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9671700000015

第15章 力图一超独霸的美国(2)

(四)“新经济”使美国经济出现二战后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繁荣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再一次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的势头,而“新经济”的出现正是造成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所谓“新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形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美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着力于经济结构的改造,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从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了连续120个月的“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的新景象。美国经济不仅未被欧洲和日本超越,反而在20世纪末呈现出又一次飞速发展的局面,综合国力仍居世界各国之首。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火车头”,带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新经济”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调查信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资料显示,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要素中,有90%依赖于广义的信息要素。据2000年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虽然只占8%,但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35%。而且,美国的信息产业目前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出口国,在全世界3000多亿美元的信息产品贸易中,美国占有1/3的份额。同时信息技术也引起了美国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信息技术提高了美国的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出口,还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使经济结构优化,从而增强了美国经济的抗衰退能力。“新经济”的影响还涉及了美国的生产流通领域、贸易领域等方面。总之,美国借助“新经济”的力量再次给其经济注入了活力,促使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回升。

2.泡沫经济凸现

“新经济”虽然再现经济繁荣,但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威胁、巨额的外贸逆差、能源价格的暴涨、沉重的公私负债、收入差距拉大以及社会贫困化加剧等问题使美国经济在2000年下半期出现疲软状态。“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的威胁和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消耗又延缓了美国经济提升的步伐。美国在信息产业领域的扩张过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导致了严重的投资和生产过剩。反映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兴衰的指标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该指数在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期间,仅仅5个月就从2700点左右(1999年10月)上升到5048点(2000年3月10日),将近翻了一番。但仅37天,即到2000年4月14日,就下跌到3321点,下跌32%。《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房地产业一直泡沫惊人。2004年第四季度,美国西部新建独户住宅的价格就已经是1996年的1.62倍。1996年以来,新建独户住宅价格上涨年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年上涨率仅为1.9%,2004年的价格年上涨率竟高达7.7%。同时由于对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预期,大量投资者在踊跃购买房产,用于出租或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卖出,由此导致了房屋空置率大幅度上升。1995年第一季度,出租房屋空置率为7.4%,到2005年第一季度,则上升为10.1%。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另一个迹象是房租大大低于正常水平。2001年华盛顿地区房屋月租费是买房月供的82%,而到2004年,这一比例跌到了59%。

(五)爆发次贷金融危机

小布什政府执政八年间奉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美国经济2008年出现严重危机,并引发世界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即次级房贷危机。所谓次贷,是指美国房贷机构针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专门设计出的一种特别的房贷。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而言,这类贷款人的还贷违约风险较大,因此被称为“次贷”。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危机肇始于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金融危机。2008年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地产公司被美国当局“国有化”,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金融危机随即传染给实体经济,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承认,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更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一场波及世界的大规模经济危机2008年全面爆发。

三、美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

(一)收入分配严重失衡

美国政府2006年8月29日发表的《国内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的基尼系数又创新高,达到0.469,刷新了1967年采取现行方法进行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越低;反之,值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截至去年,美国的基尼系数已连续3年上升。报告同时显示,2005年美国有37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6%。

此外,美国不同种族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美国人口统计局2006年11月13日公布了2005年美国人口收入、教育水平、住房拥有率和贫困率统计数据。数据显示,美国白人比黑人收入高2/3,比西班牙裔美国人高出40%。美国白人家庭2005年平均收入为5.06万美元,而黑人家庭仅为3.09万美元,西班牙裔(此处特指拉美裔——笔者注)家庭为3.62万美元。但比较特别的是,亚洲裔家庭收入比白人家庭还要高,为6.03万美元。

据美联储200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抵押贷款借贷大幅攀升带动下,2005年美国家庭债务增长11.7%,达到创纪录的11.5万亿美元,创下198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10年中,美国消费者的债务翻了一番还多。这意味着许多人缺乏应付财务紧急情况的手段,债务正在向危险的水平积聚。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约有9‰的家庭破产,这一数字已升至15‰。根据2003年下半年的统计数字看,美国个人申请破产的总共有161.3万多例,比此前12个月中的146.6万多例增加了10%之多。2005年美国破产申请案同比猛增30.5%,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美国破财申请案同比猛增30.5%》。而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已为-1%,这是73年以来的最糟纪录。而如此低的储蓄率却又发生在7800万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退休之时《数字说话》,债务问题是悬在美国消费者头顶上的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一旦经济出现突然挫折或者利率猛升,高债务将会引爆许多的家庭《美国家庭的债务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证明了这一点。

(三)反恐战争的消耗

“9·11”事件给美国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也是美国自珍珠港事件后首次在本土遭受大规模袭击。2001年11月中旬联合国报告称,“9·11”事件所造成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2%。刘淑华:“9·11”事件以后,美国奉行强硬的全球反恐战略,以“铲除恐怖主义”的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是世界各地,如巴厘岛、马德里、伦敦等地仍不断地爆发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

2006年6月,美国国会研究办公室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反恐战争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说,自2001年“9·11”恐怖事件以来,美国用于全球反恐战争的资金高达3680亿美元,其中71%,约2610亿美元用在了伊拉克战争中。报告指出,加之2006年6月13日国会通过的反恐追加拨款,美国政府的全球反恐资金将达到4380亿美元;另外,由于要将500亿美元拨入2007年的国防预算,那么到2007年底,美国全球反恐经费要达到4880亿美元。到2016年,全部反恐经费会达到8100亿美元,比越南战争花费的资金还要多,当时美国为支持越南战争共耗资5500亿美元,如何使美国经济不致陷入反恐战争的无底洞,是美国经济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节美国政治传统与模式

美国从1776年宣布独立迄今,立国不过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殖民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唯一的超级大国。造成这一历史巨变的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国自建国之日起就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结构和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确立于18世纪末期,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虽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弊端,受到许多人的批评和质疑,也进行过适应性调整和改革,但基本的政治原则和体制框架始终得以维持,从而使美国拥有较为持续一贯的政治传统,进而确保了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进轨道相对比较平稳,同时也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一、美国政治传统与基本原则

(一)形成美国政治传统和确立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文件

1.《五月花号公约》——美国政治传统之魂

在分析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缘起时,需要注意到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结构性特征,这对其政治传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除了土著的印第安人外,早期到达北美大陆的是在欧洲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11月11日,102位在欧洲饱受迫害、希望获得信仰自由的独立派清教徒在历尽艰难前往北美大陆的旅途中,相约订立了后来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的契约文件,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具有政治意义的约法。公约宣布,“以上帝的名义……共同庄严签约,结成文明国家,为更好地建立秩序并得以保存,以及促进上述目的:随时以认为最适宜于殖民地普遍福利的方式,制定并颁布公正平等的法律、法规、条令、宪法并选任官员”公约仅有短短200余字,但在其中体现出来的契约、自治、尊重法律和互助友爱等观念和精神却构成了美国早期政治传统和政治精神的重要核心。

2.《常识》——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最初设想

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最早在理论上提出设想的是托马斯·潘恩。1776年1月,他发表了名为《常识》的小册子,在这本书中,他对英国式的君主政体和世袭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政体里有一些“极端可笑的东西。这个体制首先使一个人无从获得广博的见闻,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因而是十分荒唐的和无用的”,他宣布,“凡不以共和国原则为基础的政府,或者换句话说,凡不以公共事务为其全部和唯一目的的政府,都不是一个好政府”。据此,他提出了自己的民主共和国设想,认为只有民主共和国的体制才“体现了自然状态”,才真正产生于人们的欲望,促使人们相互合作,“积极地促进我们的幸福”。《常识》第一次公开站在北美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阐释了北美人民对专制的痛恨和对民主、自由、人权的渴望。

3.《独立宣言》——美国政治传统之基

美国不是现代民主思想的发源地,但它却是最早将欧洲启蒙学者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政治理念付诸实践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政治传统和政治制度萌芽于殖民地时期,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1776年,英国统治下的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战争期间由著名的民主派人士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奠定了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础。《独立宣言》是对美国革命政治纲领的系统阐述,其间充满着激进的人民主权精神和民主共和的政治意识,把启蒙学者的政治学说首次上升成为政治纲领,马克思把《独立宣言》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列宁则因此把美国革命赞誉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之一,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真正的革命战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