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9661000000022

第22章 活跃的边界线:城市空间的(4)

二、对立的景观:城市与乡村

大卫·哈维认为,在现代城市中,空间不断被重构,具体体现为工业的发展模糊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区别。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媒介也主要以城市作为表现的主题。城市通常被作为新闻、故事的发生地,而且它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高高耸立的摩天楼、车流人流如织的街道,无不展示了工业文明所塑造的现代景观。城市中的各种场所,如商场、饭店、剧院、广场、街区等,将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在媒介所制造的影像世界里体验着众多的社会关系。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分工明确的地理区域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活动空间,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遵守着共同的城市秩序。让人眼花缭乱的城市符号标示着这个魅力十足的地理处所,继续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乡村,人类生活的另一种地点,在媒介中出现的频率明显少于城市。

一般而言,乡村景观的主要特征在于人烟稀少、地域宽广、更完整的保存了自然的状态,鲜有人造的痕迹。与城市的热闹喧嚣相对,乡村更多体现的是平静淡定,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作为工业化的一种滞后区域,乡村成为人们在工业文明浸染下的一种本真的回归,当然有时候也会被描述为单调与落后。

作为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景观,城市与乡村二者虽然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意象与表征,但它们的对立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城市景观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是以乡村景观的破坏为代价的。城市与乡村在对照之下,更能凸显景观的差异。二者不能单独进行考量,因为它们的意义是相互赋予的。当然,对于城市与乡村的描述兼有肯定和否定的两面。城市可能被视为一种高质量的生活区域,代表着愉悦的体验,但也可能充满危险;乡村可以风景如画,但也可以被描述成愚昧的角落。我们不能简单断定哪一种表征是真实的,因为这些不同的景观阐释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想象基础之上的。

与田园诗般的乡村景象对应的城市,一直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而这种矛盾性,在媒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作为商业、文化与传媒业的中心,它需要展现出其具有吸引力的一面。于是,我们不难看到城市中令人欢欣鼓舞的繁华街市、忙碌而充实的人群、高档的休闲场所、新鲜刺激的娱乐方式,这些场景在广告、流行杂志、时尚电视栏目中层出不穷,展示城市中最具魅力的一面。如美国真人秀节目《学徒》(Apprentice),通过一场场公司新人招聘秀,展示的却是作为世界文化中心的纽约让人眼花缭乱的繁荣,以及权力与财富至上的价值观念。而它的大陆引进版,即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之类的本土职场选秀节目,则将背景放在国内大城市繁忙的商业区,从而呈现出多样的城市文化。正是这些城市中弥散的活力,将更多的人集聚在城市之中。其次,城市精致耀眼的表面之下,还有一些黑暗或者隐秘的地带,它们可能是物质的存在,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空间。当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个城市景观时,那些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角落便暴露无遗。城市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但也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使城市中的人们被工业文明所异化,相互之间距离感增加。所以,城市也会成为冲突的集中地,欲望横行、阴暗混乱的空间。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作品都表现出对城市现状的焦虑与担忧。符号的混乱,意义的矛盾丛生,支撑起一个充满欲望的晦暗之城。以洛杉矶为背景的美国电影《小贼,美女,妙探》(Kiss Kiss,Bang Bang!2005),将这个工业化大都市中黑色的元素充分呈现。暴力、谋杀、欺骗、堕落,这些城市中真实存在的现象,融合在洛杉矶冰冷的地理景观当中。而波德莱尔就在他那首著名的诗中,也将城市的美感称作“恶之花”。

与城市这个秩序井然的工业象征相对应的,是在一些文本中被描述为愚昧与落后的乡村景象。大部分的乡村地处偏远地区,没有发达的交通与通信设施,经济模式主要依靠与自然环境相关联的农牧业等。而信息传递所依赖的大众传媒集中于城市地区,因此,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信息闭塞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远离经济发达的地区,乡村也往往是贫穷的代名词。作为现代文明的对立面,人们对乡村这一地域的情感极其复杂。因为如果换一种视角,它又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作为对城市化的一种批判,反城市的观念日高。以此为出发点,安定、和谐、美丽、恬静的乡村景观,就与充满物欲的城市生活区别开来。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往往被描写成安于现状,快乐而单纯的,也是人与自然最为本真的一种状态。在众多绘画作品中,田园诗般的乡村宛如天堂;广告里纯净的天空,金色的稻浪吸引着城市中的人们奔向拥有乡村景观的住宅区域;影视作品对乡村的刻画更是极尽能事,将其作为人类最为理想的生存环境。

媒介中呈现的城市与乡村,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意象,实际上都表明了现代人对城市与乡村这两种不同地理所存的矛盾心态。《新周刊》策划的《内心城市榜》以大量的访谈文字、调查、图片探讨了不同的城市观,虽然由于其杂志本身的定位决定了其在评价形形色色的城市时,不可避免的精英化倾向,但总的说来,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城市地理景观与城市文化的相生关系。城市中的人们享受着丰富的资讯、便利的交通的同时,又在幻想着更为悠然的乡村生活。而繁华、时尚与热闹,则使得乡村中的人群不断涌向城市。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观及其所含有的文化特质,被各种媒介反复地强化而形成了相互的吸引力。任一座城市的形象在乡村的参照下都是矛盾和复杂的,城市作为“消费性的景观”与乡村作为“生产性的景观”成为对立的两端,附着建立在这些景观与空间之上的主导性观念,结合不同的身份与立场的阐释产生出更为复杂的意义。所以,人们很难简单评价自己对城市与乡村的爱憎,对于更多的人而言,最为理想的城市模式,便是都市与田园的综合体。而在现实中,城郊——这个城市的边缘地带,便成为一个逃避喧嚣但又未远离城市生活的空间。

三、郊区:一种尴尬的地理

城市带有浓重的人造特色,因为它是被人类改造较为彻底的景观。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市区不断向外扩展,城市版图向乡村的延伸过程中便出现一个过度地带,即郊区。如果将传统的城市景观研究尺度增大,就将郊区包含于内,形成了所谓的城郊景观,即表现出城市、郊区各自特点及互相交融所产生共性的、具有一定尺度的生态系统综合体。郊区与城市的景观差异,和城市与乡村景观的截然对立不同,因为郊区是城市的伸展,与城市在结构上是一体的,因此从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郊区的规划与市区是统一的。但它同时又具有异质性,在其地理位置、景观、社会关系、人口组成、信息流动等方面与城市处处体现出差别。

郊区一词在英文中有两个对应的单词,即suburb与outskirt,从词义上分析,前者将郊区定位为次生的、附属的城市区域,而后者则表示郊区是指城市外围的、边缘的地区,二者分别从功能与地理空间上确立了郊区的位置。郊区的形成可以理解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空间饱和、生活品质下降,人们渴望更为贴近自然的生存方式。二是城市化的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被收编进城市的版图。城市与乡村的双向吸引便造就了这一折中的地理空间。

与日益激烈的城市化相对,大量的城市问题导致了郊区化的出现,即人口向郊区分散。这个过程始终联系着对城市和郊区两种生活状态的想象与体验,而且为什么要郊区化、如何郊区化,在不同的经济政治情形下有着不同的阐释。中国城市郊区化的设想,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欧美国家的实践。英美的郊区化,起源于远离城市病的一个逃逸过程。城市人群向丧失已久的田园生活的回归——新鲜的空气、大片的绿地、宽松的居住空间。

例如美国,被人们用“白皮黑心”来描述其大城市的生活状态,即富裕阶层的白人逃离市中心,而迁往郊区,贫民阶层及黑人滞留城市。虽然这样的比喻并不完全恰当,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与郊区的关系以及城市化中人们生存的一种现状。当然,向郊区的逃离能否成功,关系到城市规划理论家的种种梦想及实现的可能,也牵涉国家政策的干预,以及实践过程中各种利益方的博弈。世界上不存在一个自然的、人类普同的城市发展规律,所以郊区化从来是一个政治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出现,当然离不开政治、经济的因素,但是,如何制造这种人口与地点的流动,还需要依靠各种媒介营造出崭新的动人图景。由于其处于城市的边缘,人们对于郊区的关注不如城市那么强烈,但大众媒介还是将这一区域纳入自己的景观版图。城市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和扩张,而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得工作和居住地点的分离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边界向郊区延伸。不仅郊区生活进入媒介文本,而且,许多媒介本身也将触角渗入郊区。不仅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传统的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也将发行网点延至郊区。大众媒介承载的都市文化也呈现出郊区化的趋势。在媒介编织的网络之下,人们不需要都成为城市中的人,因为在媒介建构的空间中,各种影像与文字便能激发并满足人们对都市的欲望和想象。城市郊区化的进程中,大众媒介的伸展实际上也重构了现代都市的文化地图,城市边缘的文化与景观一同被媒介催生出来,并形成新的意义。

与城市景观解读相同的是,人们对于郊区的景观,同样存在着矛盾的表征方式。不同于乡村纯粹自然的状态,郊区有不少人工痕迹,而且交通相对便利,基本处于通讯与媒介网络覆盖之中。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郊区在媒介中的景观呈现也拥有不同的面目。在大众媒介中,不乏对郊区生活环境的美化。美国广播公司热播的肥皂剧《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一个完美的市郊“紫藤镇”,在这个生活富足、精致有序的社区演绎一群中产阶级的复杂故事。更多的广告作品中,郊区被描绘成一种安逸的空间,是生活品质的象征。“花园城市”(garden city)一语脱离了它原初的意义,反复在房地产广告中出现,成为城市扩展与建设过程中的一种新空间形式与理想模板。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部反映郊区生活的摄影作品集《郊区》,用画面上物质的诱惑展现精神的富足,图中的一对中产夫妇在自己漂亮的住宅里说:“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的孩子很健康,我们有精美的食物和舒适的房子。”这种平静安宁的生活被打造成现实中的乌托邦。当然,郊区也并不总是令人神往,在《欲望都市》(Sex&;the City)这部极力宣扬城市中心论和消费至上的肥皂剧中,都市生活被视为生存价值之所在,而郊区则是令人恐惧的去处。

中国的城市郊区化进程,由于大量历史沉积下来的问题与近年来高速发展碰撞而出现新的地貌,与欧美国家的现状大相径庭,而且与我们的大众媒介所精心设置的完美景观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在媒介中建构的郊区,仍然是一个近乎理想的生活空间,总是不乏人们对田园风光的想象,但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拥堵、偏僻、尴尬等来形容郊区的现实状况。“城乡结合部”这样的称谓不止一次地用来指称一些城市的边缘地区,它们无法为人们提供清新舒适的空间,而只是一个尚处于无序状态的混合体。而在爱德华·拉尔夫的眼中,城市的扩张使之失去了形状,早就毫无生气的城郊景观,诞生了彼此没有区别的郊区一族。那些代表了高尚生活品质与混乱生存状态的正、负面的符号,将郊区这块城市的边缘地带拼接成为面目模糊的暧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