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剧编导教程
9667400000027

第27章 广播剧的音乐和歌曲(2)

十二、音乐描绘特殊的形象

广播剧是看不见形象的,语言可以描绘,音乐也具有这种功能,用音乐造型引起听众的联想。用音乐描绘特殊的形象的手法,在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中也经常使用。比如电影《卡桑德拉大桥》,剧中的一个逃犯,他的身上带有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菌,人的肉眼看不见这种病菌,银幕上也不可能总出现显微镜的画面来显示病菌的形象,于是用特殊的音乐造型来表现。如逃犯每次在车厢里出现并与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段特殊的音乐造型,观众听到这种音乐就引起了联想——他身上有病菌。这种特殊的音乐还能描绘气体。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见的,用音乐来表现也能起到联想的作用。在国产电影《皆大欢喜》中,就是用音乐表现工厂里放出来的毒气,这种毒气不仅危害人的肌体,而且对物体也有腐蚀的作用。每当出现这种毒气时,作为特殊造型手段的音乐就出现了,告诉观众毒气又蔓延了。

十三、音乐模拟音响效果

广播剧中的音响效果有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而有些剧目中所表现的内容,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效果是不能胜任的,剧中要求必须表现出其声音形象,那么可以用音乐来模拟。

十四、音乐推动剧情的发展

“剧情发展的动力”是冲突,在广播剧中,冲突同样可以通过音乐主题的抵触和对立来表现。例如,广播剧《山谷红霞》一开始序曲奏出了优美的笛子声,接着是欢乐活泼的舞曲性旋律,结合解说在听众面前展现了一幅幸福美满的生活图景。但序曲一结束接着奏出了另一支低沉悲壮的曲调,伴随着男声的歌唱。这一支低沉的歌曲,直接与明亮开阔的序曲发生冲突,剧情由此而展开。广播剧中的冲突还可以用音乐与对话的不一致或对立来表现。同样以广播剧《山谷红霞》为例。月夜,龚伯龙朝着莫兰家中走去,音乐奏出了描写夜晚的优美抒情的音乐,随即转入龚伯龙和莫兰(山官女儿)的爱情主题。可是这时莫兰的母亲正在劝阻莫兰放弃与龚伯龙的爱情。这段对话和龚、莫的爱情主题是对立的。此处音乐旋律与人物对话的不一致推动了剧情的向前发展。

音乐不仅能造成戏剧的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也能构成戏剧的高潮。比如:广播剧《二泉映月》就是用音乐的反复再现推动剧情的发展。在《二泉映月》的乐曲中,阿炳和琴妹重逢了,结合了,而后两人又在《二泉映月》的凄婉、哀怨声中生离死别。当阿炳双目失明,沦为乞丐拉琴讨饭,他把满腔愤怒化成讥讽、嘲笑、怒骂唱出来的时候,惹恼了恶霸李老虎,恶霸砸烂了阿炳的琴,夺去了他赖以糊口的工具——唯一的生活伴侣和精神寄托。这时悲怆的《二泉映月》曲调已达到情绪的饱和,构成了全剧悲愤的顶端,全剧高潮已经完成,乐曲随即转为明朗欢快的《解放区的天》。[5]

总的来说,广播剧中的音乐种类按功能划分大致有这么十几种,各自的作用也表现在上述几个方面。但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也不能截然地分开,即使有的看来是补充性的音乐,但它同时也作为广播剧的组成部分;有的音乐既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又能起到补充场景的作用。如何使音乐在广播剧里真正担负起它应有的职能,更好地表现主题,感染听众?导演固然应当很好地掌握,但是也要求编写剧本的作者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音乐所能发挥的作用考虑进去,在写作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试举中央台制作的广播剧《乡音》为例,说明作者在写剧本时,戏剧中所需音乐的描写。

〔音乐:在朦胧而又幽美的旋律中展现出这样一幅图画——南方某乡村附近的乡林里,初升的朝阳穿透茂密的枝叶,将万道金光洒落在绿叶和野花铺成的泥地上。清凉的泉水在潺流,整个乡林里发出芬芳馥郁的草木清香。朝阳在树叶和树枝的雨滴上映出一道彩虹。鸟儿便在那上面欢乐地歌唱……乡林苏醒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在获得1982年全国优秀剧目之一、广东台制作的广播剧《碧血黄花》中,作者对音乐的描写是这样的:

〔深情的日本音乐缓缓起奏,融入轻轻的海浪声。哀伤动人的大提琴旋律,似乎在汹涌不息的波涛上流动,“巴松”的顿音象征凭吊者沉重的脚步。〕

这段描写是剧目开始时的音乐设计,当剧情进行到剧中主人公喻培伦因为实验炸弹而受伤昏迷,当他醒过来,日本警官误认为他是“支那人”时,他气愤地说:“不……不。我是炎黄子孙……是顶天立地的中华儿女!”此时,音乐是这样描写的:

〔气吞山河的音乐突起,其旋律如万里长城,拔地凌空,蜿蜒千里;似黄河怒涛,奔腾咆哮,浩浩东流。〕

从以上两个剧目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需要使用的音乐性质、种类、声音形象、旋律气氛以及技术处理方法都作了说明,提出给导演、配乐的创作者参考。这种文字之所以要强调,一则是过去写剧本的作者们对它常常是忽视的,书写得非常简单,甚至只写两个字“音乐”。什么音乐呢?从剧情出发,你对导演、配乐的工作有些什么要求呢?一切都看不出来,这就显得过于粗糙而缺少艺术性了。二则是广播剧剧本现在出版的机会较多,改变了以往只能在收音机上听到而看不到文字剧本的状况。出版文字性的读物,就应该用文字清楚地表现内容。而且,这部分文字最好多使用音乐术语和能诱发想象力的、具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广播剧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二节 歌曲的种类和使用

广播剧中的歌曲是有词的音乐,是文字和音乐的综合。歌曲在剧本中是文字的组成部分,它比较具体地体现剧作的内容,有不少广播剧都使用歌曲。

一、歌曲的种类

广播剧中的歌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题歌;一类是插曲。

(一)主题歌

主题歌往往是概括地表现剧作的主题内容的歌曲。比如广播剧《道路就在你脚下》中的主题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迈开青春的脚步,

道路就在你脚下,

坚定信念,树立理想,

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事业要辛勤的汗水浇灌,

天地靠奋发的劳动开创!

啊——

天地靠奋发的劳动来开创,

事业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

啊——

天地靠奋发的劳动来开创!

这个剧目的主题思想是通过郭自强克服种种困难,勤奋学习,终于成为自学成才的外语教师。它勉励青年人不要怕挫折,要坚定信念,树立理想,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这首主题歌把剧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用诗歌的语言概括地表现出来。一部广播剧通常只有一首主题歌,其余的歌曲是插曲。

(二)插曲

插曲是穿插在剧中的短曲,也是广播剧的组成部分。插曲有三种形式。

1.剧中人演唱的插曲

剧中人演唱的插曲一般是指根据戏剧情节规定,剧情发展到需要剧中人物歌唱的歌曲。比如广播剧《二泉映月》中,琴妹同阿炳到街头卖唱的歌曲:

(唱《无锡景》)

小小无锡景,

太湖鱼米乡。

青山绿水,

好呀好风光。

好风光呀——好风光,

风光虽好人辛酸,

琴妹卖唱诉衷肠。

家破人又亡,

三岁没有娘,

爹爹带儿逃呀,

逃荒去卖唱。

去卖唱呀,走四方——

背井离乡思亲人,

寒冬腊月盼春光。

江湖风浪多,

码头有虎狼。

心比黄连苦呀,

琴声更凄凉。

更凄凉呀,更凄凉,

茫茫黑夜何时尽?

一曲唱罢泪汪汪。

这首插曲是剧本规定琴妹要唱的,歌词当然也是广播剧的组成部分了,同时,用歌声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在该剧中,阿炳在街头唱《金圆券满天飞》的插曲和骂李老虎的歌曲《唱唱变色龙》等都属于剧中人演唱的插曲。

2.伴唱插曲

伴唱插曲不是剧中人演唱的而是由剧外人演唱的歌曲。它往往起到烘托主题、渲染气氛的作用。比如广播剧《彭元帅故乡行》中的开头用了一段歌唱,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江水奔流翻滚声。〕

【解说】奔流的湘江水啊,没有风,你为何翻起波浪?啊,原来是你日夜怀念的亲人回来了,难怪你如此激荡!

欢迎你呀,彭元帅,湖水要为你纵情歌唱。

(歌声起)

湘江水啊弯又长,

笑迎亲人回故乡。

三十年来没相见,

思念亲人望断肠。

该剧的结尾也用了一段剧外人的歌唱来烘托主题,增强戏剧的气氛。歌词是这样的:“说我人民话,办我人民事,提头敢直谏,宁为真理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无词的插曲

这种插曲只有音乐的旋律而没有歌词。无词的插曲如果运用得当,往往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增强情绪和增添艺术感染力的特殊效果。比如:广播剧《千古流芳彭元帅》中的无词的插曲《啊——》,这首插曲是当彭元帅被“四人帮”一伙阴谋家迫害致死后唱的。歌曲中虽然无词,却十分恰当地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因为人民对被“四人帮”一伙迫害致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思念的心情又抑制不住,于是出现了无词的歌唱。这种无词的插曲是很有感染力的。

二、歌曲的使用

在使用广播剧的歌曲时,一定要贴切、准确,绝不能为了歌唱而歌唱,为了配歌而配歌。这就要求作者在写剧本的时候,慎重地使用歌曲。一定是在剧情需要,人物情绪达到高潮、达到饱和点的场合才使用歌曲,而且必须是“触景生情”的结果,才适合于引吭高歌。那种“戏不够,歌来凑”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谈到“歌唱实际上是一种悲欢的表现”,是“情感的产物”。另外,使用歌曲一定要在构思整个剧本的时候就预先设计好,使歌曲成为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剧本已经写好,事后补加歌曲,往往会造成节外生枝的恶果,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广播剧中的三种因素暂且讲到这里。这三种因素是针对一般的广播剧而言的,不是所有的广播剧都要具备这三种因素,国外的广播剧有些只有语言和很少的音响效果,而没有音乐。比如:德国的广播剧《结算》、《课堂作文》、《大门外面》,就不使用音乐。英国制作的广播剧《复仇》等只有音响效果,或者说只用音响效果来编辑成广播剧,不但没有音乐,连语言都省去了。这些剧目都打破了广播剧三种因素的规定与要求。不过,我国的广播剧创作者现在还是在遵守着这三种因素的理论进行广播剧的创作。未来打破这种限制将是广播事业发展的前景和必然的趋势,广播剧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深刻的改革,出现更多的新型剧目。但笔者认为,广播剧还是应该充分运用这三种声音因素来进行创作。一则,广播剧已经先天地失去了视觉的欣赏手段,这是它不可弥补的欠缺;二则,如果在听觉世界——声音世界中的三种因素再少那么一两种因素,未免显得太单调了,艺术的美感太欠缺了。因此,在笔者看来,如无特殊的必要还是采用三种因素来制作广播剧为好,何况这三种因素又都担负着艺术创作的职能呢!这只是笔者的看法,仅供参考,绝不意味着束缚作者在形式上的开拓和探索。

为了讲述上的方便,笔者把语言、音响效果、音乐三种声音因素作了分门别类的研究,讲述了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特点。但在创作剧本时,它们应该以整体性的面目出现。这就要求剧作者在写剧本时,具有整体观念,使三者在剧本中成为有机的整体。有位广播剧编导说:广播剧中的三种因素,“语言是骨骼,音乐是血液,音响效果是皮肉”。这种形象化的比喻,正是从整体上揭示了语言、音乐、音响效果三者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但这三者又通过一定的结构才能转化为整体生命。也就是说,三种因素正是经过通盘的组织、合理的调动、巧妙的安排,才能成为广播剧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活生生的艺术生命。

思考题:

1.音乐对于广播剧的重要性是什么?

2.广播剧中的音乐都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3.在广播剧中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歌曲?

注释:

[1]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编:《广播剧通讯》第2期,第69页。

[2]蔡子民编译:《广播剧的特点和方法》。

[3]蔡子民编译:《广播剧的特点和方法》。

[4]《戏剧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16页。

[5]《广播剧选集》,广播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