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外新闻传播最初的基本框架就是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形成的。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新华社的对外传播正式开展起来,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开办了对外广播事业,并创办了《中国通讯》等对外新闻刊物,对外影像工作也开始蹒跚起步。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军事斗争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宣传舆论的斗争。虽然这时候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活动依然处于极艰难的环境中,但仍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连国民党的新闻人员也惊呼,中共“展开猛烈宣传攻势,新闻界左倾风气盛行,‘亲共的昂首天外,气概不可一世;反共的报纸反而深感荒漠呼声,得不到回声的孤寂’……国内如此,国际亦然,于是对国民政府造成‘内外交谪’的局面,民心士气坠失,形成共党席卷整个大陆的一大助力”。
国民党的对外传播事业在抗战爆发前就已经初具规模。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一方面加强对外宣传,争取国际社会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另一方面极力封锁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新闻宣传。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期间,特别是在抗战的前三年,在宣传抗战、揭露敌人、向全世界报道战况和争取世界舆论同情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当时的国际广播电台在国际上被称为是“中国之声”。
1.共产党对外传播框架的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外新闻传播工作,在报道方针、文风改进、干部配备、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关怀和指导。1941年5月,时任八路军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全师模范宣传队初赛会上作报告时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显得极微弱,‘打哑巴仗’的现象严重存在,经常用各种方法对外宣传我们的战斗生活大为不够。”他要求:“大大地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要通过文艺作品、报告文学、新闻通讯、摄影、绘画等,把我们真实的战斗生活反映到国际上去,流传到华侨中去,传播到大后方去。”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对外宣传的指示,指出“各地对外宣传工作中独立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对党对革命必有很大危害”,规定“各地方报纸下的通讯社,应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机关”,“并由宣传部指定一政治上坚强的同志领导之,并经常检查其工作”。1942年4月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统一对外宣传的第二次指示。1949年1月2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华东局、中原局及淮海前线总前委的电报,要求“勿擅自向外表示态度”。这一系列文件和指示,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对对外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视。
(1)新华社的对外新闻传播活动
新华社从1931年诞生之日起,就是党和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和工具。1937年,“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更名为新华社,它的任务加重了,对外传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新华社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传播真理,宣传政策,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对争取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中,新华社的发稿范围逐渐扩大,除了国内各根据地和国统区的新华记者、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外,还注意抄收国外通讯社电讯,如德国海通社、英国路透社、意大利斯蒂芬尼社、法国哈瓦斯社、美国美联社与合众社、苏联塔斯社的电讯。经过翻译、编写、播发,迅速反映国际上政治、军事、外交的新动向。1944年8月,新华社成立“英文广播部”。9月1日,新华社在延安开办对外英语新闻广播,每天播两次,用莫尔斯电码定向发英文电讯。电讯稿内容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前线作战的情况以及各解放区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情况。新华社的对外广播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极端困难的战争年代,新华社的对外英文广播得到了不中断播出。至1949年,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已经从每日1800字增加到8000字。
抗战胜利后,为了扩大国际宣传,新华社逐渐把事业扩展到国外,建立了驻外分社。1948年,新华社完成了在伦敦、布拉格建立分社的任务。次年7月,新华社又在平壤聘请了特派员,同朝通社建立了新闻互换关系。当时的驻外分社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在促进与加强新华社对外报道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1949年4月22日,新华通讯社创办了英文日刊《新华每日电讯》(Xinhua Daily News Release),刊登新华社播发的各类电讯稿,主要对象是外国驻华机构和临时来华人员。
(2)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的开始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开播,发射功率大约300瓦,呼号为“XNCR”。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从报刊、文字广播迈入了语言广播的新阶段。新增的现代化无线电传播手段,大大加强了党的对内对外的抗日宣传力量。1941年12月3日17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日语对外节目开播,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从此诞生。当时日语广播由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负责,主要广播对象为侵华日军,重点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展,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日语广播每天播音时间15分钟,但由于设备过于简陋,机器经常发生故障,广播经常呈现时断时续的状况。1943年春,由于设备故障,日语广播和对内广播同时被迫中断。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的炮火声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出,这时的广播设备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947年3月14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奉命转移到陕北瓦窑堡,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9月11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办英语新闻节目,作为新华社口语广播的一部分,每天播音20分钟。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随中国共产党进入北平市区,并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当年9月27日,随着“北平”改名“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英语呼号“New China Broadcasting Station,Peking”,并作为全国性的电台向全国和世界广播。此时,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已增加到70千瓦,在国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对外广播的开办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尽管当时的设备条件极差,但它的声音仍然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并为新中国的对外广播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的对外广播之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这一时期的对外广播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对外刊物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从事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斗争,传播中共纲领路线,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舆论工具。当时,由于交通不畅通,加之国民党的封锁,该报曾是驻重庆外国记者、通讯社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起到了一定的对外传播的作用。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创办了《中国通讯》(Report from China),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外文刊物。该刊的宗旨是向国际人士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每月一期,用英、俄、法三种文字以油印刊物的形式向外散发。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中国通讯》发行日益困难,加上纸张、油墨匮乏,不得不停刊。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创办的对外刊物还包括: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的《华商报》、1941年7月在河北平山县创办的英文《晋察冀画报》、1943年5月创刊的英文《晋察冀杂志》、1945年11月在香港创刊的《正报》、1946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英文《新华周刊》、1946年12月在香港创刊的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1947年1月30日在香港创办的《群众》周刊等。
2.国民党的对外传播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其统治地区对新闻舆论严加控制。面对民族危机和国内各界联合抗日的呼声,国民党一方面加强对外宣传争取国际支持,另一方面又制造摩擦,破坏国共合作,极力封锁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新闻宣传。正如宋庆龄所说:“国民党对于新闻报道和新闻发布实行严密的检查。同时,它又花费大量金钱来涂抹一张抗战的画皮,把我国的实况按照它的版本予以传播。”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当局抢先在收复地区扩展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包括对外传播事业。在接受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国民党重建起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新闻网络。
(1)国际宣传处的成立
1937年11月6日,国民党成立了专门负责对外宣传的机构——国际宣传处。国际宣传处是国民党政府战时对外宣传政策的执行机构,其具体业务是:联络外国记者、作家、驻华使节、世界各大通讯社、著名报社,举办新闻发布会;为外国新闻记者采访提供相关材料及交通、通讯、食宿等便利条件;组织中外记者采写重要新闻;自建电台供外国记者播发电讯;搜集国外情报供记者参考,以争取最终通过他们的新闻媒体,对外传播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情况。该处曾创办多种中外文刊物,如《战时中国》(China at War)、《中国通讯》(China Communication)、《现代中国》(Contemporary China)等,还曾出版宣传中国抗日的书籍,并向海内外进行新闻广播。
国际宣传处为抗日战争的对外宣传做了许多工作,客观上为国际社会了解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为国民党控制对外舆论服务,宣传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业绩,而对革命根据地的抗战消息进行封锁或歪曲事实,对国内新闻界及外国记者稿件中不利于国民党的内容或扣发或大量删减。
(2)国民党通讯社的对外传播
这一时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继续扩大自己的新闻网,在香港、新加坡、马德里建立了分社,在伦敦、华盛顿、纽约、日内瓦、莫斯科等地设有特派员,并设一名战地记者常驻中国及缅甸战区的美军总部。“中央通讯社”重庆分社除发英文新闻稿以外,还发行英文《中国》半月刊,后来迁往香港出版,销行欧美各国。到1947年,“中央通讯社”设在国内的分社、办事处达到52个,设在国外的更是达到325个,全社人员总数量超过3000人。
抗日战争中,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中央通讯社”根据战时宣传的总方针积极开展战时的新闻报道。“中央通讯社”派遣大量随军记者深入战地采访,将最新战事及时发回总社,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作为国民党的主要喉舌,“中央通讯社”的报道当然代表国民党的立场,但不能否认,在当时,国内其他任何一家通讯社的规模都无法与之相比。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通讯社”作为国民党的主要宣传工具的地位得到巩固。1946年5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通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再次强调“今后广播重要新闻应以中央社电讯为准”。“中央通讯社”还在南京建立一个占地120亩的强力发射电台,通过这个电台,“中央通讯社”的报道可以传至世界各地。
除“中央通讯社”外,1939年12月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创办的中国海外通讯社,是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又一个对外传播的通讯社。该社成立后,专门从事法文宣传品和刊物的编写出版工作。《中国通讯》是该社出版的专供传教士阅读的英文刊物。
(3)国民党的对外广播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原有广播事业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国外的广播。创办于1936年的专事对外广播电台——南京短波广播电台,向英国购买了1台35千瓦的短波机,并在1938年完成安装。1939年2月6日,新台正式播音,称为“中央短波广播电台”,隶属于“中央广播电台”,对北美使用呼号XGOX,对欧亚使用呼号XGOY。这是国民党正式开办对国外广播的开端。1939年6月1日,“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合并到“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由国民党宣传部国际宣传处负责供稿。1940年1月15日,该台的35千瓦短波机划归“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管理,定名“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为Voice of China,呼号不变。该台办有对欧洲、北美、苏联东部及中国东北部和日军、对华南、东南亚以及苏联的6套节目,分别使用英语、德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马来语、泰语、缅甸语及汉语普通话、厦门话、广州话等语言进行播音,最多时达20多个语种和汉语方言每天播出十多个小时。到1945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国际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已经加强到45千瓦,强大的电波日夜不停地向全球播音。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还非常注意在与国外接壤的西南、西北地区建立对外广播电台。昆明广播电台和贵阳广播电台使用英语、日语、马来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对外广播。在西昌、兰州也建立了对外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包括简明新闻、时事谈话、记录新闻等。播出时间根据收听国家的最佳时间来安排,效果比较好,对海外听众有相当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