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家传播战略
9662400000003

第3章 国际传播与国家战略(1)

本章要点

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国家战略的性质、特征、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内涵与作用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一)国际传播的定义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从一般意义上讲,国际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简而言之,它是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

从传播形式的角度上讲,国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也就是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访问、民众的书信往来、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跨国传递和接收等等。由于广义的国际传播“将人际传播部分囊括进来,容易造成传播学不同分支的混淆,从而使国际传播学的学科界定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因此,大部分国际传播研究者并不主张从广义的国际传播概念出发进行研究。狭义的国际传播特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即以大众媒介为传播手段而展开的国际信息交流活动,其主要的传播主体单位是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传播是复杂多样的,它并非一定是有目的性的对外传播行为,传播的意图既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隐秘的;传播的渠道也各异,既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传播的内容也多种多样的,包括公共事务、新闻节目、娱乐、数据资料等信息。

从发展历史上讲,国际传播与随着全球化进程产生的“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全球传播是研究个人、群体、组织、民众、政府以及信息技术机构跨越国界所传递的价值观、态度、意见、信息和数据的各种学问的交叉点。”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都属于空间传播学,主要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界定的。但是,“全球传播”的概念更强调全球性和多边性,更加关注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但从根本上讲,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延伸和深化。

(二)国际传播的构成要素

从线性传播理论的角度,我们将国际传播过程分解为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接受者四个角度来考察国际传播的构成要素。考虑到信息反馈的存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互为彼此,因此这里将传播者和他国受众合并为传播行为体进行分析。

1.传播行为体

与国际传播具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相似,国际传播中传播行为体的界定也存在几种观点。一是从狭义的国际传播概念出发,认为国家是国际传播的主体。国家不但通过政府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换,而且通过控制大众传媒向他国传播本国信息。“国家决定本国是否加入和如何加入国际传播过程,采取什么样的信息接受方式,怎样建立自己的国际传播系统等等,这些都是国家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难以做到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国际传播的主体不仅仅是国家,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可以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

在国际传播早期时代,政府是最为重要乃至唯一的传播行为体。进入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国际传播时代,国家政府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传播行为体之一。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管理内政外交事务。国家存在于世界之中,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政府对外介绍和宣传本国的国情、政策和文化,以赢得良好的全球舆论;政府利用公共外交的形式,“告知、接触并影响”外国民众,“保证使自己国家与外国保持有效的‘思想联系’”和“信息与观点的跨国流通”,以此减少全球公众的误解和猜疑,增进全球社会对本国的认知、理解和信任,从而营造有利于本国对外政策产生和推行的全球舆论环境。政府不仅仅具有传播者的身份,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把关者”。政府主要采用行政、法律、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对越境信息实施把关控制,防止危害本国稳定的不良信息入境。政府占据国际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权威性最高,影响力最强。

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之一。企业是区别于政府或一般性社会组织的营利性组织,在国际交往初期进行商品运输贸易。由于信息的跨国传播,使得在母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投资设厂成为可能,这又反过来增加信息跨国传播的需求,促进了卫星、电缆、光缆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因此,跨国公司不仅是信息全球流通的产物,同时也是信息全球流通的有力驱动者。跨国企业进行信息国际传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全球化的传播网络,传递有关生产计划、物资调配、人事安排、营销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协调国内总部到地区总部与地区性分部、本国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传达。二是通过各种媒体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国际广告宣传和国际公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国际传播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跨国公司内部的组织传播还是对外广告、公关宣传,跨国公司的传播行为都成为超国界的、完全意义上的国际传播行为。跨国企业所从事的国际传播活动成为全球信息流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组织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组织一般包括国际性的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它既不参与公共权力的竞争,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在政府和企业未能开展活动的领域内提供公共物品和劳务,推进全球公共利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商会、行会、学校、医院、福利院、文化艺术团体、政党、宗教组织、人权和救济组织、妇女组织和青年组织等。国际性社会组织利用********或大众传媒等各种传播手段开展的跨界信息传播活动和舆论动员工作,自然地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国际性社会组织通过出版刊物或网上公告,举办国际论坛和组织推介会,参与或监督联合国体系内各领域、各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机构有关全球事务的决策过程,争取全球舆论的支持,推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从而引导全球社会的良性发展。

个人是最早的国际传播行为体,从人类跨国交往早期,如中国唐代玄奘、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分别在古代中印和中欧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国际邮政业、电报、电话、传真通信出现之后,个人作为国际传播的信息传递者的作用日渐增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个人可以借助小型录像机、录音机、光盘、DV、手机等便携产品传递信息。在国际互联网问世之后,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在大众传播中作为“受众”的被动地位,打破了大众传媒的霸主地位。摄像手机、移动终端等数码技术的推动使得拥有网络终端产品的个人可以进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发布,成为国际信息传播的主体。由此,个人从作为国际传播的弱势主体提升为同主权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并立的主体。

2.传播内容

国际传播的内容是指在不同国家间流动的信息。

国际传播信息的种类多种多样。从传播行为体的角度来分类,国际传播的信息可以归类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信息。政府传播的信息是一种国家行为,具有权威性、唯一性等特征,是一国国家意志的官方表达。政府传播的信息包括政治性内容(如意识形态、法律法规、对外政策、重大事务等信息)、宣传性内容、公关性内容以及广告性内容等信息。企业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性内容、公关性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与传播方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和目的性,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介渠道,采用科学的传播策略向企业的目标受众投放,以引起受众的反应。社会组织传播的内容大致包括信息告知性内容(如人权状况报告)、劝导性内容(如宗教教义)以及知识性内容(如预防艾滋病知识)。这些内容的选择和制作都具有目的性,直接服务于这些社会组织的宗旨。个人所传播的信息则比较分散和多样,包括个人的感情、生活、观点等内容。由于人际传播的私人性,这些信息随意性较强,目的性不明显,对其控制的难度较高。

如果从信息本身的特性角度来划分,国际传播的信息主要有新闻类信息、广告类信息、娱乐类信息和知识类信息等四类。

由此可见,国际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和社会情感等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信息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必然会带来各种信息形态的糅合和本土性内容与异域性内容的混杂。信息形态的糅合是不同形态的信息在某些场合趋同或趋近,如近年来在高度商业化社会的商业逻辑的主宰下,广告出现新闻化趋势,新闻出现娱乐化趋势,从而挑战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原则。同时,在传播全球化的情境下,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彼此交织在一起,不同文化并存、碰撞、彼此竞争,人类文明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密集“交流”状态。文化间的界线没有被强化反而被模糊了,文化关系变得复杂化了,“当代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复杂性和密集性,包括地方复杂性和密集性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3.传播渠道

广义的国际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包括政治互访、民间交流、数据传输等各种方式,主要分为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两种方式。

人际交流是最为原始的国际传播途径,最早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之后,移民、旅游、朝圣活动、运动会、国际会议、外事往来、艺术演出、留学、学术交流等方式层出不穷,并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另外,人际间通过小型传播媒介,如信件、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不见面的信息交流也是最为常见的国际传播途径。

根据对国际传播概念狭义化的理解,我们所要研究的国际传播主要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体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最早的国际传播媒体是印刷媒介,以报纸、书籍等载体将一国的文化信息向其他国家传播。印刷媒介主要以文字的形态向受众单向传播。印刷媒介开始建立起国际的信息交换网络,从而开启了大众媒介的国际传播时代。

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国际传播活动是从电子媒介开始的。电子媒介是指以电子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媒介,如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留声机、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学中所说的电子媒介通常是指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子媒介,主要包括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电子媒介,通过电磁波信号进行信息传输,而无需发生信息媒介载体的物理移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印刷媒介传播中的壁垒,对于跨越国境的国际信息传播意义尤为重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卫星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又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传播的渠道,国际之间的信息流动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三)国际传播的理论层次

国际传播学从诞生以来已经产生了很多理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研究范式。按照国际传播研究对象的层次和范围,可以将国际传播理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主要考察国家、文化、国际体系等大秩序问题;微观理论主要考察国际传播中的个人行为和传播效果;而中观理论则较多关注国际传播中的群体、组织、社区、阶级等单位的传播规律。

1.国际传播理论的宏观层面

国际传播理论的宏观层面主要是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国际传播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具体的国际传播理论范式(形态)主要包括全球信息自由流通理论、发展传播理论、传媒依附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等。

全球信息自由流通理论(Free Flow of Information)认为信息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应当不受限制地跨界流动和在全球市场上公开竞争,以便信息的拥有者赢取利润的最大化。信息社会所关切和维护的应当是信息的自由创制、传播和利用。全球信息自由流通理论为西方世界的媒介组织劝服发展中国家取消贸易壁垒、促进媒介产品的自由贸易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发展传播理论(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又称传播加速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威尔伯·施拉姆、埃弗里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和马吉德·特拉尼安等。发展传播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大众媒介是“流动加速器”(Mobility multiplier)和社会变迁的催化剂,与大众媒介的接触有助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全球大众传播可以向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传达关于西方现代性的讯息(包括其先进的经济和政治模式),从而促进第三世界加快改造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