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际传播史
9661900000051

第51章 中国国际传播发展史(4)

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外文局)正式成立,直属国务院,业务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领导。外文局的基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根据党和国家对外政策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外文书刊,对外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革命经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宣传我党重大国际问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支持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世界和平、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扩大最为广泛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从思想上武装世界革命人民,促进世界革命斗争的胜利。”

新中国诞生后立即着手创办对外报刊,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和渠道。20世纪50年代,外文出版社一方面设置图书编辑部,编辑出版外文版的图书;另一方面筹备创建外文期刊。这一时期出版了一大批专事对外传播的刊物:1950年1月,新中国第一种对外传播的英文版《人民中国》月刊创立,之后又相继增出了俄文版和日文版。1950年5月,世界语《人民中国报道》月刊开始出版。1951年创办英文版《中国画报》和英文版《中国文学》,1952年1月创办英文版《中国建设》,1958年3月创办英文版《北京周报》。这些媒体后来都发展成为多语种的对外传播刊物,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信息。这一时期,由于能遵循对外传播的规律,我国的对外期刊不光在种类上得到了扩充,而且发行数量上也有大幅度增长。1951年外文局系统的外文期刊共发行67万册,到1965年发行数量已经达到1427万册。

2.中国新闻社的成立

中国新闻社(China News Service),简称“中新社”,1952年9月由中国新闻界著名人士发起创立,是主要面向海外华文传播,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服务的非官方通讯社。该社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9月22日开始对外试播,10月1日正式向海外播发和航寄新闻稿件。

新中国成立初,海外的华文报纸所刊载的中国新闻主要选自香港和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缺乏中国新闻的直接来源。为改变这种状况,新闻界和归侨界知名人士胡愈之、金仲华、萨空了、王云生、顾执中等发起创办中新社,以中国新闻广播电台的呼号,每天早、晚、夜三次,以8个频率口语播发华语记录新闻,供海外和港澳华文报纸抄收,同时向海外播发和航寄新闻稿。

中新社的成立,在海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和香港华文报纸,从1952年10月4日起先后开始采用中新社的消息,采用率不断提高。中新社既是一个新闻媒体,也是祖国联系华侨的纽带和桥梁。随着形势的发展,中新社的报道面不断扩大,不仅大量报道国内建设和各项成就,还开始报道和中国有关的国际新闻。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某些国家掀起反华浪潮,为维护华侨正当权益,从舆论上回击反华浪潮,中新社配合中国的外交活动,发了大量稿件,还编辑出版了有关文件和资料。

3.消息汇总——新华社的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成为最具权威的中国新闻传播机构。但是,直到1952年,新华社主要还是一个国内性的通讯社,因为“它没有对外宣传的任务”。1952年新闻总署撤销后,该署下的国际新闻局新闻处(负责英文广播工作),改为新华社的对外广播编辑部;原新闻摄影局的新闻摄影处划归新华社摄影部。这样,新华社就担负起向国内和国外发布文字和图片新闻的双重任务。1952年,新华社已经有了布拉格、莫斯科、平壤、新德里、柏林5个国外分社。

1953年3月,新华社召开编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要使新华社成为“消息汇总”的总任务和国内外并重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新华社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外新闻传播工作。为了开辟稿源和扩大报道面,国内分社陆续设立专职对外报道记者,并确定每月发对外专稿数量的定额。对外部还设立了中国特稿社,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寄图文并茂的外文特稿。新华社摄影部也担负了对外发送新闻图片的任务。1953年以后,新华社的对外报道数量比重由以前的10%提高到35%,外国报纸对其采用量也有所增加。

1955年12月,毛泽东指示新华社,“应该大发展,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刘少奇也专门就驻外分社工作做出指示,提出国外分社向驻在国发稿问题。因此,1956年成为新华社对外大发展的一年,增加了11个分社,1957年又增加了两个分社。到1966年初,新华社的国外分社已经发展到51个,初步形成了以亚非拉地区为主的国际报道网。对国外广播过去仅用一种外文发稿,到1966年已经发展为英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共5种文字的对外广播体系,其中英文广播每日数万字。新华社的国外发稿对象分布在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对国外广播分7个线路定向对莫斯科、布拉格、伦敦、东京、布加勒斯特、雅加达、开罗等地广播。新华社还在国外建立了26个出稿站,对外发行新华社新闻稿。这些新闻稿分别用中、英、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等文字出版,发行到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新华社对外特稿和新闻照片的发行量也在不断增加。特稿中有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印度尼西亚文和阿拉伯文6种文字,发行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闻照片的发稿对象有240多家报刊或图片社,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华社这一时期关于中国的重大事件的报道极受国际重视,关于亚非地区反殖民主义斗争的报道,关于朝鲜、越南、蒙古、日本、泰国等的国内事件的报道,受到许多外国通讯社和外国报纸的欢迎。到1966年,新华社已经初步成为中国对内对外的消息汇总。

4.我国对外广播步入强国行列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4月10日,在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国际广播编辑部,负责对国外广播稿的编辑、翻译和播音工作。4月10日,我国对外广播开始启用“北京广播电台”(Radio Peking)的呼号,而汉语普通话的广播则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对外广播设施薄弱,发射功率偏低。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对外传播的功能,我国政府在1953~1957年的发展广播事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做出了“先中央台、后地方台,先对国外广播、后对国内广播”的建设方针,开始建设大功率的广播发射台。在此期间,我国的对外广播从播出语种、播出时间、发射功率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1950年4月,我国的对外广播电台只有3台发射机,总发射电力不过80千瓦,对外广播语种只有7种外语和4种汉语方言,全天播音时间共11小时;1966年上半年,我国的对外广播语种为32种,全天播音时间超过100小时,总发射电力达到10000千瓦;同时,我国对外广播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听众来信数量不断上升。60年代初,英国广播公司曾发表年度报告说,中国对外广播已经取代英国广播公司的地位而成为世界第三个最大的对外广播电台。英国《每日电讯报》也惊呼:“在争取世界各国听众的广播站中,中国把英国打败了。仅在四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广播还在一个不大重要的地位,现在已超过了英国广播公司并和美国之音对抗。”

5.对外影视的正式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影视正式加入到对外新闻传播的序列中来。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这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北京电视台成立不久,就开始与苏联、东欧国家和日本等国进行电视节目交换,并选送反映中国重大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成就的新闻片,寄到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北京电视台成立了出国片组,统筹对外节目。1963年,中央广播事业局为北京电视台制定了“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宣传方针。同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举行,北京电视台首次派出记者报道国际体育活动。1963年底至1964年3月,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非洲、亚洲14国,北京电视台也派记者随行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28届乒乓球锦标赛等重大新闻,北京电视台都积极报道。除在国内播出外,还将节目寄送到国外,在美、英、日新闻媒体发行。到1965年8月,北京电视台已经与世界27个国家的电视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发展也很快。当时全国共有31个电影制片厂生产新闻纪录电影,仅1959年就生产长纪录片30部,短纪录片313部,各种新闻杂志片138本,地方新闻566本,共计1400本影片。其中有一部分是对外传播的新闻纪录片,为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变化,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与友谊作出了贡献。

6.这一时期的国际事件与中国的国际传播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西方国家对华采取敌对封锁政策,而周边国家则对新中国心存疑虑,如何实现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友好交往,突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阶段,中国本着“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外交原则,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先后同苏联、各民主国家以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与多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发展了商贸关系和友好往来;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及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而中国的对外传播媒体积极配合政府的外交活动,抓住时机向世界传播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立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殖民主义政策,谋求友谊、合作与和平,为新中国的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传播媒体报道的主要国际事件有三个:

一是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中国新闻界也积极投入到这场战争的对外报道中。抗美援朝斗争开始,各新闻单位立即派出大批记者赴朝鲜采访报道,新华社还专门成立了志愿军前线分社。这批前线记者采写了大量战报、新闻、述评和通讯,特别是战地记者拍摄的大量图片,不仅使国内人民受到鼓舞,而且使国外读者对志愿军有所了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派出记者赴国外采访,从朝鲜战场发出了录音报道和广播通讯。中国对内和对外广播举办各种节目以配合前线的军事斗争。1952年,对外广播曾在12天内播出美军战俘的19个供词,证明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了细菌武器,在世界人民面前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的通讯社、广播电台、书刊及影片等对外传播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了对外宣传的任务。其中,对外广播和新华社在抗美援朝的对外报道中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二是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关于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该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单位的30名记者组成的记者团参加了这次会议的报道工作,创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传播的阵容之最。中国记者团分工协作,对这次会议做了详细报道,准确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立场及主张、中国代表团的活动和会议的进程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领导的代表团还非常重视对外国记者的联络工作,以影响国际舆论。这次会议不仅是新中国外交的展示,也是新中国对外传播的一次极好亮相。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应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的邀请,对这两个国家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周总理多次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思想。随后,三国领导人共同向世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广泛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重大意义,以及如何以此为原则处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