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搭起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桥梁。电视批评作为一个中介,在观众与创作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创作者所制作品只是一件半成品,它必须为观众所观看和接受才是最后完成的作品,观众的理解与反应关系着作品的实际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创作必须重视观众的接受情况。从传播学的观点来看,电视作品如果仅从创作者传播到观众,那就只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容易陷入盲目和片面之中,所以必须还有一个从观众传播到创作者反馈的环节,才能组成一个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传播流程,这对电视创作者与受众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电视批评不仅与观众对话,向观众解读阐释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及艺术手法;也与创作者对话,向创作者反馈观众的接受状况和意见,使创作者及时了解到观众对自己作品的态度和看法,了解作品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电视批评还将电视观众不同的心理倾向、观赏倾向、观赏需求等信息与反应不断传达给创作者,从而在创作者与观众、电视创作与收视市场供需双方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调控。
五是推动电视创作整合与发展。电视批评对电视创作还有着推动其整合与发展的重要作用。电视批评承担着推介新人新作、评优选优的任务。比如,最近几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每年都将全国获奖电视作品的评析文章分类整理,以附带光碟的著作形式出版,这对于扩大优秀电视作品的影响、引导电视创作发展趋势都是非常有益的。又如,在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刘郎、孙增田等一大批编导的作品在国际电视纪录片大赛屡屡获奖,诸如《西藏的诱惑》、《最后的山神》等,他们既为观众奉献了优秀的电视节目,又为我国电视在国际上赢得荣誉。许多批评家纷纷撰文评价这些优秀的创作者,既向观众大力推介他们的作品,又认真评析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这不仅使这些编导和他们的作品广为观众认识和接受,也鼓舞和激励了电视创作者在创作事业上更加努力进取。
六是引导节目的价值取向。电视批评不仅是一种研究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选择活动。电视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不是任意的、无限制和无规则的,必然有一个扬弃、淘汰、沉淀的过程。对电视节目以及相关现象进行评析这样一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电视文化选择,是在某一社会中电视媒体及电视人在一定环境下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视文化及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运作模式、节目形态、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取舍。通过电视批评实现的电视文化选择,一方面是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要的适应和对电视观众的满足,另一方面可以产生出新的电视文化结构。电视批评的文化选择作用具体表现在对电视节目价值取向的引导上,电视节目的评审标准上,电视节目播出内容的要求上,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和制定上。
七是超越现实、承担历史和美学责任。由于电视批评承担着现实、历史和美学的责任,它应该形成一种自觉的批评意识。批评家不能只停留在电视创作现实一般水平上对现状简单概括和表态分析,这种批评显然对创作产生的作用不大。因此,在对电视创作实践的同时,电视批评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创作实践,对电视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负责。电视批评超越实践的作品还表现在它树立了一种典范,提供了一种精神导向。批评者要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电视实践。而且坚持以动态的发展观来看待批评对象,并在批评过程中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具有前瞻意义的理想化参照目标,致力于探寻批评对象在更为长远的未来的发展走向。
八是电视批评的自我书写建构。电视批评不仅仅是一种针对批评对象的分析、评判活动,同时也是批评者与自身感悟的一种交流、辨识以及认知的活动,更是批评者向外界自我表达、自我书写的活动。在批评过程中,批评家必须努力把握自己对批评对象的认真体悟和独特感受,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电视批评必然投射出批评者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强烈的个人气质。实际上,电视批评本身就是批评家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批评家对自身文化内涵、思想品格及个性观念的一种书写行为。电视批评的自我书写作用不仅摆脱了电视批评常有的功利色彩,更凸显了批评者张扬自我的个体介入以及批评者以个性表达参与文化建构的过程。强调自我书写的作用,对突出批评家的才情与独特风格以及鼓励批评家在写作中更多地进行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电视批评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电视批评实践的发展与电视批评理论的建设两个方面来看,建立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首先,中国电视批评研究必须立足于中国电视的社会主义特色,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致力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先进的文化影响、推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建设必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特点。不仅要对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做出系统、科学的阐释,对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历史进程进行较为清晰的脉络梳理和较为全面的经验总结,还要涵盖中国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领域,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新成果、新思潮,使理论认识升华到学术的较高层次。
总之,中国电视批评学既要有中国电视批评的实践指导作用和理论总结作用,又要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史料整理价值和学术创新价值。因此,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研究主要内容大致划分以下四个部分:
(一)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电视批评的概念。电视批评是电视批评学的研究对象,对它的界定应从它的定义、类别及特性三个方面去阐述,才能对电视批评有相对完整和清晰的概念认识。
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和电视批评的特性是有关联的,现代社会中电视有着盛大的影响力,因此,探讨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视批评与其他批评形式之间的关系。电视批评与哲学批评、道德批评、文艺批评等传统批评形式有着直接的联系,研究电视批评就必须重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电视批评的研究方法。电视批评的研究方法关系着电视批评研究的科学性,从不同层面来看,有哲学的研究方法、逻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具体作品的研究方法。
(二)电视批评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
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中国的电视批评发展可分为萌芽、起步、发展和自觉四个阶段;21世纪以来电视批评发展更为迅速,涌现出许多新特点和发展趋向。
西方电视批评主要理论流派及重要研究成果。西方电视批评理论是中国电视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尤其是一些主要流派与影响较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电视批评理论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中国电视批评的基本理论。中国电视批评的基本理论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国情基础之上,强调在突出中国电视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探寻电视创作规律,要求在开展电视批评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坚持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基本原则。
(三)电视批评基本理念与方法
电视批评的基本理念。电视批评的基本理念有选题视角的针对性、方法理念的科学性、知识的综合性、对创作实践的指导性及社会参与的广泛性等。
电视批评的审美阐释。电视批评有艺术审美的功能,对电视批评的审美阐释,包括电视批评中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现象、审美表现以及审美理论等。
电视批评者的主体意识。作为电视批评主体的批评者本身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素质,包括明确的导向意识、开放的美学意识、民族的文化意识、敏锐的语言意识、成熟的思维意识、多元的知识结构等。
电视批评的方法。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电视批评实践的有效开展,电视批评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社会学、比较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文化批评等方法。
电视文本的解析过程。电视文本是电视批评中最重要研究对象,电视文本的解析过程包括了作为开放性文本的解读过程和作为封闭性文本的评析过程。
电视批评的文本书写。电视批评的文本书写形式多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书写形式,主要有论文、随笔、对话体、序言、专著、电视节目、网络等形式。
(四)电视批评的具体对象
电视理念的批评。电视理念是指办电视以及电视节目创作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它是电视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批评内容。电视批评通过对电视理念的批评既建构理论又阐释理论,既从鲜活的具体批评实践出发,又超越具体批评实践,将其还原为厚重的理论认识。因此,对电视理论的批评进行梳理和总结是极为重要的。
电视现象的批评。电视现象是由于电视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积极或消极的各种社会效应。它是以其纷纭变幻、富有时代气息成为电视批评家极为关注的批评对象。所以,对电视现象的批评必须认识到电视现象与电视批评的关系、电视现象批评的现状与问题。
电视节目形态的批评。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电视传播内容的各种具体形态。它是电视批评的主要对象和立论基础。电视节目的形态是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对各种电视节目形态进行价值判断,并指出它们的优劣得失是电视批评的重要任务。因此,对电视节目进行社会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艺术批评、社会学批评,以求得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
电视创作主体的批评。电视创作主体是电视批评中的重要对象,对电视创作者的批评可从技术专业、艺术美学、思想政治、市场商业四个价值取向来进行:从批评实践来看,可从社会系统、电视系统、创作主体、文本系统四个角度来进行。
中国电视批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电视批评实践上的。从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作为一门学科正在日趋成熟。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各种遗憾,但谁也否认不了它在促进电视创新、推动电视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它在中国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实践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视通过市场模式和新型技术力量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承载着关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矛盾等日常性表态,而且越来越多地代替以往的家庭、学校等传统批评,承担起对个人的社会教化和塑造社会集体的意识功能。因此,建立科学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电视批评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电视批评在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使之对中国电视事业乃至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