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家传播战略
9662400000027

第27章 国家传播战略模式(4)

作为最新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起,很快被运用于大众传播中。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在我国,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广播电台始于1926年,当时在哈尔滨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中国人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是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建立的。1928年8月1日,国民政府创办的第一座电台在南京开播。

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首次播音。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开播。据《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截至2007年底,全国经过正式批准设立的、单立的(指身份、管理、财务和业务等方面与电视台相对独立)广播电台有263座,此外还有地、县级及以下的广播电视台199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43%,全国广播电台开办的节目总计2477套;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共批准设立电视台287座,教育电视台44座,广播电视台1993座。

(二)早期西方国家的传播优势地位

电子媒体之所以起源于西方,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也与近代世界的先进科技起源于西方分不开。因此,在电子媒介产生的早期,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在传播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

传播技术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并且制造出世界霸权。15至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海上霸权依赖的是先进的航海技术,当时海上航线是沟通全球物资的主要通道。这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初现端倪。英国在19世纪初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上半叶开始建立其世界霸权,这主要依赖于它在各大陆建筑的铁路交通和电缆电报系统。19世纪70年代,英国霸权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交通及通讯技术此时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完全服务于地缘政治和军事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和日本急速推进军事工业,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攫取世界霸权,英美等国家组成的同盟国却得益于他们横跨欧亚大陆的电报、电话通讯网络、先进的无线电通讯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二战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在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卫星传播、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光纤技术等传播技术带来了新的商贸机会,这使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得以通过跨国公司扩张、高科技垄断攫取超额利润,对半边缘和边缘国家实施分化、排斥或吸附。

事实上,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过程,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几乎是同步推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通过将工业经济形态转向知识经济形态,而缓解了国内的能源、市场供求危机,调整了本国劳动力的分工比例,提升了全民教育、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摆脱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44年以来的全球化传播:地缘政治与技术》一书在详尽论证了传播技术同全球化过程中的直接关联后,写道:“如果是一种权力,那么谁掌握了电子传播系统,谁就可以对全世界发号施令。旧的地缘政治的概念必须扩展开来。支配世界经济不必通过控制疆界,更确切地说,它主要通过对经济体系的剩余产品的不合比例的分享来实现。”

在19世纪后期,英国对于海底通电缆的庞大投资使它几乎控制了全球的电子传播网络。北美大陆的通讯电缆,名义上为美国拥有,实际上却是由英国投资建成。横贯英国本土、北美和德国的通讯电缆均需经过英国,大部分要经过伦敦,这使得英国可以十分方便地进入北美和欧洲之间的通讯领域。

美国对于英国在电子传播领域的支配地位的挑战,是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展开的。首先是美国海军强烈支持发展更加复杂的低频无线电通讯技术,以打破英国对电缆传播的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海军继续支配美国的地缘政治的决策思想。在《凡尔赛和约》谈判期间,美国政府就预见到未来出现霸权竞争的主要领域在石油生产、商业航海和电子传播,于是通过支持本国通讯业的垄断公司大力发展新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并且利用德国作为战败赔偿的电缆生产而打破了英国的控制。但是美国当时将低频长波用于军事,中频中波用于商业广播,误以为高频短波是无用的。这一错误使美国取代英国霸权的时间延搁了十年。这期间英国抓紧在高频无线电通讯技术和电视技术领域持续加大投资、研究开发,这使英国在雷达和电视技术方面成为领跑者。雷达和电视技术之间互为影响,综合形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刺激了军事和民用生产的革新,并在二战时的空战中给英国提供了监测预警保护,延缓了其帝国地位的衰落。当30年代末雷达出现之时,英国已改变它传统的地缘政治观念,意识到霸权的建立无需再通过领土占领来实现。直到二战之后,美国才有机会对英国的电子传播支配地位发起第二次挑战。这一次挑战是直接由政府资助的外层空间计划和同步通讯卫星的技术引起的。

美国在通讯卫星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使它得以在1964年组建了由19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通讯卫星组织。其中美国占有61%的权益,西欧国家占30.5%,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占8.5%。至此美国取代英国夺得了电子传播领域的霸主地位,实现了对资源的分割。

到了7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计算机数字技术领域里的再一次历史性的突破,确立了它在计算机硬软件、网络传播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日臻成熟,光纤通讯显示出通讯卫星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已建成了横贯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跨洋的光纤通讯干线,从而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21世纪的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扩张,世界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由一个需要了解外界变化的国际社会所构成的消费市场的扩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为国际新闻的全球流通铺平了道路,这样,国际新闻就以国际认知价值,即国际交换价值,作为一种信息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

电子传播的新发展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自己的生产及其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西方国家基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向世界各地的扩张,促进了传播技术和大众传播的发展,反过来,传播技术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效率和收益。电子媒介早期发展的历史正是这一进程的最好注脚。

(三)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

在印刷媒介时代,全球传播体系还只是一个雏形,进入电子媒介时代,全球传播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基本成形。电子媒介时代的全球传播体系大体上由电报电话网和广播电视网两大网络组成。

1.全球性电报电话传播网络

随着电报的发明,信息的传递方便快捷起来,人类也因此进入了电信时代。为使电报发挥更大的作用,1865年5月17日,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并宣告国际电报联盟正式成立。

随着电话和无线电的广泛应用,国际电报联盟于193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第五届代表大会,决定将“国际电报联盟”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1947年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电信联盟目前共有188个成员,中国于1920年加入该组织。

西方世界的几大新闻通讯社通过这个网络传递信息,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新闻网络。1962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电视电话公司合作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它首次突破国界、跨越大洋,在美国与欧洲之间提供电话通信,从而将欧洲与美国的数十个城市连接起来。由此,电话实现了从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的飞跃,全球性的电话网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全球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天生就是跨国界的。而战争又极大促进了广播这种“可以逾越大部分战役战术障碍”的媒介的发展,使它的跨国界传播功能发挥到极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在对外宣传的跨国界展开过程中,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不断向全球扩散,形成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态势。

“冷战”结束后,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放宽了对电子媒介的控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对媒体的管制越来越宽松,市场在广播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主导下,美国的广播业越来越走向集中,集团规模越来越大,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广播样式、新的运营模式与新的利益分配方式也随着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的重构不断涌现,对广播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是电子传媒突破了旧的格局限制。从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计算机、电话、通信卫星和光纤通信技术的结合,多媒体合成、数码转换技术成熟,推动文化、教育、娱乐全面市场化。企业和政府从中看到了无可估量的市场前景。这进一步导致各国原来坚持的公共传播服务的政策和对传播业市场化、垄断化的限制政策产生转向,即改为采取更适合市场需求、鼓励竞争和投资、鼓励媒体兼营兼并和跨国运作的新政策。在70年代中期,德国、法国、荷兰的公共服务电视均占其本国电视市场份额的100%,意大利占91%,英国占52%。到90年代,公共服务电视所占市场份额均大幅下降,德国为69%,意大利为46%,法国为33%,荷兰为58%,英国为48%。不仅国营的公用服务性的传媒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而且这些公营传媒本身也在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转变。

其次是全球化导致的媒介垄断。世界性的通讯社(如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和世界性媒体(如CNN国际电视、BBC世界新闻台、Fox News等)具有向世界各地报道几乎发生在世界每个角落里的新闻的能力,因而它们是国际新闻的主要制造商,它们向地区性和国家性的通讯社批发自己的新闻信息商品,再由各国通讯社向国内媒体(零售商)转发,最后由各媒体提供给国内用户(消费者),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采制、加工、流通体系。通过与世界性通讯社的交换,全球的新闻机构延展着全球新闻体系的触角,成为国际传播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4小时全新闻频道CNN被认为是国际电视的正式发端。在20世纪90年代初,CNN在海湾战争进行的24小时直播报道,刷新了人们对新闻的认识,把新闻报道的定义由“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改写成“报道正在发生的事”。CNN在2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亿订户,国际订户大大超过其国内订户的数量,CNN正向600多家广播电视传媒机构提供画面新闻素材的“批发”服务。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前,一个典型的国家传媒系统,是国家拥有完整的电台、电视台和报业系统。进入90年代,经过短短几年的扩张和兼并,一个全球化的商业传媒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全球性的寡头垄断制,全球传媒市场的控制权由迪斯尼、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索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维旺迪和贝塔斯曼等7家跨国公司所掌握。跨国媒体公司改变了国际传播体系的格局,因为他们不再是法国公司或美国公司,他们是“全球公司”。他们具有了“全球视野”。这无疑为国际新闻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活力。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出现了全球性的调整。在西方国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80年代重新回归市场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兴起;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开始改革,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从国家独立的目标转向国家发展,纷纷执行开放政策,包括信息传播业。这就为国际新闻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这也加速了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电子媒介传播的全球化发展。如果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动积极的参与,媒介传播的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电子媒介时代,广播和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国家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基本上消除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障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瓦解了信息传播的国界概念,因此也引发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信息传播自由与信息主权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