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9668800000059

第59章 媒介传播新技术之于广播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成文胜、王珂

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每一种新媒体形态的出现从来都不会消灭旧有的媒体,技术革新带来的是相互之间的竞争与融合,并在此过程中达到媒介生态的空前繁荣。新技术条件下,广播媒体正是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全新的尝试,在内容生产、受众定位、广告经营、频率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广播业通过不断更新传播手段,调整运营模式,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多元化经营,今天正悄然迎来复苏繁荣的“第二个春天”。当然,广播与新技术的结合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必将有更多、更新的课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去准备和面对。

一、新技术应用给广播媒体带来的机遇

随着媒介传播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竞合传播”成为媒介发展的主导,人们开始把目光从担忧哪种媒介会被取代,转向“在媒介种类日益增多的现实情况下,个体媒介将如何调整与重新定位”。

现代广播是媒介传播新技术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广播行业意义重大。当前,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新技术主要有:数字和流媒体技术、网络和播客技术、卫星和个人通信技术等,它们的应用为广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更是广播大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新技术带来广播传播理念的变革

高新科技的应用势必会给广播媒体带来全新的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广播首先在传播理念层面迎来了变革。

1.传播全球化的理念普遍加强

运用互联网络和卫星通信技术能够把广播媒介的声音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海量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高效迅速地传播,空间距离等地理概念失去了往日的意义,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最终成为现实,由此也屏蔽了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的障碍。在强调“全球化”传播理念的过程中,广播也在不断寻找突破和拓展的机会。例如,在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广播媒介可以最大可能地考虑到受众的地理因素,避免因为地域性和国界性而局限了广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

2.受众复合化的意识迅速提高

新技术条件下随着媒介传播资源的大量丰富,以及传播方式和接收终端等技术的不断融合,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观众、收音机听众、报纸读者和网络用户等的界限迅速变得模糊、复合化。比如,一个忠实的收音机听众同时很可能是一个敬业的网民,他在上网浏览信息的同时,也要收听网络电台的在线广播节目。对于广播从业者来说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节目制作上,在以往通过网络广播满足听觉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网上视频节目和多媒体动画制作的意识。

3.内容专业化的倾向日趋明显

内容专业化和传播全球化的概念其实并不矛盾。听众群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想要吸收所有听众的广播最终却是留不住一位听众的。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广播媒体客观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迅速准确地把握了内容专业化改革的方向。譬如,各级各地广播电台办得异常红火的新闻频率、音乐频率和交通频率等,为广播频率的专业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最终,频率专业化使广播媒体走上了分众化之路,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

(二)新技术引发广播传播手段和发展形态的改变

1.传播手段与其他媒介的融合

新技术条件下,借助互联网络、手机通信以及卫星传输等技术,各种媒介传播手段开始了大融合。广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波传输信号,通过创建自己的网站,电台节目实现了网上滚动播出和实时收听,点播功能更使得广播节目拥有了网络版;运用手机的移动接收和内容定制服务,广播电台开办了手机广播电视,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受到人们的追捧;此外,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多媒体联动的广播电台直播,已经让广播媒体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拥有了广泛的竞争力。

2.广播媒介传播形态的综合化

广播、直播、点播、浏览、定制、下载、复制、印刷、发行等等,新技术带来了广播媒体传播形态的革命。各种媒介传播方式都被广播吸收和利用,打造综合竞争力。比如,近年来广播电台不仅制作广播节目,同时拥有媒体网站,传输视频图像,开办高清电视,出版相关书籍等等,其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采编播技术数字化,播控系统电脑化,以及卫星同步直播等,都为广播传播形态的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充分的可能。

3.广播接收终端的新媒体化

在新技术应用之前,各种媒介的接收装置都是相互独立的,比如电视机、收音机、电脑、手机等都只能进行相应信号的接收。随着高新技术的普及,接收装置变得更加小型化,同时加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元素。其中,广播媒介接收装置的变革最具代表性,不仅移动化和可持化的优势得以保持,它与新媒体的兼容也迅速成为现实,手提电脑和手机上的收音机,便是广播媒体借助移动设备的上网功能,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从而突破了原有设备移动中接收模拟信号较易失真的弱点。

二、新技术条件下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

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伴随电视的普及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广播行业逐渐步入了困境。首先是人们因为更多地关注电视荧屏而挤掉了听广播的时间,接着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上网而减少了对传统媒体的接触。这个时候,广播不再像以前那样能够对人群产生广泛的影响,人们之间的话题大多来自于报纸、电视和网络,以至于很长时间不听广播也没有遗憾。

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收听广播的人群一般是看不到电视或者使用互联网不方便的在校大学生、城市流动人群以及老年人等。在大学生中很多人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Easy FM、Joy FM(轻松调频、欢乐调频)这两档流行音乐和轻松娱乐节目;而北京听众接触第二多的是交通广播,这部分人群主要由行车族构成。由此可见,在北京收听广播节目,不少人是不得已的选择;而在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情况就更差一些,这便是广播媒介当下生存所面临的真实状况。

然而,广播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层面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催生了新媒体,促使媒介格局越来越走向多元化。眼下,广播不仅承受着来自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的压力,基于现代传播新技术的卫星广播、网络广播、MP3、MP4播放器以及网上播客等也对广播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对于我国广播业界,新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非技术因素的制约,这也造成其生存压力。最终只有在新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后,才能适应媒介传播新时代的到来。

(一)国外强势媒体的竞争

新技术条件下,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抓紧对相关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加快推进传播技术的革命,并凭借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与我们争夺阵地及受众。例如,日本移动广播公司与韩国合作,成功发射了S波段直播卫星,用以提供覆盖日本和韩国的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服务。目前,日本方面已经提供了7套电视节目、30套广播节目和多媒体信息服务,人们在行进中或者在飞机、汽车、轮船、地铁等交通工具上均可以移动接收。这对我国现代广播事业不仅是有益的启示,更是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借助媒介传播新技术,听众的选择也同样能够跨越国界,这对我国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压力。

(二)全新传收格局的变革

互联网的出现,使传与受这一本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了。在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界限不再明确,传播和接收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在瞬间就能够进行角色的互换,每个人都能是传播者,又都能是受众。同时,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掌握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新技术引发了传收格局的改变,给广播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广播从业者来说,我们努力做出的一切,最后如果听众不愿听的话,所有的价值都将无法实现。于是,广播听众环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听众本位说”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听众的参与、互动和反馈成为了广播节目变革的重要方向。

(三)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的更新

对于新技术提出的挑战,广播媒体面临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播控技术改造的问题,更是如何进一步推进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当下,广播媒体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严重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广电行政区域化的管理机制使全国广电系统很难统一行动,各级广电机构层级矛盾突出,对于新技术的运用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其次我国广电行业的改革还不到位,一些经营性产业定位不准确,一直站在市场的边缘,相当多企业仍旧按照政府机构的办法来运营,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对于媒介传播新技术的反应迟滞,跟不上广播产业大发展的步伐。再次,行业内严重缺乏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普遍缺少市场运营的经验以及对市场的前瞻性和敏感性,对新技术领域的市场拓展和开发不够,理论和操作技能都略显逊色,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新技术条件下,广播媒体机遇与挑战并存。纵观国际广播界,一些新鲜的尝试可资借鉴。

以美国为例,为规避数字播放器、卫星广播和网络电台的冲击,广播电台在使用新语言(主要是西班牙语)播音方面几乎无一例外地提高了节目收听率;电台将他们的播放歌曲列表,允许听众试听并在广播网上付费下载,最后的收入十分可观;为了把偶尔听听的人变为忠实的听众,广播电台推出会员俱乐部活动,通过各种方式“笼络人心”,会员则通过联谊达成共识;技术开发上一项新的多频道技术使广播公司将两三个频道压缩到一个波段中,以便更好地应付卫星、网络广播上百个频道的竞争;考虑到听众端的需求,即根据听众自己的时间安排收听喜爱的广播节目,而不是依照电台的播放表,这样允许节目数字录音的收音机便被开发出来了,同时,能够接收多家电台发送的数字信号的收音机也被装上了新型汽车。

为了迎接新技术时代,我国广播界除了积极开发新技术广播与传统广播相结合,努力学习国内外各种传播媒介改革发展的经验,还需本着各级广播电台的立台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新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广播媒体的复苏和繁荣,展示广播跨越历史长河、纪录人类文明进程,这便也是千千万万的广播从业者思考、探索和创新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成文胜,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王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