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9660800000015

第15章 广播文艺文本写作(5)

【出录音(相声侯宝林《改行》)录音: “香菜辣青椒,洋葱嫩芹菜呀,茄子黄瓜架冬瓜卖大海茄。卖萝卜,红萝卜扁萝卜嫩芽的香椿啊,蒜儿来好韭菜——”】

张明:(压混)听众朋友,其实叫卖声不仅像是一曲曲美妙的乐章,有不少吆喝早已经变成了歌曲了,刘欢有一首《磨刀老头》的歌曲,里边就有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声。

【出录音:(刘欢《磨刀老头》)“磨剪子叻——锵菜刀,磨剪子叻——锵菜刀”】(歌曲压混)

余文光:(吆喝)“磨剪子啦锵菜刀——”

张明:这和刘欢歌里的吆喝还是有差别的。

余文光:这是咱们河南磨刀的声音。磨剪子锵菜刀,咱们河南跟广大北方的其他城市都一样,也是一个人扛着一个木板凳走街串巷,叫卖声苍劲有力,势如破竹,就那个“磨”跟那个“锵”字就非同凡响,用的是牙齿间迸发出来的力量,像我们曲艺演员那种喷口(吆喝)“磨剪子啦锵菜刀”。

张明:很有穿透力。这样的吆喝声,和街头可以听到的收购旧货的吆喝声,倒是风格挺像的。

余文光:收破烂这种吆喝发声都比较沙哑,颤音多,透露出在夹缝中生活的苍凉和无奈。

主持人与嘉宾先从现实的商业性叫卖引出颇有韵味的传统相声,让听众感受北京的“货声”,接着具体到一种叫卖——磨刀,相声演员边“吆喝”边描述过去磨刀人行走街巷的场景,最后又将这种“吆喝”上升到一种具有人文色彩、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情态的意蕴中,环环相扣,一步步将听众带入传统“吆喝”的回忆中。

3.适应不同听众

介绍性解说词的写作,一定要考虑是什么样的人在听节目,即把握受众特征。受众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接收方式等都是编辑要思考并渗入到文本写作过程中的。比如,戏曲节目的解说词大多针对年长的收听群体,比较直白简单,叙述性较强;流行音乐节目的解说词往往针对年轻人,乐评犀利,语言节奏感强,同时叙述和感受的内容也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比如,广东台曾有一档节目叫《音乐水晶宫》,获得了第一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因为它是一档儿童节目,在文本写作上,处处充满着孩子们所特有的情趣,字里行间照顾着儿童的接受心理。如:现在我们来欣赏中央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演唱的一首土家族民歌《咚咚喹》。“咚咚喹”是什么?“咚咚喹”是土家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不过这首歌可不是说这件乐器,而是表现土家族人民在佳节之际,吹起咚咚喹,打起溜子,跳起来,唱起来的欢乐情景。

这些语言方式,都是儿童喜爱或易于接受的。相对于成年人,则可以增加更多的信息量,对专业问题的介绍更加具有知识性,在表述上更有趣味。

4.结合地域特征

广播文艺专题节目都带有明显的本地特色,尤其是在戏曲、曲艺等方面。因此,在文本创作中,也要结合地域特征,说老百姓耳熟能详、亲切舒坦的话。这绝不是满纸“方言俚语”,而是更多地从文化贴近、情绪贴近上下工夫。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的傅长春在总结其创作经验时,特别提到了这一点:凡是与辽宁有关的人物、事件,现实的、历史的,我们都要关注。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放眼全国,更要立足本地。辽宁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区位,独特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包括东北人的性格特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域特色。我们生活在其中,更应该了解,更应该关注这块土地。因为艺术是相通的,独特的风土人情积淀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同地域劳动者集体生活的文化情感,这种情感的提炼升华构成了风格独特的地方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域特色越浓郁,艺术的特性便愈鲜明,其艺术审美价值也就越高。2001年,由我编辑创作的曲艺专题《乡土乡情话乡音——话说东北二人传》获得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节目通过介绍二人传的起源、成长、流传,把二人传的艺术特点及如何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因说出来,展现了黑土地艺术的独特魅力,因而受到评委的好评。所以,突出地域特色,以独特性反映普遍性,不失为广播文艺节目创优的捷径。

浓郁的地域特征尤其体现在语言上,更容易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悠扬吆喝市井情》播出期间,就吸引了大量听众短信参与,节目重播多次依然魅力不减,还有听众把节目专门录下来寄给海外的亲人听,让他们体会浓浓的乡情。

(二)剪辑性节目解说词写作

剪辑性节目通常是把影视剧作品、话剧、歌剧、戏曲等按照文艺编导的创作思路进行剪接编辑的二度创作,这种剪辑不是影视剧作品拍摄完成后对素材的剪接,而是蕴含着文艺编导对作品的主观感受与明确的传播目的的再创造。其中,可以有对相关情节的删减,有叙事顺序的调整,但前提都是要忠于原作品,不可随意改变原来文艺作品的主题与风格。

编制录音剪辑节目,编辑需要付出更多创造性的劳动,进行艺术加工,而最能体现加工的艺术性的就是编写解说词。剪辑性节目解说词,可以使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戏曲等综合艺术转化为以“听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录音剪辑艺术。在一个录音剪辑节目中,解说词写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艺术价值。“解说不是缝补影剧录音素材的针和线,它应成为展现情节、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段,它与影剧录音素材巧妙结合,给人以完整统一的艺术形象,使节目富有艺术感染力。”

由于各种艺术形式表情达意的手段不尽相同,剪辑解说的写作在技巧上也各具特色,但也有它共同的规律和要求。

1.与原作风格一致

剪辑解说是整个录音剪辑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强调解说要与原作品风格吻合,协调统一。这就要求编辑首先要将原作品的风格把握准确。比如,电影剪辑,影片是正剧,解说语言就不能太诙谐;影片是喜剧,解说语言就要有风趣、有韵味。在喜剧这个大类当中还要具体区分,是近乎“闹剧”还是偏于幽默,是喜中带泪还是轻松搞笑,是讽刺的还是歌颂的。这些都要细心揣摩,区分准确。这样才不会因为解说词与原作品风格不协调而影响了录音剪辑节目的艺术效果。另外,中外剧作的录音剪辑,解说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关键还是要依据原作品,达到协调一致为好。

2.巧妙推进剧情

录音剪辑中,解说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电影剪辑中,解说主要用来表现情节的起承转合,话剧、戏曲等舞台剧目表演中,解说主要是“入戏”和“转场”的载体。因此,剪辑解说要利用好原作品录音素材,重在展开情节,推进剧情发展。

3.着力塑造人物

人物形象的突出,是录音剪辑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影视剧作品还是话剧、戏曲等舞台剧目,具有特征性的人物形象都是观众能够第一时间把握作品的捷径。录音剪辑更是如此。当画面缺失,仅靠听觉来感受一部作品时,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像一部作品的坐标点一样,清晰而可感。

剪辑解说中,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要着重揭示人物的风貌和特征,显示出人物外在行动所包含的内在的东西,以“人”写事,表现出故事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借助于富有感情色彩和文学性的剪辑语言直接打动听众的心。同时,要特别注意人物的第一次出场。这个人物出场时是否有性格、有特征,让听众未见其人而先知其人,解说的配合起着重要作用。它要用艺术的语言抓住人物性格中最主要的东西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