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9668700000017

第17章 广播语言传播的媒介文化形象(10)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把动物的世界描绘成感觉的世界,把人类的世界描绘成对实在的统觉。莱布尼茨意义上的统觉隐含着一种新的意识状态和一种客观性的新的概念。统觉在他那里实际上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认识的有机组织、文化结构。借鉴莱布尼茨的思路,我认为,语言表达审美的统觉背景是人们已有的内心经验和表达活动中感知、思维、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表象。在审美统觉的支配和引导下,有声语言表达呈现出复杂的层次,也具有了潜力无限的审美深度。正是由于审美统觉的作用,使我们语言中那套隐喻和象征的系统,可以用表示空间物体的词语来指称非空间的经验。空间意识是光、颜色、视觉、触觉等的领域,它呈现形状和维度;非空间的意识主要是思想、感情和声音的领域。语言的隐喻系统通过以空间经验命名非空间经验,把颜色、光度、形状、角度、质地、运动等空间经验的品性注入声音、嗅觉、味觉、情感和思想。语言的隐喻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思想和意识的模糊不清或者百思不得其解,但审美统觉不仅可以使声音的表达更加多维立体,使听众的感受更加丰厚充实,而且使语言的隐喻系统在思想和意识以上的悟性层面构成融会贯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因为被声音解密,所以可以被听众感知。有声语言表达有意识地以声音的刚柔、厚薄、圆扁、明暗、深浅、远近、动静等变化激发审美统觉,这是有声语言艺术化的存在方式,它可以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结果——一种更深的美感。这种美感使人们能够更直接地把握现象背后的统一性,尽管这些现象是由各不相同的感官渠道记录的。反过来,语言的隐喻也能够把审美统觉提升到更高的意识层面。由于语言的时间线性,隐喻表现为语汇一贯的组织排列方式会在我们的头脑中“渐渐远逝”,但它对世象的分析和生成的通感沉淀到经验深层的结构中,形成语言文化的“心像”。对于表达主体来说,这意味着为又一轮饱含期望的有声语言创作创造了良好开端。

广播有声语言的魅力在于由通感生成丰富意象和意境。意境不能具体化为实在的图像或画面,它是通过声音意象由实到虚显示出的独特、虚幻的审美效果。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目标,“服务”的宗旨是永不过时的,“服务”不仅仅是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缺少情感和美感的“服务”恐怕很难留住听众的耳朵、抓住听众的心。所以,我们借助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将语言通感纳入传播效果的层级关系中,使“服务”在满足听众知晓讯息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意境。比如说,服务类节目是广播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服务类节目办得的确实用,但是常常给人直白、乏味之感,不一定能真正实现“服务人心”的目的。我们是不是能够把实用性很强的内容和题材,通过艺术化表达的形式来增强它的传播效果呢?媒介天然地承担着服务功能,但是否能做到实处,关键在于服务的方式听众是否乐于接受。比如,主题是介绍香水的生活服务类节目,通常的语言表达样式主要是讲解式,一五一十,娓娓道来,内容无非是香水的起源、香型、制造、相关礼仪等等的知识。传受的模式就像听众听主持人“讲课”。这样的表达方式就稍嫌直白和简单了,缺乏有声语言的层次和意蕴。我们可以尝试通感的表达方式表现节目的特殊意味,用声音形式营造一个独处的、撒满阳光的孤单午后,寂寞像空气一样弥漫,语气空灵,节奏舒缓,基调柔和散淡。这时,人却不孤独,因为有香氛做伴,嗅觉成为统领其他感觉的灵魂角色。香水变成了通过感觉器官直沁心灵的“访客”,不喧哗却执著。在这样的意境中,运用通感将声音色彩幻化为香氛的味道,以听觉和嗅觉的能动性激荡听众的审美统觉。在这样的意境中,以抒情的基调诉说香水与人的故事,关于香水的知识如同它的味道一样或扑鼻袭来,或游丝般洇入心怀。其他的题材,比如咖啡、香茗、霓裳、园林、胡同……总是可以寻觅到这些物质实体在人的审美心灵中的投射,利用通感把它转化成意象或意境,熏陶听众,这是一种艺术化、实用性双重功能的成功。

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语感和通感流动在表达主体的“说”和接受主体的“听”之间,激发和培养主体间语言审美感悟能力。在广播传播的“—听—说—”过程中,语言通感有时表现在联想和想象的审美意象中,有时又在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审美直觉中游走。它所带来的影响,除了审美满足和对审美理想的不尽期待之外,重要的是沉淀和积累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提升主体的认识水平,改善主体的生存状态,使整个人类经验的传承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在后工业时代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日常审美化”使美的本质有了时代的“新解”,人的情感本质不可避免地遭到“新解”的异化。面对残酷的文化观念的转型,服务大众的广播节目需要更加艺术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所以我认为,观照大众普遍的审美水平,坚持传播主体的引导性,以听众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疏导,在“时间性的压力”下坚守时代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当代广播有声语言表达创新的可行出路。

(二)语感通悟使有声语言表达个性融通升华

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人生都会有一个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过程。“语感通悟是一种通感中的悟性,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于在某一样式、某一样态中的深刻感悟,使语言的悟性得以生发、飞跃,使之对相关样式、相关样态产生通感,并以这悟性为轴心,辐射到更多的样式、更多的样态中去,并使语感通悟升华,染上个人审美特色,带出个性发展的光环”。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中,语感通悟不仅使表达主体对语言表达的样式和样态产生通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内在语的技巧将预设和语言目标打通,能够用表达的语势将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外化。

在有声语言表达的审美活动中,语言通感使审美感觉挪移、置换与延展,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认知和体验提供丰富的意象和明确的暗示。通悟是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两方面的能力,它不仅是审美体验、生命体验,同时还作为一种认识论、方法论建立在“理性认知的整合”、“感性直觉的融通”、“意象组合的妙悟和神会”之上。语感通悟使表达主体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追问,在追问中超越,然后在最接近规律的地方去设计表达。简单地说,语感通悟不仅是表达主体在有声语言表达的各个结构系统中的通感,而且解决的是生命情境中纷繁复杂的感知之谜、体验之谜、创造之谜,是对绞缠不清的矛盾世界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悟性超越。超越现实的低级层面,又从现实的高级层面折返,对现实作进一步的观照和探索。在有声语言表达中,语感通悟与预感紧密联系。表达主体的通悟不会止步于模仿已有的语言表达样态、自我欣赏的层面,而是要发挥预设能力进而驾驭语言、创新语言。表达主体的语言预感就是感应听众的情绪、情感流动的“先见之明”,对主体间性驾驭起到推波助澜的强化作用。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使听众主动感应话语的内容、意象和意境,使其内心经验活化,并与表达主体一起共建语言传播的审美。语言没有设计就无法把握听众、驾驭进程,语言的预感为语言设计理清线索,开阔思路,提供想象的心理基础。如果没有语感通悟的渗透和支撑,预感及其设计就像是一双模样呆板、沉重笨拙的木鞋,拖累语言灵魂的自由舞动,传播目标在众多的牵绊中难以实现。

语感通悟并不是虚无缥缈、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素质,它通常以象征和隐喻的表现形式横空出世。黑格尔认为象征充当了精神与表现的中介。波德莱尔强调象征的暗示性、音乐性与模糊性。当代象征主义展示了象征的个人性创造的无穷魅力和意味感受的无穷阐释。它注重通感的复杂形式,与直线性表达截然分立。从这些美学理论家和实践大师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发现,象征手法往往是架起同一个审美活动中的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通感的桥梁,使人类审美器官的综合感觉以灵动、自由的生命形态又回到生命体验本身。对于强调精神自由诉求的广播有声语言来说,象征无疑是表达主体自如表现内心经验的一双灵翼。而隐喻为有声语言艺术营造了更加深邃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隐喻是一种了不起的修辞手段,运用隐喻能给语言带来耀目的光彩。他认为,隐喻是一种可以使语言活泼、超凡的原料,是一套“非同寻常的用法”;同时“正由于它并非平常的熟语”,它才可以“使辞令超出普通的水平”。而20世纪语义学家瑞恰兹认为,隐喻并不是语言运用当中特殊的、例外的东西,并不是“对它正常的作用方式的某种背离”,而是全部语言的“无所不在的原则”。当我们熟悉了语言的某种定势时,经常会忽略隐性的、没有被召唤的表现形式,比如隐喻。隐喻更像一个庞大的结构,它不单是语言的形式框架,而且还影响着表层的意义。隐喻不但增强了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而且扩展了语言所指代的现实的领域和语言审美的内心经验。其实,对我们更有启发的是英国浪漫主义理论家柯勒律治的观点,他认为隐喻决不是文学修辞,而是一种想象思维,是“一个积极的、自我形成、自我实现的系统”,这一系统对于“现实”,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地将自己加诸于人类世界,并创造性地改变和影响它。想象是实现这一过程的第一手段,它“塑造”了人类世界。

对于有声语言来讲,语感在主体观照和创造世界的“感性—知性—理性—悟性”思维轨迹中的升华形成语感通悟。语感通悟的根源不在语言的本身,即语汇的选择和组合、聚合关系,以及语言外在表现形式的技巧,诸如停连、重音、节奏、语气等,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内心经验本身。语感通悟既是表达主体的也是接受主体的,只有双方在同样积极的思索中,不断推进悟性的进程,从“渐入佳境”到“醍醐灌顶”,才能够体验通悟乃至灵悟、超悟、大彻大悟。语感通悟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感应圈,是有声语言表达创新的重要空间。在“视阈融合”的语境中,当语感通悟支撑起语言的灵魂时,有声语言中开始充盈着表达主体富于生机和灵性的生命情态,以主体间共建的期望与接受主体进行生命经验的全面交流。

三、整体和谐是实现天人和合理想的鲜明表征

21世纪初的中国呈现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状态欣欣向荣的积极局面,广播从业人员拥有心无旁骛地追求终极理想的社会环境。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传播过程中坚持“三贴近”的节目,在听众群中的声誉和威望就高,这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互动。说明思想深刻、个性鲜明、品牌凸现、格调高雅的广播节目仍然是听众心目中的首选。

(一)和谐始于互动与对话

广播互动的层次和内涵是多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基本特点,互动理论的研究已经深入人心,下面探讨广播传播的互动形态,旨在说明媒介特征下的有声语言表达的互动优势。

目前广播传播活动的互动形态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即时的,比如大量应用的短信互动、直播网络留言、直播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广播等。资讯发布、服务与交流和带有娱乐性、欣赏性色彩的节目一般采用即时互动的方式。通过即时的通讯手段,表达主体能够和听众一起享受即时话语自由带来的趣味。作为一名普通听众,我经常被来自于听众的言语惊得连连称奇,听众的言语不乏奇思妙想、鲜活灵动、意趣盎然。当表达主体直面、应对民众即兴的语言智慧时,语言功力的深浅便一目了然。在广播不能实现即时互动的时代,表达主体往往苦恼于缺乏对听众的明晰认识,而今天面对一张张生动多彩的言语面孔时,表达主体的应对和响应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引人注目。在广播的即时互动中,存在着隐性的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话语交往智慧角逐。即使在这样的语境下,产生积极或消极传播效果的主控权仍然掌握在表达主体手中。

但是,在表达主体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表达主体绝对不能忽略和漠视的一个永恒挑战就是自身的经验视阈能否与听众的期待视阈融合。即时互动把传受关系划分出很多的细节空间,比如参与即时互动的听众和“冷眼旁观”的听众在收听心态上有很大不同,但这两种类型的听众对表达主体的评价、对传播效果来说同等重要。实际上,研究“冷眼旁观”的听众的反馈对增强广播传播效果更为紧要,因为沉默的他们是大多数,这个大多数的人群决定着传播的多级性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