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9663000000011

第11章 真题解析(2)

【拓展】

内容大于形式,是人的理性精神的滥觞;形式大于内容,则是人的感性本能的诉求。我们今天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之所以有形式化趋向,其本质乃是对人本体的无限张扬所致,所以,愈发迎合人的本能层和感官层的艺术作品愈有市场。

关于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一般说来,可以有如下提问的思路:

(1)请结合艺术作品,谈谈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2)请你谈谈对“题材决定论”和“题材无差别论”的看法。

(3)请你谈谈对“形式大于内容”的看法。

这部分的知识,可以具体参考姚杰的《艺术综合》一书中的“艺术作品论”一章。

3.传播媒介的变革对艺术发展有何影响,结合自己报考的专业试作论述。

要求:

(1)谈“艺术”不必包罗万象,举自己熟悉的门类即可;

(2)认识上不要人云亦云,应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真实感受,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

(3)密切联系作品实际,立论切忌空泛;

(4)思路清晰,表述流畅。

【解析】

媒介变革是技术的变革,也是制度的变革,更是社会的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因此,谈媒介变革对艺术的影响,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说。

【参考答案】

媒介对艺术的承载亘古至今就是艺术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正因有了文字,《诗经》《楚辞》才得以流传世代。正因有了笔墨,《兰亭集序》《溪山行旅图》才得以震撼千年。而今,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传播媒介更让艺术多元化立体式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等艺术,更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快速嬗变。

先说媒介变革对艺术的积极影响。

第一,传播媒介提供纷繁新颖的艺术语言。从文字,到声音,到视听语言,造就了文学,广播艺术以及电视艺术。《故宫》以厚重的视听语言展现中国文物和历史的精髓,特别是电脑特技更展现了雄伟壮阔的皇家气魄。倘若没有电视,几人能够一睹国宝的稀世璀璨?

第二,现代传媒是新艺术形式和新艺术理念孕育的襁褓。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作品《玛丽莲·梦露》就体现了复制技术对艺术创作新思潮的影响。

第三,传播媒介的发展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新舞台。用动画形式表现相声艺术的《快乐驿站》就是新媒体带来新视听的代表。传媒加速了艺术的传播,实现了审美的日常化。如今,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通信网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一轮惊喜。

再说媒介变革对艺术的消极影响。

第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介使艺术多次重构,信息量和真实度产生了变异。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和麦库姆斯的议程设置理论都告知我们,现代传媒传递的是经过媒介过滤后的虚拟真实。正如斯图亚特认为,大众传媒对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殖民是一种霸权统治,甚至是与政治力量的合谋。可见,传媒的舆论聚合功能要求其传播的内容符合主流文化,加之媒介的泛化和复制标准化容易削平艺术个性,艺术内容的趋同、单一,艺术价值的降低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趋势。

第二,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现代传媒的大众文化模式使其向商业化的演变促成了审美浅表化,消费符号化等诸多问题。数字媒体形成了“产消合一”新型艺术模式,网民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接收者,这促使了大众狂欢化更为兴盛。同时,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复制让版权也成了大问题。媒介使得艺术与生活距离增加,在能指的狂欢与所指的消隐下渐渐成为一种符号消费品,现代传媒的大众性让其叙述模式扁平直白,也导致艺术和艺术欣赏者审美性下滑。《百家讲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传播《论语》《三国》,尽管有观众因此选择读书,但收视率的高涨已经直白地表示大众接受能力的低下,而电视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媒介为艺术提供了无尽的动力,也带来了新问题。作为平台和载体,媒介不能主宰艺术,艺术的最终价值来源于审美。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追求“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境界就更应该时刻把握好艺术性和媒介性,将艺术和媒介完美融合。

【点评】

从整体来看,本文的结构逻辑还是比较明晰的,先说积极影响,再说消极影响,两大块叙述主体形成了转折关系,且每一个论点下又有两三个小论点作支持,整个文章的结构感较强。

但是,本文在媒介的积极影响方面的某些论述显得仓促而薄弱。我建议同学们,文章举例分析要实在,不能只是简单地举例子、堆例子。与其用得多,不如用得精。

【拓展】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是当前艺术学前沿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尤其是在新媒体如火如荼的今天,这个考点,无论如何都应当给予最大的重视。主要注意三种提问的方式:

1.请论述传播媒介的变革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2.科技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新媒体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有哪些?

这部分的知识,可以具体参考姚杰的《艺术综合》一书中的“艺术传播论”一章。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解析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说明:本卷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各专业(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生都做,共90分;第二部分,各专业考生分别选做自己专业的试题(跨专业做题不给分),共60分。两部分共计150分。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大音希声”之说出自________一书。

【参考答案】

《道德经》

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李渔

3.法国丹纳________一书认为影响文艺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是种族、时代和环境。

【参考答案】

《艺术哲学》

4.《拍案惊奇》编著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凌濛初

【拓展】

三言、二拍,这些作品的作者都得知道。

5.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五代赵崇祚所编________。

【参考答案】

《花间集》

6.小说《百年孤独》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________。

【参考答案】

马尔克斯

【拓展】

答案写马尔克斯或加西亚·马尔克斯,都可以。

7.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作曲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柴可夫斯基

8.宋代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范宽

9.明传奇《牡丹亭》作者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汤显祖

10.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导演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爱森斯坦

【拓展】

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必须予以重点关注,比如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巴赞、奥逊·威尔斯、伯格曼、黑泽明……

二、简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写意

【解析】

在写这道题的时候,可以采用比较法,即比较写意和工笔的区别,来突出写意的特点。

【参考答案】

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名。写意不着眼于细致摹写现实,而着重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这种写意笔法也演变为写意精神,是中国古典美学宗旨的体现,常常扩散到书法,文学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八骏图》等。

【拓展】

一般而言,考试出名词解释的时候,不大会专门出“绘画”这么一个名词解释,而是会出绘画之下的子门类,比如工笔、壁画、山水画、版画等。所以,平时复习名词解释的时候,要细致一点。

2.有意味的形式

【解析】

关于著名文艺理论家的美学观点,平时同学们要注意搜集整理,并予以理解。看到了一个观点,必须得说出其提出者是谁,这个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自己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参考答案】

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美学观点。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即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作为形式主义者,克莱夫·贝尔充分看到了形式自身的纯然美感,但从“有意味的形式表达了人的审美情感”之观点来看,贝尔又很难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其中的表现主义的气质也颇为浓厚,这个矛盾或许正是贝尔留给我们不断思索的意味吧?

【拓展】

美是形象的真理、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

3.象征

【解析】

作为创作手法,除了说是什么,还要说它有什么用。

【参考答案】

象征,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本体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手段对本体进行突出描绘,能够使得欣赏者由此联想、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也就是象征意义。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多用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或感情,比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写的“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里,就是用白杨象征着一种人、一种精神。

4.通感

【参考答案】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通感又称为“移觉”,是以格式塔心理学派为基础。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就是表现。

【拓展】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有一句写得好,叫“晨钟云外湿”,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吕氏春秋·本味》中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表明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三、短文分析(20分)

要求:从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出发,重点赏析艺术刻画的精妙之处;表述力求精炼,不必面面俱到,长篇大论。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析】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百十字。短者可谓精炼至极,这篇《湖心亭看雪》,就属于短小精悍型的代表。本文分两片,上片重意境,下片重感情。一开始从听觉写大雪,再至视觉,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大小对比之下,意境浑然而出;再到下片,遇到知音一说,更显得情趣盎然,并非寂寞,也有同行人。宗白华说中国古典审美追求有两大目标,一个是雕缋满眼,错彩镂金,一个是初发芙蓉,清新可爱。此文便是初发如蓉的代表。

在具体答题思路上,要注意扣住“意境”二字,从言、象、意三个层面去说意境。由于本文分值不算太大,且明确要求考生“重点赏析艺术刻画的精妙之处;表述力求精炼,不必面面俱到,长篇大论”,所以同学们务必就抓住一点来进行赏析即可。

【参考答案】

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唔《湖心亭看雪》之情景美学

《湖心亭看雪》乃是明末清初文人张岱之精美小品。作者于崇祯五年十二月,于西湖赏雪,偶遇同道之人,于湖心亭共领天地山水雪景之美,顿生感发,遂写此文。

湖中人鸟声绝,小舟轻泛湖上,天云山水共一色,人影渺茫,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阅张岱之文如品美画,身临其境而不能自拔。雾淞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四字勾勒西湖雪景图,颇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风。语言精炼至极,质朴无华。后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三个“一”字并列排开,韵律与排比在形式上构建美,也超然体现了大雪无痕、苍茫一片的画面,“粒”字一点,更以人影之渺小反衬天地之广阔,似《寒江独钓图》的大片留白与星点墨色的交织留下无尽的余味和想象,朦胧感的营造让画面延伸至无边无际的时空。

若张岱心中无情,又何来此文之感?澄怀味象乃“辞发”之首,因而情景交融是本文美之根本所在。天云山水均为情动而发,上下一白是空灵所现。北宋画家郭熙于《林泉高致》言“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张岱便是应了前者。此文,不仅为王昌龄“泉石云峰之境”,更可谓“于意而思之于心,得其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