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母语传播概论
9662700000023

第23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发展战略(1)

本章要点

国际台拓展节目的海外传播渠道

国际台推行节目的本土化制作

国际台节目本土化制作的改进措施

本章通过对节目传播渠道的海外拓展和对外广播节目的本土化制作方面的介绍,展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发展战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本土化战略主要就是通过拓展节目海外播出渠道、推行节目的本土化制作等方面来实施的。

第一节 拓展节目的海外传播渠道

一、节目的本土化落地播出

2006年2月27日,国际台在海外建设的第一家调频电台——CRI内罗毕91.9FM调频台正式开播,每天播出19小时的英语、斯瓦希里语和汉语普通话节目。内罗毕调频台拉开了国际台发展海外分台的序幕。2006年11月19日,国际台93.0FM万象调频台开播,胡锦涛主席和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共同出席开播仪式并正式启动了调频台的开播。自此国际台开始规模化发展海外传播渠道。截至2010年底,国际台在海外已拥有51家分台,并与150多家电台实现节目合作,每天播出的节目时数达1100多小时,直接在海外播出的节目语种达41种(包括英语、法语、西语、俄语、德语等36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和4种汉语方言以及维吾尔语)。

2009年9月23日,国际台在北欧启动冰岛语、挪威语、荷兰语当地网站,实现三种语言节目的本土化制作和本土化发布。2010年4月,国际台与土耳其“方向”电台合作,推出中土文化旅游网。该网站是以文化和旅游推介为特色,集文字和音、视频于一体的双语网站,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旅游为主题,同时具备新闻发布、在线汉语教学等功能,可根据需要为国内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开设专属频道或专区。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际台紧跟形势,将海外传播渠道建设工作与新媒体结合,通过建设镜像网站等方式,拓展新媒体播出平台,促进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发展。

二、节目境外制播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本土化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母语传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深化节目落地播出模式,国际台进行了节目制播机构和媒体管理机构的本土化设置。首先,为克服国内发射的局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取了境外租机互转、设立境外发射基地、租用境外城市中波和调频电台时段、境外开办调频/中波广播(包括在肯尼亚“建台代维”,在蒙古“租台”,在老挝“代建租用”、“经援建台”和“合作办台”等境外建台模式)等方式实现广播节目的本土化落地播出。迄今,国际台已在海外设立了32个驻外记者站、50家整频率落地电台和3165家海外听众俱乐部。

自2007年开始,国际台提出建设境外地区总站和节目制作室的战略目标,计划建设非洲、西欧、东欧、亚洲、中东、北美、拉美和大洋洲8个地区总站以及70个海外节目制作室及10个边境制作室,专门管理位于世界各地的落地频率,制作有针对性的节目,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受众。目前相关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节目本土化落地存在的问题

应该看到,国际台母语传播在实施本土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节目的本土化落地播出才能得到改进,母语传播的本土化发展战略才能得以贯彻下去。

1.在本土化落地布局、本土化节目策划、本土化节目合作、本土化项目管理与监督、本土化落地节目质量与效果的评估、本土化节目推介等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目前的节目本土化落地还处在初级阶段。

2.本土化落地方式单一,在境外难以有效推动和开展节目本土化落地工作,其建设与管理后继乏力。

3.本土化落地缺乏资金政策支持。按照现行的落地经费使用原则,财政部下拨给国际台的经费只是租时段的专款,国际台目前只能按照租用当地中波和调频电台时段的方式投资经营本土化节目。资金政策不到位,使得投资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4.本土化节目缺乏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难以及时了解听众对节目的意见。

今后,国际台要进一步创新“走出去”工作机制,大胆探索海外落地新模式。一方面,借鉴并根据本土化落地的成功实践,不断创新与当地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的方式,同时通过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开辟海外落地新模式。为此,要进一步调整资金运作方式,完善“政府投入、以公司名义运作”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通过公司运作的方式来规避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

第二节 推行节目的本土化制作

除了节目播出渠道的境外拓展,节目的本土化制作是母语传播本土化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谓本土化制作,就是指通过与落地对象国有实力的媒体公司合作,由国际台提供或由双方联合采访介绍中国情况的节目素材,再经合作方根据当地受众的需求和习惯,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本土化包装,在当地的主流调频台、中波台播出或当地网站上发布。

自开展母语传播事业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逐渐确立起以节目制作本土化为核心的本土化发展战略,并着手通过节目内容的本土化制作来实施这种本土化传播战略。

一、节目本土化制作的实施

国际台节目本土化制作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其具体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与主流电台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伙伴自身媒体平台和当地主流媒体平台以及其具有的听众优势,合作制作并有效播出本土化节目。

2.组建专业的海外节目编辑制作团队保证有效的落地节目制作。将国内的新闻、文化节目的素材和内容,以及联合制作节目所积累的素材,由受众国的当地记者结合受众国文化和受众收听和阅读习惯,对上述内容进行本土化加工和改造,制作“原汁原味”的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电台节目。

3.大力加强欧美记者和中国相关机构联合采访和制作节目的力度。比如,自2004年以来,国际台邀请合作伙伴几十名记者,到中国各地实地采访,撰写了数百篇英文或对象国语言的专稿,涵盖题材十分广泛,大都是欧美等国家听众关注的中国经济发展、环保、社保、教育、旅游、宗教、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政策、艾滋病防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京外国人家庭的生活、中国当代城市青年人的生活和价值观等报道。

4.以“三维立体化”的传播形式面向主流受众。首先通过广播节目的播出引发受众兴趣;其次使用网站提供在线报道和深入宣传,为目标受众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平台;最后通过听众联谊、文化节和“中国之行”等各种活动直接与受众面对面交流。三者间相辅相成、连带互动。这种“三维立体化”的报道方式将有限的落地时间延伸为无限媒体信息传送,这就保证了有关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