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9661000000007

第7章 城市地理的空间识别要素(1)

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在我们之外的空间,恰好在其中对我们的生命、时间和历史进行腐蚀的空间,腐蚀我们和使我们生出皱纹的空间,其本身也是一个异质的空间。换句话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种在其内部人们有可能确定一些个人和一些事物的位置的真空中。我们不是生活在流光溢彩的真空内部,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集合的内部,这些关系确定了一些相互间不能缩减并且绝对不能叠合的位置。——米歇尔·福柯

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将城市格局直接与空间相联系,他强调,城市与建筑一样都是空间结构,而且需要长时间才能感受。同时他指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十分重要,可以被识别的城市部分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图形一定要清晰可见,于是区域、道路与标志等等就构成了识别城市的符号。媒介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声音、影像等,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性,能够恰当地反映城市的识别符号。因此,媒介正是实现城市“可识别性”的有效手段。当媒介与地理的最基本要素即空间、地点与景观相交织,就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了解城市地理样貌与文化特质的途径。所以,如果结合媒介文化以及城市中的媒介形态,对城市空间涉及的基本元素进行阐释,将会得到与道路、街区、标志等不同的关于城市空间的解读。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状态

较早对地理学的空间感予以关注的哲学家康德指出:地理学和历史学充填了我们的四周,地理学所讲的是空间,历史学所讲的是时间。虽然后来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遵循这样的二分法,但是,从空间角度对地理学进行哲学思考,康德无疑提出了一个可能的途径。

20世纪后半叶最为引人注目的地理学界的动态之一便是“空间转向”。

人们对于历史和时间、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关注转移到了空间上来。城市建筑、设计和构造,以及对城市外观的反映,都受到了空间理念的影响。文化研究与地理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使得人们的城市空间体验从稳定静态向多元流动的特征转变。在城市中,人类空间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了自然与外界的硬环境之外,地位阶层、种族文化、风俗习惯等也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聚集空间。这类空间不仅是地理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

而且媒介在其中也能够起到空间聚合与分散的作用。盖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认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空间感,表现为彼此之间的地理或者心理的距离。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被感到是空间的填充。爱德华·霍尔也根据人们彼此交往的相对距离关系绘制了不同的社会生活中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的图景。空间是多义的,它并非一个简单的观念,而是种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心理现象的综合。空间是如何构造的,它如何被体验,都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外界环境、媒介的作用以及人自身的变化,城市空间不断被拆离与重组。因此,空间是有形的,却不断发生变形。

一、空间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

爱德华·苏贾指出:空间是一种语境假定物。从唯物主义的视野来看,一般意义上的空间都表示了物质的客观形式。无论是哲学的、理论的,抑或是经验的空间分析,无法避免以物质形态来描述空间的样貌。这种物质的空间观在许多方面影响了人们对空间的判断。比如人们用“社会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等词汇时,往往会与人类行为的意义相联系,但“空间的”这一术语,则会唤起一种物质的或几何的意象。因此,苏贾认为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

从牛顿的空间观来看,他所代表的古典空间理论认为,空间就像容器(container)。与时间一样,空间是一种物理事实,不受人们感知方式的影响,其结构也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的结构给每一个事物一个特定的地点,这样就赋予了万事万物不变的空间特性。古典的空间和时间一起构成了事物活动的背景。牛顿1867年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绝对的空间,其自身本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它处处均匀,永不迁移。他将空间作为事物运动的一种绝对的不变参照系。牛顿的绝对空间理论在很长时间里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视角以及认知结果。之后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则打破了人们将空间作为静止的背景这一看法。空间并非是均衡的、连续性的,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而这些关系的连接方式也并没有固定的形态。事物在相互关系中组成了各异的空间格局。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在此遭到了否定。

空间包括了多种形态。其中,以社会为基础的空间,是由社会组织构成的一种人造的空间。在地理学意义上,空间是一种物质的固定形态,同时也是各种地理景观的投射。例如城市的“中心区域”,可能是在特定的经济理性作用下形成的,而当这种环境条件不存在的时候,人们就必须用另外的方式来观察既有的空间。因此,空间的意义随时发生变化,会受到人们的经验和外在条件等的影响。

由于空间本身属性的多样,所以当我们论及空间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视角。需要注意的是,空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多种环境和因素相连,并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我们将空间视为固定的、可以量化的、绝对的实体而予以一味的形式化,则无法还原空间的多样性以及世界的本真意义。空间不是封闭的,它是开放之境。地理边界的渗透、损坏和拆分,将引起空间以及场景的改变。在地理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城市空间格局的分布,从空间的概念、符号以及意义等方面出发将其流动的本质呈现出来。同时还需考虑城市中的人以及城市的环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为人的生存与认知过程、环境的外部影响,对于城市的特定空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观察者如何描述地理空间,传达什么样的地理信息,在现今新型的传媒技术时代如何进行地理空间的划分,这些都是社会文化领域内重要的问题。城市中的空间感知除了环境为人们提供的现实印象之外,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空间的种种思考和观念也将影响对空间的解读。在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中,对空间与地点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伯吉斯便注意到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提出了同心圆理论。他认为城市可以被看成是由若干同心圆环所组成的物质空间,每一个圆环又被分成若干分区。在不同的空间区域内存在入侵和交替。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城市的空间与地点会组成不同的景观。城市的感知,取决于感觉中的元素和与其相关的时间与空间组合。

正如前文提到,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地理学的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基于阶级、种族、性别、民族、信仰等的差异逐渐受到重视,并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权力、人际关系等都影响着城市空间以及景观意义的形成。既有的空间秩序被发现,又再次被颠覆。所谓“中心”与“边缘”的界定,会随时因为经济格局的变动、传播手段的发展以及社会集群的重组等原因而不断发生变化。

流动性与差异性成为地理学中不可忽视的特质。文化背景、社会差别、文本与话语、景观的隐喻与阐释等,加上媒介的中间作用,使得城市空间的组成更为复杂,因此文化对于空间的塑造和人们的认知体验就更为重要。

原先的纯粹物质化的空间系统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文化与社会格局,而且“全球化”、“个性化”等外在的因素更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所以,作为地理学的基本构成要素,空间话语和秩序的建立总是一个变动的过程,我们需要从动态的视角去进行空间的解读。

二、空间的层次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空间变得更为立体多样。英国人文地理学者多林·马西(Doreen Massy)曾经以地质学作为隐喻分析历史和空间。她认为地理学不可只看地表,在政治、资本、意识形态作用之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会堆叠出种种地层组织,产生我们看得见的地理空间形式,而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之中,观念、表象和意义不断变化,随之建构起来的社会与城市空间呈现出多面性。人们对空间向度的思考,一方面将其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可以被标记、被观测、被解释;另一方面,它又是精神层面的建构,是关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等意义的阐释,往往具有观念形态的特征。而这些物质的或经验的空间,都有着各自的外在表现与特征。对这些不同形式的空间进行分别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掌握城市空间的结构,进而掌握其在各种环境和视野中呈现的不同景观。在空间的层次上,爱德华·苏贾进行过极其透彻的分析与阐释。而我们也可以将其引入城市地理与媒介空间以做更为细致的解读。

(一)第一空间:可感知的有形世界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对这种物质空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的关注,其视角是广泛的,探寻的深度也是前人所不能比拟的。他将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置于对社会空间的观察与分析当中。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还是形式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容器。空间具有物质属性,但它决不是与人类社会实践不相关的孤立存在。因为空间还具有精神属性,包括国家、社会以及日常生活,还有经济、政治等意义。当然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的空间形态和社会意义并不能取代其作为地域空间的物质属性。它的认知对象便是那些可以采用实验和观察等手段直接进行把握的空间形态。缘于物质的地理环境而建造起来的空间系统都属于这个范畴。城市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来进行衡量。

毫无疑问,第一空间偏重于物质性和客观性。包括自然与人的关系、环境地理学等,都是在第一空间中呈现的物质内容。如果将其作为经验文本,则通常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一是通过外在的感知对空间进行具体而准确的描绘;二是从社会和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以阐释更为复杂的内部空间。例如城市一方面可以从街道、建筑、道路等外部形态去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则需要探究其城市人群所形成的复杂关系。

第一空间是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物质区域来进行识别的。即便是以文化为核心结成的空间系统,也能够通过民族以及地理景观的差异而呈现出具有差别的外部形态。文化的多样性被随意地添加到了地理的差异之中。

实际上环境和自然并不是绝对的孤立因素,而是整个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空间中的各个部分都是一个整体,由于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发展的推动因素。不可否认,物质的手段可以对第一空间中的某些环节进行客观和准确的测量,比如空间的范围及环境构成。但正因为人的存在,使得这类空间显得并不单纯,而且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所以,对于空间的认识就必须突破纯粹理性和机械的测量手段,从而注重文化的影响,并使用多角度的评价与解读。

(二)第二空间:变动不居的意象世界

相对于真实的、有形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认知则是对第一空间所塑造的客观性质的反动。简单说来,就是用艺术对抗科学,用精神对抗物质,用主体对抗客体。可感知的、客观的空间要素在第二空间中已经不再重要,话语的构建成为第二空间形成的关键。想象地理学中的观念被投射到经验和主观的世界,对于第二空间的阐释便带有了更多的反思性的、个人化的特征。而哲学、艺术以及文学部分的领域正是以这种第二空间为主要表现对象。意象与构想的世界,包含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媒介提供了可以表现的文本。

第二空间的本质被认为是相对的、抽象的,不容易被客观的测量手段所把握,而且其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也是引发争议的原因所在。由于意象世界在现实空间中无法找到直接的对应物,对其所进行的描述往往被认为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因而其真实性受到质疑。但这些根据想象而构建的空间也是一种现实的可能状态。正是因为它所展示的仅仅是可能性,无需用现实的手段去衡量和触摸,于是给人们开拓了无比广阔的景象。比如对于心理状态的展示,文学作品中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将那些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纯粹精神状态的内容用文字、图像等方式加以展现。艺术创作中的音乐则更是能够凭借音符的交错来创造各种流动的景观与意象。

乌托邦作为第二空间的极佳例子,呈现的便是这样一个想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