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9668800000035

第35章 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美学思考——以“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为分析对象(1)

桂清萍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们整个民族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我国的电视新闻媒体而言,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历史,灾难性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在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主流媒体,如果电视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不能有所作为,那么,电视就会失去其本身的功能与作用。灾难无疑是一幕幕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对灾难的及时报道能够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是电视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灾难本身的特点来看,一方面,灾难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这个特性使得目前的灾难报道常常走入贩卖悲伤、渲染恐怖的误区,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杀伤力;另一方面,灾难本身也蕴涵着深刻的审美价值,如果能够按照美学的理念来报道灾难新闻,将有利于降低灾难新闻的破坏性,挖掘灾难新闻报道的内在品质。回溯我国媒体面对灾难的作为,此次电视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可以说是掀开了中国灾难报道史崭新的一页,处处闪现着美的光辉。

一、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体现的美

悲剧是美学上重要的审美形态之一,这种审美对象具有普遍性的悲剧矛盾和悲剧冲突。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指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人的全部存在价值,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在平凡的状态下难以体现,而只有在生与死的抗争中才会迸发出全部的热能和光亮。电视新闻媒体的灾难报道就是要通过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的努力去充分地体现这种热能和光亮。由于在电视报道过程中,电视与受众之间建立了这种特殊的心理距离和时空间隔的关系,使灾难报道与现实中的灾情有所区别,从而能够成为审美对象,并“直接进入审美世界产生激动、愤懑、悲切、哀怨、同情、惊愕、想象等审美的情感体验”,受众在这种体验中能达到道德的净化和自我的超越。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独特的悲剧美是深沉的,也是隽永的。

1.人性之美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性之美主要表现在灾难事件中人类美好情感的流露、表达,在灾难抗争中所体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和顽强生命力,以及在对灾难新闻的审美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从人文角度报道汶川地震是本次灾难报道的一大亮点。人文关怀被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在电视报道这次特大地震灾难时,记者主要将人作为报道主角,关注人在灾难中的生存状态、彰显生命抗击灾难的坚忍与智慧,感受政府对公民的救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援助和温情关怀,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伤者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对不幸逝去的生命的尊重上。中央电视台有两次关于画面的处理,就从人性的角度考虑到了社会公众的心理接受能力,拒绝了残酷的客观性。在央视记者拍摄的一个救援场面中,受难者双腿被压在水泥板下,血肉模糊,为了把他救出来,只能将他的双腿锯断。现场拍摄的画面转回电视台播出的时候,锯腿的画面被删除。另一个画面中,50个遇难的孩子躺在操场上,老师在向孩子们鞠躬,这个画面传到演播间时,主持人认为确实感人,但却表示“坚决不播!”

表面现象总是容易表现的,难于展现的是灾区人民的内心世界和更加理性与深层的信息。人性化、具体化、客观真实而艺术性地展现灾区人民生活和精神状态,提炼出理性的思考和人文色彩的内容,始终是灾难性报道追求的境界。央视主持人董倩、张羽和前方记者张泉灵在九州体育馆的一次连线堪称典范。在对体育馆的灾民安置概况进行扼要的描述后,张泉灵面对镜头坦诚地说道:“在我和一些灾民交谈之后,我觉得真的让他们去回忆当时发生的一些瞬间,去回忆失去的亲人,是一件相当残忍的事情,所以我只是简单地采访了一两个人。虽然那一段回忆对他们来说像是一个梦魇,但至少他们在这里是安全的。”质朴的言语,真诚的态度,诚恳的表述中透露出对灾民的浓浓关怀和深深同情。“这种由怜悯之心转化为爱的过程,也是由痛感到快感的过程……这时的痛感已变成审美的快感了。”这种快感的获得实际上就是人本价值的回归和人性之美的体现,这不仅提升了受众的道德境界,也有利于社会向心力的凝聚。

2.崇高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最高的一种伟大”。王朝闻认为:“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的压倒,却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和必然的胜利。这种悲剧的审美特性,实质上是一种崇高美。”灾难是人与自然或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矛盾冲突,是人类所面临的暂时的无奈。

自然的崇高形态与人的价值、生命力的强烈、精神风貌的超常性联系起来,融汇成一种新的主观精神形态——悲剧精神。电视媒体对这种悲剧精神的反映,便使悲剧成了一种悲愤激昂的崇高美。这种崇高美在低潮、逆境与险阻中,更富有特别能鼓舞人心、振奋斗志的作用。5.12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电视报道了一位名叫“谭千秋”的伟大的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老师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谭千秋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人们从谭老师的不幸牺牲中所获的,绝不是悲伤、悲哀、悲观的消极情绪,而是悲痛、悲悯、悲壮的强烈感受,是在道德、人格、意志上的振奋勃发,是一种悲歌式的崇高美的震撼,许多人从中得到激励和鞭策,汲取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3.典型之美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认为,美的规律即典型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指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地表现事物的本质,以非常鲜明、生动的个别性有力地表现事物的普遍性。美是典型,美的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典型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典型性也是新闻美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关于地震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讲述了蒋晓娟这样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一个年轻母亲的故事。灾难发生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蒋晓娟将不满半岁的儿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当她得知许多从北川、平武转移过来的灾民的婴儿吃不到奶粉时,便主动提出她可以为孤儿哺乳。听到有人来为婴儿哺乳的消息后,许多灾民都抱着小孩来了。由于人数太多,蒋晓娟只能一手一个为孩子们哺乳。“别急,慢慢吃,宝宝要乖哦!”蒋晓娟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体贴,安抚着这些尚不谙世事的婴儿。看着自家的小孩终于吃上了一口母乳,许多灾民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母爱无边,真爱无限。蒋晓娟以一种大仁大义的责任感书写了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动人诗篇,她用自己平凡朴实的实际行动对生命进行了最高礼赞。由此出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多了一种力量,多了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