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际传播策划
9661600000026

第26章 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1)

本章要点

敏感问题报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报道策划的必要性,策划的原则、要素与方案的制定

通过典型案例把握敏感问题报道策划的过程与方法

敏感问题报道,并非新闻学划分出的一个报道类别,却是我们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中外关系中的敏感话题等。媒体能否做好敏感问题的报道及策划,是对其报道能力和水平的一个全面检验。在国际传播中,能否做好敏感问题的报道,更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在这一过程中,策划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 敏感问题的基本概念

一、敏感问题的定义

在新闻学有关新闻事件的分类当中,实际上是没有“敏感问题”这一类别的。但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敏感问题报道却是经常要碰到的一个问题。迄今,尚没有一个学界和业界公认的有关“敏感问题”的定义。

吉照东在《论敏感报道的“度”》一文中,将敏感问题定义为:“容易引起群众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的问题”。这其实是对国内敏感问题的定义。实际上,在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既包括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包括国际关系中那些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家主权、国家利益等。

二、敏感问题的分类

敏感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不应该回避的问题。正因为是敏感问题,国际传播媒体才更需主动面对、积极应对。按照内容划分,敏感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一)政治敏感问题

政治敏感问题主要是指那些涉及国家制度、法制建设等领域的重大核心问题。其他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也都属于这一范畴。

(二)经济敏感问题

我国的国内经济敏感问题主要有物价波动、下岗失业、食品安全、通货膨胀和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等。此外,涉外的经济敏感问题还包括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摩擦问题等。

(三)社会敏感问题

我国的社会敏感问题,主要包括在社会民生、伦理道德、生态环境等社会生活各领域出现的问题。如:社会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少数族群、弱势群体、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

(四)军事敏感问题

我国的军事敏感问题主要是指与中国国家军事力量相关的一些问题,如中国的军备水平、军事战略等。

(五)突发敏感问题

我国的突发敏感问题主要有各种地质灾害、人为灾难、重大安全事故等。

(六)外交敏感问题

指国家之间双边或多边关系历史中遗留或新近出现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中日东海主权之争,中国与越南、菲律宾之间关于南海主权的争议,中印边界问题,朝韩问题,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金融贸易摩擦等。

三、敏感问题的特点

国际传播中遇到的敏感问题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利益重大

无论是对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敏感问题都是关切重大利益的问题。从国内来说,任何敏感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是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碰撞的结果,任何不适当的刺激都可能使相关利益各方产生激烈的反应,容易引发难以控制的严重冲突或动荡。从国际上讲,中外关系中存在的敏感问题更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直接相关。

(二)高度关注

敏感问题长期受到相关利益各方的高度关注。从国内来说,如果有关敏感问题的信息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在最大范围内被迅速传播,当具有破坏性的信息成为主导信息时,难免会激化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从国际上讲,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总是试图利用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干涉中国内政,向中国施压,从而在与中国的利益博弈中获利。

(三)影响深远

敏感问题影响深远,处理好敏感问题,能够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处理不好敏感问题,将可能制约社会的健康发展,破坏和谐的社会环境,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

第二节 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

一、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报道策划的必要性

“敏感问题”带有强烈的利益指向性,问题背后的利益一旦被触及,就非常容易引起特定的人或群体较为激烈的反应。实际的国际传播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敏感问题尤为关注。如何利用好“敏感问题”,让“敏感问题”不敏感,是做好国际传播策划工作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敏感问题报道策划的原则

不言而喻,客观性、真实性同样也是敏感问题报道的基本属性。但与此同时,敏感问题往往交织着斗争性、对抗性、冲突性等各种矛盾,加上涉及面广,很难处理。深藏在表象背后的问题关键难以判断,公众关注分寸难以把握。为此,正确把握敏感问题的报道,事关舆论导向。而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与策划,更有助于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正因为此,在敏感问题的报道中,策划的功效与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我国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把握好政策口径

媒体在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中,除了掌握基本的新闻价值标准,准确迅速地判断某些事实的新闻价值之外,还要注意敏感问题的特殊性所在,在策划时应对敏感问题报道有明确的界限和规定。哪些能报道,哪些不能报道;哪些应重点报道,哪些只需一般报道;报道中应注意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在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中应该慎重考虑的。

(二)坚持新闻规律

面对发生的敏感问题,报道策划者应该先人发声,而不是保持缄默。因为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并不等于维护稳定,相反,有时还会造成谣言四起和被动报道的局面。对敏感问题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其实是一种新闻麻痹甚至是政治麻痹。所以对于敏感问题,主流媒体的策划者必须及时加以报道和引导,主动把握事件的走向和民众舆情动态。

(三)要有全局意识

对于国内敏感问题的报道策划,应该做到上顾大局,下顾群众的原则。因为敏感问题发生后,可能会跟社会大局和社会群众对立联系起来,因此,在敏感问题的报道策划中,策划者应该顾全大局,高屋建瓴地从全局角度思考报道策划,应客观公正地估量问题,绝不能因为部分群众情绪的激动而一味地借题发挥,对问题过度过激地报道。对于敏感问题的报道策划应把握好报道的度,要细细揣摩,字斟句酌,不说半句过头话,给全局做好参谋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传媒功能。涉外关系中的敏感问题报道策划,更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积极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

三、敏感问题报道策划的要素

一般新闻的策划首先权衡的是阅读率、收听率、收视率等问题,即人们是否愿意读、听、看。但是这些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敏感问题的策划,因为在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的报道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还要关注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此,对于敏感问题的策划,除了首先要对新闻价值进行筛选外,还要再经过宣传价值的筛选,挑选具有宣传价值的事实进行策划。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的策划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素:

(一)一致性

敏感问题的策划要与新闻媒体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相一致,这里的标准指的就是政治上的“利”与“害”的问题。敏感问题的策划要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国家的法令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世界各国严肃的报刊、重要的电台、电视台在选择新闻时,无不首先从政治上考虑。

(二)针对性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媒体在策划敏感问题报道时应选择事实,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

(三)普遍性

敏感问题报道中所选择的新闻事实,应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指导作用,从而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启发人们去思考,引导人们去举一反三。

(四)时宜性

对于一些社会敏感问题,要注意掌握好报道的时机,以求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四、敏感问题报道策划的制定

如今,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国际传播中的敏感问题报道策划,需要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加以综合思考。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案应该如何制定,可以参照如下几点要求:

(一)拓宽敏感问题的报道面

虽然敏感问题的多少并不简单地等于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高低,但在人们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谐意识普遍得到增强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应不断拓宽敏感问题的报道面,对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公开探讨,旗帜鲜明地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问题的实质。

敏感问题报道的选题,往上可以是政策或管理不当,往下可以涉及民众的衣食住行不便。此外,媒体在进行基本报道时还应深度挖掘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通过报道达到启发公众的意识、调动全民共同关注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加强系列性深度报道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诸多媒体机构开始积极提倡新闻改革,以“新、短、快、活”作为新的报道要求,短小及时的动态新闻在数量上迅速增多。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深度的系列性报道并不是很多的现象,对于某些敏感问题,系列性的深度报道是相当有必要的。深度和系列报道做得好的例子,《中国青年报》对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后的连续报道就是典范。《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和《绿色的悲哀》这三篇系列性深度报道分别从火灾折射了中国官僚体制存在的问题、极端场合下的人性、人类的短浅目光和不善的社会管理。这个系列报道在当时获得了诸多荣誉,并在社会上和新闻界赢得了广泛好评。

因此,敏感问题报道的策划者应立足事物发展的总体,从事件的横纵向联系上发掘、开拓、显示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不断地深化新闻宣传报道层次。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形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报道。

(三)加大敏感问题的报道力度

当敏感问题发生时,不同媒体应该立足各自的优势,扩大敏感问题的报道力度。中央电视台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就通过不同节目,加大报道力度,社会反响巨大。近些年来各媒体对自然灾害的报道都呈现出加大报道力度的特点,近来,媒体对“上海11.5大火”、“李刚门”、“假道士”、“悟本堂”、山西“黑砖窑”事件、“非典”等敏感事件,都快速、及时地进行了报道,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欲。

(四)自主策划敏感问题报道

在国际传播中,敏感问题的策划应由指令性、授权性逐步向自主性转变。因为在新闻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是敏感问题,受众越会关注。所以,对于敏感问题我们要采取不绕开、不回避、不害怕的态度,主动策划曝光敏感问题,以坚强的决心、有效的举措和满意的成效取信于民,让敏感问题不再“敏感”。

第三节 敏感问题报道策划案例分析

一、《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媒体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国际传播中,一个国家媒体传播的信息和观念能否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并在国际舆论中产生影响,直接关系着该国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在当今的国际世界,国际话语权分配极不均衡,以欧美为主体的西方占据着明显的主流和强势地位,主导着新闻报道议题的设置和国际舆论导向。

在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中,有部分报道内容与事实相左,甚至扭曲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这种“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下,中国如何处理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包括如何应对国际社会的各种质疑与挑战、向国际社会说明和展示中国,还有赖于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因此本案例旨在引导分析如何解读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议题的设置,从而进行反议题的新闻报道策划,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我们能否针对有关涉华议题的负面国际舆论,开展媒介公关,主动策划议题而引导舆论,也是国际传播工作需要开展创新性思考的问题。

(一)背景

《纽约时报》是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甚至有人说《纽约时报》设置了整个美国的新闻议题。其涉华议题报道涵盖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很多美国民众通过《纽约时报》了解中国。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媒体的报道往往总是透过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误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