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导论
9670600000028

第28章 动机与情绪(2)

第二节生理性动机

讨论人类的生理性动机,主要是试图分析讨论某些具有生理基础行为的产生原因。生理性动机包括多种,由于篇幅所限,本节只讨论饥饿和性两种动机。

一、饥饿动机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说明食物对人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人为什么吃饭?通常的回答是因为“饥饿”。因此,人们通常用饥饿动机或饥饿驱力来解释人们进食的行为。饥饿是由于有机体内缺乏营养而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当这种状态产生时,个体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和不安,甚至感觉到痛苦和折磨,因此便会驱动有机体产生求食的活动。但是如果深究下去,人为什么会有饥饿感?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迄今未找到肯定的答案。下面我们就结合已有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

(一)饥饿的生理因素

生理学研究表明,胃排空后引起的胃壁收缩是饥饿感产生的一个原因。坎农和沃什伯恩(Cannon&;Washburn,1912)合作的试验中,其中一人将气囊吞入胃中,然后给气囊充气。结果发现,当气囊充气引起胃壁收缩时,便会出现饥饿的感觉。另外,严重肥胖的人通过辅助外科手术来封闭一部分胃,那么,剩下的胃分泌的饥饿激素(ghrelin,一种由胃空分泌的饥饿唤醒激素)将少得多,这样,他们的食欲就减少了(Lemonick,2002)。但是,研究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把整个胃切除了的人,虽然不可能感觉到胃壁收缩,但仍然能够体验到饥饿(Wangansteem&;Carlson,1931)。可见,胃壁收缩只是引起饥饿的原因之一。

进一步研究表明,体内的化学物质也会对饥饿产生影响,比如血糖浓度的下降。腾布里和奎格利(Templecon&;Cuigley,1930)曾经将饱食狗和饥饿狗的血液交换,结果发现,饱食狗注入饥饿狗的血液后,即使胃中刚填满食物,胃壁也收缩,表明它“虽饱犹饿”;而注入了饱食狗血液的饥饿狗,虽胃内空空,却因血液更换,胃壁停止收缩,但其饥饿的感觉仍然存在。由此可见,胃部空虚和胃壁收缩,只能表明饥饿的状态,并不能产生饥饿的感觉。发出饥饿信息的,是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后来因医学上对糖尿病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注射和服用胰岛素后,他们的胃就开始收缩,随之产生饥饿的感觉(Cooder&;Russel,1965)。胰岛素分泌可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饥饿感究竟是来自血糖浓度的变化,还是胰岛素分泌的结果,一度引起诸多的争论。后经人们在避免二者发生交互作用的控制实验中,发现饥饿感发生在胰岛素变化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血糖变化之后。也就是说,胰岛素变化才是饥饿的真正原因。

尽管体内的化学成分变化会引发饥饿,但我们并不能意识到体内血液的这种变化。直接对其进行监控的是我们的脑。20世纪四五十年代,研究者在实验动物的下丘脑发现了动物的“摄食中枢”(Hetherington&;Ranson,1940)和“饱食中枢”(Anand&;Brobeck,1951),分别位于下丘脑的外侧核和腹内侧核。损害“摄食中枢”的猴子、老鼠、狗等动物,就失去了饥饿感,即使一只挨饿的动物对食物也毫无兴趣,宁可饿死也不吃东西;而损害了“饱食中枢”的动物则恰恰相反,它们的肠胃会快速加工食物,最终导致它们吃得太多而变得异常肥胖。这个发现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大脑底部附近(正是我们现在认识的下丘脑)长有肿瘤的病人吃得非常多而超重(Miller,1995)。

(二)饥饿的其他因素

我们进食的欲望确实是由生理状态所推动的,即体内化学变化和下丘脑的活动。但外在刺激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饥饿感和进食行为。其中,味觉偏好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味觉偏好又会因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当人感到紧张或抑郁时,会特别想吃甜食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淀粉食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起镇静作用的神经递质的水平。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会造成不同的味觉偏好,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饮食习惯,比如,在我国,一些人视狗肉为美食,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普遍将吃狗肉视为残忍至极行为。爱斯基摩人会以鲸油为日用品,而其他地方的人则会觉得其难以下咽。

另外,人天生就不喜好陌生的东西,包括那些新奇的食物(尤其是新奇的动物性食物),这一点在幼儿身上有着更明显的表现。这种“新奇食物恐怖”对我们的祖先来说具有适应意义,它能保护他们远离那些可能有毒的物质。另外,一些味觉偏好也具有适应意义。例如,由于气候炎热的地方食物坏得更快,那里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品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肉类比蔬菜更易受到动物携带的疾病污染,而实际上人们的确更喜欢在烹调肉类时多加调料。还有一个更明显的适应性味觉偏好的例子,就是孕期妊娠反应中常见的呕吐现象,这种呕吐导致食物厌恶,它能保护胚胎的发育。这种味觉厌恶的高峰发生在第10周左右,这时正是胚胎最脆弱的时候。

除此之外,人的心理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进食行为。通常人总是在固定的吃饭时间进食,时间的调整会使人的进食行为受到些许影响;几个人边吃边聊往往比一个人单独进食要吃得多一些;心理上的焦虑可以促使人进食,而不管身体需不需要;此外,为了追求体型苗条,年轻女性还可能违背身体自身的需要而过分节食,甚至患神经性厌食症。

二、性动机

性动机(sexual motive),通常称为性驱力(sexual drive),是人与动物表现性行为的内在促动力。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性动机是原始性或生理性动机之一。但就人类的性行为而言,其动机的成分中,除生理因素外,还带有相当大的社会文化色彩。

(一)人类性动机的特征

人类的性动机,在性质上虽然和饥饿动机相似,都具有生理基础,但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1.饥饿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个体活着,就必须进食,但是性动机只在某段时期发生。

2.饥饿动机下,个体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最终将危及生命,但性动机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也可能会自行消失,不会危及生命。

3.饥饿动机的满足方式,主要是个体单独的,而性动机的满足则必须有对象(一般是异性)。

4.饥饿动机的产生源于身体组织中匮乏后的需求,而性动机的产生则源自于内分泌中性腺激素的刺激。

5.饥饿动机所引起的进食行为能补充体内能量的缺损,而性动机所唤起的性行为是充满紧张、消耗能量的过程,特别是性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性高潮。性高潮的快感体验对个体的交配行为有着极大的强化作用,正是如此奇妙的自然造化,才使得动物种系得以延续。

性动机产生的内在驱力是性激素的分泌。当个体达到性成熟时期,位于大脑基底部的垂体腺就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这种促性腺激素分别刺激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睾丸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会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使得男性的性动机增强,并使男子产生第二性征。在男性达到性成熟年龄后的一个短时期内,雄性激素浓度最高,以后就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因而男性的性动机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周期。女性卵巢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分泌雌性激素,从而增强女性的性动机。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具有某种生物学周期,因此女性的性动机有一定的周期性。

性激素虽然是促动男女两性相互吸引以发生性关系的内在驱力,但对于人类性行为而言,性激素的作用不同于动物,它不能完全决定人类的性行为。无论是雄性动物还是雌性动物,当它们的睾丸或卵巢被切除后,其对异性的追逐行为及性活动将自行消失。但对人类而言并非如此。那些因病或外伤导致睾丸损伤致使雄性激素不再分泌的人,有的减低了性兴趣,但有的照常与异性发生关系。而女性过了更年期后,其卵巢就会停止分泌雌性激素,但其对性行为的兴趣并不会降低,性行为会如常进行。

总之,人类性行为背后的性动机,其原动力并不完全受性激素的控制,即不全是以生理的变化为基础,还会受到个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人类性行为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的表现之一便是部分人群性取向的特异性,即同性恋群体的存在。

(二)同性恋

动机会激发并维持和引导行为。上文中我们已经探讨了性动机的激活,但并没有考虑它的指向。我们用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来表示性兴趣的指向——我们持久的性吸引力指向同性成员(同性恋取向)或异性成员(异性恋取向)。不同的文化对同性恋有不同的态度,但是,据我们所知,所有文化和时代都是异性恋占优势。

在精神医学领域中,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同性恋一直被视为性变态。后来由于同性恋者对人权的争取和心理学家对同性恋的研究,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有了一定的改变。医学上已将同性恋从心理疾病的名单中删除。然而,自艾滋病被发现与同性恋行为有密切关系后,社会上的一般人又重新变得谈同性恋而色变。那么,在一般人的口中,同性恋到底占多大比例呢?国内目前尚无相关的具体研究数据。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欧洲和美国曾进行了十几次调查,采用包含应答者匿名权的方法探索了性取向。调查结果一致表明,大约有3%—4%的男性和1%—2%的女性是同性恋者(Laumann&;others,1994;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1991;Smith,1998)。

无论同性恋是常态或是病态,在一般人看来总是人类两性关系上的非常规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性取向呢?目前学界有如下几种主要假设。

1.大脑与性取向

“任何心理现象同时都有相应的生理基础。”正是基于此种观点,一部分研究者假设异性恋和同性恋者的脑部结构可能存在差异。而相应的神经生理解剖研究也确实提供了部分证据。研究者利维(Levay,1991)通过研究已故同性恋和异性恋死者的部分下丘脑时发现:异性恋男子的下丘脑细胞团比女性和同性恋男子的更大。颇为有趣的是,在明显展现异性吸引的雄性绵羊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差异(Larkin&;others,2002;Rosselli&;others,2002)。另外,有研究者也得出结论(Allen&;Gorski,1992),认为大脑的解剖结构影响性取向,因为他们发现同性恋男子的胼胝体(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神经纤维)的一部分比异性恋男子的大1/3。利维曾在其著作《性爱大脑》中这样来描述此观点:“同性恋男子只是没有对女人感兴趣的脑细胞而已。”

上述观点正确与否我们暂不做评价,但是研究者们似乎疏漏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女同性恋者的大脑结构的差异问题。如果有相应的研究证据能对此加以说明,相信这一观点会赢得更多人的信服。相关研究有待深入探讨。

2.基因遗传与性取向

性取向是受基因遗传影响的。研究者是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在遗传上完全一样的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其基因的相似性与一般兄弟姐妹无异)的双胞胎特征相同程度来进行论证的。当一对双胞胎都具有同样的性取向时(同性恋或异性恋),他们就是双胞胎特征相同的;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个是同性恋而另一个是异性恋,那么他们就是双胞胎特征不同的。

对男女同性恋的研究都证实了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的双胞胎特征相同性要高得多。在这些研究中,实验者找到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双胞胎个体,然后从他们身上收集他们的孪生兄弟姐妹的性取向信息。其结果令人吃惊。在女性中,如果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个是同性恋者,另一个也是同性恋者的可能性是48%。这个概率在异卵双胞胎中只有16%。在男性中,如果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个是同性恋者,另一个也是同性恋者的可能性是52%。这个概率在异卵双胞胎中只有22%。这种研究结果强烈地暗示了性取向部分是由基因遗传所决定的。

3.环境因素与性取向

社会心理学家贝姆(Daryl Bem,1996,2000)提出,生物特征并不直接影响性取向,而是通过影响小孩子的性情和活动来对其性取向产生间接影响。例如,我们都熟知,男孩和女孩会玩不同的游戏,在有明显性别差异的游戏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感觉上的差异导致情感上的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激发会转化成性的吸引。比如,如果一个小女孩因为不愿意进行正常女孩的游戏而感到自己与其他女孩不同,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感觉就可能会转化为同性恋的感觉。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比如那些从小被父母当做异性孩子(男孩扮作女孩或女孩子当男孩子看待)来养育的人,长大后成为同性恋的概率要高于那些得到常规“性别对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