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9667000000022

第22章 教学编(7)

“一专多能”是我们培养播音专业人才的一贯主张。1984年我们就提出了“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专业培养方向。我们要求学生学好政治、外语及各门文化课,学会电脑,同时要求他们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我们还把采访、编辑、节目制作、化妆、灯光等作为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多学本领。即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不要把自己关在播音室与外界隔离开来。我们强调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也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并不意味着丧失播音学科的独立性,而是要达到较宽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专业的统一。在专业方面,也要一专多能,长于新闻播音,也能主持节目,长于主持节目,也能报告新闻……这是宽口径培养人才的需要,能够扩大和增强播音专业人才的适应性。

现在在岗的两万多人的播音队伍中,经过播音专业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的约占四分之一,很多人都成了名人、名播音员、名主持人,成了各台的业务骨干。

二、语言功力培养的艰巨性

广播电视传播,离不开有声语言;有声语言表达,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功力。语言功力指语言的功底和能力,一方面,是接收、判别和储存语言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发出、深化和驾驭语言信息的能力,二者的核心是语感。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相当艰巨的。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复杂,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历史上,自从兴科举以后“重文轻语”的影响一直存在,只注意识字、作文,不注意提高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表现就是重采编,轻播音;重写稿,轻播稿,以致认为“播音无学”。多年以来,播音员好像只是“声音好、形象好、会说普通话”,有的人竟把播音员称作“念稿员”。主持人节目出现以后,许多人以“采编播合一”而认为比播音员技高一筹。在有些人看来,语言功力似乎无足轻重,语言表达好像与文化无关。有这样的认识,怎么能重视语言功力呢?怎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们在播音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感到困难重重,许多台的领导也常为播音质量不高而苦恼,原因多源于此。

我们每年招生,报考人数极多,但能入选者,理想的人太少。并不是因为我们要求苛刻,把关太严,主要是考生们的整体素质不够高,语言功力不够强。我们是从五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核的,叫做“过五关”:思想政治关,声音表达关,相貌体态关,体魄健全关,文化知识关。五关全过者寥寥无几,真是百里挑一。大多数考生不是语言不规范,就是声音不悦耳,要么是语言表达太低,要么是文化水平太低。过五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来,也不可能人人做到。但是如果从小学到中学,把语言功力的培养放到同识字、作文一样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的招生工作就会进一步优中选优,生源质量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当今,对语言的认识已经由“工具性”提升到“文化性”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显现,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的培育和熏陶的过程,其中语言的培育与熏陶起着巨大的作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以“明晰”为核心,辐射到两个层面上发挥其社会功能。第一个层面是“规范”层面,即在社会全面规范基础上的语言规范。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的规范一定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给以反映与诠释,如信仰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责无旁贷地赋予广播电视以宣传重任。但是,如果语言不规范,或方言干扰,或粗俗不堪,怎么能取得绝大多数人的心悦诚服呢?广播电视传播必须坚持语言的规范,应成为国家标准,全民学习的样板。第二个层面是美感层面,广播电视传播,要崇尚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气派,要从内容到形式都走民族化的道路,要讲求风格美、意境美、韵律美,使人感到悦耳动听、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心驰神往,从而给人以美感享受。我们体会到,没有高深的语言造诣,没有坚实的语言功力,规范和美感就会黯然失色,广播电视传播的“明晰”也就会变得杂乱和苍白了。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播音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中,要格外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专业教学中去。

专业教学中,我们结合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与传播实际,重点锤炼与磨砺学生的语言功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缺乏语言功力,就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播音创作任务,就不能做到“守土有责”。但是,“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毛泽东语)。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制订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个人存在的主要矛盾,明确了努力方向,落实了训练要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功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们深有体会地说:“语言是这样精妙,学习一辈子,恐怕也到不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社会给教学以支持、托举,但也不可避免地杂入消极的影响。当有些电台、电视台的语言传播发生污染和混乱的时候,当某些西方的传播学观点被公然宣扬的时候,当“重文轻语”的思想又抬头的时候,“播音无学”、播音“不学而能”的看法又时髦起来的时候,播音教学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有些学生不安心校内学习了,一个个到电台、电视台去主持节目了,并且自我感觉良好,说什么“我现在也能主持节目了,还学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端正他们的认识,千方百计进行启发和引导,特别是在学生中深入地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分析鉴别能力,加强他们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使他们打破“远离革命”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狭隘眼界,克服崇洋迷外的殖民地文化心态的影响,消除浮躁的通病,防止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踏踏实实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人民广播的优良传统,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域外的先进经验,充分认识祖国语言的准确、优美、丰富、精妙,强化喉舌意识和群体意识,提倡先当能人再当名人,“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做‘常青树’,不做‘一时花’”(李铁映视察北京广播学院时题词)。不少学生认识到,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岗位,虽然是名人的岗位,却也是人才激烈竞争的场所,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不勤学苦练,不强化语言功力,总要被淘汰。

新闻性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主干,提高新闻性节目的播音质量,是播音创作中最难掌握、最要功力的课题,是播音专业学习的重点之一。新闻性节目的播音,要在掌握播音语言特点即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基础上,达到“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如潮、节奏明快、语流畅达、新鲜感强”的要求。语言功力不足,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新闻性节目的播音任务的。我们采取“广播电视并重,消息、通讯、评论、现场采访、现场报道、现场直播全面训练”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新闻敏感和语言功力。新闻性节目的播音已经成为播音专业人才的强项。至于知识服务类、教育欣赏类、综艺娱乐类节目,我们也在把握节目性质、任务和制作过程等方面使学生开阔眼界、学习精品、独立思考、各展所长。

语言功力,包含着思辨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创作主体的“自我感觉”必须同传播效果紧密联系起来,并把传播效果作为判别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有一批高水平的记者和编辑,我们也应该有一批语言功力坚实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这样,多出精品就有了强大的实力。

三、播音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广泛吸纳视听媒体的态势不断增强,对跨世纪的播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但数量大,而且质量高,优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会大有用武之地。

北京广播学院自建院以来就承担着培养播音专业人才的任务。1963年正式设立中文播音专业,1980年建立播音系,今年7月又成立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40年来,共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双学位、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约2000人,为全国各台、各企业台培训在职播音专业人才近万人。已出版各层次、各类教材、专著17本,其中获部级、国家级奖励6本。去年出版的《中国播音学》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日益成熟。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播音学科、播音专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她的学科性和专业性已不容置疑。

播音专业开设5个专业方向:①广播播音主持艺术;②电视播音主持艺术;③广告编播艺术;④体育解说艺术;⑤影视配音艺术。

我们建立了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所、语言传播研究所两个研究所,承担国内外相同、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我们的全国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培训交流中心,专门负责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人才交流,并提供人才供需信息。国家语委和北京广播学院联合举办了4期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十分成功,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我们还在国家语委的支持下,建立了在北京广播学院普通话测试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普通话测试中心,现已有10名国家级测试员,负责校内外(各台、各学校)的普通话测试工作。第一期测试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此外,我们还担负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因为我们的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语调上是最标准的“广播级”普通话,人们就说:“学汉语要到中国,学标准汉语要到北京,学最标准的汉语要到广播学院。”这已经为外国学生所认同,我们已培训外国学生500多人。我们的留学生大楼建成后,我们的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我们的师资中,有高级职称的16人。我们的教师,都可以到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只是因为热爱教育工作,才坚守在比较清贫的教学岗位上,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担负起多层次的繁重教学任务,每学期都超负荷运转。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播音专业人才,他们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辛勤耕耘奋力写作,并团结一心,促进教学的深化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努力提高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播音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播音理论只有从实践的体验中总结概括出来,才会有指导实践的实际价值。没有播音实践,既不能领会理论,也不易接受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从难从严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包括急稿训练、直播训练、现场训练、当众训练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很多电台、电视台,大力支持学生的训练和实习,并提供了许多方便,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反复强调,只要到话筒前、镜头前,就要努力获得播出的播音创作的感觉,为了做到这一点,播音之前必须进行严格和周密的准备,不允许敷衍塞责、粗率马虎,要对即将播出的每一句话负责,对每一篇稿件、每一个话题负责,总之要对广大受众负责。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即兴应变的成功。只要抓住提高素质、加深修养这一根本,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便会在应付裕如的播音状态中闪光,并产生用之不尽的灵感,从而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受众。

我们的教学改革还要继续深入进行下去。我们将以本科教学为龙头,逐步扩大双学位和硕士生的招生人数,取得规模效益,我们培养的播音专业人才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发挥出来。

我们的兼职教授共有12位,都是播音指导、研究员、高级编辑。他们对播音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重要支持。我们还要再聘请一批名播音员、名主持人、名记者、名编辑、名专家、名艺术家作为我们的兼职教授,共同培养跨世纪的播音人才。

为了建立合理的学术梯队,壮大师资队伍,我们还将面向全国招聘高水平的播音专业教师。

为了加快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我们打算建立两个实验室。第一个是广播电影电视部重点学科语言学播音实验室,在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去年已经拨款100万元人民币,实施了国家级实验室系统工程的第一期装配。第二个实验室是在国家语委支持下建立普通话测试中心实验室,现正草拟方案,这两个现代化实验室的建成,将对强化语言功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产生久远的影响。

尽管我们现在师资少,设备老、地方小,主动加强同广播电视第一线的联系不够,教学改革的力度还不大,但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广播电影电视部的直接指导下,在北京广播学院领导的具体关怀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一定会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学科,向广播电视系统输送第一流的播音专业人才,让广阔的天宇响彻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最强音!

在我们办学过程中,得到了党中央、江泽民主席、李岚清、李铁映、丁关根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重要指示,得到了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国家语委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厅(局)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广播学院向各位领导、向同志们表示最诚挚、最热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