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9672300000018

第18章 尼采的学园梦想(3)

我们是有那么几本经典,不论儒,还是道、禅,说得十分动听、高明乃至玄妙。但是,那黑暗发霉的血淋淋的真实历史,即使官修的所谓正史也掩蔽不掉;自古及今底层民众悲惨艰辛的生活,更远非古今的阔人们所能想象。书本的中国与实际的中国,阔人的中国与穷人的中国一直泾渭分明。鲁迅在世纪初对于中国历史真相的揭秘,我们尽管耳熟能详,但我们是否真地理解并认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且让我们听听胡适等人的看法和说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有文化的民族共有的理想,……犹太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希腊人以至近世各文明民族,都讲得头头是道。所不同者,全在‘有做法,有热心’两点。若没有切实的办法,没有真挚的热心,虽然有整千整万册的理学书,终无救于道德的低浅。宋、明的理学圣贤,谈性谈心,谈居敬,谈致良知,终因没有做法,只能走上‘终日端坐如泥塑人’的死路上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永远存在书本里的;但是因为我们的祖宗只会把这些好听的名词都写做八股文章,画做太极图,编做理学语录,所以那些好听的名词都不能变成有做法、有热心的事实。这些好名词的存在并不曾挽救或阻止‘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地狱的监牢、夹棍板子的法庭’的存在。”

谈到中国文化的贫乏落后,胡适说:“我们的固有文化实在是很贫乏的,谈不到‘太丰富’的梦话。……试举一个例子:欧洲有三个1000年的大学,有许多500年以上的大学,至今继续存在,继续发展。我们有没有?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骈文、律诗、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地狱活现的监狱,廷杖、板子夹棍的法庭……虽然‘丰富’,虽然‘在这世界无不足以单独成一系统’,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谈到中国思想与文化,陈寅恪有如下议论:“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远大精深之思。”“中国孔孟之教,悉人事之学。……专趋实用者,则乏远虑,利己营私,而难以团结、谋长久之公益。即人事方面,亦有不足。”“至若周秦诸子,实无足称。老、庄思想尚高,然比之西国之哲学士,则浅陋之至。”“自宋以后,佛教已入中国人之骨髓,不能脱离。惟以中国人性趋实用之故,佛理在中国,不得发达,而大乘盛行,小乘不传。而大乘实粗浅,小乘乃佛教古来之正宗也。”在此,还可指出一项扎眼的事实,这就是倡导“孝道”与奉行“国骂”之间的矛盾;还有就是作为孝道榜样的“二十四孝”,其所蕴含的那种腐朽、残忍和愚昧的气息,有何道德高超可言?胡适曾用数字概括我们的“文明”:三千年的太监,一千年的小脚,六百年的八股,四五百年的男娼,五千年的酷刑(板子夹棍更遑论剥皮碎割车裂灭九族之类)。

是偏激片面,抑或是事实?我想,一个人心灵的麻木,首先是从对罪恶的麻木开始的;而一个民族的麻木,也体现在那个民族对罪恶的麻木上。说起那些“书”,赫尔德曾说过:“几千年来,他们始终停滞不前。……就连他们那些谈论道德和法令的书本也总是变着法儿,反反复复、详详细细地在同一话题上兜圈子,千篇一律地吹捧那种孩童的义务。”至于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评断——缺乏精神性,已是许多人所知晓的,尽管不能接受。

关于穷人与阔人的区别,我们单从文化方面讲一个故事,说的是清末年间,一个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考察,他走遍了中国的乡村,看到的全是衣衫褴褛、神情憨直、无知无识的国人,他极为失望地说,“中国没有文化!”后来,法国传教士来到京城,受到文人雅士的热情款待。当他走进朱廊画壁、匾额高悬、古色古香的豪华餐厅,品尝着精美绝伦、丰盛无比的中国菜肴,听着士大夫们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般的高谈阔论,他又感叹说:“中国太有文化了!”这个故事看似平凡,却寓意深刻。它说明,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教育在一个小圈子里高度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教育没有普及开来,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可见,中国的文化分配是不平衡的。

刘小枫曾反诘道:“难道真的能说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命运是明朗的?难道真的中国的道德超脱精神本身已无需哲学的批判清理?称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有口皆碑,无往而不胜’的人忘性太大了,自屈原以来至今的无数中国诗人、哲人以至普通的无辜少女的叹息、眼泪之孤苦无告都被一笔勾销,自先秦以降中国历史上无数以‘天’之秩序为口实的杀戮、疯狂、血腥、残暴都被一笔勾销,中国文化史上早就出现的佯狂、装疯、若愚、怪诞都被一笔勾销。谁要敢那样声称,谁就得有胆量和心肠承受这一切。”

关于中国,可以从“文”和“史”两方面切入,当然这中间得置入世界文明史和人类心灵史的大背景和大参照。从“文”,即文学、音乐和美术,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主子的享乐与游戏,是主体生命的变态和苍白,是一部种族生命在退化中的哼哼之声,中间多少一本正经的昏愚麻木,和摇头晃脑的装腔作势。而在这一切的后面,真正进行着和存在着的,却是那恶者的阴毒肆虐和弱者的孤苦无告。即使拿出我们认为最好的,其小气与窄仄也是难免的,譬如同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和叶赛宁,陶的田园是其政治不得志时的慰藉与寄托,是安静旷远和带着冲淡愁绪与感兴的水,是无奈之下的退步之地,既不是初始的动机,也不是最后的目的。在其间,乏于一种超出一己小我的“大生命”气象和景观。叶赛宁的田园则不然,它是奶与蜜,是家园,是诗人生命本身的全部投入,是信仰。我们感到它的宁静和忧郁,它的美丽和悲伤,它的辽阔无垠。在其间,我们倾听到诗人全部的痛苦、热爱和歌唱,这样的田园上,弥漫着灵魂的声音。

同为浪漫主义的李白和惠特曼,前者多诗酒佯狂下的颓废和失意,后者则是蕴满生命激情的歌唱。正是在这种虚弱可疑的精神传统里,才会有对“香钩”的赞美和对“二十四孝”的推崇。从“史”,我们看到的是奴隶(阿Q)的无知与忍耐以及空洞的满足和陶醉,是穷人的被肆意压榨和杀戮,是孤苦无告者的走投无路和优异者的被无情毁灭。别的民族有受难者,而我们这个民族却只有难受者,不是我们的历史与现实里缺少苦难和罪恶,恰恰相反,我们世代所累积的和现实所承受的罪恶和苦难,是无以复加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踏出国门的年轻中国人,在具体观察、体会和对比之后,写道:“我敢说,不管在海内、海外,中华民族——中国人,无论精神上所经历的、物质上所付出的,较之于其他民族、人种,都要复杂得多。可他们在现实中所能得到的、所能享受的,却又是微薄得多、稀少得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在那些优秀的民族,苦难总是被转化成精神性营养,而在我们,苦难却常常被稀释成水,且每每是脏水。因而,我们无望。正是我们的病弱史,败坏了我们种族的血液,造成死人拖住活人、老人拖住青年、弱者拖住强者、劣者压住优者的衰退现实。

如何突破“奴隶与奴隶主”这一古老的梦魇,而让历史以别一面目出现·也许尼采的“学园”梦想,能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中国似亦有这一传统,尽管其实质内蕴与机制和我们之设想有大不同,且最终均夭折而难成气候,比如汉末太学生的联合,明末东林党人的抗争,清末维新士人的声势,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群体声音,再比如历代的书院制度等。世界各国在近现代化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曾经围绕一些精神强健、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目光远大的杰出人物,而形成过左右一个时代与社会风气的知识和文化的精英群体,比如法国之有伏尔泰,英国之有洛克、休谟,俄国之有赫尔岑,美国之有富兰克林,日本之有福泽谕吉,印度之有甘地等;至于现代文化史上许多主义与流派的产生,更是与具有相同精神和文化追求的一批人的共同促进密不可分,这在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各个领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