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9672300000012

第12章 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2)

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如仁、义、礼、智、信,如自由、平等、博爱,皆生而有其根。中国人好讲天良。天良者,本性善良之谓也。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本性善良,方始为人。

性善性恶,各执一端,从古代争论到现代,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迹象,且没有达成一致的必要。

比较而言,是性善论更具理想色彩,更易于传播,也最富于亲和力与感染力。

人类的特征之一,就是喜欢褒扬,冷漠批评。所以最好的管理,乃是鼓励,鼓励之后乃有阳光,天也是明艳的天,地也是翠绿的地。而最坏的管理,就是责怪。结果天也怪黑了,地都怪紫了,连街上的毛驴都怪成三条腿了,这管理好不怕人。还有这么一个理念:一个人想做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天天想着成为圣人,纵然做不成圣人,想来不会成为强盗;反之,一个天天想着制假造假说假话的人,固然不见得就会成为不法之徒,但成为模范人类的几率几乎等于零。

然而,人性恶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理论价值与魅力。它虽然少有理想色彩,却表现得更为实际;虽然看起来似乎不易传播,却往往来得更为深刻;虽然不具备人性善那样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却很具备警示作用与安全价值。它未必光彩照人,却更合乎实用;它使用的常常不是激励用语,却是大实话;它表达的常常不是催人泪下的情感,却也可以产生令人刻骨铭心、锥心刺骨的效果。鲁迅先生引用过一个笑话,其大意是:某富翁为儿子办满月,甲、乙、丙、丁诸先生前来贺喜。甲先生说这孩子一定长命百岁,主人大乐;乙先生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官运亨通,主人高乐;丙先生说这孩子未来必定名满天下,主人超乐;唯这丁先生说这孩子终究会死的,于是主人气极,一顿暴。照理说,前三位讲的都是奉承话,后一位说的却是千真万确的必然性事实。这孩子终究会死,这是真理呀!难道有可能不是这样吗?但那结果,惨了。

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且不问应时不应时,对景不对景,在社会、文化、政法、经济等重大话题面前,总要有一些肯于、勇于、善于站出来说实话的人。表现在人性理论的层面,这个理论往往就可以归之为人性恶的。

人性的两论,各有无穷多的依据在。最多的依据,固然出于人类本身,也有相当多的依据,还要超出人类。在几乎整个动物界中都可以寻找出坚挺的事实作证明。

以人性善为例,动物与人固然有质性区别,但动物的很多行为,尤其是两性间的行为与亲子哺育行为,最为人类所津津乐道。譬如不少动物交配之前先要求爱,求爱之前先要表现,且不但表现得殷勤,还要表现得优雅;不但表现得优雅,还要表现得富于忍让精神、牺牲精神与献身精神;有时为着争取到异性的青睐,还要特特地表现出决死的奋斗精神与出类拔萃的强健体魄。

凡此种种,在它们那里,不过是本能罢了。然而本能是什么?本能不就是本性的自然表达吗?性善论者会总结说:动物尚且如此,贵为人类,就更其善良了。

但主张人性恶的,同样可以找到无穷无尽的例证。这些例证,尽管不能令人感动,却足以令人惊骇;尽管不能令人向往,却足以令人厌恶;尽管不能令人快乐,却足以令人愤恨。这样的例证,动物界中固然也有,显然绝对没有我们人类表现得更残忍、更暴虐,也更肆无忌惮。

别的不说,只说战争。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多少战争,这些战争中死伤多少人,死伤的这些人中又有多少无辜者?这样的问题,怕是永远也不会有确切答案的。实在战争中最没有抵挡能力,死伤最惨重的,不是军人而是平民,尤其那些妇女、老人和儿童。何况还有肆意的抢劫,还有疯狂的奸淫,还有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之的可怕的屠城。

我们不知道这些被杀害的人中,都是些什么人,但我们可以知道他们一样有儿女之情,有亲子之爱,有夫妻之恩,有朋友之谊。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暴虐在历史上有过多少次重复,但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暴虐是任何一种动物永生永世都无法企及的。动物的凶残与人类的凶残相比较,全然不可同日而语。

别的不说,再说奴才。一些动物群中,也有等级。然而,绝对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如人类一样有过那样严厉的等级,也没有那么多的奴才。

奴才不是奴隶。奴隶只是被剥夺了人格的被压迫者,虽然他们命运十分悲惨。

奴才则是甘为奴隶的奴隶。他们不但安于自己的身份,尤其羡慕主人的权势,而且极尽巴结、献媚、孝敬、吹捧、爪牙之能事。

身为奴隶,是没有人格了。那人格被压迫者剥夺去了,就像古罗马时期的角斗士一样。身为奴才,是自己不要人格了。他不但以为奴为安,而且以为奴为乐,甚至以为奴为耀。

然而,奴才还有一个特性,就是他还要特别欺压那些他认为也该是奴才的奴才,尤其是低于他身份或者不讨主子欢心的奴才。

然而,最可怕的,乃是这奴才成为了主子。奴才难于成为主子。但奴才一旦成了主子,他就会认为一切归他管理的人都是他的奴才。

如此等等,都给主张人性恶的人增加了众多的佐证。

平心而论,人性善与人性恶两种理念,各有其社会价值如斯然。

主张人性恶的,往往特别重视制度的建构与法律的作用。因为人性恶嘛,故,人类一定不能让其恶性大发作,于是要拘束,要制裁,要权威,要法制。其意若曰,你恶尽管恶,但恶人自有恶人磨。哪怕你是黑熊怪,弄个紧箍套在你头上,要么守法,要么头疼,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

主张人性善的,如中国儒家的修、齐、治、平理念,主张德治,主张施仁政,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虽然站在今天的立场看,礼治不如法治,礼治本质上仍是一种等级制。但在古代史上,中国的礼治确实起过非常重大的社会文化作用,如其不然,哪里会有强大的汉唐帝国,又哪里会有富足的宋代文明?

现代的人性善论,则特别强调人的权利,人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强调善法的必要性与必备性,他们认定,人的本性善良,本性善良的人们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事情,创立出适应人性的法律与法制,创造出合乎人性的文学、艺术、科学与文化,从而使人性的潜能也得到更充分的发掘与发挥。

这样看来,人性的善恶二说,各有道理。用我所习惯的表达方式,完全可以称之为人性真理的两端性。虽为两端,实则一体,且各备依据,各有逻辑,各具理性,各成道理。用一句西谚表示: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虽是谚语,其理甚真。然而,只有一半不能成为人呐!人类历史上虽然神话发达,传说众多,可谁见过只有一半的人呢?即使那是一半最可爱最最可爱的天使,也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命既不成立,人性没了安置处。所以,尽管一半是天使——这让我们人类好不陶醉,一半是魔鬼——这又让我们人类好不郁闷。但事实如此,也没他法可想。然而,应该清醒的。否则,全然天使,对不起,您已经不是人了——成了神仙了!全然魔鬼,更不好了,愈发不是人了——堕入魔道,人格尽失。

五、人性的两种善化形式,善的升华与恶的颠覆

人性不是纯一的,或只有自然属性或只有社会属性。

人性也不是抽象的,只是一种形而上学式的存在。它既有内在性规定,又有外在性规定。

人性更是发展的,它不会一成不变,如果想当初就一成不变,哪里会有人呢?人且没有,遑论人性?

而人性的变化既具有机叠加性,又具不可逆转性。个别人会出现逆转,个别时段会出现逆转,但就基本的人性而言,一旦发展到某个历史的刻度,就不会再倒转回去。正如猿一旦进化掉尾巴,就不会再让它长出来一样。人性的文明发展,在善恶这个层面,尽可以称之为善化。这种善化在不断地升华自己的品质,又在不断地放大自己的领域。这正是本节重点讨论的人性的两种善化形式。

首先,讨论善的升华。善的升华即品质的优化。

那么,人性最重要的品质构成是什么呢?从里向外表述,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即:食与色;生与死;贫与富;善与恶;真与伪和美与丑。食、色是最基本的人性表现,孟子所谓,食、色,性也。无食无色,就没人类了。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进化与飞跃。

食、色代表的是两种最基础的生存基础。食代表的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中国的古人深明此理,故说“民以食为天”。实在人世之间,就生存的意义而言,没有比吃饭这件事更大的了。色是生命延续的基础,色代表情感,狭义的色即男女之情及文明化了的夫妻之情。

这两件事可谓人性的第一要义,然而,它们是在不断善化的。原始人茹毛饮血,古代人等级分明。茹毛饮血,放在文明时期就是大恶了。无以名之,名为食人生番。等级森严,放在今天,也是大恶,且不但恶得荒谬,而且恶得可笑。饮食代表人性,一句话,饮食文明了,人性善化了。

生与死也是如此,生的变化,例如婴儿出生过程与家人的态度变化,今之比古,绝对天壤之别。中国古语,出生为落草,可见草是婴儿落生时的必备之物。然而那卫生吗?合乎理性吗?有利于母子的健康吗?表现在对婴儿的性别态度上,更不文明了。这样的歧视,虽然至今仍未断绝,但总体而言,已经善化多矣。

生如是,死亦如是。我们的先祖,最重视善终,最不能接受夭折或者其他非正常性死亡。现代文明,不但追求活得好,而且追求死得好。现在,安乐死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虽然它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且被法律认可的死亡方式还有待时日,至少作为一种理念已无可厚非,至少它要求给临终者以尊严,以平静,以安详。

又有贫与富的善性转化。贫与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活的苦与乐。当然,富不一定就快乐,贫困也未必痛苦。世间确实存在诸多为富不仁从而为富不乐的现象。同时,也有安于清贫,安贫乐道的状况存在。

然而,贫困不合人性之性,也不合文明之性。或者说,人性在本质上是拒绝贫困的,就像一切动物都拒绝饥饿一样。虽然贫困或贫富差距悬殊依然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但从历史的发展看,消除贫困,贫而转富,富而平等无疑是无可更改的总趋势。这趋势的道德表述就是善化。死不接受这趋势的,最终只会消亡了自己。

再有善与恶的善化,古人并不缺少善,但今人的善的内容显然来得更广大、更深刻。今人并未清除恶,而且这恶也许无法绝对根除,但今天的恶显然比之古人的恶在范围上缩小许多。对许多传统之恶,甚至给予了颠覆性新解。这一点,稍后再讲。

还有真与伪的善化。就现代文明而言真代表理性与科学,伪代表谬误与反科学。虽然谬误与反科学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与人类永别的,这一点很让我们聪明好学的人类不好意思,但现代人对真的追求显然更迫切也更强烈了。科学的本质在创新,创新的前程在机制。不批判旧的,不能创造新的。你不要说,本人生活在21世纪,航空飞机都见过,与孔夫子的时代已无可比性基础。孔夫子懂牛顿定律吗?孔夫子知道量子力学吗?孔夫子听说过相对论吗?这就错了。真理原本具有历史属性,你不能与时共舞,给属于你的历史以“真”的回应,很有可能化真理为常识,变巨人为小丑呢!

再说说美与丑的善化。古人也爱美,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美与美也有不同。中国古来曾有缠足恶习,且被时人认为是“美”的表现,那其实是一种畸形,而且是一种残忍压迫下的残疾性畸形。古代也主张服饰美,本质上都是等级化的。今日一些好古的同胞,每每发现古人的服饰之美,禁不住一唱三叹,五体投地。说那种美不可再造,无可企及。其实,充其量那只是一种历史特定阶段的不可再造,历史特定规范下的不可企及。如同故宫博物院的金砖,就土质砖而言,它或许是不可企及的。不是那不可再造,而是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再造的必要了。今天人类的基础建筑材料已经是水泥了,而且看未来的发展趋势,水泥的时代究竟能持续多久,也未可知。

爱美乃天性,这天性的另一端表现就是厌丑。现代人的高明之处,不但能变丑为美,而且能赋美于丑。既有了技术方面的提升与超越,而且有了观念方面的提升与超越。说到这里,该进入第二种善化形式中去了。

第二种善化形式:恶的颠覆性善化。

何为颠覆性善化?就是坏的变成了好的,丑的变成了美的,恶的变成了善的,千夫所指变成时髦共赏。换个表达方式,即现代人性与文明的善的领域日益拓展,善的种类日益增加。我这里择其介绍八个层面。顺便说一句,这八个层面的后两个,并非由恶转善的,但因其重要,也一并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