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9667000000006

第6章 杂记编(5)

在愉悦共鸣的问题上,应该努力避免制作理想蓝图过程中的片面性。一般表现为:向内容倾斜时,过分关注表象而忽视深层,如追逐阴暗面,以曝光为满足,或热衷于爆炸性、轰动性,以瞬时浓烈为顶点;向形式倾斜时,着意光色特技的使用而忽视与内容情理的契合,或一味显露真实的平铺直叙,以旁观的冷漠掩饰观察的浅薄和思辨的苍白。这类片面性,并不能真正点燃生命之火,反而会在人们的心灵里突现美的缺憾,忘掉“谁笑在最后谁才是胜利者”的箴言,忘掉“长歌当哭,那是在痛定之后的”格言。愉悦共鸣也就在此时烟消云散了。至于有些“出新”,不过是在选用修辞格、重组造句法上下些表面工夫,表达的只是一般意义和观点,除了让人费解之外,就根本与愉悦共鸣风马牛不相及了。

“信息共享”要达到基本要求,“认知共识”要进入实质层面,“愉悦共鸣”就要升至“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琼楼玉宇中了。让曲虽高,和不寡,正是美学的任务,新世纪是美学的世纪,语言传播必须迎头赶上!

关于网络控制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二

信息社会实现网络化之后,必然面临网络控制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总要突破局限,同时加以制动。人类对于水的开发利用是如此,对于电的发明与利用也是如此。刚刚发明了电,在利用时就伴随着恐惧:能置人于死地,能置物于毁灭。于是如何控制它,自然就成了研究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当今,对于网络也经历着同样的路程。国际互联网,多向互动传播……似乎无法控制,要“天下大乱”了。

从语言传播的角度看,实现控制是可能的。绝密、机要信息,另有相应通道,除了间谍和破译,一般人是得不到的。这就是一种控制。虚假的、攻击性的、破坏性的信息,现在在广播电视大战中也并不鲜见,辟谣、反驳、斥责就是了,正如有批评就可能有反批评是一样的道理,总比私下传播小道信息好些,上网入了平台就公开了,“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真理愈辩愈明了,何惧之有。这也是一种控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斗争哪有胜利?“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网络用户,有集团传者和个体传者两大群体。集团传者包括政府、党派、团体、广播电视、通讯社、报刊、图书资料馆所……广播电视包括广播电信、电视台以及各个节目生产制作公司。个体传者就是拥有网址的用户。个体用户,既可以传,又可以收,既可以助人,又可以求助。

对网络用户的管理,将来要立法,要有相应的国际组织,要有国际公约,以解决用户行为、用户之间关系等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各个国家也会使用“公、检、法”权力,对本国网络用户进行有序调控,并负责与国际上相关机构发生制衡关系,甚至采取联合行动。例如目前的禁毒、引渡等。保障合法权益、处理违法事件,会有不断完善的举措。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该是可行的,而不是无奈的。

从广播电视传播角度看,实现控制也是可能的。一方面,广播电视集团公司内部,有一套运行管理体制和规范。注册登记、宏观调控、监督检查,审批程序、运营行止,都不会放松。另一方面,各自为政的制作公司也要注重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精品节目的生产。不如此,节目播出的中标率、各台的采用率也不会高。长此以往,就会被淘汰,至少信誉不会可人。因此,关键在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导向,以及对各类节目的具体要求。只要坚持喉舌的主功能,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只要坚持“扫黄打非”,不论上星还是上网,广播电视传播的质量应该说是可以控制的。

从广播电视传播者的角度看,记者、编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程技术人员……还应有相应的专业要求,而且必须持有“上岗证”,即具备任职资格。就像律师、会计师一样,进行社会化的考评,严格而规范,科学而公开。所谓社会化,不可能是无序的:谁想当律师就随便走上法庭进行辩护,谁想当会计师就随便到一个单位给人做账,谁想当记者就随便去事件发生地进行采访,谁想当编辑就随便进行编排,谁想当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就随便参加节目生产,播报新闻或解说专题或主持评论、综艺节目,谁想录音录像、设计制造、调控修理,就能随便进入机器设备的生产使用过程。如果大家都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随意用什么人干事情都毫无要求,或者负责人自定标准,那么,“社会化”也就进入了无序混乱状态的怪圈,党的领导、政府的管理、宏观调控、舆论监督、竞争机制等,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新闻播音员、评论员,各电台、电视台是肯定要统一管理的。有些节目主持人可能会由各制作公司根据节目需要去物色、选用。什么人可以出任节目主持人,就是现在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考核、聘任章程,明显不合格的并不少见。往往是“饥不择食”而“矬子里拔将军”。不论是统一管理还是各取所需,都应该标准化、规格化,分门别类、分层分级地考核、评聘,由主管领导、同行专家、受众代表组成“合议庭”,即评聘委员会。培训上岗,定期考评,竞争激励、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形成风气。避免主观失度、不正之风。这是最好的途径,走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路。

如此,集团传者就能选优集萃,推陈出新,个体上网只好处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的境地。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竞争必然造成优胜劣汰,但网上优势却永远不会造就学阀作风和学术霸权主义,因为网络文化给了每个网民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利,媒介学术霸权和故步自封的衰亡,将使学术争鸣和网络批评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媒介集团传者和个体网民的竞争态势日趋平等,对媒介的赞扬与批评会更加实事求是,全社会“匹夫有责”,共同营造着进步的民主权利、高雅的文化氛围、浓郁的民族特色、广阔的交流渠道。这正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成果:在发展的同时实施控制,在控制的同时促进发展。因发展而担心失控,因控制而担心停滞,是不必要的,因为历史是这样走过来的,今后还要这样走下去。

关于学术争鸣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三

“两为”和“双百”方针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的,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也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们对广播电视传播规律的认识是如此,对语言传播规律的认识同样是如此。

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规律上,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十分正常的,正如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对传播的认识,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一样,面对复杂而又稚嫩的广播电视传播,特别是语言传播,学术研究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甚至概念、范畴出现不同的认识,是一种好的、兴旺的学术景观。现在,总体上是争鸣太少,真正的学术争鸣更少。

目前的状况之所以显得同其他学科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泛性的单项研究多,深广性的综合研究少,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不大能进入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二是个体性的单向研究多,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双向和多向研究显得不足,因此,“各吹各的号,各有各的调”,鲜有交汇和碰撞;三是学术研究的园地少,不但大批研究心得没有发表的机会,还容易造成学阀作风和学术霸权主义,在学术刊物上以“争鸣”作点缀,以自己的观点统领一方,使一些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不愿问津。

当然,“争鸣”是有一定基础的,即在更大范围、更大观念上趋同,在较小范围、较小观念上显异。如在承认“存在”和“意识”的基础上,才有谁决定谁的争论;如在承认“主体”的基础上,才有“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争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同样有这样的情况。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存在是一种共识,但他们是不是党的喉舌?认识就不一样了。有人认为是喉舌,有人就认为不是喉舌,明确提出:播音是“适宜搞政治宣传的”,而主持人则是听众的朋友,贴近且沟通,还有的人认为“播音员时代过去了”,“主持人将来的社会化,便成了自由职业者”,这是在“喉舌”问题上“是不是”和“能不能”的分歧。这是不是学术争鸣,可以不下结论;这是不是原则问题,却应该是专家学者、管理者必须明确的问题。对此,竟没有见到争鸣的文章。还有,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功力是不是第一位的业务要求?他们同记者、编辑都是新闻工作者,业务上有无侧重?至今,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大都是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的。为什么也不见尖锐的争鸣文字呢?

在学术争鸣的问题上,往往有五种不宜有的态度,一种是:某个观点是常识性错误,不必与之争论,参与这类争论品位不高;一种是:在实践中检验吧,这类看法肯定碰壁,不必理睬它;还有一种是:不同意这个观点,但要条分缕析地去驳斥,不但花气力,而且不一定说得透,缺乏信心;再有一种是:各自说各自观点,争什么,哪有那么多时间;另外一种是:费力写出一篇,人家不给发表,那不是白搭……

学术研究总是两个方面:正论和驳论。正面阐述观点是重要的,但是捍卫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辨析、批评,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二者都是理论建设的需要,学术争鸣就是为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该学术领域中呈现兴盛繁荣的局面,打破那种“万马齐喑”的气氛。没有批评的学科是即将衰亡的学科,有批评、有斗争才会促进学科的发展,才会出现不同的体系、不同的流派。

学术争鸣,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需要,是“广采博收、取长补短”的需要,更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需要。因此,学术争鸣是一种责任,应该有争鸣的学术勇气。

学术争鸣,有是非之争,也有主次之争,有共时之争,也有历时之争。这些关系,有时并列,有时交叉,并不一定是单一的。

学术争鸣,要争,就要先搞懂弄通对方的观点,这才是郑重的、严肃的学术态度和学术作风,如有人指责“无稿播音”的提法不对,认为播音都是有稿的,无稿就不能叫“播音”,但又认为节目主持是无稿的,却可以叫“采编播”,这就自相矛盾了。如有人说什么时候科班出身的人少了,思想者型的人多了,主持人中心制就可以实行了。这里面的“科班出身”与“思想者型”似乎水火不相容,且不说有各种科班,有各种科班出身的人,其基本概念和逻辑关系都是混乱的,我们能认为这样说是严谨的吗?

我们缺乏学术争鸣的热烈气氛,我们缺乏尖锐的学术批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清除学阀作风和学术霸权主义的过程中,在消除唯我独尊、狂妄自大心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术争鸣的勇气,我们应该支持尖锐泼辣、有理有据的学术争鸣的作风,那种“各打五十大板”的老好人,那种脱离实际、颐指气使的“老大”作风,是不利于广开言路、匡正学风、沉静心态、刻苦钻研、明辨学理、探寻真知的。

关于听觉阈限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四

语言传播主体必须考虑使受众“愿意接受”的一系列问题,而语言接受主体也需要考虑“能够接受”的一系列问题。“能够接受”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传者,其中必定存在着受者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审美意识、美学理想诸方面的起点。

广播电视传播是否因其为“大众传播”就说它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就以“世俗文化”对待它,这其中有概念、性质、任务、要求等值得深入探讨的广泛论题,恐怕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那基本观点、重点认识,在此前的思考中已略陈己见,现在,还可以从受众“听觉阈限”的角度,继续进行思考。

凡有听觉的人,都受制于听觉阈限精疏的状况。有的人听觉阈限精微锐敏,有的人听觉阈限粗疏迟钝。这里,既有先天的生理条件、心理积淀,又有后天的环境影响、能动习得,两方面缺一不可,但究竟是互补还是互斥,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显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从客观上说,有社会发展、时代氛围、人际关系、科技进步、文化负载等;从主观上说,有性格爱好、现实需要、理想追求、生存心态等。

大千世界给人们的听觉刺激是十分丰富又相当杂乱的,因此,在听觉的活动中,有主动和被动、选择和排除、专注和随意、辨别和领悟等多种情况发生,而且会在相对转换中获得更切实的具体感受,并为听觉阈限的日渐精微提供更多的契机。当然,听觉阈限是感觉阈限的一个部分,不是孤立的,在听觉活动中常常得到其他感觉的补充或受到干扰。

从听觉阈限的思考中,我们会发现在精微和粗疏之间、锐敏与迟钝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层级,可以分上中下,可以分高中低。忽视这一点,无论传者或是受者都将处于迷茫、空泛的状态,会叹息知音不在,知心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