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9661100000001

第1章 序

20世纪末,随着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并引发了中国学者研究的热潮。然而,目前国内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的研究基本停留在零散翻译和简单介绍层面,还没有出现系统研究的专著,也缺少对该理论进行跨语境的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因此,选取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显示了作者敏锐的问题意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从文化研究和传播研究的结合入手,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了综合阐发,并以此为基点,对受众理论的知识脉络、方法论特征、经典案例和核心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这些论述显示出作者较为扎实和全面的理论功底,并能够清晰把握文化研究的思想特征,在论述中,特别给予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作了准确的论述,从而矫正了科学实证主义和管理学派对于受众研究方法论的话语霸权,这是很有见地和启发性的。

作者将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取向的著述归结为四个方面:即被动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倾向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多样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和抵抗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并分别展开论述,重点梳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挖掘该理论生成的社会语境和思想语境,探究该理论生成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受众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该理论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及其在受众研究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彰显本研究的意义。由此可见,作者具备了清晰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不同思潮的理论进行了整合,特别是将传播学的效果研究理论也纳入其背景视野,并且读来不隔,颇显功力。此外,作者关于威廉斯、霍尔、菲斯克诸人的理论建树的阐述,有相当的系统性和一定的理论深度,选取莫利和霍布森的案例分析典范,也是有见地的。这样详尽而有独特角度的关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总结,目前在国内学术界是有价值的。

伯明翰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回顾这段历史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纷繁复杂的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因此作者采用了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复杂的理论网状结构中揭示伯明翰学派和其他学派受众理论的异同,彰显了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的价值。同时,作者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的方法,借鉴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究了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著作的结构和内涵,综合考察了社会各因素对理论的生成和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这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受众研究较有借鉴意义。如此娴熟、灵活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内容表述的生动性和系统性,而且显示了作者科学的研究态度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在论述过程中,作者能够将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显示了作者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

(作者蒋晓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