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9662300000010

第10章 网络媒介中的国际新闻报道(5)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是民主的。在每个人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实现对于事件以及事件中所包含的问题的公开讨论,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真正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民主的完善与发展。我们知道,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新闻传播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更谈不上真正的民主声音,对于很多问题的话语霸权都是由发达国家掌握,而发展中国家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但随着网络国际新闻的发展,尽管不能彻底改变国际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不平等和不民主的状态,但最起码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国际社会民主的完善。正如罗兰·德·沃克尔所言:“网络还是一支巨大的民主力量——你不再需要拥有报纸或是为某个报道者服务就能表达意见。”论坛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的形式,同时这种民主形式所承载的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其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必然能够对社会的发展、政治的文明化以及文化的提升乃至整个社会风气构成一种良好的引导。

网络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民主的公共话语空间,但它仍不同于哈贝马斯所描述的公共空间,后者“被认为是这样一种空间,其间人们可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讨论各种市政议题,不会因为国家或者市场机构的各种压力而扭曲”。它应当是独立于国家、距离和权力的公共空间,但现实情况是,即使网络所创造的公共空间很开放,依然要受到国家和权力的控制,人们可以在其中随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这种“随意”也是有限度的,它必须与我们所要构建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所以哈贝马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延伸,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变为“文化消费的公众”,真正的公共空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附属于国家权力的“伪公共空间”。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网络论坛中还存在着一些偏颇的看法,它不能很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反而是对良好舆论的一种破坏。“在最近针对因特网论坛的一项研究中,这一点得到了强调。研究者发现,这个论坛中鲜有真正的观点交换。相反,那些来自分散的个体、互不相干的各种武断言论占了上风。从整个氛围看来,这些论坛比较推崇‘声音最高和最具攻击性的’投稿者。”我们从网络世界中能够看到,很多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往往非常情绪化,有些发言越来越远离事实本身,甚至出现色情化和暴力化的现象,他们将论坛作为情感宣泄和张贴标语口号的场所。“网络空间中的权力结构至少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一个是现实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例如,名人的博客会有较高的关注度,自然容易形成一种强势,容易形成关注的中心。……第二是话题本身的信息量大小、敏感度、语言、编辑的处理手法等等,由此在虚拟的空间形成新的权力结构。”虽然在网络中我们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色情和暴力,但作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共舆论,这种公共舆论应当是健康的,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这一方面需要观点发布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提升自己对于问题的理性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国家通过相应的合理化的制度约束,构造一个良好的话语公共空间。但是国家的建构并不是一个毫无限制的统治性力量,而应该是在构建国际新闻评论的理性精神过程中把握一个合理的限度,最起码应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比如,我们的宣传工作本来就是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因此在做网络国际新闻评论时,要把国际大事与受众的关注点和利益点结合起来,向受众娓娓道来,只有先吸引了受众,才能对其产生影响。理性的统一性与观点的多元化的结合,应该是网络发展以及网络国际新闻评论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三节 Web 2.0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

网络上国际新闻的传播除了整合传统媒介的消息、通讯、分析、评论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通过网络论坛实现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外,还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网络上的博客、维客、播客们利用不同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了国际新闻的报道形式。借助网络这一新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打破了以往严肃和僵化的面孔,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博客中的国际新闻传播

新华网是这样宣传它的国际频道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评、博客、跨国连线等多种报道形式搭配成多道供广大网友享受的国际新闻大餐。”而博客可以说是大餐中比较吸引人胃口的一道菜肴。

历史上第一个网络博客出现于1997年。此后,在伊拉克战争、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和伦敦地铁爆炸案等国际新闻报道中,博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博客作为网络新媒介中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对传统媒介形成挑战却应该是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之后。

伦敦时间2005年7月7日8时49分,伦敦发生多起地铁和公共汽车爆炸事件,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一位普通的英国市民亚当·斯塔西(Adam Stacey)用手机拍下了爆炸现场的第一张照片——模糊的画面上一个男子站在昏暗而拥挤的地铁隧道中,他用手绢捂着嘴,身后是刚刚发生爆炸的地铁车厢,车厢内亮着灯,挤满了乘客。随后,他将照片发给他的朋友阿尔菲·丹恩(Alfie Dennen),后者将照片迅速发布在了自己经营的博客网站上。很快,斯塔西的照片被picturephoning.com和维基百科(Wikipedia)网站采用;接着,斯塔西的图片又被天空电视台、美联社采用;最后,BBC和英国《卫报》等媒体也采用了这一照片。与此同时,由其他人提供的众多的现场照片、目击者的叙述以及悼念的帖子出现在众多的博客网上。这些非专业性的报道都抢在了传统媒介之前,而关于爆炸的跟踪报道还在不断继续。

在上海工作的毛向辉首先是通过语音即时通讯Skype从他在英国的朋友那里得知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的。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毛向辉迅速浏览了国内包括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对该事件的报道,但只能发现几条叙述简单的短讯。但是,在Technorati——又被称为全球日志的集中地——网站上,他却发现了有关该事件的7000多条个人日志,它们大部分由亲历爆炸现场的英国市民和居住于爆炸现场附近的英国市民书写。

2007年4月公布的一份有关博客的报告显示,“全球目前共有博客(网络日志)7000万;平均每天新增博客12万个,即每秒新增1.4个;博客上每天新增文章150万篇,即每秒17篇;全球最受欢迎的100家网站中有22家为博客网站”。虽然总体来看,博客数量增速放缓,博客文章更新的速度也相对减慢,但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仍会出现博客文章数量激增的现象。Technorati公司创始人戴夫·西夫里说:“去年夏天,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发生冲突,博客文章数量一度达到高峰。”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了越境袭击,俘虏两名以军士兵。随后,以色列完成对黎全面封锁,持续实施空袭;黎真主党武装也发射火箭弹进行还击。随后,黎以战事进一步升级,以色列千人武装进驻黎巴嫩南部清缴真主党武装,双方交火达一个多月。自7月20日起《文汇报》国际新闻版开始刊登嫁给黎巴嫩人的中国媳妇赵颖所写的《黎巴嫩中国女子日记:黎巴嫩在哭泣》,她以平民的视角、女性的视角记录了自己在黎巴嫩的所见所闻,这是一系列日记体的文章,其实就是一种博客式报道。《文汇报》刊发赵女士每天的日记后,她又将其贴到自己在新浪网建立的博客《战火中的黎巴嫩》中,而网络上的是未经过删改的原稿,点击异常火爆。至今,赵颖女士在新浪网上的博客仍在继续,她仍然在百忙之中从万里之外向我们传递着关于黎巴嫩的点点滴滴。此外,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等地的博客中都有关于黎以冲突的报道。2006年8月3日《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些博客。文章说,一位专栏作家比英国BBC更早透露美国国务卿赖斯取消访问贝鲁特的消息;和黎巴嫩居民的博客相比,以色列北部居民的博客一样引人注目,其中一名17岁作者的博客甚至上了《华盛顿邮报》。

以上的例子是将博客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来源,同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金·罗曼斯科揭露《纽约时报》记者系列造假案、美军士兵在博客上泄露阿布格莱布监狱虐俘丑闻,等等。

博客除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以外,还为国际新闻报道提供了多视角的观点。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是政治家和学者的博客。政治家的博客在法国比较盛行,作者主要是利用博客为自己的竞选造势,通过网络交流拉近与支持者的关系,争取更多的支持者。2004年,博客首次受邀参加报道美国总统选举,标志着主流政治社会对这一新形式的正式接纳。此前,民主党候选人霍华德·迪恩开设个人竞选博客,赢得众多选民支持,公众开始意识到博客在募集竞选资金、说服选民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后,美国政治博客数量和访问量呈几何级增长。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3月,美国排名前1000位的政治博客每日访问数量达到300万人。伊朗总统内贾德也于2006年8月开出了自己的博客(www.ahmadinejad.ir),通过波斯语、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四种文字,在互联网上广泛争取海外支持。学者的博客目前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一些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学者博客。

除政治家和学者以外,关心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个人也为丰富国际新闻的报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05年9月,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Google)新增了博客搜索功能,只要输入相关搜索内容,点击搜索“所有博客”即可查到相关的博客对该问题所做的论述与点评。如笔者于2007年12月27日输入“福田访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该日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得到1066个结果,其中有“维TA命”的“日本首相福田今日访华将推动日中关系发展”,网名为“熊猫阿福”所写的“日本问题专家解读福田康夫访华背后”等;搜索关于即将从总统职位卸任的“普京”,则得到5492项结果,内容五花八门,包括署名为“张立均”的作者所写的评论性文章“普京若出任总理其执政模式的猜想与分析”,另外还有“诗香雅韵”的博客“普京想为爱犬全球定位”,以及“女人的心魔”的“普京布什的养狗经”,等等;而搜索有关“黎以冲突”的博客,得到的搜索结果是106个,包括网名为“中国独生子女”的网友所写的“中国维和部队驻黎维和日记”,“逗乐先生”的“和谈重启中东乱局能否变和局”等,这些博客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和国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博客作者安德鲁·沙利文(Andrew Sullivan)曾写道:“博客依靠大媒体的新闻资源来进行大量的报道和分析。博客就是尽可能地为大众媒体提供最好的审查——不断改进专业人员的标准,每时每刻都增加新的声音、新的视角和新的事实。天才们在博客中的谎言没有在他们所创立的透明系统中那么多。在极化辩论的时代,真理从来没有这么有用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博客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4.4%,用户规模达2.95亿人。虽然没有对博客发布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的统计,但即使只有1%的人,那力量也是相当庞大的。

《文汇报》的国际新闻编辑李道胜对适合利用博客进行报道的题材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主要有两类:一是揭秘性的报道,那些接近信息来源的人不方便公开披露信息,就可能通过博客的方式予以披露。另一类题材是战争或重大灾难等,这类事件涉及的人多、面广,传统媒介不可能一网打尽、面面俱到,这就给博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美国《连线》杂志称,博客已经成为传统新闻记者的预警系统,提前提醒即将爆发的、不引人注目的、却是突发性的新闻。

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博客获知新闻的今天,其内容的真实性又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主要通过博客作者与传统媒介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