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9663200000032

第32章 参考文献(2)

[15]〔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译:《数字化生存》,海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美〕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7]〔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1994年版。

[18]〔美〕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 L. Daft)著,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威廉·哈森(William A. Hachten)著,〔美〕哈尔瓦·哈森(Harva Hachten)整理, 张苏等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第五版),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托马斯·鲍德温等著,龙云、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马科·波什特(Mark Poster) 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美〕凯瑟琳·弥勒著,袁军等译:《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罗杰·斐德勒(Roger Fidler)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司徒尔特·克雷纳(Stuart Crainer)著,章彦译:《全球企业并购大师鲁伯特·默多克:传媒巨子经营成功十大秘诀》,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6]〔英〕威廉·肖克罗斯著,樊新志等译:《默多克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3. 论文

[1]曹鹏:《组建报业集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限制(上、中、下)》,《新闻三味》1998年第8、9、10期。

[2]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的发展及现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陈剑峰:《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思考》,《新闻记者》1994年第2期。

[4]陈积银:《中外学者论欧洲传媒经济》,《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2期。

[5]陈蕾、李本乾:《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新闻大学》2005年秋季号。

[6]陈恬立:《被催熟的报业集团:关于中国报业经济的当代思考》,《编辑之友》2001年第4期。

[7]陈锡添:《内地传媒跨区域发展的探索》,《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

[8]陈中原:《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简要回顾》,《新闻大学》2005年春季号。

[9]崔健:《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授权经营问题的思考》,《传媒》2004年第9期。

[10]丁法章:《“强强联合”的实践与思考: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一年来的探索》,《新闻战线》1999年第9期。

[11]杜曼:《考察广东三家报业集团访谈摘要》,《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12]范以锦:《凭借多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媒体集团》,《新闻战线》2002年第12期。

[13]范以锦:《报业集团:优质子报的孵化器》,《中国记者》2002年第3期。

[14]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对中国报业的启示》,《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15]高兴烈:《走报业集团之路》,《新闻战线》1998年第7期。

[16]顾行伟:《盘活存量资产拓展资本运作: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组建以来报业经济的发展探索》,《新闻战线》2001年第3期。

[17]顾行伟:《新集团经营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新闻战线》2000年第3期。

[18]广州日报编委会:《建设社会主义报业集团的探索与思考》,《新闻爱好者》1996年第4期。

[19]郭洪新、陈梵:《浅谈报业集团资源的有效整合》,《新闻与写作》2002年第9期。

[20]何洪斌:《报业集团运作中的政府行为分析》,《新闻大学》1997年第3期。

[21]黄蓉芳:《关于中国报业集团化的逆向思考》,《新闻记者》2000年第7期。

[22]黄京荛:《关于报业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考》,《新闻大学》2001年第2期。

[23]黄小雄、张志安:《美国传媒如何并购网络媒体》,《中国记者》2005年第5期。

[24]贾岳:《媒体品牌竞争力提升的“七环节”》,《中国报业》2004年第10期。

[25]雷刚:《集团化: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闻前哨》1995年第1期。

[26]李俊昌:《创建报业集团是壮大党报之路》,《中国记者》1998年第7期。

[27]李良荣、林晖:《垄断·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当代中国新闻媒介集团化趋向透析》,《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

[28]李孟昱:《提高党报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一点思考》,《新闻战线》1998年第5期。

[29]李孟昱:《报业集团运营要处理好八大关系》,《当代传播》1999年第6期。

[30]李谢莉:《报业集团:报业产业运作的发展方向:西方报业集团的演进历史、规律及启示》,《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31]李维安、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探悉》,《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32]梁衡:《对报业集团的几点新认识》,《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6期。

[33]林如鹏:《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作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新闻大学》2002年冬季号。

[34]林如鹏、支庭荣:《报业集团的策略竞争、资源整合与簇群发展:对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及其生态环境的考察》,《新闻记者》2000年第12期。

[35]刘波:《关于报业集团》,《新闻战线》1998年第7期。

[36]刘飚:《展望入世后的报业产业:由广东报业集团的近期发展谈起》,《新闻记者》2001年第9期。

[37]柳剑能、张志安:《南方报团多品牌战略的“四维空间”》,《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

[38]陆地:《2005:中国电视产业大解码》,《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39]陆小华:《传媒运作的核心问题》,《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4期。

[40]陆舰:《关于报业集团的思考》,《新闻战线》1999年第7期。

[41]罗建华:《报业集团化运作创新:打造价值链、品牌链、产业链》,《新闻战线》2003年第4期。

[42]罗以澄、张海明、潘咏:《报业集团经营管理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新闻前哨》2002年第12期。

[43]闵大洪:《报团报系初露端倪》,《新闻实践》1994年第6期。

[44]孟锦:《中国对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策略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45]宋建武:《报业经济、集团化与媒介产业政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

[46]谭果:《从经济角度看报业集团化》,《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47]谭子艺:《中国报业发展新路的探讨:广州日报举办“关于建设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综述》,《新闻战线》1996年第9期。

[48]童清艳、王卓铭:《中国传媒并购行为动因及风险规避》,《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49]屠忠俊:《中国报业集团运行环境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

[50]屠忠俊:《媒介的四重出售模式》,《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1]万润龙:《集团化:中国报业的新尝试》,《新闻记者》1998年第9期。

[52]汪洋:《为资本市场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中国记者》2005年第4期。

[53]王铮:《报业集团内系列报刊的结构优化: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谈起》,《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54]夏阳:《人力资源市场化:报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新闻实践》1999年第8期。

[55]谢金文:《什么是新闻传媒集团》,《新闻记者》200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