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9665100000037

第37章 幼儿媒介教育(2)

第二节幼儿媒介教育的方式

如果幼儿媒介接触对其身心发展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就需要相关的教育或协调措施加以适当干预。事实上,通过媒介教育的具体实施,培养或提高幼儿的媒介素养水平,适应媒介化生存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幼儿媒介教育的方式包括亲子媒介识读、幼儿园媒介教学的实施。

一、养育类型与亲子媒介识读

在漫长的幼儿时期中,从嗷嗷待哺到翻爬走跑,成长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的媒介接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有着一定的关系,幼儿的媒介接触模式反映着与其相对应的养育类型。

养育类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养育实践。这是指为达到养育子女的目的而设计的目标,譬如,惩罚坏行为,奖励好行为。二是养育类型也代表着某种固定的态度和信仰,这是形成养育实践环境的一部分。养育类型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这种理念来源于两种维度:一是家长对幼儿需求满足程度;二是家长是否对幼儿产生“顺从”。譬如,如果父母坚信以非暴力的形式解决矛盾,那么,就意味着幼儿用语言泄愤而非拳头时,或许会受到大人的认可。

以家庭的态度选择来分,家长的养育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被称为权威型家长,它强调责任和要求,这类家长一般会鼓励幼儿独立并对幼儿行为具有高期望值;第二类是独裁型家长,一般对幼儿要求较严格,具有限制性,强调顺从,这类家长一般较少照顾幼儿,但对幼儿却有中、高等的期望值;第三类是许可型家长,他们和独裁型家长正好相反,许可型家长会给幼儿很大的接受和温暖,但亲子互动很少,纪律性也很低;第四类是忽视型家长,这类家长对责任和要求都不是很重视,在各方面养育实践上的关心程度都很低,这一类型是以对幼儿行为和需要都不重视为特点的。

养育类型与幼儿发展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譬如,权威型家庭的学龄前幼儿更容易显示出自我动机,与同龄人互动活跃,能长时间坚持,较快适应新活动要求,并在学校表现良好。独裁型家庭的儿童,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会显得很内向,感觉受到很强烈的外在控制,在和同龄孩子玩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多的侵犯性和分裂性。许可型家庭的幼儿没有其他幼儿那么自信,成功的动力也不强。

家长在幼儿媒介接触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与其养育类型相对应,尤其是在幼儿媒介接触过程中的亲子交流问题方面,表现为两个主要的维度:一是交流取向,即父母与幼儿关于媒介接触的谈话是否会涉及关于思想、感觉和观点的相互理解;二是顺从取向,强调家长的权威和对家长的拥护,而不能表达不同的想法。两者兼顾的家长,通常是权威型的,强调顺从取向的家长属于独裁型家长。两者都不在乎的属于许可型家长,但是在幼儿的媒介接触问题上,似乎没有一种交流模式能和忽视型家长有相对应的关系。

观察发现,家庭交流模式、媒介应用和媒介影响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对应关系。以交流取向的家长为例,交流取向型的家长倾向于批判式地和儿童讨论电视内容。他们只是评判电视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而不是授意儿童应对电视内容抱有的想法和反应。这种家长会更多地关心儿童关于内容的问题,而儿童也会反过来更多地提问题。因此,这些幼儿会觉得,在这种有关电视的亲子互动中,他们的观点是会得到认真的考虑的。其结果是,家长在树立幼儿对媒介内容的诠释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对幼儿发展自我媒介理解策略方面,是很有利的。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控制类型的幼儿会经常看他们父母喜爱的电视节目。控制类型家庭的幼儿倾向于模仿权威人物的行为。在这种家庭中,母亲会用更多的命令、评价来指导幼儿诠释内容,并对电视作出建议。控制类型家庭幼儿对父母的模仿,只是为了满足交流模式和独裁式养育类型的一种需要。其结果尽管会导致积极方面的增强,但是对于媒介内容的批判式反应则会越来越少。

总之,不管何种养育类型,幼儿的媒介接触模式都会受到家长的一定干涉或影响。家长在幼儿的媒介接触过程中以及媒介接触行为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进程中,如果有意识地与幼儿进行必要的媒介识读干涉,也将避免或者缓解负面效应。家长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幼儿媒介素养的关注程度是家长媒介接触干预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社会培训以及观念普及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水平。

二、幼儿园媒介教育的实施

2岁半到3岁的幼儿开始上幼儿园近年来,随着小学入学年龄的提前,幼儿初上幼儿园的年龄也有所提前,也有幼儿是在1岁半左右即开始上幼儿园。有大量的觉醒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在园期间,幼儿有机会接触电视、广播、电脑等多种媒介。譬如,有的幼儿园会在英语教学中播放英语动画片或者其他儿童节目,条件好些的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上网操作的机会,譬如可以玩简单的幼儿电脑游戏。多数幼儿园的老师也会认为,这对英语学习有利或者提高了幼儿的电脑使用能力,对电视动画节目中所蕴涵的对幼儿可能产生的其他影响却较少考虑,甚至会将播放电视动画片看成是发挥着如同家庭中“电视保姆”一样的作用。因此,幼儿在园期间的媒介教育实施迫在眉睫。

幼儿媒介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开设课程、组织活动以及其他合适的方式开展。根据我国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媒介使用模式编写幼儿媒介教育用书,在各不同年龄的学前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譬如,小、中、大以及学前班的幼儿,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介教育课程。媒介课程可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课程,采用平行的单列课程设置方案,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媒介课程融入其他领域的课程之中,譬如与语言课的结合。此外,幼儿媒介教育可以根据幼儿园以及幼儿园所在地的媒介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园内或园外的媒介教育活动,通过较为集中并引发幼儿兴趣的媒介教育活动,与媒介从业人员或其他媒介教育人士的密切接触,以获得更为直接的感性媒介经验,对幼儿媒介素养的提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园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媒介教育方式,教师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媒介素养的水平与幼儿园媒介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教师具有双重媒介教育身份,既是媒介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媒介教育的实施者。应该通过媒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师资培训,在培养与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水平的同时,使其具备从事幼儿媒介教育的基本素质,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熟练的掌握。

第三节幼儿媒介教育的社会关注

在得到家长关注的亲子媒介识读与有序的幼儿园媒介教育实施的同时,幼儿媒介教育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促进幼儿媒介教育的发展,其一是政策对媒介内容的管控;其二是社会各方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与媒介教育氛围。

一、社会对媒介内容的管控

政策对媒介内容的管控方面,可以由媒介管理部门针对可能对幼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媒介机构、个人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从源头上“把关”,消除或避免传播内容中可能存在的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譬如,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增设少儿频道以及有关少儿电视节目的规定,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对儿童节目的收视需求,使其在选择电视媒介的时候,有较为适合其发展的电视内容。尽管媒介管理部门已发布多项对媒介内容给予限制的决定,但是仍有大量的媒介事件、问题等待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以管控。而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传播现状,也将不断出现新的传播问题,政策层面所给予的关注与举措的实施,将为幼儿媒介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各方营造适宜的媒介环境

社会各方都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以及媒介教育氛围做出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尤其是新闻从业人员应当运用信息传播的把关优势,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譬如,促进广告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媒介社会责任之间的合理协调与平衡。另外,也可以通过社会方面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媒介教育氛围,譬如,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积极组织并举办媒介教育系列讲座或者其他以媒介教育为目的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