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9671700000040

第40章 重塑与复兴中的俄罗斯(1)

俄罗斯联邦横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约1710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居世界第六位。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约占83%。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官方语言和全国通用语言,联邦属下的各民族自治体有权规定自己的民族语言,并在该自治体境内与俄语共同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首都莫斯科,第二大城市为圣彼得堡。

俄罗斯联邦的历史与苏联的历史紧密相连。俄罗斯联邦的前身是组成前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该苏维埃共和国是前苏联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随着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联邦作为主权国家独立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尽管失去了前苏联曾拥有的超级大国地位,综合国力严重下降,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远不能与苏联时期同日而语,但仍是世界大国。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和先进的太空技术;继承了苏联时期的科技教育基础以及人才。在经历了失败的改革和联盟国家解体带来的长期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后,俄罗斯于新世纪实现了政治的基本稳定和经济增长。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大国之一,俄罗斯是维护世界力量平衡,制约单极霸权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一节苏联的兴衰

一、苏联的历史地位

(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是一个基本与20世纪同行的国家。其兴起与消亡折射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俄国革命的浪潮。1917年3月(俄历2月)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成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临时政府”。同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工人、水兵又一次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起社会主义苏维埃俄罗斯共和国,简称“苏俄”。这就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后在旧俄国土地上建立的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南高加索联邦(含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共同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又在这四个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土上组建了一些新的共和国,并获得加盟共和国地位。苏联还把一些邻国并入苏联,组成新的加盟共和国和归属某个加盟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目最多时曾达到16个,后又调整为15个,俄罗斯联邦始终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首先击退了14国武装干涉,消灭了敌对势力的反抗,然后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了农业集体化,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实践了列宁、斯大林主张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到二战前,苏联已拥有欧洲强国和世界大国地位。

(二)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力之一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在经历了初期的严重失利后,苏联军民奋起反击,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苏联红军不但遏止了敌人的进攻,而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转入反攻,将德国法西斯赶出苏联国土,并挥师西进,在解放东欧诸国之后,攻入德国首都柏林,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的屋顶。对德战争胜利后,苏联军队根据国际协议,参加了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作为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战争胜利者之一的苏联,通过以实力确立的雅尔塔体制,获得了丰厚的战争成果,成为世界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三)曾经取得辉煌成就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在这74年中,尽管道路不平坦,但是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军事封建帝国,尽管是世界列强之一,但总体上比西方主要国家落后半个世纪。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遵循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重工业优先的方针,建立起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独立工业体系。据苏联统计部门的资料,如以1917年作基数为1,则1986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已增加为132,国民收入为143,工业总产值为318,农业总产值为5.4。苏联经济拥有相当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物质基础,钢、生铁、石油、拖拉机、牛奶、肉类等18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的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为美国的67%和80%,农业总产值约为美国的85%。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在工业生产总量、经济规模、科研能力、国民教育在校人数、人文社会等指标方面,都居世界第二。

二战后,苏联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事业,联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建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领导社会主义阵营,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继1949年9月苏联原子弹试验成功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经济和科学技术结出丰硕成果。1953年苏联在世界上首次氢弹试验成功;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世界上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列宁号”建成下水;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此同时,苏联拥有了同美国旗鼓相当的核力量和超过美国的常规力量。

苏联用了半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从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工业化强国。

苏联的这些成就是在艰难曲折的历程中取得的。十月革命后,随即发生了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遭受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被迫进行卫国战争,近一半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

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在没有前例的情况下边探索边进行的。其发展模式具有严重弊端。20世纪30年代,在农业集体化问题上犯了强迫命令的错误,政治上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带入一个新的阶段,相比之下,苏联受传统模式弊端的抑制,同时又背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拼命进行军备竞赛的沉重包袱,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

二、苏联发展道路和传统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探索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如何使俄国这样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以间接过渡的方式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因此,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苏维埃政府初始没有立即采取消灭私有制的措施,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是没收地主、寺院、皇室的土地,并把它分配给农民;对大企业开始实行监督,后转为没收;对外贸实行垄断。当时存有宗法式农民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种经济成分。

但是,1918~1920年间的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打断了列宁关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苏维埃政府不得不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对粮食垄断制和余粮征集制;实行全部工业国有化,工业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实行各管理总局对各部门所有企业“直线领导制”和“统收统支制”;在商业和供应方面,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的私人买卖,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处于危亡关头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应急措施。作为一种临时性非常措施是不应加以非议的。但问题在于,列宁和俄共(布)却把这种在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措施作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由于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这些问题缺乏正确认识,把在特殊环境下由国家直接组织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当作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规律,结果政策上的错误加上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苏维埃国民经济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总的生产水平倒退了几十年。1920年,农业产量仅为1913年的65%。工业生产比1912年减少6/7:煤炭产量870万吨,为1913年的30%,只比1868年稍多一些;炼铁量11.6万吨,为1913年的5%,比1862年减少一半;纺织品产量只相当于1857年的水平,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供应情况恶化,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剧增,罢工、暴动、叛乱事件接连发生。严峻的形势要求苏维埃政权必须尽快改变现行的经济政策。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时指出:“我们在这方面犯了错误”,“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受的任何失败都要严重得多,危险得多”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维埃国家经济的发展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农民将剩余农产品自由交换和买卖,吸引农民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鼓励私人资本经营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企业,以便迅速扩大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恢复货币流通,发展自由贸易,活跃市场;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推行按技术水平和生产率制定的级差工资制,使工资的增加直接与职工的贡献大小和劳动生产率挂钩;高度重视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开办国家和私人合营企业或公司,允许企业主租赁国有企业,给予外国资本家租让权等。

“新经济政策”重新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首先吸引了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加强了工农联盟,活跃了城乡经济,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底,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恢复到接近战前的水平。“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正确认识的产物。列宁第一次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离不开商品货币关系的见解,第一次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遗憾的是,列宁逝世后不久,斯大林停止了这一政策的实施。

(二)苏联传统模式的形成、特征和弊端

1.苏联传统模式的形成

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基础上,斯大林在1925年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即以发展生产资料生产为主的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是在排除了各种不同意见后确定的。方针体现了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随时都有遭受帝国主义敌对势力颠覆的危险。为保卫苏联的独立和生存,必须抢时间,争速度。因此,独立自主地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主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尽快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就成为制定工业化方针和经济计划的指导思想。为实现国家工业化,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很快实现全盘农业集体化。当时,斯大林发展经济的方针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资产阶级全面进攻,经济上排挤资本主义成分,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统治地位。第二,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建立既能保证国防,又能改造整个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三,主要依靠国内积累资金,靠粗放化实现工业化。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起了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产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人们称这种模式为苏联传统模式。而由于苏联传统模式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形成的,所以又称为“斯大林模式”。

2.苏联传统模式的特征

第一,指令性的计划经济。生产资料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国家作为领导、调节和管理经济的中心,通过行政层次用下达指令性计划以及其他行政命令的方法与各经济组织、企业发生关系,组织经济生活,并管理经济。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的关系是行政隶属关系。

第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中央无所不包,人、财、物、产、供、销,由中央各部门对口管理。

第三,排斥商品和货币关系。斯大林虽然也主张经济核算,利用成本和利润等经济杠杆作用,但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以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对立起来,实际上利用经济杠杆的余地非常有限。

第四,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苏联始终以重工业为优先,其中又以军事工业为优先,农轻重比例长期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