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9668100000038

第38章 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1)

史全生

所谓孙中山的文化观,实际就是关于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问题。因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通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日益广泛。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国人由于立场观念的不同,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一些人深闭固拒,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不必学也不能学,说什么“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另一些人则完全被西方文化所折服,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是最优秀的,因而言必称希腊、罗马,文则为ABCD……,甚至说月亮也是美国的圆。而孙中山则完全不同于这些人。那么,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是什么态度呢?本文就此发表一些意见,以供学界同仁参考。

孙中山对待西方文化首先是展开双臂拥抱它,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

孙中山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香山隶属广州府,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广州早在唐、宋时期即已对外开放,清初为了防止台湾郑氏政权的袭扰,实行了严格的闭关政策,严禁商民下海贸易,一些沿海地区还实行“迁界令”,将沿海居民内迁30里。1683年台海统一,次年康熙即以“海洋贸易,实有益于生民”,宣布开放海禁,分别开放了江、浙、闽、粤四大海关。其中粤海关即设在广州,下设广州大关、澳门、高州、雷廉、琼州、惠州、潮州等七个总口岸,48处分口岸,另有24处挂号小口岸,19处稽查口岸,实际上整个广东沿海全面对外开放。而澳门当年即属于香山,不仅设有总口岸,还管理着大马头、南湾、关闸、娘妈阁四个稽查小口岸。后来为了防止西方武装商船的骚扰挑衅,清朝关闭了江、浙、闽三个海关,但仍保留了粤海关,使粤海关成为鸦片战争前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可见香山早已对外开放,香山人也早已接触了西方文化。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中外贸易日益发展,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日益广泛深入。特别是《南京条约》规定取消行商,实行自由贸易,逐步形成了影响中国近百年的买办势力,对近代西方化的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而早期的买办也都以广东人居多,其中尤其是香山籍商人影响最大,如近代著名买办家族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等,均香山人。他们也都对孙中山的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尤其是郑观应,在他的《盛世危言》中,即收录了孙中山的早期文章《农功》等。1894年孙中山偕陆皓东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也是通过郑观应等人的关系。此外,随着香山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许多香山籍民众也纷纷出国谋生,其中也不乏孙中山的亲属,如他的舅舅、叔父、大哥孙眉等。孙眉后来在檀香山发迹,成为一名出色的农场主。这不仅改变了孙中山一家的境遇,也对孙中山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听到一些有关西方的传闻和一些西学知识。这对孙中山的文化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小即对西学具有认同观,认识到在中国以外还有另一个世界。

也正因为孙中山从小即对西方文化具有认同观,所以在他少年时期接受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早期教育以后,便希望领略一下西方的文化教育,体验一下西方的教育制度。1878年,他征得他父母的同意后,到檀香山他哥哥孙眉处读书。由此他便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他在檀香山先后入意奥兰尼学校(Iolani College)和奥阿厚学院(Oahu College)学习英语和高中课程,并加入了基督教,深切体会到西方学校教育的“教法之善,远胜吾乡”,特别是学习自由,可以阅读各种书籍。当他阅读了法国大革命史和华盛顿、林肯等人的传记以后,便深受启发,思绪顿开,开始憧憬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可孙中山在奥阿厚学院只读了一年,孙眉即因他加入基督教一事担心会受到他父母的责怪,于1883年7月送他回国。以后他又先后入香港拔粹书室、皇仁书院(Oueen"s College)、广州博济医院和香港西医书院(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学习,直到1892年从西医书院毕业,所受的也都是新式学校教育。正如他自己所说,由于“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尤其雅癖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他在这些洋学堂里,不仅学习了“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而且“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至于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辄能洞其阃奥”。

通过学习,孙中山发现欧美国家的“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他说:“此四事者,富强之大径,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正是怀着这一思想,孙中山于1894年6月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希望通过李鸿章这样的实权人物,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在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然而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战云密布,军书交驰。李鸿章正在为战争一触即发而焦躁不安,没有立时接见他,使他上书失败。从此他便抛弃了对清朝的幻想,南下上海,然后转赴檀香山,在那里创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并在1895年秋密谋广州起义,由于事机不密而遭破坏。他被迫流亡海外继续奔走革命,并在奔走之余继续不断地学习西方文化,“研究各国政治得失源流,为日后革命成功建设张本”,并不断地丰富其革命思想理论。

当他流亡海外,考察欧美各国的社会政治时,欧美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十分高涨。在第二国际和各国工人政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20世纪初年,欧洲工人运动进一步高涨。1905年5月,俄罗斯200个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同盟罢工,有的工人罢工坚持了72天,建立了工人代表组织苏维埃。10月进一步爆发了全国总罢工,罢工工人多达200余万,使全俄社会陷于瘫痪,史称1905年革命。在俄罗斯1905年革命的鼓舞下,西欧的工人运动也迅速高涨,纷纷举行同盟罢工。在1905—1906年间,法国60多万工人参加罢工,德国有80多万工人参加罢工。这使孙中山的思想深受触动,认识到原先他一心向往的资本主义社会竟如此的充满矛盾和冲突,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嫓迹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由此他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并接触了各主要社会主义思想流派,提出了民生主义思想主张,希望在民主革命以后,避免出现如欧美国家那样悬殊的贫富差距,亦即他所说的,“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为土地,所以他最初主要接受了美国19世纪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论和单一税思想,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1903年末,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弟所主张在于平均地权,此为吾国今日可以切实施行之事”。后来他又受马克思的思想影响,在辛亥革命以后又提出了“节制资本”的口号,“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则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本会政纲中,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将“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他还多次向人们介绍了马克思及其思想著作,说“厥后有德国麦克司(即马克思)者出,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统系之学理”。

为此,孙中山严厉地批评了对西方先进文化不屑一顾的顽固保守思想,指出近代以来,有些人明明知道“外国的好处也是很多”,有的甚至对西方的钟表和其他玻璃五金等工艺品爱不释手,可就是死抱着传统的伦理道统不放,“不相信外国是真有文明”,不喜欢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轮船、铁路等西方的新技术新机器,连“外国的枪炮也不信仰”。打起仗来硬是用长矛大刀等原始武器与外国的洋枪洋炮对阵,虽然中国的军士们也表现了勇猛的精神,可长矛大刀怎能抵得过洋枪洋炮。结果屡屡失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可总还有那么一些守旧派,他们“要推翻民国,恢复专制,去图复辟”。因此他号召广大民众: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明了世界发展潮流,要“顺应世界潮流,去实行民权,走政治的正轨”,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前途出路。

孙中山学习西方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不盲目迷信,总是先对其进行深刻的考察研究,探讨其产生形成的社会根源,发展过程,总结其经验教训,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他认为,西方文化是在西方国家风土民情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并适应着西方风土民情的变迁而发展。而各国的风土民情各不相同。因此中国学习西方文化不可照抄照搬,必须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吸收适应中国风土民情的新文化。即如民主问题,西方民主革命时都提“平等、自由”的口号,说“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孙中山则认为西方“平等、自由”的口号不科学。他说:平等不是天赋的,而是人为的。人们的天赋有“圣、贤、才、智、平、庸、愚、劣”之分,能力各有强弱,后天的造就也各有高低,这是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的。如果不顾这天赋能力的差异和后天造就的大小,采用人为的压力,强行从头顶上压下去,将人们压成一律平等,这实际上是假平等,真正的平均主义。这将严重损害人们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但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世界便没有进步,人类便要退化”。孙中山认为,真正的平等只能是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大家都站在同一个底线,同一条起跑线,不能有任何特殊,然后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天赋才能,奋发向前,“那才是真平等,那才是自然之真理”,才能充分发挥各人的创造力,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不过这只能在民主制度下才能实现,不是天赋的而是人为的。我们认为孙中山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同样,孙中山认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如果侵犯他人的范围,便是不自由”。可当年西方民主革命时的许多自由战士们却不顾这社会行为的准则,一意追求个人自由,结果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与无序。尤其是法国大革命时,一些革命派无限地“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出现“暴民专政”现象,滥杀无辜,往往一言不合即惨遭杀戮,以致许多革命志士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倒在了自己同志的枪口下,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孙中山还认为,中国的国情与西方不同。西方国家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十分残酷,广大民众没有任何自由,所以他们对自由十分向往,喊出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虽然也十分残酷,但对人身的束缚没有西方那么严酷,只要广大民众缴粮纳税不造反,便不管他们的死活,他们的行动不受约束。而且广大民众中如有才华出众真才实学者,还可通过科举考试或建功立业,进入仕途。更何况广大民众长期从事分散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十分散漫。所以中国广大民众最迫切需要的是减轻封建剥削和增强凝聚力,将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以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西方列强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