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9665100000002

第2章 导言(1)

媒介教育缘起于媒介,没有媒介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便不可能产生媒介教育。什么是媒介教育?媒介教育要解决什么问题?媒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理念是什么?媒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媒介教育的对象是什么?下面将围绕上述有关问题,对传播与媒介的发展进行梳理,从人与媒介的关系角度,对媒介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加以简要阐述,并且探讨媒介教育的对象和层次等相关问题。

第一节传播与媒介

媒介教育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发展的。换言之,传播媒介的出现与发展是媒介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需要信息传播。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传播活动的历史。为了使传播准确、有效、快速、广远,人类发明了各种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从人类的自然语言到印刷文字、从电讯媒介如电话、电报到传统媒介如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再到被称之为新媒介的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人类的媒介传播活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化、复杂化。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传播媒介,加大了人们对媒介内容和介质的选择性,不同传播媒介在形态之间和同类媒介在内容之间的竞争由此产生。传播媒介之间对人们的使用时间、注意力和影响力的争夺愈演愈烈。

一、语言:媒介传播的基因

分析媒介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媒介传播是基于人类感觉器官进行的;换言之,媒介是根据这些器官的特性和要求发明和发展的,这些器官包括眼睛、耳朵、“眼睛+耳朵”和身体。

·眼睛:印刷语言(文字)→电报、报纸、杂志、无声电影等。

·耳朵:听觉语言(声音)→电话、广播等。

·眼睛+耳朵:视听语言结合→电影、电视、可视电话、摄像手机、互联网、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等。

·身体:体验式综合媒介→大型游乐园、主题公园等。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一句名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媒介从满足单一器官要求到同时满足多种器官要求,历经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器官参与的程度越来越深,大脑须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技术的进步,新的传播媒介出现后,旧有的媒介出现萎缩,如电报已渐被电话和手机短信取代,但多数传播媒介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面目出现。科技催生了新媒介或促使旧媒介获得新生。可以断言的是,人类的传播活动是无止境的,更新的媒介也必将会出现。

在人类的自然语言基础上,传播媒介各自综合运用了多种媒介语言或传播符号进行传播,如音乐、音响、画面语言(虚拟场景和自然实景),并形成了复杂的“语法”(如画面语言中的蒙太奇)用于记录、表达和传播复杂的知识、讯息和感情。

二、科技:催生新媒介

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被应用于媒介制造,使媒介“家族”日益壮大。媒介的“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这种区分只是以其出现的时空先后为出发点。媒介发展史上,无论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还是古登堡发明印刷机,毫无疑问,在当时均是“震惊世界”的大事,但那时未有大众传播媒介,无法让全世界的人们短时间内获知这样的消息,也只能靠人类自身在世界各地的流动中慢慢扩散这些成果。然而,其后的传播技术,便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出现打破了原来书籍和报纸不能让人们迅速获知讯息的局限性,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即由此得以“横行于世”。

人类社会经过了以印刷为主的第一次传播文化革命,又经历了以广播电视为主的第二次传播文化革命,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卫星广播电视和宽带互联网全媒体为标志的第三次传播文化革命。就全球范围来看,尽管地区之间有所差异,然而,无可置疑的是,当今时代,人类已进入以电子媒介为主的传播文化新时代。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了“电视机前的一代”,今日的“网虫新人类”日渐壮大,数字电视的蓬勃兴起,有可能催生一批“数字电视迷”,手机的日渐普及更使“拇指一族”人丁兴旺。

尽管人类社会进入电子媒介时代并不长,数字电子技术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催生了众多个人和家庭媒介家族新成员: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数字录音笔、个人数字助理、MP4播放器、MD播放器、摄像头、扫描仪、DVD播放机,光盘刻录机、数字投影仪、3G手机、PS2及XBOX游戏机,等等。国外还出现了电子报纸,还有用于大众传播媒体的各类数字化专业设备。

在中国,我们还看到,车载移动电视在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火车上均已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卫星直播电视已经粉墨登场,手机电视、手机报纸也已进入了商业运营。网络媒体渐向主流靠近。点对点传播的工具开始实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功能。

新媒介将凭借何种手段拓展其疆域?与传统媒介如何并存?它们又如何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这是媒介教育所必须关注和研究的。

三、融合:新媒介与旧媒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感觉到生活中似乎变化最快的就是与媒介的关系。黑黑的地铁隧道中突然出现的霓虹灯广告、周四早上和你见面的《地铁一周刊》、公共汽车中的《公交生活》杂志,等等。为了拓展新的增值空间,媒介千方百计地变化着自己的姿态,之于人类如影随形般无法摆脱。媒介的新时空延伸是传统媒介变化的主要形式。同类媒介之间,异类媒介之间,新旧媒介融合成为媒介演进的基本形态。

概括起来,网络化和数字化是媒介融合主要的特点。像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子版报纸,都是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结合;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的光盘版是异类媒介的联姻;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则是在传统电视功能基础上把电视变成一个家庭信息终端,可以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研究和商务活动等。

在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支持下,作为最具整合能力的两个终端,电视和电脑的功能日趋融合。哪一个将是最后的赢家?抑或两者将在不同的时空中生存?一般地,人们在书房使用电脑,在卧室看电视生活片,在客厅则全家收看新闻或共同感兴趣的娱乐节目。将来是否还会如此,科技的发展速度让人难以给出明确的结论。可以肯定地是,“正是网络的出现、发展、普及,媒介传播格局和媒介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业已开始。”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调查中,只要加入“是否上网”这一自变量,“上网者”与“非上网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某些因变量均会出现相当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网络已日渐成为区分不同群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还产生了国际社会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数字鸿沟”。也有学者明确指出,“不从‘网络外’进入‘网络内’,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商家看到了它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他们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主页,发布商品广告,为用户提供网上服务,拓展客户群,并带来全新的商务模式,网上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渐成一种成熟的经济模式。像著名的网上书店亚马逊、戴尔电脑公司、阿里巴巴等等。这些公司的业务是依赖于互联网的,没有这一媒介,他们一天也生存不下去,所以,有人干脆将网络经济称为新经济。尽管后来网络经济一度出现了泡沫,但人们对互联网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

追溯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媒介不仅仅是凭借内容影响人们,是媒介本身和内容一起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如果说,在200年前……大众媒体仅仅是以某一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的见证人这样一个外在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开始参与到社会中来的话,那么在今天,不能设想在大众媒体缺席的情况下,人们怎么来组织社会生活。夸张一点说,大众媒体的缺席会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瘫痪。”

媒介融合恰恰遵从了辩证法之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规律。新媒介不断出现使旧媒介一时处于劣势,但旧媒介在吸收更新的技术后,又会“卷土重来”,拓展出新的生存空间,而不是退出历史舞台。诚如李彬所说,“事实上,整个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都可视为这样一种新兴媒介叠加而非取代既有媒介的复线发展过程。”如同人们对媒介内容选择呈现多元化一样,媒介物质形态消费的选择多元化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节媒介教育基本理念

媒介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基本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媒介教育理念和理论,并在有效地推进实践活动。尤其是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不仅社会上存在许多机构介入和推动全社会的媒介教育,而且媒介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校乃至大学正规的课程。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我们提出媒介教育应秉持“人—媒”共生理念,构建我国媒介教育从范式、模式到核心内容模型的理论框架。

一、媒介教育命题与意义

早在1929年,伦敦教育委员会出版了《教师建议手册》,即敦促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抵制低俗电影的专门培训。这是英国最早开始的媒介教育活动中外学界经常引用英国学者大卫·白金汉所著《媒介教育:素养、学习与当代文化》一书中所认为的媒介教育。70多年来,媒介教育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英语国家中发展起来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挪威、瑞典、瑞士、澳大利亚、丹麦、芬兰、阿根廷、奥地利、巴西、墨西哥、智利、古巴、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新西兰、西班牙、委内瑞拉、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均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中开展着媒介教育,并有许多国家将媒介教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官方必修或选修课程。早在1994年,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夏商周首次把媒介教育介绍到中国本土,10余年过去了,综观其在本土的发展状况,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然而,无论是媒介产业的迅速发展还是教育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客观上,我国都存在着实施媒介教育的环境与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把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推入了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比喻的:技术是火车头,知识是燃料,而知识积累的加速,为技术这个伟大火车头提供燃料,就等于变化的加速。人类社会由此也就进入了从“瓦特”(工业社会的标志)到“比特”(信息社会的代称)的时代转型当中。在信息社会中,由于媒介的无处不在,“人—媒”关系成为传播与教育两个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议题之一。

在由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中,媒介借助科技的进步得以快速发展,历经印刷媒介传播到电子媒介传播的时代革命后,新旧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对人类的包围。正如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一样,媒介产品同样良莠不齐。由于媒介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所隐藏的价值观等明显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特性,使得人们对媒介的影响日益关注,探讨人与媒介的关系日显重要。媒介教育的最终目标或意义则是审视、研究与调适“人—媒”关系,显而易见,媒介教育充当了调适“人—媒”关系的重要“角色”,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和谐发展。

事实证明,“人—媒”关系应从“对立”走到“对话”再到“融合”,媒介教育应努力促进这种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介教育,也是在建立某种心灵的“预警”系统。媒介教育不但可作为媒介使用者的“预警”,部分未成年人在长大后会把媒介传播作为职业,因此,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就埋下终极关怀与人本主义精神追求的“种子”,当是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必要环节。

二、生存时空与“人—媒”共生

从媒介使用者的角度而言,人与媒介发生关系主要在以下几种生存时空中:在学习时空中,媒介主要作为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或者作为渠道实施远程教育,这属于教育传播与技术学科的研究范畴;在工作时空中,媒介主要作为信息搜索、业务沟通与拓展的手段出现;在生活时空中,媒介主要作为休闲娱乐、人际沟通的手段而出现,后两者属于大众传播的研究范畴。实际上,上述几种时空经常是难以分离的,因此,“人—媒”关系也是交叉而复杂的。我们在研究了人与媒介的关系之后,提出和分析“人—媒”共生的理念,并认为“人—媒”共生理念应贯穿于媒介教育的过程中。

1.媒介化的生存时空

传播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使得我们“将要看到的可能不是已故的加拿大传播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测的单一的世界村,而是好几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村——全都用电线同新的传播媒介系统联系着,但是又全都努力保留或提高它们的文化、道德、民族或政治个性。”这就是当今生存时空的“画像”。事实上,媒介已深度地介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不敢想象,如果不读报纸一周、不听广播一周、不看电视一周、不用电脑一周、关掉手机一周,自己的世界是否还正常?或者自己是否还属于这个世界?

不仅如此,媒介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巨大的文化扩散力量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人不能离开文化生活而存在,而媒介文化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文化已成为一种跨国界、跨地域的多元文化,在媒介时代,纯粹的本土文化几乎已不复存在,所谓的原生态文化也已被打上媒介的烙印,在经济社会中,离开媒介的传播,许多原生态文化的发展也已经难以为继,然而,传播媒介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对文化的破坏则又另当别论。

网络化与数字化使得“人—媒”关系出现了前年未有的变化:人们已从大众传播的受众变为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同时,也从共享时空的集体消费逐渐转向分享时空的个体消费。人们不禁要问:传播在历经广播到窄播再到微播几个形态之后,点对面的单向传播能否还会像现在这样被称之为大众传播?前两种形态是人们所熟悉的,而后一种则是多数人所陌生的。“微播”的特性主要有:其一是互动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媒介内容,如电视的VOD点播等;其二是主动性。消费者主动寻求媒介传播的行为,如博客、播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