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9663100000046

第46章 影视作品评析写作(3)

定点一方面,评析影视作品要谈那些应该谈的,作品的所得或所失都可以谈论。另一方面,影视作品有叙事的,有写人的,一事一时有其作。人们看作品的角度也不一样。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一文中谈到人们怎样看《红楼梦》时说过:“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影视评立论的“定点”,就是沿着先前确立的倾向与基调,进一步甄别材料,从而明确读解作品的具体视角,确定文章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所持的观点。常见的做法,是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是突出作品的显著特色、最大成就、创新点或严重的问题等。它的题材好就讲它的题材,它的画面美就讲它的画面,它的主题深刻就讲它的主题,依此类推,穷尽其特色而后止。反之亦然。兼顾全面是肯定其成就时兼及不足,评论其不足时兼及成就,以示不曾遗漏什么,是“一分为二”的。

应当指出,“定向定点”以确定影视评的立论,看似就事论事,直奔主题,实际上,经验非常重要,诚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说,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观点与论点

影视评立论的结果,是对作品的判断与评价,是文章定稿所表达的论点。这种论点要“立论”,要“言之有物”,需要注意以下几条:

第一,影视评应当有观点,必须对所评析的作品给出明确的论断和结论。不能不下论断,模棱两可;不能堆砌材料,言不及义。影视评的观点应当是自己的,不要拾人牙慧;也可以采纳他人的意见,但不要东抄西摘去拼凑。

第二,文章的论点是评片人的意见,并以议论性语言表述出来,来自于看片时获得的材料。对作品的读解必须以作品为依据,合乎片子的原意。不能篡改作品,无中生有;不能以先入之见进行定夺,故意拔高或贬低。

第三,文章对作品的评价,或肯定或否定,要观点前后一致,观点与材料一致,一以贯之,“许多话语一种声音”。而不能彼此矛盾、前后龃龉。

第四,文章对作品的评析,要尽可能准确,真实地揭示作品的全貌、真相,说明它的创新点。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把优点说成缺点,把缺点说成优点;也不能把主要的说成次要的,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力戒溢美之词或“无情打击”。

第五,影视评并非给作品打个评语,简单地说声“好”或“不好”就完事。对作品的评析,要尽量细化,既有总的评价,也有具体分析,讲观点时有材料,用材料时有观点,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而不要笼统抽象。

第六,根据作品实际和读解所得,参照“倒金字塔”原理,确定文章各论点按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列,重要的居前,次要的居后。

第七,“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给全文命名一个闪亮的题目,把文章的总论点熔进其中,同时给各分论点以醒目的位置。

三、复述与解析

(一)原作的复述

影视评引用所评原作的手段,叫复述。其所复述,是文章进行评析的具体对象,又是文章所要论证的对象,构成一篇影视评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这种复述通常是“分兵突击,各个击破”,一点一点地来,最后形成种种“材料”,包括小型段落。影视评的复述是对作品“原意”的提取,取来作品得以具体呈现其内容和艺术的一样样原材料,以实际展开对作品的分析评论,绝不是“抄录原文”。因此,它不同于其他说理文的“引证论证”,所引用的材料也不能笼统地称为“引语”。

影视评复述原作,不外乎作品中视听语言的两翼——画面的和声音的。这种复述提要钩玄,需要发现,需要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保真性原则。影视评复述原作,是撮举其要,“拿来”原作中的某几个片断或某几种内容置于评析文章中,乃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但效果上绝不能是“断章取义”的,必须既保持所复述部分的原汁原味,又合乎原作的精神实质。同时,要通过相应的语言手段表明:这是在“叙说”作品的原文或原意,而非有意无意地混淆之。

二是基本点原则。影视作品共同的规范直接制约对影视作品的读解。因此,影视评复述原作,务必区别其基本点和非基本点,始终锚定在基本点上,锚定作品在基本点方面的作为与建树,如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叙事等方面。遵循基本点原则,是影视评“不说外行话”的重要保障。

三是典型性原则。一部影视作品的画面与声音,有的是主干,有的是枝叶;有的是高潮,有的是铺垫。复述原作要善抓典型,抓住作品中那些带有“地标”性质的画格。影视创作要“画眼睛”,影视评也要力求“传神写照”。比如作品中的特写镜头、长镜头和反复出现的镜头,人物的一句核心表白,等等,多是画龙点睛之处,捕捉到它们,评析就十拿九稳。典型性原则能够有效地避免影视评“搔痒不着”。

四是主旨化原则。影视评复述原作必须根据评析文章的中心论点来进行,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体现一个中心,一以贯之,而不是漫无目标,甚至南辕北辙。比如,重点谈该作品的主题,就找来作品中表现主题相关的主要材料。严格遵循主旨化原则,影视评就不会让人“不知所云”。

五是具体化原则。影视评复述原作,要十分具体而实落,不要热衷于“宏大叙事”。评析它的开头,就把它是怎样开头的述说清楚;评析人物的独白或对白,要把人物的原话径直引用过来。

此外,复述原作还要“少而精”,多样化,避免重复引用和反复使用同一材料。

影视评复述原作取“讲述”的方式,有时甚至直接把原作中的相关部分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例如,电影《士兵突击》中主角许三多反复说的一句话是:“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这是一句“废话”般的经典,直接表现了许三多的人生信念,也揭示了他成长转变过程中的最大奥秘。

由于影视作品使用“视听语言”,所以,影视评复述原作,更多的是使用概述式或描述式的“翻译”。

概述式是运用概括手段提取原作的梗概。概括是一种逻辑方法,有抽象概括和具象概括。抽象概括高度抽象,最终形成概念和理论,用理论语言表述出来;具象概括也使用抽象方法,但在进行概括时保持事实的实体性和可感性,最终形成概括性事实,用概述方法表述出来。影视评复述原作取后一种方式,形成对原作的“事实陈述”。例如:

《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傻乎乎的农村小子许三多经过军队的洗礼,从一个落后的新兵,最终成长为特种部队步兵的故事。

从人物所处的权力地位看,父子关系是《士兵突击》中最核心的人物关系模式。主要的关系有:许百顺VS许三多、老马VS许三多、史今VS许三多、高城VS许三多、袁朗VS许三多。类似的,兄弟关系则有:成才VS许三多、许家老大、老二VS许三多、五班三兵痞VS许三多、伍六一VS许三多、七连小兄弟们VS许三多、齐桓/吴哲VS许三多。

评析电视剧《士兵突击》,前一段文章概述它所讲的故事,非常简略;后一段文章概述它的人物设置及其关系,一目了然。

再举一个例子:

北京远景东方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财富中国》,于1998年在电视湘军的大本营湖南电视台创建,2000年闯入北京,完全在市场的大潮中摔打磨砺,几年下来终于打造成国内首家实现京、沪、深异地同步卫星直播的大型财经节目。其麾下包括《财富晨讯》、《财富非常道》、《财富中国周刊》等多个栏目,节目形态涵盖新闻、专题、人物访谈、脱口秀等,通过湖南卫视、内蒙古卫视及全国200多家地方电视台向全球华人播出,每周首播节目总时长达810分钟,年节目制作量在1000小时以上,为中国电视财经节目探索了许多宝贵经验。

概述一个电视栏目,先说其成长经历,后说其出色成就,既具体,又简练。特别是几个数字,非常说明问题。

描述式是借用素描的方法浓缩原作,提取原作的精要。这种复述常常使用一些固定的句式展开,诸如:“影片在××中拉开序幕”、“主人公是这样出场的”、“片中的一个××镜头是”、“这是影片给观众的突出印象”,等等。

(二)作品的解析

影视评因为叙叙议议,对原作纯粹的复述已经内含对原作的品评,但是只有一通复述是不行的,而是要展开分析。常见的方法与作品面对面,在进行复述的同时,用解读的方式、解剖的手段、解说的语言,达成对作品的解释。在这里,用得比较多的是“说明+议论”(或叫“议论+说明”)的混合表达方式。在一番番说明结合议论的解析中,完成对作品的定性分析,最后给出“这(不)是什么”或者“这(不)怎么样”的定论。

把事物的情况或道理解释明白叫“说明”。影视评“说明”所复述的原作,主要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等方式。

定义说明即“下定义”,用“某某是什么”的判断句式,指出所复述部分的性质、特点,并同时把那些与之相近而容易混淆的东西区别开来。

诠释说明是用做解答的方式,揭示所复述部分的具体内涵及其外延。诠释说明也用判断句式,往往分类别、分层次进行,穷尽其义,稍微繁复。

当复述的内容比较深奥、复杂,不甚清晰,难以直接说明白时,往往使用比喻说明。比喻说明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原作的成就、意义等等。

当复述的部分义连同类时,往往使用比较说明。比较说明一般取与之相似或相异的作品片断做比较,以同中见异,叫类比说明;或异中见同,叫对比说明。比较说明可以拿同时期作品,也可以拿不同时期的作品。

在说理文中,做“说明”与发议论总是相伴而行,“说明”原本就是一种论证方法。但是,要达成对影视作品的分析,仅仅对复述的原作一味地做说明是不够的,而是必须结合使用议论,议论到位。这是说,影视评文章论定作品“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仅要坚持发表意见、表明观点,而且要坚持品头论足,议论风生,以使文章始终保持评论文的形态和评论的锋芒,立论更为牢实,观点更加鲜明,力量更加强大。例如:“不抛弃,不放弃”这句七连的口号是许三多的人生指南,是《士兵突击》剧中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去实践的座右铭,也是该剧的主要内涵。“不抛弃,不放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抛弃自己的理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不仅仅体现在对事业的态度上,对友情、对生活,都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许三多凭借这样一种精神,炼就一块好钢;班长史今为实现自己的一个承诺,坚持相信许三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兵,对他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副班长伍六一的腿残疾后,依然是一个硬汉,他谢绝了连队把他安排在后勤部的好意,决心复员自力更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自始至终实践着七连的精神。尽管后来七连改编了,但“不抛弃,不放弃”却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在用心诠释着这种精神,“不抛弃,不放弃”,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为使影视评议论到位,有两个方法。

一是坚持做分析。分析是把事物分成几个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即析分和细分,亦即解剖,像“庖丁解牛”那样,属于正面攻坚的功夫。就分析本身而言,有分析论点、分析论据,有性质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和历史分析、换位分析、语义分析,等等。就相关的方法而言,分析与证明相辅相成。分析在于发现矛盾,是矩形的、动态的,侧重于“论”;证明追求一致,是线性的、静态的,侧重于“证”。进行分析,又必及综合。所以,只要开展分析,就意味着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全方位多角度展开议论。应予强调的是,虽说分析与证明相辅相成,但评析影视作品要始终坚持多做分析,少用证明,不要引用这个那个旁证来代替分析。对待典型细节,尤需如此,务必“拆碎七宝楼台”,切不可囫囵吞枣。

二是适度做辨析。辨析的“辨”,是辨别、辨认,也是辩白、辩论、论辩、辩证。谚云“理越辩越明”,评析影视作品也一样。充分给出“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不是那样”的理由,摆出“种种意见”包括分歧、对立面来予以讨论,或引证或设论,或正面突破或反手擒题,纵横捭阖,就能够强化对作品的分析。例如:

在《士兵突击》里,由于主角窝囊,主角的另一面(成才)惹人讨厌,树立起来的形象,也就是那群“华丽而高亢的男人”,不幸全是配角。然而有些评论把这部戏拿来跟《兄弟连》做比较,说塑造了一群中国军人的形象云云,肯定是不对的。这部戏采用的是最传统的第一人称叙事,所谓单视角焦点透视,而非《兄弟连》那样典型的“散点透视”,由此去写“群像”是完全没戏的。然而配角被写得如此出彩,观众认同机制导致观众们不自觉地将许三多与其他人物相比,许三多带着观众看人也只往好里看。并且,第一人称的主要视角中,叙事人往往是会被忽视的,由此给大家印象深刻的才是群像。若是问怎么去写群像,去翻翻当年的“三突出”原则指导下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