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9664200000017

第17章 英国创意产业的第一个十年(1997—2007)

英国本土的消费能力毕竟有限,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大的市场往往在国土之外。凭借英语的传播优势,凭借英国雄厚的创意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海外营销渠道,英国人对于创意产业的海外营销颇为自信。有研究证明“个性化的渴望体验具有鉴赏力的消费者(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国内现象而是一个国际现象。”这一现象随着全球中产阶级的壮大会逐步扩散。

报告分析了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对于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认为日本消费社会已成型,印度可能紧随其后。报告引用麦肯锡的预测,“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会在2025年上升至45%,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英国贸易投资部门支持将中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当作其特别优先发展的市场。

(二)丰厚的文化遗产

这里所说的文化包括符号、精神和制度层面的人类创造物。

公元5世纪,欧洲的一个日耳曼人部落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英格兰,他们是今天英格兰人的祖先,他们创造了以英语符号为基础的盎格鲁—萨格逊文化。这一文化模式经商品贸易和殖民战争扩散至世界很多地方,包括北美大陆。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美国继承发扬了这种文化。时至今日以英语为代表的盎格鲁—萨格逊文化依然处于强势位置。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多使用英语为其传播载体。

报告除了多次提到英语的强势位置对英国创意产业的正面意义外,还提到令英国人感到自豪的艺术学院和堪称公共媒体典范的英国广播公司,当然英国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金融体系也构成英国创意产业的动力所在。

(三)高度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创意产业持续成功的关键。越是鼓励多样、开放和竞争,越有可能激发创意提高生产率。”创意产品或服务的产出往往来自于对传统的反叛、对边界的突破、对旧俗的颠覆。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只有提供多样性空间的城市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创意阶层”,“他的结论是区域经济增长建立在创意的‘3Ts’(技术、才能和容忍,即Technology,Talent,Toleance)基础之上。”人们使用佛罗里达所确立的三个指标——种族的多样性、同性恋居民比例和人均专利应用数量——来计算英国的创意指数(creative index),结果曼彻斯特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伦敦、莱切斯特、诺丁汉和毕斯托。英国政府鼓励不同种族、信仰、文化群体相互包容,使一个可能导致棘手的族群冲突问题演变成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除此之外,英国创意部门鼓励学科交叉创新(interdisciplinary-innovation),使得艺术、科学融为一体,泽及社会。

三、英国创意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这份题目看起来颇为自夸的报告并没有回避英国创意产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叙述其中三点,这三点不仅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一)周期性波动

报告在分析13个部门组成的创意产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经济表现时特别指出英国一些创意产业部门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稳定。换言之,英国其他经济部门(the rest of economy)的运行要比创意产业部门要平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波动性要小一些。报告在第一章第21页提到英国一些重要创意产业部门如广告、设计和建筑设计,尤其是软件业的周期性波动过大。他们要么上升速度异常,令人眩目,要么急速下坠,令投资者跌破眼镜。

大起大落的增长和衰退,可能会打击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引发相关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为什么英国创意产业的第一个十年会出现明显的波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寻找原因:首先,以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在产值上占英国创意产业的较大比例,而这几个行业的大幅度的起落自然会引起整个创意产业的波动。为什么这几个行业的波动很大?因为在英国这几个产业与传统的制造业为代表的行业关联密切。以设计业为例,“英国的设计业是制造业的关键部门,占制造业41%。设计让传统的制造业避免了低水平的价格战。”设计为传统的制造业提升了艺术品位,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水平的价格厮杀。但是,制造业对设计的需求出现波动时,可能会对整个设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区域战略规划的趋同

作为一种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没有一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会轻言放弃。但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绝非领导意志可以左右。创意产业最大的资源并不是园区、政策,而是创造和革新(creation and innovation)。前者代表新的原创思想的生成,后者则是对新的原创思想的应用。二者构成创意产业的核心。创意的生成绝非易事,首先它需要创意的载体——人。“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一个庞大的多元的艺术人才在某一个地区聚集往往是因为(该地区)能够为艺术和创意产品创造一个‘领先市场’(lead market)。”

艺术家和创意人才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地区聚集呢?理查德·佛罗里达“发现了一个证据‘波希米亚人’,他用这个名称定义艺术家和设计者,常常和美国大都市成功的高科技密切相关”。

创意产业给国家带来丰厚的税收,给其他行业带来创新的活力,给城市带来耳目一新的改变。但是创意产业绝非空穴来风。它需要很多的前提。许多政策制定者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先进,造成战略规划的雷同。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创意和文化产业当作其发展战略的核心,尽管格拉斯哥(Glasgow)和盖茨赫德(Gateshead)发展创意产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007年,英国全国科学技术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Science Technology Art)呼吁英国政策需要体现“‘明智竞争’(intelligent competition)以确保不是每一个城市和地区都指望用同一种方式获取同样的利润”。“在英国的9个区域的创新经济战略中,有5个提到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战略同质化倾向不仅不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溢出效果(spillover effect),而且可能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战略规划属于长远计划,涉及面广,出现重大错误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可小视。

(三)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创意产业的价值所在。报告多次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英国的知识产权体系是决定英国创意产业成败的关键”。

英国本来拥有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英国遇到了和许多国家一样的头疼问题。以英国的音乐产业为例,“有10%的英国网络用户使用用户友好的peer to peer软件程序如BitTorrent和Limewire从事内容盗版,超过80%的音乐下载是没有付费的。”

除了英国本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数字技术时代抬头之外,报告提到英国的海外市场遭受知识产权侵犯。毋庸置疑,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财富来源,是创意者的动力之一,是维系创意产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所在。对这一难题的破解成为英国和中国、印度等国政府的重大课题。

四、启示

十年,对于一个产业发展周期来说不算太长。尽管英国创意产业在这十年间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要使创意产业在英国乃至全球成为一个明确的支柱产业,还需要相当时间的探索和磨练。创意产业要从精英笔下的概念和构想变成妇孺皆知的财富来源还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不过,这十年至少证明了十年前的决策并非只是一时兴起,纯粹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就业工程”。我们也许可以从这份报告中窥见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经济正在出现,它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心理需求和消费结构的最新变化,反映了技术供给、文化品位和消费需求之间新的博弈与平衡。也许这是托尼·布莱尔和他领导的工党政府留给人们的精神遗产。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拉动就业和财富增长的重要渠道。创意产业并非自动向前,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满足创意企业和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要。英国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单纯的资助补贴扶植方法过渡到使创意产业自己形成投入产出模式。“一个包容、自信、多元和善于表达的社会”才是人类创意的摇篮。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