带来了诗歌温柔的法则。《日记》这首诗歌有着现代汉语诗歌至为严格精确的书写法则,从标点符号到时空的内在节奏无不如此,而对姐姐的召唤,则是法则的柔和化。
诗歌在这个对姐姐的召唤中,这个她者的召唤中才发生:这是在孤独中打开语言的空间——即这首诗歌中的戈壁,这空空的戈壁。
这空空的空间中自身呈现的戈壁和草原,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它一直在那里,作为沉默和孤独的见证者,胜利来自于孤独和空空的敞开,“让胜利的胜利”是祝福的让与,如同对石头的归还,这是语言到来的时刻,这是诗歌自身的胜利:孤独是诗歌给予诗人的唯一礼物。
因为这是语词的种子:
只有在孤独中,才有语词的种子,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一无所有
——这是在空空的空间中,让语词到来,这是对诗歌本身的召唤,是让语词到来,如同青稞开始生长。
但是这青稞依然仅仅属于她自己,这里用的是女性的她,并不属于我或者诗人,诗人还是一无所有,但是语词的到来播下了种子,可以让事物生长:“一切都在生长”。为什么是“一切”都在生长?因为这是世界本身的到来,是世界在这个空空场域中的第一次发生!
而诗人,依然还是一无所有,不,诗人却说:“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诗人还是要拥抱这美丽的戈壁?不!在空格书写之后,在严格自身打断的诗歌法则书写中,归结的还是“空空”二字!空空二字如同那个诗歌中的省略号——一切都在诉说,一切都无法穷尽……
“空空”二字在句子的终点,而最后一句的开头则是“姐姐”,似乎只有对姐姐的召唤可以填充这个打开的空空的空间。因此,其他的已经不再重要:包括人类,诗人说他不再关心人类,人类还没有石头和青稞重要,因为人类并不孤独,只有个体是独一的、是孤独的,诗歌是孤独的生长之位置。“我只想你”——这是诗歌穿越孤独,走向世界的孤独的唯一召唤!
如同诗人余笑忠以其无比敏锐的听力转告我们的:“空空”二字是必须张口向外说出的“喉音”,紧随其后的是最后的告白——“姐姐”,“姐姐”——这是“舌音”,与喉音的发音反向,是向内的,而……“你”,则是轻柔的舌音。
在吞吐之间,向外与向内,外翻或者内卷,这是身体的颤栗,这是语词的颤栗。
世界倾听到了这一颤栗的召唤吗?我们倾听到了这一颤栗的召唤吗?
我们依然还是一无所有!这个世界依然是孤独在无尽地生长,是孤独在复活,倾听这首诗歌,那是海子的孤独在我们身上复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