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9670300000005

第5章 好莱坞大片:俘获世界观众(1)

“美国行星,全世界是一块银幕。”

——《环球邮报》2000年10月17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对于电影的需求出人意料地迅速上扬。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生产量较60年代电影工业大萧条时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欧洲各国的电影市场发展稳固,亚洲国家如中国、伊朗、韩国也在积极发展本国电影工业。电影观众再一次处在电影的繁盛时期,充分享受电影的娱乐和文化功能。

电影业的重新振兴有以下几个原因: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冷战铁幕的迅速褪去;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商业化、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在新一轮的电影交易中获取更多的主动权和控制力,美国好莱坞坚决而果断地率先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如同时代华纳公司所说,“全球化要求这一行业的顶尖玩家制定出一套长远的策略,它们是:继续在国内建立一个强大的运作基础的同时,占领全球所有的主要市场。”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好莱坞不得不加快了“重磅炸弹”(Blockbuster)的制造和发行。

“重磅炸弹”(Blockbuster)最初指的是“二战”期间出现的巨型炸弹,它可以一下子将一个街区的楼房变成废墟。到了后来,它被好莱坞借用,就成了那些特别成功的、大规模制作的电影的代名词,即好莱坞大片。通常,好莱坞大片都是超越经典类型的综合类型片,同时它也是大投资、大制作和大明星的混合物。可以说,经过数年的市场检验,好莱坞大片策略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让我们梳理一下好莱坞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卖座的影片:《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永远的蝙蝠侠》、《天地大冲撞》、《龙卷风》、《狮子王》、《花木兰》、《空军一号》、《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哈利·波特》、《指环王》、《黑客帝国》等,它们的票房大多都在一亿美元到十几亿美元之间,而且,它们绝大多数是大片。

于是,当下关于大片的讨论不断增多,人们普遍认为:大片是当代好莱坞电影突出或者说独有的特点。其实,大片并非好莱坞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产物,它一直存在于好莱坞的电影体系中,是好莱坞一贯的娱乐工业生产体现。因为好莱坞是和商业紧密联系的娱乐产业,它敏感捕捉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通过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商业运作手段,得以将大片推向市场,以获取最大利益。同时电影各种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也不断促使好莱坞生产出更新、更大、更全面的电影。

第一节 好莱坞的大片情结

格里菲斯是美国电影界的先驱,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将叙事有机地融入电影的人,使得电影成长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他第一部有名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格里菲斯就实现了他大片的愿望:投入大、场面大、镜头语言丰富多彩,充满了完整大气的风格。《一个国家的诞生》成为电影历史上大片的先河之作。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的观众达一亿人次,上映时间延续了15年,它的票房成功为制片公司赚了大把的钱财,也为格里菲斯带来了第二部大片《党同伐异》。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格里菲斯重建了古巴比伦城和耶路撒冷城,真实再现了宏伟的古代城市的风貌和人文生活,宫殿、拱廊,甚至城市街道都一应俱全。

影片《党同伐异》耗时一年十个月,而雇用的演员、群众演员、工人、工程设计人员多达6万人。其中仅拍摄一个军队的场面,就动用了16000名群众演员。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和真实再现的时代场景并没有能够掩盖影片内容上的复杂、多义和含混。虽然格里菲斯在电影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多种突破,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但这部电影的票房却是惨败的,以至于格里菲斯的整个后半生都在为它偿还债务。

大片的两种命运:成功的狂喜和失败的噩运,都降临在格里菲斯这位电影天才身上。这似乎预示着后来者大片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不是谁想拿就拿得住的。它也印证了电影大片生产在巨额利润背后,往往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1929年,第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1928年制作的影片《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在默片时代,《翼》为观众营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场面。尤其让人惊奇的是,电影再现了一战中盟军和德军空中激战的宏大场面:战斗机的空中对决、大规模的轰炸以及飞机的坠落,这些镜头极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大片在奥斯卡刚刚设立的时候,就受到了如此的青睐。此后,奥斯卡对大片一直情有独钟,除了最佳影片时常光顾大片,奥斯卡还先后设置了特别奖、特技奖、荣誉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虽然不同的时期设置的奖项名称不一样,但都是一个奖:它专门授予在制作视觉效果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电影人。它的评选标准有三条:“1.为了使经济上或物理上都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变成可能而非要使用视觉效果不可;2.使用的技术不论产生幻影或幻想都如同真实发生的一样;3.所有使用的视觉效果在整部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最佳视觉效果奖极大鼓舞了好莱坞电影人的创造力和对大片的信心。

经典好莱坞时期,是大制片厂时代,也是制片人专权的时代。电影票房的成功或失败影响着制片人的策略。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不再冒风险将电影制作大权落入导演手中,他们必须自己全权掌握资金的使用才能保证票房盈利的可能性。于是,制片人完全从观众需求出发,以明星和通俗的故事情节为卖点,在视觉上用精美的布景和宏大的场面来吸引观众。经典好莱坞时期,电影工作者更加了解电影制造神话的威力,并且更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威力。

1933年的影片《金刚》,为观众建构了一个巨大猩猩的神话:它称雄于荒岛丛林中,与美女相遇,后又被猎杀者带回城市。大猩猩行走在高楼大厦之间,汽车、房屋和人都像玩具一样任它摆布,最后还上演了美女与野兽在帝国大厦的惊险剧。影片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它的视觉效果却令观众震撼。

1939年,一部耗资巨大,场景豪华的历史巨片《乱世佳人》获得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影片策划、选角、拍摄、公映的整个过程几乎吸引了全美国人的注意力。影片长达3小时42分,片中亚特兰大大火和广场伤员的大场面成为电影史上经典的画面。该大片保持了50多年票房长盛不衰的纪录。

二战之后,美国电影制作资本大幅度增加,一些制片厂将赌注压在一些大制作电影上。这一策略,催生出了一种新的类型片:历史传记片。宽银幕的出现和发展也对历史传记片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1956年的宽银幕重拍电影《十诫》,总投资超过了130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征用25000名临时演员。导演希望能够如实地将圣经故事搬上银幕。影片展现了“神的大能”:当埃及赶以色列人时,摩西挥舞手中的魔棒,耶和华显灵了,一道火柱阻挡了埃及人,红海居然从中间劈出一条路,使得以色列人绝处逢生。电影重现了圣经的神奇和美妙。

三年之后的《宾虚》也是一部圣经题材的彩色宽银幕史诗电影,投资达到了1500万美元。米高梅公司几乎将身家性命都压在了这部巨制上。幸而,影片将圣经的文化精神和影像的史诗奇观巧妙地结合起来,获得了巨大成功。影片中令人难忘的40分钟战车对决,也成为电影史上少有的惊心动魄的视听感受。然而,1963年的历史片《埃及艳后》尽管也是大制作、也有大明星,场面巨大,服装、布景奢华,但因为影片涉及的情感不够纯粹、不够美好、不符合美国中产阶级价值观而遭到了观众的冷落。《埃及艳后》的失利,让福克斯公司亏损1800万美元,差点关了制片厂的大门。

这些大片的数量在五六十年代有了显著增加,它们都耗资不菲,其成本费用在同时期好莱坞普通电影的三倍以上。几乎所有的电影都采用了最新技术,不仅仅是宽银幕、大银幕或者超规格超标准制作,而且在声音上也进行了各种尝试。这些电影都比普通电影长,《阿拉伯的劳伦斯》长216分钟,《出埃及记》长213分钟,《宾虚》长212分钟,《十诫》长220分钟。大片给好莱坞带来了新的电影奇观,为观众的观影带来新的审美享受。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好莱坞电影工业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派拉蒙裁决使得制片公司被迫放弃了影片的放映权,从而使好莱坞大制片厂利润暴跌;电视狂潮对电影观众的分流,电影核心观众逐步转移到学生和青少年。于是制片人倾向于投资和发行少量可能会有巨大利润的影片,而不是制作和发行许多利润一般的影片。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Go for the Home Run(棒球用语,意谓直奔大满贯去)”。于是大片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巨片主义”(Blockbuster Mentality)。代表这一倾向的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有《教父》、《大白鲨》、《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和《超人》,80年代则是《帝国反击战》、《外星人》和《蝙蝠侠》等。

电影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彩色、宽银幕、立体声已经非常完善,数字技术也开始应用在电影的视觉效果上。技术的成熟让电影人的想象力充分实现在影片中,给观众带来从未有过的视听刺激。《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向观众打开了通向星际旅行的大门,关于太空的种种想象尽收眼底。《超人》和《蝙蝠侠》是关于全能英雄的想象,他们穿梭在城市上空,具有各种奇异功能,并最终拯救世界。大片描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经历的故事,满足了我们关于理想生活的想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片愈演愈烈。不管是制作规模、影响强度还是盈利水平都远远超出传统好莱坞的任何一个阶段。当代好莱坞大片将科学幻想、技术创新、灾难动作和旷世情感混合在一起,并推向极致。在面向未来、弘扬美国价值观的主旋律之中,还融入了历史、地理、感性和理性的多种诉求,以满足全球最广泛的观众需求。

这一时期的好莱坞大片包括《侏罗纪公园》、《未来水世界》、《独立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角斗士》、《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哈利·波特》、《指环王》、《特洛伊》、重拍版《金刚》等。1980年,好莱坞大制片公司的平均成本是940万美元/部。1999年,好莱坞大制片公司的成本上升为5700万美元/部。它们已不知道如何去拍摄5000万美元以下的所谓“小”制作影片。其中,《泰坦尼克号》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也是最赚钱的电影。它投资高达2.5亿美元,全球收入超过20亿美元。计算机在《泰坦尼克号》中创造了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满载乘客的豪华巨轮徐徐驶出港口,巨轮撞上冰山之后的沉没以及那上千个替代真人演出的数字人征服了全球观众。

大片,使得银幕上的世界变得日益奇特、宏大、新鲜、刺激,无论是离奇的侏罗纪公园、逼真的龙卷风、残酷的战争,还是独立日、星球大战和“泰坦尼克”的灾难……

电影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正在展示愈来愈多的影像。这些是过去我们从未见过甚至很难想象的,它们给观众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感——它们是一批新的银幕奇观。

纵观好莱坞的发展史,我们隐约看到大片的影子时隐时显,它几乎一路伴随着好莱坞走到现在。大片作为一种情结,不仅存在于制片人的策略中(他们可利用大片赚取更高额的利润),也存在于不少电影创作者的头脑中,他们期望终有一日能够集中所有力量拍摄一部震撼人心的“大”电影。很多大片能够名留青史(不管是票房还是奥斯卡),都说明了大片已使好莱坞电影受益。大片以一种“垄断性”的气质,不仅使好莱坞从严酷的市场竞争和各方挤压中存活下来,还不断通过大片开拓新市场,占领更多的全球市场。同时,大片还好似好莱坞的一张名片,上面镌刻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不断地发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大片,从商业角度看,它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产业化的必然体现。作为一个豪华商品,大片承担的是资本保全的义务和获取最大利益的责任。但大片又不仅仅是金钱投入多少的问题,它还关乎文化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问题。格里菲斯的大片尝试,在于他试图将视觉奇观与电影叙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电影摆脱杂耍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史诗巨片的繁盛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宗教文化基础,能赢得观众的最大认同。20世纪70年代以后,大片逐渐成熟,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成为一种类型电影。20世纪90年代的大片超越了类型片范畴,一部影片可以集史诗、神话、传奇、动作、爱情、科幻等所有元素,并将人性情感、人文精神的诉求减少到最低程度,影片成了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这样做的直接目的就是将影片能够轻易送到世界观众面前,听取他们的惊叹声。至此,大片超越了电影本身,而成为一个又一个年度事件。大片使得电影生产更具有商业赌博意味,而少了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