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9668100000078

第78章 刘师培的文字学(1)

陈奇

清代汉学兴盛,扬州学派以汉学家队伍最为壮观,刘师培祖上三代都是有名的汉学家。这个学派以训诂考证见长,认为训诂不明,则经义不彰,一切对古代典籍的研究也无从入手。因此,汉学家们普遍提出了“以字通经”的口号,普遍重视文字学的研究,开辟了小学、音韵、训诂等分支学科,从文字的形、音、义等不同的方面对汉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刘师培是古文经学家,从学术渊源上来说,走的同样是以字通经的道路,同样至为重视文字学的研究。“昔休宁戴氏有言,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于小学文字者也。又曰,训诂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我心自然之义理乃因之以明。嘉定钱氏有言,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不明小学,非惟不能通经,也不能读周秦古籍,更谈不上作文。“作文之道,解字为基。……岂有小学不明而能出言有章者哉!小学之类有三,一曰字形,二曰字音,三曰字义。小学不讲,则形声莫辨,训诂无据,施之于文,必多乖舛。”刘师培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在文字学方面的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小学发微补》、《尔雅虫名今释》、《理学字义通释》、《论小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三十三则》、《中国文字流弊论》、《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等,代表作则是《中国文学教科书》。

《中国文学教科书》是刘师培编写的五种国学教科书之一。全书计划编写10册,内容包括文字、词类、句法、章法、篇法、古今文体及文选七个方面。由于政治环境多变,以及计划写作的课题过多,仅编成第1册。该册于1905至1906年间编成付印,7万余字,“以诠明小学为宗旨”,首论汉字的起源,再依次论字形、字音、字义。

第一,汉字的起源。古代传说伏羲画卦,神农结绳,苍颉造字,把汉字的产生说成是个别圣人的杰作,给汉字的起源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刘师培则指出,中国文字,先有字义,继有字音,然后才有字形。而字义起于事物,寓于事物。“字由事造,事由物起。”对汉字的起源作了唯物论的解释。

(1)字音的起源。刘师培指出,未有字形之前,先有字音,而“声起于义”,字音起源于人对外在事物的观察、感知,将这种感知的结果以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即是字音。“人为万物之灵,人生于世,不能不与事物相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鼻之于嗅,皆身与事物相感触者也。身有所感,则心有所知。有知而后有情,有情而后有意。情动于中则形于言,所以吐露其情感,发舒其志意,以表示他人者也。”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情形。其一,起源于自然之音。如妈妈,“小儿之啼哭,口中即发此音,故即以之称其母。今西人之称母也,其字音亦与妈妈同。”其二,起源于对物象、物音的认识。如天字,训为颠。“颠、天之音古同。因天体在上,故即以颠呼之。后由颠音转为天音,乃别造天字”。又如火字,“风火相荡,其音近火,故火字之音即象火炽之声。”古人之造字,“音皆在观察事物之后,故能效事物以制音。”他反复强调:“生民之初,非能创造此音也。其所以成一确实之音者,必先具此物,乃锡此名。”

(2)字形的起源。虽有字音,但“不能达于千里之远也,亦不能传于百世之久也。及民智日开,乃造为文字,以辅言语之穷。”字形的出现,当在字音之后。字形的来源,计有六种,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六书。“六书起源,不外指事、象形二体。”象形者,象物形以为字形也;指事者,据事意以创字形也。文字日孳,乃有形声字的产生;而形声字的基础在象形、指事两种文字。指事、象形文字为独体字,形声字为合体者,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刘师培以为,“象形、指事、形声,皆文字之纲也。”会意、转注、假借皆由此而生:“两形并列者为会意,故象形为会意之纲;两字同意者为转注,故指事为会意之纲;一音两用者为假借,故形声为假借之纲。”归根到底,字形起源于物象、事意。它与字音一样,都起源于字义,都是对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反映。

刘师培认为,既然文字产生之初,字音起于字义,则今日探求字义当从字音入手,义起于音,义决于音:“上古声起于义,故字义咸起于右旁之声。任举一字,闻其声即可知其义。凡同声之字,但举右旁之声,不必举左旁之迹,皆可通用。盖上古之字,以右旁之声为纲,以左旁之形为目。盖有字音,乃有字形也。且当世之民,未具分辨事物之能,故观察事物,以义象区别,不以质体区分。然字音既原于字义,既为此声,即为此义。凡彼字右旁之声,同于此字右旁之声者,则彼字之义象,亦必同于此字之义象。义象既同,在古代只为一字。”如仑字,凡声旁为仑之字,都隐含条理分析之义。“上古之时,仅有仑字。就言语言,则加言而作论;就人事言,则加人而作伦;就丝而言,则加纟而作纶;就车而言,则加车而成轮;就水而言,则加水而作沦。”字义起于字音是刘师培文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中国文学教科书》第1册中,他反复申明这个观点;在其他著述中,他也反复阐述这个观点。《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三十三则》:“古人造字之始,不独以字形象物之形,亦且以字音象物之声。”《小学发微补》:“造字之初,先有右旁之声,后有左旁之形,声起于义。故右旁之声既同,则义象必同。”《汉宋学术异同论》:“义皆起于声。声义既同,即可相假。况字义既起于声,并有不必举右旁为声之本字,即任举同声之字,亦可用为同义。”《正名隅论》:“古人制字,义本于声,声即是义,声音、训诂本出一源,由一声而散为众音,声从其类。既为此义,即为此声。凡字皆主声音,不主形迹。”《物名溯源》:“古代造字之初,字声咸起于字义。……既以名加物,则各物之状态形质已隐该于字音之中,后世之人正可聆字音以求其义。”“惟有此物,乃有此称;惟有此义,乃有此音。……故欲考物名之起源,当先审其音。盖字音既同,则物类虽殊,而状态形质大抵不甚相远。”声起于义,义决于声,那么,形旁的作用是什么呢?

刘师培认为,声旁反映的是物之音,形旁反映的是物之形。“古人造字,既象物形定字形,复象物音定字音,故字形与物形同,字音复与物音同。”又说,声旁反映的是事物的义象,亦即事物的形态和动静状态;形旁反映的是事物的质体,亦即事物的类属。“上古人民,未具分辨事物之能,故观察事物,以义象区别,不以质体区分。”及事物浩繁,“乃以右旁之声为纲,而增益左旁之形。此以质体区别事物之始也。”例如,凡从草之字,皆为草类,从木之字,皆为木类。以义象区别事物之字,多为动词、形容词;以质体区别事物之字,多为名词、代词。名词产生以后,又大量被借用作动词、形容词。“若介词、副词、助词、助动词、连词、感叹词,此即所谓虚字也,多由名词假借。”“义本于声”的思想,起自于明末黄生和清代黄承吉。刘师培推衍他们的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声起于义,由字音探求字义的观点,指出凡声旁相同之字,其字义必相近的原理;进而提出,不仅声母相同的字,其字义相近,而且韵母相同的字,其字义也相近。他依据字义寓于字音的思路,总结出了古音演变为今音的一些规律,揭示了一音多字、一字多音、古今异言、各方殊语等语言现象出现的原因,为汉字、汉语的规范和统一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字义寓于字音的观点,有利于克服汉字研究中以声旁表字音,以形旁表字义,将字音、字形与字义割裂开来的缺陷,将字音、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整体的研究。不仅从字形探究字义,而且从字音探究字义;认为字形反映的是事物的质体,字音反映的是事物的义象;字义不仅寓于字形,而且寓于字音。例如火字,读音像熊熊燃烧的声音,字形(最初的象形字形)像火焰之状。又如河字,声旁像河水奔流的声音(可字古今音有异),形旁表示属水类。

刘师培义起于声的观点,有利于汉字研究的深入。他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字音对于探究字义的作用,有时甚至发展到“义皆起于声”的绝对程度。他也承认字义寓于字形,承认形旁反映着事物的质体,主张将形、声、义三者联系起来,作综合的研究。“无论何字,均有字形、字义、字声。无形则不能笔之于书,无声则不能宣之于口,无义则不能施之于用。……既为此形,即为此声,既为此声,即为此义,不可移易,不可变迁。”自相矛盾,顾此失彼,好异新奇,不筹通盘,始终是刘师培学术思想及政治思想的大病。

第二,字形。汉字造字方法有六种,即“六书”。其一为象形。“有形名词乃物类之可实指者”,故象形字皆为有形名词。其二为指事。“有形者物也,无形者事也。物有形,故可象;事无形,则古人创意以指之。”如疒,“人有疾病,象倚著形。”其三为形声。刘师培重申义寓于声的观点,以为声旁不纯为表音,而且兼表义。“说者谓形声之字,左旁象形,右旁象声,不知古人造字,仅有右旁之声,未有左旁之形。字声者,即字义之所寄也。故形声之字,以声义相兼者为正例,左旁为形,右旁为义兼声。”其四为会意。“会意者,两形并列之字也。”如伐字,从人、从戈,“即画一人荷戈之形”。其五为转注。许慎《说文解字.序》:“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意义相同的字,同属一类。刘师培赞同许慎的见解,以为戴震“转注犹言互训”之说与许慎同,“然于转注之起源,言之颇简。”他认为,转注就是一义数字,互相训释。他详考转注的起源:“盖上古之时,有语言而无文字,一义仅有一字,一物仅有一名。然南北东西之语言不能尽同,故有同一义而所言不同,亦有所言同而音之出于喉舌间不同者。及有文字时,乃各本方言造文字,故义同而形不同者,音必相近,则以在未有文字前仅为一字”。如懿、颐二字均训为深,二字同韵。其六为假借。“许君之言曰,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朋字,本义为神鸟,借作朋党之朋。“盖古无朋党之字,故取神鸟之朋字代之。”借用之后,始终未造新字。又有借用之后又另造新字的,如诐字,借作偏颇之颇,后另造颇字。又有引申之假借,如理字,本义为治玉,含有条分缕析之意,借作道理之理。

刘师培认为,六书之中,基本的造字法是象形与指事,二者成为形声造字法的基础;而象形、指事、形声又成为会意、转注、假借的基础:两形并列为会意,两字同义为转注,一音两用为假借。研究造字法,研究字形,有助于探究字义。“中国之文字,察其偏旁,即可知其所含之义,此又字形与字义之关系也。”不过,后人所见到的字形,与字义已很难联系到一起,其原因在于古今字形的不同。“欲穷字义,当求之字形未变之前。”最初的造字法为象形与指事,描摹实物形状以造字为象形,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事义为指事。其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字形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其间大的变化有五次。其一,古文阶段。西周以前的汉字,包括传说中伏羲所画之卦,神农所结之绳,苍颉所造之字,及甲骨文、钟鼎铭文等,均属古文的范围。不同时期的古文,形体已有所不同。“有唐虞之古文,有夏商之古文,有西周之古文。凡文字造于大篆之前者,皆古文也。”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文消亡殆尽。西汉中叶,鲁恭王刘余从孔府壁中发现旧籍,古文得以复现。其二,大篆阶段。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这个时期,诸侯国各本方言造字,形体各异,“然咸为古文及籀文之变体。”其三,小篆阶段。秦一统天下,取大篆、古文,或省或减,创为小篆。“自汉迄今,好古者多用其体,故相承不废。”其四,隶书阶段。这种字体始于秦朝,为隶人程邈所造,盛行于汉魏。至此,汉字基本定形。其五,楷书,又称正书。由减省变更隶书笔画而成,始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起来,通行至今。在汉字变迁的历史上,从古文到篆文,虽几经变化,但最初的形体仍依稀可辨。自篆文易为隶书,“然后字失其形。”考察汉字变迁的历史,探求其最初的形体,有助于考求汉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