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96632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报业集团

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代表作有屠忠俊的《中国报业集团运行环境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该文认为,只有以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公有产权来代替原有的国有产权,集团建设才可顺利展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自上而下地安排产权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报社既然走上了“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其经营管理的基本体制与运作机制同企业“同构”的趋势就难以阻挡。李良荣、林晖的《垄断·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当代中国新闻媒介集团化趋向透析》(《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该文认为,新闻媒介作为产业走向市场,就要遵循市场规律,按企业方式运作、经营。并认为,组建新闻集团的意义在于:从政府需要出发,有利于宣传上的集中统一管理;从社会信息需要出发,有助于媒体分层次竞争;从媒体盈利出发,有助于提高媒体的规模效益。李毅的《报业集团法律主体初探》(《中国报业》2000年第7期)。该文认为,报业集团作为一个统一的法律主体,它是法人的联合,而不是合并成为一个法人,因此它不具有法人地位,只能参加一定的法律关系。

报业集团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行为规范,通过行政划拨、授权投资、企业并购、签订合同等方式,将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组成法人联合体,因此报业集团就其属性来说就是产业集团。在媒体集团的资本运作方面,朱虹的《媒体集团资本运作模式与发展趋势》(《媒体经营》2002年第10期)一文认为,要推动媒体产权改革,实现国有控股条件下的产权多元化;借鉴国外经验,扩展我国媒体资本运作渠道。依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媒体直接上市融资存在着一定障碍,但间接上市融资却不存在障碍。间接上市融资就是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入主上市公司,实现在资本市场上的持续融资能力,在中国称为买壳上市。就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问题,李维安、常永新的《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一文主张实行“三级治理”:政府治理、外部治理、内部治理。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政府法律法规的控制和决定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因素,这就是所谓政府治理。内部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法确定的“三会四权”制衡机制实际上就是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包括一般少数股东以及潜在股东、资本市场、股票交易所,以及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外部治理是内部治理的补充,其作用在于使经营行为受到外界评价,迫使经营者自律和自我控制。

2.关于报业集团产业化的研究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

(1)对媒介功能的定位

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观点:

多种功能说 1978年以来,整个新闻理论界最为重大的观念变化就是对报纸功能认识的变化。1978年以后的几年,还只是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工具论”,认同“报纸是党和人民喉舌”的“喉舌论”,到中共十四大以后,则“既看到它的喉舌功能,也看到它在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文化娱乐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功能”,其中当然也包括广告功能。以认同这些功能为前提,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内容、信息量、广告经营等方面的变化都被认为是其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产业属性说 由于在大众传播媒介系统中,报纸和广播、电视具有不同的特性,其实际运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产业属性理论分别由报纸和广播电视学者提出。关于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最为基本的观点是:广播电视具有产业属性。广播电视也有市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广播、电视台,但是广播电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业,表现在不能向私人资本开放、不能办成私营台等方面,同时也是“重装备、高消耗”的产业。“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广播电视作为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密集型的物质条件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生产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特殊产品,满足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物化于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人的因素中,从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报纸媒介方面,论及报纸的经营时,“报业”越来越多地被作为“报纸”和“报社”的代名词使用,并且也出现了关于“报业经济”和“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承认了报纸的产业属性。

“产业属性说”虽然并没有对媒介产业的特性、结构进行明确阐述,但是它为揭示大众传播媒介的经营行为提供了一种比“多种功能说”更为有利的理论依据。

双重属性说 这一理论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一是“新闻是以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它除了以信息的生产和流通为核心外,还可以经营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和其他一些与信息相关的项目。”其二是新闻事业“既是一种职业化的新闻传播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新闻的物质载体——例如报纸的加工工业”。

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在认同新闻事业是提供“产品”的一种产业上是基本一致的。前者是中国新闻理论的一种基本观点,后者是西方新闻理论的一种基本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双重属性说”又为“产业属性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市场驱动说 与主要关注媒介自身的功能和属性的多种功能说、产业属性说、双重属性说不同,“市场驱动说”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经济生存空间给予更多重视,并将中国媒介经营变革的动因归结为市场驱动。其基本观点是:“中国媒介最初的经营变革是在经济紧张的压力下被动实现的,后续的行为则是对市场的认识与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其内涵是:“新闻信息资源的配置与流向、新闻信息供求关系的变化、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投入与产出)、媒介内部和外部之间为争取受众市场而进行的合作与竞争、新闻产品的适销与对路问题、新闻媒介优胜劣汰、依法倒闭与兼并等等。”

综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理论界对媒介经营行为及其发展的这些理论都有其比较鲜明的事实依据和理论背景:“多种功能论”的产生直接得益于1978年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否定;“产业属性论”最为直接的政策依据是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中国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将新闻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报刊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双重属性论”是基于70年代末以来对新闻事业属性的客观再认识;“市场驱动论”则来自于将中国的经济体制定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对报社、报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运作的研究

可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是中国对报业的产业属性逐步认识的时期,从此以后,报业也是一种可经营的商品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阶段的论述多以报纸的双重售卖为突破口,以论证报业的产业属性。据笔者搜索后掌握的材料看,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提出报业经济概念的是赫建中。她在1988年发表的《试探中国报业经济政策》一文中指出:“报业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她在文章中对报业经济走出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一是报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与经理分工负责制;三是建成多渠道的发行体系;四是组成国家新闻出版用纸委员会,统配中国出版用纸;五是报纸适当提价;六是鼓励刊登广告。应该说作者在当时提出这些观点是相当有远见的,因为这些观点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在报业经营者的谈话和文章中。

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屠忠俊教授撰写的《报业经营管理》可以说是较早论述报业经济“二次售卖”理论的:一方面,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一些副刊稿件、娱乐材料)是以“出售”的方式转入读者手中的。新闻版面的出售对象是读者,新闻信息的告知对象也是读者,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却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是因为广告版面上可以刊登他们“欲读者知”的广告,并借重报纸新闻版面的吸引力,借助报纸的发行渠道,达到“让读者知”的目的——读者在这里被广告主看作是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潜在购买者。

出售广告版面所得的巨额收入,使得报社有可能以廉价——低廉到甚至不足以抵偿制作成本——向读者出售报纸。事实上,现代报业的全部秘密在于:报业是一个同时向市场提供两种服务的产业。一方面,它以低于成本或相当于成本的价格向读者出售一种服务——报纸;另一方面,它又向广告主出售无形的服务——报纸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在为广告商提供促销商品和塑造形象服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报业运作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在西方,正是由于创刊于1833年的纽约《太阳报》,开创了通过广告经营弥补售报亏损进而获利的办报盈利新模式,奠定了现代报业成功运作的基础。从而形成这样一种理念:报纸发行亏损,以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盈利已成为一种规律性的常识。现代西方报业经济的收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一般来讲,其他收入包括印刷业务、开展咨询以及其他与报纸无关的多种经营收入(如房地产、运输业、旅游等,在美国,单独一家报纸的其他收入很少,如果按一个报业集团来讲,其他收入的地位就举足轻重,有时要占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